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合时宜的“自愿减产”

2024-01-10朱润民

中国石油石化 2023年24期
关键词:产油国欧佩克原油价格

朱润民专栏

高级经济师,长期从事石油经济研究与国际原油价格预测

当前,欧佩克+内部对价格和产量的分歧十分明显,后续国际原油价格如果进一步下滑,欧佩克+能否快速达成新的更大力度的减产政策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11月30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举行第36次部长级会议。会后,欧佩克秘书处发布公告称,一些欧佩克+国家自愿额外减产合计220万桶/天,以支持市场稳定和供需状况;此次自愿减产是对2023年4月宣布的、后延长至2024年底的“自愿减产”的补充,是基于2023年6月4日举行的第35次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的产量水平的额外减产。

此次达成的自愿减产生效时间为2024年1月1日起,至2024年3月31日止,期满后将根据市场供需状况逐渐恢复。

会议原本计划11月26日举行,后推迟至11月30日,但最后结果依然是一个与市场预期相差甚远的缺少严格约束力的“自愿减产”。这样的结果,唯一能说明的是,欧佩克及其盟友做了一次不合时宜的减产决定。

当前国际原油价格仍处于之前多次触发减产之上。进入2023年以来,欧佩克及其盟友4月宣布了2023年首轮自愿减产,自2023年5月开始至2023年底止;俄罗斯继续执行3月宣布的自愿减少50万桶/天的出口。此轮自愿减产前,国际原油价格跌破关键位置,布伦特原油一度非常接近70美元/桶。而自愿减产决定宣布后,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短暂的冲高又再次回落至年内低点,即使6月宣布进一步加大减产140万桶/天,也依然没有很快把国际原油价格拉升到产油国期待的水平。直至全球石油库存出现显著下降,显示供需状态趋紧,国际原油价格才在逐渐攀升,一度创年内新高,特别是布伦特原油近月期货合约结算价格摸高至96.55美元/桶。但随着主要经济体经济数据趋软,全球石油库存由降转升,市场悲观情绪开始抬头,国际原油价格再次大幅回落,跌破沙特的预算平衡油价,但仍远远高于年内低点。此时此刻,欧佩克再次祭出“自愿减产”,在策略上可能是防患于未然,但也可能为时尚早,价格还远没有跌到欧佩克及其盟友众多成员国难以承受的底线水平。

欧佩克+内部成员国对产量和价格的诉求分歧在扩大。作为欧佩克组织的最大产油国,沙特对欧佩克组织的产量政策的主导作用毋庸置疑,但随着伊拉克、阿联酋等国产量持续增长,再加上其他一些产量份额相对较低的成员国如安哥拉、刚果、尼日利亚等对提高产量份额意愿强烈,沙特面临日益严峻中的挑战。如果伊朗原油出口制裁解除、利比亚实现产量增长目标,再进一步叠加美国、圭亚那、加拿大等国产量持续增长。不仅仅是沙特,甚至整个欧佩克组织及其盟友组成的产油国联盟,希冀通过限产获得远高于勘探开发生产成本的原油价格的愿望将难免落空。此次“自愿减产”相对于2023年4月的“自愿减产”而言,基本上只是自愿减产成员国产量政策的延续,沙特继续将自愿减产100万桶/天延长3个月,俄罗斯将之前的50万桶/天的出口量,从在经历了短暂的数月调整至30万桶/天之后再次恢复并延长3个月,其他“自愿减产”成员国仅仅是产量的轻微调整并延期3个月。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个结果而需要推迟会议,那反映出欧佩克+内部对价格和产量的分歧十分明显,后续如果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下滑,欧佩克+能否快速达成新的更大力度的减产政策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随着市场对未来全球石油需求和供给变化走向的分歧不断加大,在价格与份额之间,维持什么样的价格水平和份额比例更加有利于欧佩克及其盟友获取更高的石油收益,给欧佩克+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减产保价”与“开打价格战”之间或许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实现转换。

猜你喜欢

产油国欧佩克原油价格
天然气欧佩克的漫长道路
原油价格降到何处是终点?
低油价新观察(上):动荡的产油国
图表
世界原油价格
2009—2030年原油价格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