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训练提升双摇跳绳比赛素养

2024-01-06刘柱王芳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跳绳教练员队员

刘柱 王芳

双摇跳绳又称双飞,是花样跳绳基本技术的一种,也是跳绳竞速比赛的主要内容,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与体能要求。为了参加高层级的比赛,一些学校往往赛前突击选苗组队,开展阶段性集训。项目化训练,是将跳绳技能的训练列为内容主线,将比赛的水平提高定为任务目标,训练中将过去侧重于动作技能传授和个体运动水平提升的专项技能训练转变为关注学生素养提升。改变以往强调个体分散训练为突出合作探究,共同进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与参与兴趣,促进技能与学习能力的全面成长。

一、精准选材,组建项目化训练梯队

双摇跳绳运动队的队员主要选择身材矮小、身体轻盈、弹跳力较好、动作灵巧、反应敏捷、协调性好的学生。其中身高、体重等先天条件可以凭借身体外观进行筛选,而弹跳力、协调性与灵敏素质则需要设计专门的测试内容进行量化选拔,如各种线路的纸杯障碍多向连续跳跃(图1-1)、有一定高度的十字象限跳(图1-2)等。测试中,重点观察学生后半时段体力消耗以后的动作协调性与节奏感。由于双飞竞速比赛后半程对队员的耐力素质要求高,所以还要将诸如50m×8往返跑、10m折返跑等兼具耐力性和灵敏性的测试作为选材的依据。

选材时还需要注意学生脚部落地动作,如果因为体重大而非认知偏差造成全脚掌着地或者是脚后跟先着地等先天性动作,建议慎重选择,因为这种习惯性先天动作易在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时出现运动损伤。此外,如有已经掌握了双摇跳绳基本技能的低年级学生,可以优先入选。

按照水平段将选出的队员以及少部分后备人选组建成3个校级梯队社团。这些学生既是本阶段的跳绳运动开展的核心力量,也是未来代表学校参加高水平跳绳比賽的后备力量。将3个梯队社团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双摇跳绳项目化训练团队,一般控制在50人左右。

二、项目化训练实施步骤

(一)举行“建队典礼”,设置职能岗位

利用特定场合举行特别的具有仪式感的“建队典礼”很有必要,用以塑造团队凝聚力,增强集体荣誉感。荣誉感是每一名队员未来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动力,也是激励小队员长期参与运动训练与比赛和持续推进项目化训练任务目标的动力。此阶段仅是项目化训练的起始阶段,教练员要告知项目组成员项目化训练的整体目标、阶段任务和进程脉络,以及参与项目化训练的主要价值。

根据年龄、性别在社团成员内划分出多个由5~6名成员构成的项目化训练小组,采取男女搭配兼顾运动水平的异质分组。在小组内,根据队员的特性、特长设置不同的岗位。如,组长全面负责,配合教练员完成组内各项事务,督促阶段任务计划的落实;计时员负责所有与时间有关的工作,包括人员的出勤情况;记录员负责与记录相关的各项事务,并建立个人学习成长档案;健康员协助教练员检查每次强度练习后队员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反馈给每位队员;检查员与技术研究员负责检查各队员对每一个新学技术的掌握情况,探索技术改进的路径和方法;器材管理员负责队员个人以及学校集体提供的场地与器材的管理与维护。将原来教练员“一把抓”,转变为全体成员共同承担的共管式,人人都是责任人,让每个成员都能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价值,目的是在解放教练员的同时,激发队员的主人翁意识,塑造团队精神。

(二)设置不同阶段的驱动性问题

专项竞赛在整合知识与能力、指向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探索与解决方面形成了“跨项目化训练”[1]。“项目化训练”实则包含多个“微项目”,双摇跳绳训练过程中的难点构成了训练中的驱动性问题。

1.技能训练开始阶段

双摇跳绳的初学阶段让队员掌握正确的双摇基本动作,首先要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包括含胸拔背、微屈膝高提踵,有节奏地完成手脚协调的连续跳跃,前脚掌弹性着地并能快速完成二次起跳,这是本阶段的训练重点。学生不会跳、跳不好“双摇”不是因为腿部力量不够,而是由于依靠前臂甚至上臂摇绳、手持绳位置没有相对固定在身体中位、摇绳时手位上下波动太大,以及跳跃落地时重心靠后没有用前脚掌主动弹性蹬地、重心偏下、屈膝太多导致二次起跳动作速率不够。此外,摇绳过程中缺少向前下方主动压抖手腕加速绳体旋转打地,绳至脚下时仍然匀速甚至变慢,经常绊住脚;跳绳的重量、长度不合适,整个双摇过程绳速太慢等,这些都是技术初学阶段的难点,也是本阶段“微项目”的驱动性问题。

解决方案:采用直观手段集体观摩技术视频、图片、示范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展开讨论,对动作要领形成统一规范的认知,促成个体对规范动作的正确认知;发挥检查员、技术员职能,检查每一名队员模仿练习时动作的达成度与规范性;弹力带固定上肢,徒手模仿连续规范动作并进行小组展示赛,左右或者前后连续跳过15cm左右高度的竞速赛,计算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次数;利用腕关节柔韧性与爆发力练习,强化腕部力量;器材管理员检查并指导帮助调整跳绳长度,确保每一名组员都能熟练操作,将跳绳调整至适合自己的长度。

2.技能水平提高阶段

这一阶段即常态化训练阶段。周期较长,需要达成的目标是让学生始终保持训练兴趣,身体综合素质和专项技术水平稳步提升。本阶段的驱动性问题包括学生呼吸方法不正确,没有形成与跳绳动作配合的节奏性呼吸;体力不足或者分配不合理,前半程消耗过大,后半程体力下降造成上下肢动作不协调;课堂内容与教法手段单调,学生学练兴趣减弱,缺乏不断进取的欲望;成绩进入瓶颈期,始终难以突破。

解决方案:组织集体观察与讨论,认识训练时正确呼吸方式的重要性,摒弃“一口气一次性跳数10次,后面一个也跳不起来”的错误习惯,在练习中采用正确合理的呼吸方式配合跳绳动作节奏;开展组内经验交流,掌握正确的体力分配方法,调整好心态,起始阶段不急于求成,学会自我调控,合理分配体力;开展关于器材的集体专题研讨,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器材,尝试使用更为轻便快速、设计合理的专业竞速跳绳(图2);懂得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掌握科学合理的营养补充方法,学会“三分练,七分补”,通过优质低脂的饮食摄取增强身体的耐力素质;在组内促成相互鼓励的风气,在队友的鼓励中实现自我意志品质与心理素质的强化;教练员在项目化训练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引进花样跳绳动作教学,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尝试、创新以双摇跳绳为基础的花式跳绳动作练习,如轮换单脚双摇跳、双摇转身跳、单双摇交替跳、双人双摇跳、交叉臂穿花双摇跳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跳绳运动的魅力。

3.训练成果展示阶段

该阶段对应的是体育训练的竞赛周期,目标是保持积极向上的身心状态,赛场内外表现良好,力争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该阶段训练的驱动性问题包括学生进入生理疲劳期,伤病情况增多;比赛心理调节不好,过度紧张或者态度懈怠;缺乏比赛经验,动手能力弱,各种比赛装备与准备工作的管理混乱;来自班级、家庭的外部阻力、压力加大。

解决方案:教练员发挥导训作用,对各小组的训练强度、总体运动量有效把控,遵循耐力项目的赛前训练规律,合理调整课时密度强度,发挥健康员职能,及时反馈,便于教练员精准跟踪队员状况;设置内部赛事以赛代练,组织开展组内、组间的各种花式双摇跳绳赛,个体或小组间的竞速专项对抗赛、模拟赛等,丰富比赛经验,克服“想赢怕输”心理,增加心理历练,加强心理辅导,树立正确的胜负观;组织全员参与的课时装备与准备专项检查;组织讨论,介绍各种困难和外部阻力的应对方法,交流处理经验。

(三)构建围绕成长目标的多元评价体系

双摇跳绳的项目化训练成果评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训练过程中以提高为目的,可设计性强的内部过程性评价;另一种是参加高水平竞技比赛为目的,以训练成果展示(竞赛成绩)为主要依据的外部终结性评价。内部评价时,教练员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时机、评价情境、评价手段等方面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训练行为进行观察、诊断、反馈、引导和激励,以判断目标的达成度,给教练员和学生提供即時、多元的有效反馈,促使学生更积极地练与教练员更有效地教。如,项目化训练组内的成员年龄相差较大,在开展训练时,无论是训练内容、难度还是运动水平的评价标准都要分层分类,不能一概而论。阶段性成果汇报展示时,要重点鼓励学生经过努力取得进步与提高的行为。

外部评价虽然主要针对的是由若干个项目化训练小组构成的整个运动队的成果评价,但也不能简单就队伍比赛成绩评判。项目化训练的主抓教练员不能只关注比赛成绩,而要就学生在赛场内外的运动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等进行以激励改进为目的的综合评价,这才是体育比赛设计与运动参与的应有之义,也是采用项目化训练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夏雪梅.项目化训练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8.

猜你喜欢

跳绳教练员队员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学跳绳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跳绳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学跳绳
跳绳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