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发现式课堂教师站位与行走路线的实践探索

2024-01-08刘清平

科教新报 2023年48期
关键词:小黑板站位讲台

刘清平

小学自主发现式课堂以学生的问题为逻辑起点,以小组合作为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自我发现知识为教学途径,实现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小学自主发现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师站位与在教室的移动行走关注各个层面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公平与平等。

笔者结合小学语文自主发现式课堂阅读课的五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提问质疑、交叉探究、反馈迁移与布置作业,发现了教师站位与教师行走路线有以下规律:

一、导入新课环节教师站位要有重点

小学语文自主发现式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或复习旧知,或检测预习情况,主要采用听写与填空等方式。教师一般选择的是每组学习能力最弱的学生上小黑板去完成。听写时,教师应该走进小组中间,观察每组内基础知识偏弱的学生的完成情况,然后再回到讲台,引领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

二、提问质疑环节教师要走进小组

当小组遴选问题、板书问题时,教师应该站在小组之中巡回查看,及时给表现好的小组加分,树立榜样。学生问题板书完毕后,教师应相应地走近各块小黑板,利用学生展示的问题阅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迅速将问题进行归类、整合、修改,提炼出突破教学目标的问题,从而重构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与学生与问题的对话,将多个的问题整合成有条理、有逻辑关联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三、交叉探究环节教师行走路线要融合

教师借助课堂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讨论、探究与评价,实现对新知的理解和建构。此时,教师的站位与行走路线要根据问题解决的组织形式来确定,多种方式融合。当对小组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肯定时,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站到相应小组的小黑板并用手势示意,从而表示教师对问题的重视与肯定,也便于全体学生关注到该问题。当在讲台的黑板上或大屏幕出示重点内容时,教师应该侧身站在讲台或大屏幕的旁边,头部面向学生,并用手指向相关内容,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当组织学生解决小黑板上小组内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应该站在相应问题的小黑板的一侧,并面向回答问题的学生。当学生进行辩论时,教师要尽可能站在两方的中间,保持中立的姿势。当小老师进行讲题时,教师可以站在讲题的黑板一侧,及时予以指导,或站在小老师的对面,用眼神给予鼓励,用追问帮孩子理清思路进行协助。当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各小组间,观察个别没有参与组内学习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及组织能力偏弱的小组,根据学习需求,让小组学习活动重新开始,或引导学生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同时,尽可能多地關注到不同的小组,与小组进行有效交流。当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时,教师要略微远离学生,站在小组的一侧,以一个旁观者也是指导者的角色关注学生,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评价。

四、反馈迁移环节教师行走路线要穿插

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多元情境下的变式学习与图式结构,都有助于学习迁移。此环节若是结合学生的问题来展开,教师要走到相应问题的小黑板一侧,进行组织。若是教师用课件出示,教师要站到讲台屏幕的一侧,用手势进行提醒拓展任务要求。提出要求之后,教师应该走下讲台。当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时,教师应深入到各小组观察学生自主阅读的情况,当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时,站在学生的对面进行鼓励,当学生进行书面表达时,教师深入到小组发现书面表达优秀的学生和需要帮助的学生。

五、实践作业环节教师站位要定点

小学语文自主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作业是对未来学习的开启。此时,教师应该站在讲台上,让全体学生集中注意力,明确实践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的站位与行走路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果教师备课时能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及学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站位与教师行走路线的设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适时地调整,在课后对这些教学行为进行深度的反思,以学定教,长此以往,就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实现课堂的教育均衡。

猜你喜欢

小黑板站位讲台
热闹
提高政治站位 对标国内一流
建党百年说“站位”
爱在讲台
提升站位讲政治 创新担当争出彩
智能小黑板
美小学配备防弹小黑板
讲台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一块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