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门』办思政的实践探索

2024-01-08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程振华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焦裕禄大门育人

■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 程振华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课程的思政课,如何突破已有课堂模式,把学校“小课堂” 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调动各类课程、各种社会资源的加入,“开门办思政” 往往会收到意外的惊喜。

一是打开学校各类课程大门。教师除了要在学校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还要增强自身“全员思政”意识,撑起思政教育搭建人的责任,努力营造课程思政育人氛围,与学校的德育、家庭教育等形成育人合力。比如,在和语文教师携手搭建多文本阅读课程并进行同课异构时,可以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借助《圆明园的毁灭》《钱学森》《我的两个梦》等课文,带领学生了解历史、正视现在、展望未来,使其深刻领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点燃爱国情、报国志。

二是打开高校干部学院的大门。中小学思政教师要学会灵活应用地方资源,善于向高校思政教师、党校等专家学者借力,为推动大中小思政协同育人贡献力量。比如,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我们和焦裕禄干部学院的讲师们进行教研联动,并在开学第一课的时候,为学生请来焦裕禄干部学院的特聘思政教师进行授课,将焦裕禄精神融入学生心中。

三是打开社会场馆资源大门。如何借助地方场馆等各类教育资源,让行走的思政课、沉浸式的教学起到更好的育人作用?李大钊在开封讲学处等红色育人资源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抓手。我与同事还充分挖掘开封的博物馆、规划馆、警察博物馆等场馆,以及清明上河园、黄河生态廊道等各类育人场所的文化价值,引领学生在社会思政“大课堂”上,增见识、长本领,提升社会责任感,厚植家国情怀。

四是打开专家模范家长大门。学生家长群体中,也有很多优秀的思政教育人才。因此,思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这一群体中的优质资源,搭建思政育人“大平台”,构建思政育人“大队伍”,凝聚思政“大资源”,把更多优秀的思政教育人才引进学生的思政课堂,弥补了学校师资短板,让学生的情怀更深、视野更广、人格更正。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唯有突出实践导向,紧贴学生特点,破除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打开大门办思政,才能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用于学校思政课、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活动,推动各类资源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才能让思政课更有亲和力、吸引力,使其铸魂育人效果产生叠加效应。

猜你喜欢

焦裕禄大门育人
心里始终装着百姓的县委书记焦裕禄
轻叩诗歌大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焦裕禄墓前(外二首)
人民呼唤焦裕禄
春天的大门
让东方文明打开西方的大门
推理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