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实价值、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4-01-09龚良虎孔凡瑜

实事求是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华数字化数字

龚良虎 孔凡瑜

(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杭州 3113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既取决于对自身核心价值的深入挖掘与研究阐释,同时也取决于时代特征与传播技术的更迭。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1]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P41)数字化技术正驱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数字化转向与现代化转型升级,加速了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在新型媒体技术间的流动,同时也重塑着文化领域的发展业态。因此,文化的传承发展应当立足于人民的需求、跟随时代的脚步、符合现实的需要,加快实现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数字赋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我们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指明了道路,更结合时代语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血脉与灵魂,为中华民族长期繁荣兴盛、经久不衰提供了原生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与全面进步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更需要我们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传承发展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不同的历史语境之中,当前,这个历史语境便是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数字化社会环境,数字技术正成为新型科技革命的重要引擎。数字技术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力的重要因素,抓住数字技术核心就是抓住了制动世界的关键和高质量发展的法门,方能在新一轮的产业科技革命中脱颖而出,赢得先机、赢得未来。数字技术本身作为一种技术支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运行方式,对文化本身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借助数字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展现着新的活力,以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为代表的高新科技造就出时代语境和全新空间,革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演绎方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二、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影响着个体、社会、国家和世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了强大动力。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新载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传承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它既作用于物质层面,又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载体,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属性功能,实现了对载体壁垒的突破与融合转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五位一体”技术融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大数据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构建与储存,利用云计算数字设备进行算法服务,再用物联网通过数字传输,采集相关数字文化信息,最后通过人工智能进行数字集成处理,以区块链的方式让数字文化信息产生交互协作,使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片、故事、文字等通过数字加工、数字转换以及数字信息综合处理,以云视频、直播平台等工具为载体,输出为视频、动漫、全息投影等,全方位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例如:数码显微技术、三维虚拟技术就有效解决了对历史文化遗产修复的难题,中华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库的构建对文献典籍进行了传承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播平台成为了新型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日益革新的数字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丰富了内容

以数据信息为核心的数字技术作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力量,拓展活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数字化叙事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形态的可视性活化。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精髓要义进行全新阐释,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现代性表达由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的转变,达到了双向联动的目的。数字化叙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配以全息影像、5G、裸眼3D、三维仿真、人工智能、运动追踪等数字技术氛围的营造,直接作用于受体,引起视觉、听觉、感官全方位共振,让传统文化神形兼备,拓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内涵。同时,数字化交互模式打破了传统状态下依靠文字、图片、视频传播这种同质化趋势,用人工智能、3D互动、H5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从多方式、多形式、多层次的维度拉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受体大众的距离,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下的时空延展与内容拉伸,传递出更有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使中华优秀核心思想理念更有现代感染力与吸引力。

(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了动力

数字中国的建设,不仅为数字经济快速增长释放了蓬勃活力,同时为数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数字技术重新定义了文化传播的时间效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大的传播效能。数字技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变量,催生着文化的新生机、新业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质增效赋予了新动能。文化产业数字化顺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在技术手段、制作方式、传播载体等方面的变革需求,实现了文化深层价值、技术流动要素、社会公共效益的一体贯通。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文化消费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成长潜力,数字文化消费模式层出不穷,市场活力迸发。文化消费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其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的特征促使文化产业实现生产、消费、传播、运营等全环节的数字赋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要求与网络形式的技术要素结合在一起,推动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了文化创新矩阵,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张力,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极大地增强了文化体验。

三、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逻辑

数字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增长点和新动能,其内涵与潜能的挖掘仍需不断深化,同时还要兼顾与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的有效衔接。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是出场逻辑、目标逻辑、行动逻辑的有机统一。

(一)出场逻辑:从“务实”到“务虚”的储能方式

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是传承中华文明精神根脉的题中应由之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3](P313)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最完整保护的同时,兼顾了合理利用,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扩容下沉。数字技术赋能历史文物保护的出场逻辑经历了从“务实”到“务虚”储能方式的转变。从“务实”的层面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以物质形态示人,也以非物质形态传人,这些文化遗产以不可再生资源的形式而存在,同时也面临着难以传承、难以发展、难以挖掘以及保存不便、易损坏的困境。这些掣肘使得某些特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只能收藏在博物馆、书写在古籍里,而无法真正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性保存与活态化传承,尤其是一些地方性的陈旧博物馆、文化馆都遇到了人气低迷、创新力缺乏、人员配置少的困境,它们往往缺少代表性藏品,呈现手段也是常年不变,使得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只注重了物件本身的存储,而没有对其创造性转化,呈现局限化、单一化的趋势。“务虚”的储能方式则是在时代变革以及数字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背景下,所衍生出的新型储能方式。利用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创新性应用能将当前的传统工艺以3D成像的方式进行记录,并通过云空间实现长久储存与传播,有效弥补了传统传承方式的不足。如上海天文馆、大运河博物馆、杭州国家版本馆等通过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赋能,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录音、录像、扫描、投影等形式进行记录保留,以数字压缩、搜索引擎等技术进行可视化建模和数字化重构,最后利用AR、VR、AI等工具进行复刻和呈现。数字化技术将实物形态的历史文物以数字化信息进行存储、建档及展示,在全方位、多角度、全领域展现优秀文化内涵与历史全景的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为历史文物的储能开辟新的路径。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厚滋养。借助于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海量信息的数字存储、数据保护、数码显示,达到实物、虚拟双向储能,在对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储能的同时,又助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保护与传承。

(二)目标逻辑:从传统文化产业到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文化供给

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创作和供给是推进文化数字化建设,实现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供给对于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3](P311)文化产业的高质量数字化发展更是顺应“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趋势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正经历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各行各业都充分认识到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抢占数字产业市场。目前,我国传统文化体量虽大,但现阶段对其保护、传承与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对传统文化的非理性看待、文化传承人缺乏、传统文化市场过度商业化等问题都阻碍着高质量文化产品的供给。我国文化供给的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文化产业所催生出的文化产品应注入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开发出优质文化产品,通过优秀文化产品彰显出文化自信。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供给需要推动文化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促使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因此,要以数字科技“优化”传统文化资源,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推动数据赋能文化产业链协调转型与文化内容生产、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的数字化改造。

(三)行动逻辑:从直观呈现到立体演绎的消费新体验

数字文化消费场景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场域,是在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万物感知的数字互联网时代下,以文化性和科技性为突出特性,以数字技术为关键要素而开发呈现出的虚拟空间。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刺激着文化消费新场景的构建。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作为营造现代消费新场景的重要抓手,利用全息投影、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等新型体验技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促进了“客厅经济”“亲子消费”等新型文化消费。2021年6月,陕西西安“大明宫文化数字体验中心”试运营,通过数字光影技术与唐朝鼎盛文化的结合,在体现出现代科技高级感的同时,又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底蕴。同年7月,浙江富春山居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的运行,将钱塘文化与数字科技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的联通互动,构建出多个数字文化场景。河南卫视曾用《唐宫夜宴》短视频将《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名画和文物在LED屏幕上交替演绎,对沉睡于博物馆中的文物精品实现“传奇复活”与惊艳亮相。同年6月河南卫视又推出《端午奇妙游》晚会,它采用“网剧+网综”的形式,用水下舞蹈《祈》《兰陵王入阵曲》《丽人行》等,描绘出一幅中国传统文化卷轴,创新了传统节日晚会的形式,在带来震撼的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大化彰显出数字技术的优势。“数字文化长廊”“在线课堂”“智慧图书馆”等数字文化消费场景的构建,让传统文化360度全景呈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表达提供了新样本、开辟了新空间。

四、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双向互动”,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构建。推进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进一步强化数字文化一体化顶层政策设计,加强数字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要培育相关数字化专业人才,加快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强化数字文化一体化顶层政策设计

实现数字赋能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贯彻和理解好国家政策,同时应当落实和转化成实际行动。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准确把握好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同于一般性产业,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双重属性。衡量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不仅要看经济效益,更要看能不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数字产业化发展的根本遵循。准确把握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数字技术本身的工具性、辅助性作用,通过数字技术传播优秀文化、凝聚社会共识、坚定文化自信。其二是加强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引导。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其发展离不开政策的规划引导,因此要以优化创新、数据驱动、科技支撑、融合发展为原则,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数字化创新、数字化生产。其三是持续推进政策的落实。各级地方政府作为精准执行和贯彻的主体,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系列地方性文件与政策,从“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内容建设”等方面入手,深刻把握好数字文化建设的内容属性,围绕数字文化创新需求,引导和支持当地文化企业加大对数字文化的研发与投入,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型,让文化产业“上云上线”。

(二)加强数字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没有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就难以实现数字文化的自信自强与创新发展。对此,应从两方面着力建成与数字文化内容相配套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其一是加快推进光纤网络的扩容升级。数字文化的最大便利在于数据的高效检索、信息分发、准确输送,没有全方位的网络覆盖,数字文化的内容就无法精准传送。为此,需要加快千兆光纤的网络部署,并持续推进具有“超大容量”“超长距离”“智能调度”的光网建设,提高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在文化创新、文化内容生产、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覆盖水平,增强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数字文化贯通能力,实现城市、乡镇、农村各地区光纤网络全面覆盖。其二是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通过基础设施体系的配套升级优化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以及融合创新等综合服务,完善“云、网、端”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融汇贯通“数字化采集—网络化运输—智能化计算—高效化运用”的数字链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且安全便捷的算力服务。同时,还要强化APP、云平台、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属性,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造就一大批具有鲜明本土特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原创IP。

(三)培育数字化专业人才

数字化专业人才是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内生动力所在,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数字化专业人才,文化数字化的进程必将举步维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的培育,指出:“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4](P112)可见,人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力军,复合型人才更是在社会生产、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数字化专业人才的培育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需求为导向,培育和扶持相关数字化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人才的培养要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之下,加强前瞻性布局。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被转化、发展的增量,因此,在培育复合型人才时,既要使其掌握人工智能、数字运用等技术,又要注重培养其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化的能力。其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数字化人才培育。各大相关数字文化企业应致力于发现和培育人才,在企业内部健全任用、评价、流动、激励、储备等人才机制,让更多数字化专业人才涌现。高等院校应开设相关课程,使文化数字化走入社会、走进课堂,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这一行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四)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是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主要内容。数字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要聚焦两方面工作:其一,要充分发挥数字文化企业的带头作用,创新优秀文化表达方式,统筹打造数字文化与数字企业引领的平台化、定制化、轻量化服务新模式,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虚拟现实(VR)、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现实(AR)、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工智能(AI)等多种创新表达方式,有序引导优质数字文化内容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资源共享。同时,要不断加强数字文化传播能力的建设,以提振文化自信为根本,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优质文化内容推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生产和创造出一大批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底蕴的文化产品、品牌以及服务,让优质文化因子走入现代市场。其二,要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通过数字技术的快速转化机制,助力数字文化产业与新型农业、现代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要鼓励数字文化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培育文化领域垂直电商供应链,让各地区特色文化资源通过电商平台、旅游产业等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型。

猜你喜欢

中华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