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血化斑汤加味治疗血热内蕴证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

2024-01-08余其陈志伟汪洋

新中医 2023年24期
关键词:血热内蕴银屑病

余其,陈志伟,汪洋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浙江 温州 325000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难治型皮肤病,确切病机尚待阐明,临床亦缺乏特效药[1]。寻常型银屑病的病机复杂,目前常用药物为维A 酸以及维生素D 衍生物等,起效快,但易复发,远期疗效不甚满意。中医学认为,血热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并贯穿于疾病始终,血热内蕴证是最常见的证型,临床治疗多以清热凉血、活血解毒为法[2]。凉血化斑汤是著名中医皮肤科专家金起凤教授经验方,临床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肯定[3]。本研究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凉血化斑汤加味治疗血热内蕴证寻常型银屑病,取得较好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考《中国临床皮肤病学》[4]中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标准。在头皮、躯干、四肢伸侧皮肤上伴有红色丘疹;边界清楚,但形状不规则;表面出现较厚银白色鳞屑,渐扩大融合成斑片或斑块;皮疹基底显著浸润,刮除红膜即可见小出血点;伴有瘙痒。病情分级标准根据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4]:>12 分为重度;6~12 分为中度;<6 分为轻度。

1.2 辨证标准血热内蕴证辨证参考《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5]中相关标准。症见皮疹鲜红,刮去鳞屑可见发亮薄膜,点状出血,伴瘙痒、心烦、口渴、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滑。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和辨证标准;年龄20~70 岁;入组前1 个月内未行相关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心、肝、肾等脏腑严重疾病;伴有皮肤感染或其他类型皮肤病;对本组研究使用药物过敏;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 一般资料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 例。治疗组男27 例,女17 例;年龄27~57 岁,平均(39.44±5.71)岁;病程15~40 d,平均(22.40±3.14)d;平均PASI 评分(12.39±2.11)分。对照组男25 例,女19 例;年龄26~58 岁,平均(40.03±5.81)岁;病程13~39 d,平均(22.27±3.10)年;平均PASI 评分(12.44±2.13)分。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阿维A 胶囊(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126)口服,初始剂量为每次10 mg,每天3 次,与晚餐一起服用;经4 周治疗后若效果不佳,剂量调整为每天75 mg,分3 次服。

2.2 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凉血化斑汤加味治疗。处方:水牛角(打粉、先煎)、蚤休、白花蛇舌草、生地黄、白鲜皮、土茯苓各30 g,板蓝根、赤芍各20 g,牡丹皮、蛇床子、苍术、地肤子各15 g,僵蚕、地榆各12 g,苦参10 g,全蝎6 g。每天1 剂,常规水煎2 次,取药液共400 mL,于早晚餐后30 min口服。

2 组均治疗4 周。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①皮损情况。采用PASI[4]评分法对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对皮损面积位于头面、躯干、上肢、下肢分别按7 级评分,无(0 分)、<10%(1 分)、10%~29%(2 分)、30%~49%(3 分)、50%~69%(4 分)、70%~89%(5 分)、90%~100%(6 分),各部占体表面积之比依次是头面为10%、躯干为30%、上肢为20%、下肢为40%。对皮损严重程度由红斑、浸润、鳞屑3 个指标评定,每项指标分别按5 级评分,无(0 分)、轻度(1 分)、中度(2 分)、重度(3 分)、极重度(4 分)。PASI 评分=头部面积评分×头部严重程度评分(红斑+浸润+鳞屑)×0.1+上肢面积评分×上肢严重程度评分(红斑+浸润+鳞屑)×0.2+躯干面积评分×躯干严重程度评分(红斑+浸润+鳞屑)×0.3+下肢面积评分×下肢严重程度评分(红斑+浸润+鳞屑)×0.4。②生活质量。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6]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瘙痒与疼痛、社交与娱乐以及私人关系等10 条,均按无(0 分)、轻(1 分)、明显(2 分)、非常明显(3 分)评定,满分30 分。③血热内蕴证证候评分。参考《22 个专业95 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7]有关标准对皮疹颜色、皮疹灼热感、瘙痒、心烦易怒等进行评分,分别按无、轻、中、重对应计0、3、5、7 分。④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血流变快测仪(GD3LBY-N6K 型,广州中利医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全血高、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

3.2 统计学方法以SPSS21.0 为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参考《寻常性银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009年讨论稿)》[8]并结合PASI 评分判定。疗效指数根据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PASI 评分-治疗后PASI 评分)/治疗前PASI 评分×100%。痊愈:皮损基本消退,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70%≤疗效指数<95%;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所改善,50%≤疗效指数<7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未减轻或反而恶化,疗效指数<50%。

4.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75.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4.3 2 组治疗前后PASI、DLQI 评分比较见表2。治疗前,2 组PASI、DLQ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PASI、DLQ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PASI、DL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2 组治疗前后PASI、DLQI 评分比较(±s) 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PASI、DLQI 评分比较(±s) 分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DLQI 17.15±2.71 5.81±0.68①②17.06±2.68 7.94±0.88①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44 44 44 44 PASI 12.39±2.11 5.57±0.64①②12.44±2.13 7.03±0.81①

4.4 2 组治疗前后血热内蕴证证候评分比较见表3。治疗前,2 组皮疹颜色、皮疹灼热感、瘙痒、心烦易怒等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热内蕴证证候评分比较(±s) 分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热内蕴证证候评分比较(±s) 分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证 候皮疹颜色皮疹灼热感瘙痒心烦易怒治疗组(例数=44)治疗前5.12±0.61 5.19±0.62 5.15±0.61 5.09±0.60治疗后2.37±0.31①2.40±0.33①2.44±0.33①2.33±0.30①治疗后1.44±0.22①②1.49±0.23①②1.51±0.23①②1.41±0.21①②对照组(例数=44)治疗前5.18±0.62 5.23±0.63 5.21±0.62 5.04±0.59

4.5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4。治疗前,2 组血浆黏度及高、低切血液黏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3 项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3 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mPa·s

表4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mPa·s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低切血液黏度16.79±2.58 12.04±1.79①②16.90±2.61 14.30±2.36①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44 44 44 44血浆黏度3.77±0.46 1.61±0.25①②3.69±0.45 2.31±0.31①高切血液黏度6.30±0.72 3.87±0.49①②6.22±0.71 5.09±0.61①

5 讨论

寻常型银屑病确切病机虽尚待阐明,但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与感染、遗传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等有关,可引起角质严重增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针对寻常性银屑病以维甲酸、皮质类固醇类等药物治疗为主,可收到一定疗效。阿维A 胶囊为第2 代维甲酸类药物,可结合维A 酸受体,拮抗转录因子或竞争性结合激活分子,对银屑病高度增殖组织的基因转录起到抑制效应,同时也能抑制细胞增生、血管生成以及病变部位免疫反应[9]。

中医学将寻常型银屑病归属于白疕范畴,认为其病机以血热为主,血热内蕴是其发病之根本。《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认为本病“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对其临床表现有准确认识。寻常型银屑病多因患者素体热盛;或者风热之邪外袭,入里化热;或者过食辛辣;或者五志化火等,热邪内生而蕴结于血分,热壅血络,迫血妄行;热邪又可耗伤津液,使肌肤难以荣养,最终引起白疕发生[10]。因此,对血热内蕴型寻常型银屑病辨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本研究采用凉血化斑汤加味方治疗,方中以水牛角粉清热凉血、清心解毒;生地黄凉血滋阴生津,助水牛角粉清热凉血止血;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地榆凉血解毒;板蓝根、白花蛇舌草、蚤休清热解毒;全蝎、僵蚕合用可熄风镇痉、散结通络。寻常型银屑病血热毒盛多挟湿,湿邪黏滞,故治疗中加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土茯苓除湿解毒;苍术健脾燥湿,以断生湿之源。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解毒、祛湿止痒之功效。

本研究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2 组PASI、DLQI 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则高于对照组。提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凉血化斑汤加味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寻常型银屑病属免疫介导性疾病,患者存在明显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水平可一定程度上反映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提示凉血化斑汤加味能更好地下调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

综上所述,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凉血化斑汤加味能进一步减轻血热内蕴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证候,改善生活质量及血液流变学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热内蕴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治验1则
“重口味”容易月经过量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夏天,脾气随“血热”而来
触及内蕴情感 体现家国情怀——《新闻访谈: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创作有感
叶建州从血热论治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在对旧时光的回眸里发掘生命的内蕴——王峰《旧时光里的小团圆》读札
你为什么那么招蚊子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