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康复对初次全膝置换血栓形成的影响△

2024-01-02陈淼王伟朱锋李荣群王熠军张连方陈广东徐耀增周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3年24期
关键词:围术下肢血栓

陈淼,王伟,朱锋,李荣群,王熠军,张连方,陈广东,徐耀增,周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江苏苏州 215000)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1~4]。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作为TKA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危及患者生命[5]。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依据的围术期管理措施,尽可能降低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最终达到加快患者恢复并使其尽快重返社会的目的[6,7]。本院关节外科于2016年7月开始,选取一个医疗组对所有髋、膝关节置换患者行ERAS 围术期管理。本文主要探讨围术期ERAS 管理对单侧初次TKA 患者术后DVT 的预防作用,以期为未来进一步完善骨关节炎患者血栓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关节外科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TKA 的307 例患者,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单侧初次TKA,术前下肢血管彩超证实无DVT,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均无一期双侧TKA 及翻修TKA 者。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分为ERAS 组88 例,常规组21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表1 两组患者临床与超声检查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and ultrasound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 干预方法

全身麻醉后仰卧位。膝关节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显露骨面至合适范围。髓外定位下行胫骨近端截骨;髓内定位下行股骨远端截骨,抱髁器测量后选择合适型号四合一截骨导板行股骨远端截骨;髌骨去神经化并成形。脉冲冲洗后擦干骨面,涂抹骨水泥,依次置入胫骨和股骨假体,安放衬垫试模。待骨水泥干固后安放衬垫,脉冲冲洗。检查关节稳定性与活动度、髌骨活动轨迹。逐层闭合切口。

ERAS 组:参考《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并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围术期ERAS 管理措施[8],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术前教育、围术期营养支持、手术日饮食管理、微创技术、围术期血液管理、预防感染、围术期疼痛管理、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预防、围术期抗骨质疏松、睡眠管理、围术期体温保护、止血带管理、引流管管理、尿管管理、伤口管理、预防恶心呕吐、术后康复锻炼、出院后管理、随访管理。其中,VTE 的预防措施包括术前的健康宣教、双下肢血管彩超血栓筛查、功能锻炼指导;术中的手术操作轻巧精细、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术后的早期主动活动、梯度压力弹力袜、间歇充气压力泵、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或口服抗凝药)。

常规组:围术期管理措施包括术前教育、预防感染、围术期镇痛、围术期VTE 的预防(具体措施同ERAS 组)、伤口管理、术后康复锻炼。

患者术后1、3 个月门诊复查随访。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血栓症状、凝血指标。记录血栓症状包括小腿肿痛、全下肢肿痛、PE 相关的心肺症状。血液凝血指标检测包括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

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DVT 超声诊断标准:(1)静脉管腔不能压闭;(2)管腔内低回声或无回声;(3)静脉内仅少许血流信号或无血流信号;(4)脉冲多普勒显示无血流或频谱不随呼吸变化。记录血栓类型,若为混合血栓则记录为相对近端的血栓类型。对疑有PE 的患者,立即采用CT 肺动脉血管造影。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见表1。ERAS 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肺栓塞症状。症状性血栓ERAS 组2 例(2.3%),均为小腿胀痛;常规组23 例(10.5%),其中小腿胀痛15 例(6.8%),全下肢胀痛8 例(3.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25 例症状性血栓发生于第1~7 d,平均为第3 d。住院期临床与超声确诊血栓事件ERAS 组8 例(9.1%),常规组43 例(19.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术后1、3 个月随访ERAS 组血栓事件少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凝血指标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结果见表1。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D-D、FIB 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D-D、FIB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ERAS 组D-D、FIB 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2.3 超声检查

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见表1。两组患者术前均未发现DVT,术后均未发现PE。住院期间ERAS 组患者血栓检出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第1、3 个月ERAS 组患者血栓检出低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TKA 可最大程度提高膝关节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4]。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及肥胖患者的增多,需行TKA 的患者数量逐年上升,而完善的围术期管理是TKA 取得满意疗效的基础[1]。DVT 是骨科大手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造成PE 等严重后果[5]。血液停滞、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9,10],而所有接受TKA 的患者几乎都具有这三个危险因素,是发生DVT 的极高危人群[11,12]。

ERAS 管理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通过一系列已知有效的围术期处理措施,降低患者身体的应激反应、减轻身心压力,再加上规范的围术期VTE 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DVT 的发生风险[8,11]。在本研究中,ERAS 组的住院期血栓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血栓症状和血栓分布情况也优于常规组。术后1、3个月复查两组患者未见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对所有出现DVT 的患者均采用了规范化的治疗。D-D 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对诊断血栓性疾病有很高的价值,D-D 升高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发生DVT 的可能性增大[13]。本研究中ERAS 组患者术后D-D 和FIB 水平均低于常规组,进一步说明ERAS 管理改善了凝血指标,有利于预防术后血栓。实际上,由于在施行ERAS 的起始2年,作者仅对疑有DVT 者行术后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故本科TKA 患者实际DVT 发生率可能更低。值得注意的是,无论ERAS 组还是常规组,都采用了规范的围术期VTE预防措施,故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危险性更高的PE。围术期ERAS 管理由于既采用了传统的VTE 预防措施,又因为围术期多模式、综合化、精细化的管理而减少了其他一些既往易被忽略的DVT 风险因素,从而有助于减少DVT 的发生。例如本研究中发现ERAS 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地时间均显著小于常规组,而这些都有助于预防术后血栓形成[14,15]。

本研究的局限性:(1)ERAS 组患者数量较少,为证实ERAS 围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后续还需要纳入更多病例研究;(2)本研究是回顾性研究,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3)由于本科初期仅在一个治疗组采用ERAS,故本研究对比的是不同治疗组之间的结果,术者的相关经验可能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对TKA 患者围术期进行ERAS 管理,可改善临床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下肢DVT的发生风险,有助于血栓的预防。

猜你喜欢

围术下肢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