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

2024-01-04黄炫畅

广西水利水电 2023年6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工程项目工程造价

黄炫畅

(广西桂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南宁 530023)

1 工程造价与工程造价风险界定

1.1 工程造价的内涵

工程造价通常是指进行一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从初期决策阶段到交付完成的整个过程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根据建设项目的主体不同,工程造价的含义可从两个角度来解释。第一,从投资人角度来看,投资人为了获得预期效益,通过选定的投资项目进行工程招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投资管理活动。这个过程中支付的所有费用形成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从而构成了工程造价。第二,从建筑企业角度来看,工程造价是指一项建设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包含建筑安装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技术、劳务等支付的费用[1]。换句话说,为建成一项建筑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

1.2 工程造价风险的内涵

一般而言,工程造价风险存在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包括政策性调整风险、材料价格风险和承包方自主控制的风险。政策性调整风险是指因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调整而产生的风险,如建设工程定额综合工日单价、建设工程施工机械台班单价、施工仪器仪表台班单价等政策性调整;材料价格风险是指建筑材料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造成的价格波动,而根据承包方自身的管理水平、经营情况等可自主控制的风险即承包方自主控制的风险。

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对工程造价的既定目标产生不利影响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影响工程造价,导致建设项目费用支出的增加和预期经济利益的减少,对工程项目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是项目管理人员面临的首要挑战之一。

1.3 工程造价风险的类型

工程造价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通常发生在投标报价、合同制定与履行中,可分为两大类型,即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主观风险来自承包商自身和合同风险。承包商是否有工程施工经验和足够丰富的人力资源将会影响项目的盈亏,而来自合同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决策不当、不合理的报价、招投标文件和工程物料的缺陷,以及业主拖欠工程款项、建筑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而导致工期延迟等。客观风险如表1所示,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等。例如,承包商所处的环境可能会受到地震、沙尘暴、台风等自然灾害和一些不可抗力事件,国家政策法规、市场供求的变化和金融风险等影响进而都有可能给工程造价带来客观风险。

表1 工程造价客观风险的类型

1.4 工程造价风险的特点

工程造价风险具有高发性、复杂性、被动性等特点,且风险会一直存在于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中。从项目的开始到最终完成都可能有风险的,无论是施工环境的变化,还是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使用,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导致最终建筑产品的成本上升。

(1)高发性。建筑工程项目主要有工期长、投资多、规模大的特征。由于项目建设涉及的单位较多,潜在的增加了影响因素的数量。而对于建设项目来说,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相关从业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方法来防范风险,或将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复杂性。由于工程造价风险的种类不同且风险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工程造价风险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通常,影响造价风险的因素很多,涉及的范围往往很大,而相对于工期长且规模大的工程而言,诱发工程造价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外界因素的影响。此外,工程造价风险还会受到期限、项目地点等实际情况的影响。因此,复杂多变使造价风险很可能对工程项目带来一系列影响。

(3)被动性。被动性也是工程造价的风险之一,通常可分为隐性风险和显性风险两大类。其中,显性风险是可以预见的、不可避免的。相反,隐性风险往往是一种不可预知的随机现象,只有在风险发生后才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工程造价风险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1.5 工程造价风险的成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工程项目数量增加、规模日趋庞大、结构愈加复杂,因而在项目建设的各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由此产生的风险也常常影响工期。在现阶段风险管理尚未成熟时期,项目管理人员存在风险意识淡薄,管理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工程造价风险的成因主要由造价人员风险管理意识不足、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和风险管理方法不科学这三大主要因素构成。

1.5.1 工程造价人员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因相关工作人员原因产生的工程造价管理风险,通常表现为:第一,现阶段我国从事风险管理研究的相关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大多数从业人员工作经验不足且缺乏对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了解,甚至具备丰富经验的工程造价师自身也存在缺乏较强风险管理意识的现象。第二,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分包阶段中,所有的资金都由承包商垫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承包商的负责人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没有充分的了解,可能导致在工程造价审核中出现错误。第三,少部分工程造价师依赖传统的方法,对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考虑得不够全面。

工程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取决于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好坏程度,如果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欠缺风险管理意识,或缺乏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而进行敷衍式的管理,这都会给工程造价管理造成诸多麻烦,同时也对建筑企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最终导致工程造价风险的产生。

1.5.2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造价风险的管理不能仅仅依靠人员管理,还需要规章制度来约束。目前仍有较多建筑工程企业尚未完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机制,缺乏制度的保障,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引起诸多未知的工程造价风险[2]。其次,部分建筑企业由于风险管理理念和制度的滞后,存在使用低素质劳动力或报价策略不当和决策失误,以及各项自行采购的工程物料的欠缺等现象,最终这一系列的问题会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或工期延误的后果。再者,工程设计人员可能存在一味追求生产值而未参照风险管理制度的标准进行设计,造成方案和施工图纸存在较大的差别,由于多次改变设计方案导致工程造价成本的增加。除此之外,工程施工方和监督单位可能为了达到最终利益选择无视制度的存在而隐瞒工程质量的问题。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管理制度不明确,纪律不严格的企业往往工作效率不高。因此,风险管理制度在风险管理中尤为重要。

1.5.3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法不科学

一项工程项目虽然有造价工程师及相关管理人员负责,但先进的技术软件支持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我国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方法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相对滞后,造价评估方法较为传统,技术软件评估还处于初级阶段,导致无法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实时变化来对价格进行评估,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准确性。假如建筑企业仅仅依据该结果来制定施工计划,可能会给自身带来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最终造成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局面。此外,由于造价人员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的管理方法不合理、不科学也会增加工程造价的风险。就风险管理手段来看,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技术与现代化风险管理规制不够成熟,大部分工程建筑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造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基本理论概要

(1)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内涵。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指对工程造价的风险从识别分析到制定相应风险处置方案的一系列过程,具体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监控。其中,工程造价风险的识别主要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识别剖析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风险估计的环节是在已经识别到风险的基础上估计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风险评价一般是通过建立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综合性分析后分级排序;而风险应对和监控则是对已经产生或可能产生的风险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2)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目标。由于工程造价风险是客观存在、难以避免的,且高发性、复杂性、被动性的特征会增加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因此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判定和研究,并且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最终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为决策者提供对策,以达到减少建筑项目工程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3)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过程。工程造价风险的管理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风险管理应该贯穿五个阶段。首先,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立项决策阶段,应充分考虑项目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不仅要对项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需要评估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预估工程造价和预期经济回报,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风险。由于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项目设计时,应该尽可能由资质条件好的设计机构来完成,设计师对项目要有深入的了解,做到资源节省和动态控制的管理,发挥预先控制工程造价风险的作用。在项目招投标阶段,建设方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招标机制,必须根据招投标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衡量,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一个详细的探究,引入优秀的施工团队。项目施工建设阶段是周期最长,人力、材料和设备涉及最广的阶段。一方面,建设方应该重视合同的编写、签订和执行,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避免由于施工方的责任所导致的工期延长带来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索赔条款应该被细化,可以有效防止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责任划分不明确的现象。此外,要注重施工组织的管理,优化建设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应该定期盘点材料的库存和消耗情况,严格把控材料和机器设备存放环境,避免出现因存放不当造成损失。最后,在项目工程结算的管理过程中,建设方要严格审核项目的预结算是否合理,收集与工程造价相关的资料,及时总结,为今后项目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3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多次全面的改革,但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管理水平整体效率底下。由于各部门间职能划分不明确、缺乏沟通的问题造成相关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所适用的范围较小,使得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措施缺少有机的联系和相互协调机制。

3.1 忽视工程项目各阶段风险的存在

工程项目各阶段的风险常常被建筑施工企业忽视,尤其是在投标报价阶段。大多数建筑企业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定比例的风险成本,并没有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各类风险对项目成本的影响。由于未能充分合理地估计风险损失,风险导致的实际经济损失远远大于预期值。此外,部分人员存在未熟悉招标文件的情况下对工程项目展开投标的现象,这一现象可能会造成工程量清单标明的价格与实际价格不符的后果。假如施工方存在定额不完善或不执行定额审批的情况,也会增加成本预测的难度,甚至给整个工程项目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

除了投标报价阶段,签订合同阶段也会存在风险。第一,相关人员在签订合同前没有仔细阅读合同的内容,对双方职责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第二,施工方易处于弱势地位,这种不平等的情况极有可能将其置于被动的境地,导致施工方需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较多。

再者,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存在重复计算工程子项目来虚报造价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造价的风险。此外,大量物资的消耗在施工阶段是必要的,但通常也面临着原材料价格浮动大的情况,由此产生的风险往往被忽略。

3.2 尚未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行业是我国第三大经济产业,社会经济能否稳定发展与该行业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建筑行业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或是部分企业依赖传统的管理方案和陈旧的管理制度而诱发造价风险的出现。当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招标的方式承接工程项目,由于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通常会选择对子工程项目进行分包,通过相关负责人将具体工作细化到每个施工人员。在整个过程中,工程项目没有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来约束,且负责人缺少造价风险管理的意识,沿用传统的方法来管理,极大可能增加了造价风险出现的概率。尽管部分建筑企业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也无法应对所有的突发状况,存在不能灵活运用相关制度的情况。

3.3 无法准确识别工程造价风险

企业和管理人员无法对工程造价风险进行精准的识别也是现阶段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影响工程造价风险的因素很多,不同类型的风险发生的概率也有所差异。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人员仍然无法灵活地运用风险管理理论的知识和自身的经验来准确地识别和分析判断工程造价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影响范围和程度,从而产生风险预估不够全面、风险识别不准确以及风险评价过程不合理的问题,最终可能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4 无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风险

长期以来,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被理解为工程项目实际支出费用超出预期值的情况下,为了防止风险再次发生或企业蒙受更多无法预估的损失而采取的应对措施。因此,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一直是个难题,绝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工程造价风险的控制只是一种纠偏式的被动控制[3]。一方面,在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相关人员存在不积极参与风险管理,不主动控制风险的来源和及时处理风险造成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由于项目较容易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建筑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估值不相符,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不断地增加,包括无法有效控制的筹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等。此外,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导致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每个工程造价师或建筑施工人员在制定方案和实施方案时,都存在观念和认知水平差异的情况,这给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带来了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风险的出现是难以避免且难以控制的。如果工程造价风险无法被有效地控制,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项目的成本。

4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4.1 加强工程项目各阶段的风险管理

(1)决策阶段。建筑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的前期阶段,应该对项目的整体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包括调查施工单位和业主相关信息和分析自身可以承受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进一步考查业主的背景、征信情况、经济实力等,对于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减少工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企业应结合项目概况和文件条款对项目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并测算工程造价风险的影响程度,根据自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来决定是否参与该工程项目的投标环节。

(2)投标阶段。相关人员应该熟悉招标文件,充分了解各项政策,考虑工程项目的各类风险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合理地估计并量化风险损失,将一定比例的估算金额体现在报价中。此外,施工单位在投标阶段应该仔细审核工程量清单、分析利弊后谨慎的确定投标报价方案。例如,能快速回收工程款、工期较短的项目可适当的提高报价,尽可能规避因考虑不全面而造成的投标报价风险。

(3)合同签订阶段。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双方应该明确《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筑法》等法律,尽可能的使用标准化合同,防止遗漏重要的条款。同时,也应仔细阅读合同内容,明确双方的责任,避免出现模糊的条款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赔偿。

(4)项目施工阶段。在项目施工阶段,不得随意变更合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对材料设备、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监管,妥善保管和维护施工材料和机器设备,合理的计划和使用资金,使工程的目标进度和实际进度保持一致,进一步合理优化现有的管理方法。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关注和预测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及时作出合理的判断从而减少损失。

(5)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由于合同的价款可能会随着项目施工过程不断变化,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妥善保管好设计变更说明、工程量清单、价款变更说明、会议纪要等一系列重要的资料,准确地根据合同约定进行合理调整,使竣工结算环节顺利完成。

4.2 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地管理工程造价风险,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完善现有的风险管理制度,细化每个部门的职能和责任;其次,企业可结合自身需求,收集和分析任何与造价风险相关的信息来对风险的概率进行测算,提前制定风险预案,建立健全适用的风险防范机制。再者,项目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追求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目标。

4.3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风险识别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管理者识别风险来源、确定风险发生条件、描述风险特征并评价风险影响的过程。一方面,项目管理者应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包括对工程造价风险有系统的了解和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知。此外,还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不仅需要定期地对相关人员开展培训活动,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其风险应对能力,还需要优化内部队伍,加强人才的选拔,聘用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减少损失。

5 总结

工程造价风险会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完全不可控制的。风险管理的过程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工程项目工程造价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工程造价之旅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