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韧带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 例

2024-01-09张建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22期
关键词:梭形组织化学肿物

贾 璐,张建平,王 静

(1.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生态城医院物理诊断科;2.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生态城医院病理科,天津 300467)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间叶细胞来源的梭形细胞肿瘤,呈缓慢生长和逐渐加重,目前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SFT 起源于CD34 阳性的树突状间叶细胞,此类型细胞弥漫分布于人体结缔组织中,此肿瘤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最常见于胸膜,其次为盆腹腔,发生于结肠韧带较罕见。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结肠韧带SFT 的主要方法,若手术彻底切除干净可治愈,但也有发生恶性病变的报道。由于其组织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生部位广泛,较少见且往往缺乏对该病的认识,临床上极易与其他肿瘤相混淆。本文现报道1 例结肠韧带SFT 患者,通过影像学鉴别检查、手术切除治疗及术后病理诊断过程总结该病例的相关检查、诊断及预后,现阐述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2 岁,因上腹不适于2023 年4 月初行肾CT 检查,提示左上腹肿物,见图1。4 月20 日行超声检查提示:左上腹部(脾脏内侧,胃底外侧)一大小约6.5 cm×4.8 cm×6.1 cm 低回声实性团块,边界清晰,形态规整,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较丰富,可见一粗大血管供应肿物,其来源未明确,见图2。饮水后观察该团块位于胃底前方,与胃、脾、肾无关,考虑来源于系膜,见图3。2023 年5 月6 日行超声造影检查:肘静脉团注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Bracco Suisse SA,注册证号HJ20171213,规格:59 mg 六氟化硫),动脉期:可见粗大血管从肿物边缘向内开始灌注,呈周边向中央不均匀性增强;门脉期:呈高增强,中央部分低增强;延迟期:中央区低增强基本廓清,周围呈等增强,其相邻脾脏灌注及撤退模式均与该团块不同,见图4-A、4-B、4-C,考虑间质瘤(来源于肠系膜),不除外其他新生性肿瘤可能。2023 年5 月10 日行腹部核磁平扫及增强检查:左上腹膈下脾脏前上方椭圆形稍长T1、稍长T2 信号肿物。核磁增强:病灶强化,其旁可见脾动脉分支延伸入病灶内,考虑左上腹脾外血管瘤(脾动脉供血)或肠系膜间质瘤,见图5-A、5-B。

图1 患者术前肾CT 检查

图2 患者术前超声(饮水胃充盈后)

图3 患者超声造影检查

图4 患者超声造影检查

图5 患者腹部核磁检查图像

患者入院情况:无腹痛、腹胀、腹泻,无发热、寒战;无便血及黏液血便;无尿频、尿急、尿痛。自患者患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腹部平坦,腹肌柔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无压痛,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82×109/L;红细胞:4.69×1012/L ;血小板:180.00×109/L ;随机血糖6.03 mmol/L ;糖类抗原125(CA125)11.08 U/mL;甲胎蛋白(AFP)3.67 ng/mL;糖类抗原199(CA199)3.83 U/mL;糖类抗原153(CA153)4.29 U/mL;癌胚抗原(CEA)0.96 ng/mL。

2 方法与结果

2.1 研究方法患者于2023 年5 月19 日进行全麻下腹腔镜手术:腹腔未见游离积液,肝脏表面光滑,大小正常,于胃结肠网膜近胃底处可见肿物,约8 cm×6 cm×6 cm,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包膜光整。在肿物与横结肠之间切开胃结肠网膜,见肿物与横结肠、胃、脾脏无明显黏连。游离肿物上方及下方网膜,见肿物后方有血管供应,切除肿块。将切除的病灶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3 μm 厚连续切片。首先,进行常规苏木精 - 伊红(HE)染色,镜检,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行SP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转录活化子6(STAT-6), CD34,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CD117, S-100, Ki-67 表达情况(所用抗体均购自于北京中杉金桥公司,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其中STAT-6, CD34, SALL-4, CD117, S-100 阳性判定标准:细胞染色强度计分:无着色为0 分,淡黄色为1 分,棕黄色为2 分,棕褐色为3 分;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计分:<5%为0 分, 5%~25%为1 分, 26%~50%为2 分, 51%~75%为3 分, >75%为4 分;两项得分结果相加<3 分为阴性, ≥ 3 分为阳性[1]; Ki-67 阳性判定标准:随机选择10 个高倍视野(40×),每个视野数100 个细胞,计数阳性细胞(细胞核呈棕褐色)占总细胞的占比,取平均值, Ki-67 阳性=阳性细胞个数/1 000×100%[2]。

2.2 结果

2.2.1 眼观 标本为灰褐色组织1 个,大小5 cm×4.5 cm×3 cm,表面光滑,可见血管扩张,切面灰白、实性质,中央可见钙化,见图6-A、图6-B。

图6 患者标本肉眼观

2.2.2 镜检 肿瘤细胞呈交织状或席纹状排列,细胞呈卵圆形,局部呈纤细梭形,血管丰富,细胞温和,核分裂象少见,没有坏死,间质可见黏液变性及形态不一的胶原纤维,见图7-A、7-B、7-C。

图7 HE 染色后镜检

2.2.3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TAT-6,在梭形肿瘤细胞核阳性,呈棕褐色染色,阳性细胞占比<90%,肿瘤细胞旁组织阴性,见图8-A; CD34,梭形肿瘤细胞浆阳性,肿瘤细胞旁的对照血管也呈细胞浆阳性,呈棕褐色染色,阳性细胞占比<90%,见图8-B;SALL-4 无阳性细胞,呈阴性表达,见图8-C;肿物增殖指数Ki-67 低,每高倍视野约3%+,呈散在细胞核棕褐色染色,见图8-D;CD117 梭形肿瘤细胞阴性,肿瘤周围的肥大细胞阳性,见图8-E;S-100 无阳性细胞,呈阴性表达,见图8-F。

2.2.4 病理诊断 梭形细胞黏液样肿瘤,结合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符合SFT(注:SFT ICD-O 编码8815/1,低度恶性)。

2.2.5 随访 术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补液、祛痰等相关治疗后好转出院。术后随访2 个月未见肿瘤复发,一般情况良好。

3 讨论

3.1 病因及组织来源SFT 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发病部位广泛,好发部位多为深部躯体软组织和体腔部位。病因尚不清楚,结肠韧带SFT 较为罕见。根据2020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3],SFT 的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多数呈相对惰性,发生转移的风险较低。

3.2 临床特点SFT 好发于50~60 岁人群,无明显性别差异[4],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临床具体表现和肿瘤的发生部位有关,因盆腹腔空间大,当肿瘤出现压迫症状时才被发现,发病较隐匿。SFT 术后复发率8%~13%,远处转移率10%~20%[5]。

3.3 影像学诊断SFT 最常见的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楚、边缘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肿块,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回声均匀或欠均匀,血流丰富,多呈分枝状彩色血流,血管阻力较小[6]。本例肿物呈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的低回声,位于胃底和脾脏之间,与胃底关系密切,为排除来源于胃底的外生性间质瘤,饮水后发现其与胃壁无关,进一步超声造影表现为粗大血管供应的“快进慢退”不均匀增强,考虑可能与肿块血供来源于脾动脉分支有关,其内低增强考虑部分坏死。核磁成像中良性病灶均为单发,肿瘤边界清楚,轮廓光整,占位效应不明显,较大病灶对周围组织呈推移改变。良性病灶MRI 检查密度及信号均匀,体部病灶低于肌肉组织,肿瘤内部可见条状高信号,T1 加权成像(T1WI)呈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呈低信号[7]。恶性病灶边缘呈分叶状,部分为多发病灶,侵及相邻肌肉、骨骼等组织。较大病灶、恶性病灶密度及信号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区。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方式多样,有报道表明,由于肿瘤内的病理组成成分不同所致,但大部分均为中度或明显强化,强化主要与致密胶原纤维和细胞致密区、囊变或黏液样变情况有关[8]。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肿物的定性具有明显的帮助,动脉期多呈轻度 - 重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呈典型的“地图样”强化,本病例中可见与之相符的强化方式。

3.4 病理特征SFT 的诊断主要依赖HE 染色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典型SFT 由椭圆形至梭形细胞核的细胞组成,核异型性少,核分裂象少,具有分支的、薄壁的鹿角形血管和突出的基质胶原蛋白,可伴有脂肪生成、局部或广泛的黏液样改变或多核巨细胞[9];恶性SFT具有多形性和更多核分裂象,可见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结构[10]。免疫组织化学主要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显示(棕褐色颗粒),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 90%以上的SFT 具有特征性的神经生长因子诱导基因A 结合蛋白2(NAB2)-STAT6 融合,该融合产物是由12q13 基因倒位引起的,免疫组织化学中细胞核表达STAT6 是SFT 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多数瘤细胞CD34 全阳性表达,恶性和去分化SFT 的CD34、 BCL2 染色减弱,CK 可能全阳性表达[11];Ki-67 是一种存在于增殖细胞内的核抗原,表达因细胞周期而异,G1期出现,S 期与G2期逐渐增加,M 期达到最高值,分裂后期表达锐减,不存在静止细胞,因此Ki-67 可作为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客观指标,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王开金等[12]研究报道显示,肺原发SFT 病理组织中Ki-67免疫组织化学学染色显示, Ki-67 阳性表达约2%,与本研究中结肠韧带SFT 结果(3%+)相似。该病例STAT6 和CD34 弥漫阳性且STAT6 是SFT 的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标记物, SALL-4、 CD117、 S-100 阴性结合镜下形态排除了间质瘤、生殖细胞肿瘤及脂肪肿瘤, Ki-67 增殖指数低(3%+),支持SFT。

3.5 治疗和预后该病例肿瘤体积较大,无相应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液学指标改变,故多数发现较晚。另外由于该病罕见,相关的影像学特征报道较少,故该病例价值在于超声检查能够明确肿块的大小、边界、位置,以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血流信号等,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和评估术后的复发率。该病例通过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结合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确诊SFT。

4 总结与展望

基于这一病例的诊疗思考,SFT 的最终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目前认为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SFT 的组织形态学特征不能完全用于预测预后,该类肿瘤均具有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因此术后应密切长期随访。但本研究不足在于选取样本量仅为1 例患者,有待扩大样本量,增加良恶性SFT 的对比研究,完善随访工作。

猜你喜欢

梭形组织化学肿物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含裂纹的梭形薄壁圆柱壳结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研究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应用梭形趾腓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在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磷脂酶A2受体检测中的应用
鸭肝组织中DHBcAg表达水平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