APP下载

兵头将尾吕奎

2024-01-10王清雅

中国石油石化 2023年24期
关键词:海油惠州技师

文 ‖王清雅

惠州石化吕奎立足岗位、刻苦钻研,成为中国海油首批特级技师。

●中国海油首批特级技师吕奎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摄影/湛小翠

他坚持刻苦钻研,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技艺;

他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骄人的业绩;

他无私奉献,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他就是惠州市“金牌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海油首批特级技师吕奎。他历任中海炼化惠州石化操作员、班长、生产监督,是班员心中可亲可敬的“头儿”。

不知不觉中,吕奎已经在惠州石化工作了16 年。对他而言,惠州石化既是他的起点,也是他发光发“热”的地方。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2007 年,本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信念,怀揣着满满的信心,吕奎跨越长江三角洲,紧张又激动地来到了惠州石化。彼时,正值惠州炼油一期项目开工初期。吕奎带着司炉专业12 年的工作经验,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到解决项目建设难点问题的过程中。那时的大亚湾,机器轰鸣的声音此起彼伏,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正在有序铺开。吕奎同数千个建设者一样,俯下身来、沉下心去,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在这片土地上。

随着时间的进展,一件件大设备拔地而起、一条条管线联通无阻。在开工准备阶段,吕奎和装置弟兄们的脚步经常驻守在装置现场,只为把锅炉稳稳地开起来,为项目一次开车成功贡献一份力量。

2009 年4 月,捷报传来:惠州炼油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创造了国际一流的开工纪录!

听到这个好消息时,吕奎正在现场和同事们一起调整工艺参数。“那一刻,也不能松懈下来。”吕奎说,“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把装置开起来,还要让装置稳稳地开起来。”他和他的团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经过数日的连轴转后,全厂装置运行越来越平稳,吕奎悬着的心也慢慢放了下来。凭借着这份责任与担当,吕奎荣获惠州炼油开工建设二等功。

锅炉在炼化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将燃料热能转化为热水、蒸汽等热媒介,为化工生产提供稳定的热源。

“以现在的蒸汽量,在装置开停工时除氧器可能因为超负荷造成振动……”2018年,根据多年的锅炉操作经验,吕奎预想到了装置开、停工时除氧器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作为锅炉专业技师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他立刻召集锅炉专业的骨干力量一起进行模拟演练并制定防范措施。果然,在装置开停工时,除氧器如他所料出现了问题。由于事先已有充分的演练和防范措施,除氧器振动的问题迎刃而解。

每每料事如神,吕奎被称为锅炉装置的定海神针。

惠州石化动力站自开工以来经过多次改造,设备和流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场实际管线流程与现有图纸资料存在着较大的出入。为避免开工时可能会造成的误操作,吕奎重新编制了装置开停工方案和培训课件。为了保证课件的准确性,他经常反复在现场爬上爬下,有时仅仅是为了确定一块压力表的实际安装位置。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装置开停工方案及培训课件逐步完善,保证了装置检修后的顺利开停工。

“认真做事,可能会把事情做成;用心做事,才会把事情做好。”吕奎说。

2022 年,在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中,他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和DCS 组态调试工作,节省了22 天工期,为惠州石化全厂蒸汽平稳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此项工作也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表扬和肯定,获得了惠州石化总经理特别嘉奖。

“常怀感恩。”吕奎不仅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更多的是落实在行动中。

面对荣誉,他感恩公司、部门的培养和同事们的支持。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虚的态度,珍惜自己获得的荣誉。他也深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稍有懈怠就会落后,所以学习没有终点。16 年来,他始终奋战在一线,加强学习,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持续开展革新和创造。

●吕奎向青年员工讲解电动阀门使用要点。 摄影/湛小翠

“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工作上,吕奎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无论处理工艺流程还是设备生产,他追求的目标是精益求精。

2019 年装置停工大检修期间,他每天都要去现场查看检修情况。一次,他发现低压蒸汽管网疏水阀不完善,立即汇报并及时整改,避免了蒸汽管网因疏水暖管不当造成水击振动。

在凝结水改造施工项目中,他组织锅炉岗位人员利用夜班时间率先主动进行“三查四定”工作,发现了凝结水管线技术改造流程不合理问题,重新修改了设计图纸,保障了项目改造的顺利实施。

吕奎还特别注重经验的总结和技术成果的积累、转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带头树立成本意识、质量意识,认真钻研如何通过优化系统的运行来节能降耗。

近四年来,他悉心指导锅炉岗位人员精细操作,合理运用节能设备,有效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和净效率。他根据锅炉燃料的价格及产汽量琢磨出一套计算公式,为成本控制提供了实时的和较为准确的依据。每天下班前,他都要亲自分析查看本班的成本核算结果。在他和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班组在成本核算、平稳、质量合格率评比中均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近千万元。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在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吕奎不断探索新路子。2016 年,他编制了惠州石化锅炉岗位降低氮氧化物“吕奎式”操作法,将1 号锅炉氮氧化物降低60mg/Nm3,大大提高了锅炉热效率,这一操作法已被广泛推广。

2018 年,他提出合理控制排烟温度及降低烟道氧含量,为公司节约燃料成本574 万/年。2019 年,他提出高压除氧器优化运行方案,节约蒸汽8 吨/小时,为公司节约成本970 万/年。2020 年,他提出蒸汽系统优化方案,被写进惠州石化操作规程,每年可节约电费1410 万元……2022 年12 月,他被评为中国海油首批特级技师。

在吕奎看来,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凡的石化人,只希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追求卓越,勇于超越自我,坚持做到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把职业当事业,把岗位当舞台,吕奎正是凭借着这样的责任和担当,在本职岗位上以“蒸汽”足底气,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成就。

“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吕奎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知道的,希望大家都知道”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想起自己刚入职时师傅对他的教诲,吕奎感受到技能只有传承下去才会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面对公司的青年员工,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他们共同进步。

吕奎十分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经常利用夜班时间和员工进行学习讨论,激励员工岗位成才,在班组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我知道的,希望大家都知道”,是他带班的理念。作为中国海油首批特级技师,吕奎倾囊相授,将自己所学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深入浅出、毫无保留地进行讲解和传授,鼓励并带动员工一起提升专业水平。

惠州石化实行四班两倒制,每一个班次在岗时长至少12 小时。作为生产监督,吕奎必须带领班组成员保障全厂公用工程介质稳定供应。而每一名员工扎实的基本功,则是这份保障的底气来源。

近年来,中国海油将基层基础管理提升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部署,将“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为主的“三基”工作抓实抓严,全面提升生产经营管理面貌,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吕奎第一时间落实工作要求,紧抓细节,紧扣重点,将“三基”工作与班组建设全面融合。每天一上班,他就带领班员查流程、提建议、解难题、抓成效。他们的身影出现在设备密布的装置现场、出现在数据集中的中央控制室操作台、出现在书籍堆积的会议讨论室。大家讨论交流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一个人都从中收获了技能提升与见识增长。

行动的感召力是无穷的。在吕奎的榜样带动下,班员们争先效行,团结拼搏。工作时,没有你推我搡,只有争先恐后;生活中,没有得失计较,只有互帮互助。他们是同事,也是师徒;是战友,也是兄弟。自开工以来,他所带领的班组年年被评为公司优秀团队,还获得了中国海油“红旗班组”光荣称号。班组成员在历年的技术比武及技能鉴定工作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所在部门近一半的技师及运行工程师都来自于他的班组。

吕奎以自己的良好品行影响着身边的同事们。他以班为家,严格中蕴含着关爱,紧张中充满和谐,是他的为人之道和带班之道。到目前为止,他所带领的班组中,10 名成员迅速成长为运行工程师、15 名优秀员工走向技术管理岗位,他所在的班组成为“工程师的摇篮”。他们始终铭记“碧海丹心、能源报国”的初心使命,为“牢牢端稳能源饭碗,建设能源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海油惠州技师
奔跑惠州
海油华南谱新篇
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惠州一绝
践行低碳战略的海油路径
通过终端打造海油品牌——专访中国海油华南销售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彭红斌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