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评分梗里读出学生心声

2024-01-08朱浙萍

科教新报 2023年48期
关键词:心声毕业生办学

朱浙萍

近日,虎扑论坛发起的“全国高校评分”走红网络,不少“机智评语”成了新的“网络梗”,甚至还有不少网友特意注册账号对高校进行评分。

(11 月24 日《浙江日报》)

对于这份“高校测评”,有人觉得有趣好玩,也有人认为不够客观公正,抹黑了高校形象。其实,对于这样一份非官方的“业余”测评,不必上纲上线,不妨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将之视为学生倾吐心声的“树洞”。

不同学校的测评“画风”也千差万别。有的充满戏谑调侃,比如针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毕业生去向,有校友点评:“聚是一团火,散是派出所”,清华大学的高亮评论是:“感觉一般般,我周围的人很少上这个学校”;也有“家政公司冒充大学”“高中比大学有名”“全靠同行衬托”等精辟犀利评价。

对此,舆论大多表现出善意和宽容态度,认为这是学生在自由网络环境下表达真实情绪的表现。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有学校表示测评内容没有参考价值,也有人认为在校生和毕业生不该随意抹黑母校。

一直以来,外界都不乏对各大高校的臧否月旦,测评形式也是五花八门:从独立机构的各种大学排名到同业公会细分至专业的榜单,不一而足。这些评价,当然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不要忘了,一项很难被量化的指标,那就是学生的內心感受。而满意度和信任感才是他们打分的标准。学生的体验怎样,有哪些不吐不快的感想,都值得关注和倾听。

“本来想打满分,扣一分是因为食堂”“谁给的五星了?是晚上断电断网让你感觉到”……这些细节勾勒着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的点滴,折射出让很多学生感到困扰的痛点。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学生自然不会吝惜赞美。比如有评论“这是一所最宠学生的大学”“全世界最好的校长”,如此动听、珍贵。

因此,面对这份“高校测评”,与其过度纠结于排名,责怪学生给分太低、负面评价太多,或者假装“视而不见”,不如抱持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将其看成倾听学生心声的一个窗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才是高等教育机构应有的胸襟和气度。

猜你喜欢

心声毕业生办学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心声词苑
心声词苑
心声词苑
心声词苑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