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心栽花花必开

2024-01-07李艺静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科核心

李艺静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凝结着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贯穿于小學生的各个学习阶段,其教学的重要性得以彰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小学生的核心素质培训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语言创新能力的训练,通过课堂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体会语文学科魅力,并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质的教育目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首先明确核心素养理念下对学生展开综合实践教学的必要性,继而探究综合实践教学的展开方式,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展开综合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课堂思想的影响,旧课堂授课方式在教师的大脑中根深蒂固,许多教师在当前提倡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方法的环境下却一直在使用常规灌输式的方法,漠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课堂变革已经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核心素养下应用综合实践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展开综合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是落实高效教学的有力保障,学生自主发展的前提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具有主观意识决定自身的学习与生活的质量。其均为自主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善于借助当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乐于学习、健康生活,从而帮助学生塑造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对学生展开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主观意识的激发,有助于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有助于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

(二)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随着教育形式的革新以及经济发展市场对人才需求类型的变化,传统小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应该将传统的知识灌输教学形式转变为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综合实践的教学形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之一。语文学科不单是简单知识的传授,还包含人文内涵和科学品格两大基础素质的培养。前者要求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知识点进行掌握,这是他们感受人文情怀的过程;后者则要求学生运用合理的思考方法,正确处理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夯实其发展基石。核心素养体现在人文、语言、思维等各个方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记忆和分析技能,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向,学生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塑造等最终目标均为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度,使得学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在此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劳动,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应用自身的创新性思维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应用综合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调整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时,因受教师经验不足、学生习惯于传统应试教育等因素的限制,新型教学模式开展初期容易受到诸多问题的困扰,无法完全按照教师原定计划开展。基于此,教师应立足于班级实际教学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增强课程的灵活性。教师在开展教学规划设计时,应首先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避免开展按部就班的任务式教学,规避授课过程中出现课堂僵化的情况。对此,需要教师具备灵活的思维,面对出现的突发情况及时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保证综合实践教学模式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效果。此外,教师应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展开的意义,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二)延伸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是一个丰富自己的过程,是一种位于心灵上的享受。小学阶段的学生较为好动,这一天性给小学语文教学的展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可以以教学活动为切入点,延伸语文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其阅读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力会随阅读量增加而提高。所以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优秀读物,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也可以创设丰富、生动的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增强文化底蕴。这样,他们才能在小学教育的语文课堂上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激起他们的探究欲,开阔他们的思维深度,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素养。以教材内容为例,小学阶段课本的内容基本都穿插着童话故事等较为吸引人的篇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本中的此类内容进行讲解,之后上课提问也可以加快课堂的进度。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各抒己见,通过此种教学形式的展开,使得学生积极投入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素养。

(三)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审美升级

语文学科作为我国的国学学科之一,它不单单是一个课程,里面蕴藏了许多的文化情怀,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以《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西湖荷花盛开的场景,并搭配与之对应的音乐,渲染原文的意境,将营造的景象与诗句相结合,引导学生的审美升级。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身文化体验,引导学生认识荷花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体味荷花在诗歌中丰厚意境,并使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完成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的教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教学学科,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支撑下,教师应对传统教学方式加以创新,在相关教学观念的指导下,立足于现阶段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综合实践教学模式,赋予教学课程全新的生命力,不断优化教学体系,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实践等能力的培养,努力培育综合型人才。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基本素养的范畴内,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教学的展开方式,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