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症状管理动态模型联合阶段健康教育应用于淋巴瘤化疗患者的效果

2023-12-30聂志春梁汉英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33期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淋巴瘤化疗

聂志春 梁汉英

【摘要】 目的:探讨症状管理动态模型联合阶段健康教育应用于淋巴瘤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将福建省立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160例淋巴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症状管理动态模型干预,观察两组癌因性疲乏(CRF)、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iper疲乏量表(PFS)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QLQ-C30)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症状管理动态模型联合阶段健康教育应用于淋巴瘤化疗患者可以减少CRF,改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症状管理动态模型 阶段健康教育 淋巴瘤 化疗 癌因性疲乏

Effect of Dynamic Model of Symptom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Stage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with Lymphoma Undergoing Chemotherapy/NIE Zhichun, LIANG Hanyi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33): -11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ynamic model of symptom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stage health education in patients with lymphoma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Method: A total of 160 patients with lymphoma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in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2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80) and observation group (n=80)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tage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dynamic model of symptom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of Piper fatigue scale (PF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of CD-RISC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all dimensions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measurement scale in cancer patients EORTC QLQ-C30 (QLQ-C3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Dynamic model of symptom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stage health education can reduce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d improv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lymphoma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Key words] Dynamic model of symptom management Stage health education Lymphoma Chemotherapy Cancer-related fatigue

First-author's address: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Fuzhou 350001,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33.025

淋巴瘤是淋巴細胞在进行免疫应答时所产生的免疫细胞发生癌性病变所引起的恶性肿瘤性疾病[1]。其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局部肿块形成且无痛,可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临床上,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方式,该方式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较好效果[2],但化疗持续时间长,给患者的心理生理带来的影响较大,心理压力较大,易出现疲乏,影响治疗效果。阶段健康教育可对患者化疗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以保证患者在治疗全程维持较高的治疗积极性和心理状态,但这种干预方式患者参与度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在提高治疗积极性方面效果欠佳[3]。而症状管理动态模型让患者将化疗期间的体验以日志形式进行记录,引导其主动关注化疗过程,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本研究将症状管理动态模型联合阶段健康教育应用于淋巴瘤化疗患者,旨在探究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福建省立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160例淋巴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4]淋巴瘤诊断标准,且按照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R-CHOP)方案进行化疗;(2)精神正常能够理解并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系统恶性肿瘤;(2)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3)使用其他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两组按照R-CHOP方案进行为期3周的化疗,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的一般护理、知识宣教、心理护理并行用药指导。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健康教育。方法如下,阶段一(化疗第1周):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和健康指导,做好相关知识讲解,使患者认识到化疗的必要性。阶段二(化疗第2周):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及时给予措施,根据这一时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对应的健康指导,指导食欲下降者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指导白细胞下降者规范用药,尽量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鼓励情绪异常者家属多与之沟通,加强情感交流,降低患者的无助、失落。阶段三(化疗第3周):加强心理疏导,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鼓励其适当的释放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关爱。阶段四(出院):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再次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对其存在的错误认知、不良习惯进行改正。持续干预至化疗结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症状管理动态模型干预。(1)模型建立:以症状动态管理模型为理论基础,抓住症状动态评估、症状体验、干预个性化等要素,根据患者化疗前、化疗期间的症状变化构建症状管理动态模型,再对各阶段的共性特征建立相应的处方单。(2)档案建立: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积极热情的接待,建立良好的关系,协助患者建立症状管理档案,收集患者的姓名、年龄、身高、体重、教育背景、宗教信仰、社会支持等资料并录入管理系统,创建管理日志,录入疾病诊断、化疗前后检查结果(免疫、骨髓、血生化、心电图等)、化療方案、治疗周期、用药情况等。(3)动态评估:①症状体验。指导患者将化疗期间的症状感受、不良发应以日记方式进行记录,教会其用颜色量化症状,绿色:无症状;黄色:有症状,无须治疗;橙色:有症状,需要干预;红色:症状严重,需要即刻治疗。教会患者正确评估症状、记录症状体验,若体验评估结果为红色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护士据日志和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干预方式进行动态调整。②症状评估。责任护士全面评估患者存在的症状,对照其症状体验并记录。(4)动态干预:在化疗的各个阶段进行前馈性干预,根据患者化疗不同阶段出现的症状评估结果、症状体验进行动态干预。疾病相关症状:根据患者的认知水平,进行淋巴瘤相关知识指导,减少对疾病的陌生感;心理症状:鼓励患者加强与病友的沟通,参加科室组织的患教活动,正视疾病,进行视频播放治疗成功案例,进行正向引导;不良反应相关症状:指导骨髓抑制患者正确预防感染、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给予消化道反应者用药、饮食、活动指导,教会其正确用药,讲解相关注意事项;疲乏症状:向患者讲解疲乏类似“山峰山谷”,前期需要经过攀登的过程,鼓励患者加强锻炼;自我形象受损症状:指导其接纳形象上的改变,加强心理疏导,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关爱。

持续干预3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癌因性疲乏(CRF):干预前后,选择Piper疲乏量表(PFS)对两组患者的CRF情况进行评价,该量表含有行为(0~60分)、感知(0~50分)、情感(0~50分)、认知(0~60分)4个维度,得分越高者疲乏越严重[5]。(2)心理状况:干预前后,选择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该量表共有3个维度,分别为乐观(0~16分)、力量(0~32分)、坚韧(0~52分),得分越高者心理弹性越强[6]。(3)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选择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QLQ-C3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定,该量表包含角色、躯体、情绪、认知、社会功能5个维度,得分范围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者生活质量越高[7]。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选择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54例(67.50%),女26例(32.50%);年龄50~68岁,平均(61.36±6.01)岁;Ann Arbor-Cotswolds分期:Ⅰ期12例(15.00%);Ⅱ期26例(32.50%);Ⅲ期27例(33.75%);Ⅳ期15例(18.75%);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9例(61.25%),高中以上31例(38.75%)。观察组男53例(66.25%),女27例(33.75%);年龄50~70岁,平均(60.96±5.98)岁;Ann Arbor-Cotswolds分期:Ⅰ期11例(13.75%);Ⅱ期28例(35.00%);Ⅲ期27例(33.75%);Ⅳ期14例(17.50%);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8例(60.00%),高中以上32例(40.00%)。两组患者上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CRF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PFS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心理状况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CD-RISC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對照组(P<0.05),见表2。

2.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QLQ-C30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淋巴瘤是临床常见的免疫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兼有慢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的特点,需要进行长期、规律的治疗[8]。漫长的治疗过程消磨着患者的治疗耐心和积极性,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9]。这类患者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其更多的关注,防止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的远期预后。阶段健康教育可对化疗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10],但主要通过护士的病情观察发现护理问题,可能存在症状不明显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且患者的参与度不高,不利于提高其治疗积极性。这种干预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11]、高血压患者[12]的应用中效果较好。而症状管理动态模型引导患者主动参与观察过程、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本研究将症状管理动态模型和阶段健康教育联合应用于淋巴瘤化疗患者的治疗中,以期达到减少CRF、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淋巴瘤常出现扩散转移,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临近组织引起胸闷、胸痛、呼吸不畅,使患者出现CRF,引起乏力、嗜睡、疲劳感等症状,影响病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13]。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PFS评分各维度均低于对照组,QLQ-C30评分各维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淋巴瘤化疗患者使用症状管理动态模型联合阶段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可以减少CRF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可能是因为阶段健康教育引导患者规范全程用药,避免了用药不规范带来的影响,鼓励家属给予更多的支持,减轻了患者的孤独感,增加了治疗信心。孙倩文等[14]在研究中也表示,阶段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预后的改善。而症状动态管理让患者参与到疾病的观察中,明确治疗的进程和目标,进行动态的症状管理让患者参与到病情观察之中,更能了解治疗的进程和效果,提高治疗积极性,减少CRF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以此提高生活质量。这与贺瑾等[15]、田焕等[16]的研究结果类似。

淋巴瘤化疗时间长,疾病的进展、对疾病的担心及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均给患者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其治疗的积极性[17]。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CD-RISC评分各维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联合干预可以提高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心理弹性,改善心理状况,保持乐观、坚韧。可能是因为阶段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其能够深入了解病情的进展,减少对疾病的陌生和恐惧[18]。而症状动态管理加强了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且引导患者以日记形式对化疗期间的主观感受进行记录,护士可通过患者本人的陈述准确了解其各个化疗周期的心理情况,有利于全面地进行病情观察,再根据症状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干预,使得患者的心理情况得到改善。李倩云等[19]、肖玉等[20]也在研究中表示,对患者进行症状管理可以改善其心理情况,有利于生命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症状管理动态模型联合阶段健康教育应用于淋巴瘤化疗患者可以降低CRF,改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孔黛,王新凯,裴晓杭,等.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苯达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美法仑(BeEAM)预处理方案的安全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19):2975-2979.

[2]陈晓丽,孔祥图,于慧,等.消癌解毒方联合化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3,27(1):164-169.

[3]张敬.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22,31(11):856-858.

[4]克晓燕.淋巴瘤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

[5] CANTARERO-VILLANUEVA I,FERN?NDEZ-LAO C,D?AZ-RODR?GUEZ L,et al.The Piper fatigue scale-revised: translation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in Spanish-speaking breast cancer survivors[J].Qual Life Res,2014,23(1):271-276.

[6]倪倩钰,田俊.心理弹性量表信度和效度评价及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0):1524-1527.

[7] AARONSON N K,AHMEDZAI S,BERGMAN B,et al.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LQ-C30: a quality-of-life instrument for use in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in oncology[J].J Natl Cancer Inst,1993,85(5):365-376.

[8]柯维强,陈祥慧,陈小玲,等.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相关因子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6):915-920.

[9]简会琴,寿黎红,方遒.个体化心理护理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4):3379-3381.

[10]康茹.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45(3):132-133.

[11]李玉娇,周晓丽.基于阶段变化理论的健康教育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3):1793-1797.

[12]孙昕霙,郭怡,陈平,等.基于行为转变阶段模型的患者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行为和血压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0):1220-1226,1237.

[13]张思敏,王晓敏,张婷婷,等.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1):3881-3884.

[14]孙倩文,冯丽,王艳.基于阶段变化理论的健康教育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访及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20):2756-2760.

[15]贺瑾,冯丽娜,朱晓萌,等.症状管理动态模型在淋巴瘤化疗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22,22(1):111-117.

[16]田焕,蔡建平,赵兰兰,等.基于症状管理策略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9):1206-1210.

[17]胡雁,赵晓茜,范磊.支持性表达疗法对淋巴瘤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心理韧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17):1287-1291.

[18]王薇.个案管理联合阶段健康教育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3):107-111.

[19]李倩云,魏翠玲,张欣,等.基于症状管理策略的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3,39(5):347-354.

[20]肖玉,韩秀丽.以症状管理理论为基础的姑息性护理对胰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乏力、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4):4488-4491.

猜你喜欢

癌因性疲乏淋巴瘤化疗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跟踪导练(二)(3)
系统化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观察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
优质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