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3-12-30祖木来提汗阿里木阿卜杜外力艾萨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双创新疆人才

祖木来提汗·阿里木,阿卜杜外力·艾萨

(1.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830012;2.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四川内江 641100)

一、引言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双创”人才培养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国家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培养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为了培养“双创”人才,新疆高校纷纷开设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但目前,新疆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不足之处,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对“双创”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新疆高校有必要按照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和社会需求对“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

二、“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要

“创新”是我国发展理念当中的核心关键词。创新型国家指的是以创新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通过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国家。一方面,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变革。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符合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选择。另一方面,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离不开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培养过程中的创新性思考。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还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2]。这也表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出品德优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双创”人才。

(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新疆区域优势发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经济的主要输送渠道,也是我国同中西亚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在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运纽带”;还是“后工业时代”中国技术走出去,体现大国担当责任并造福中亚国家建设的“技术纽带”;更是中华民族树立文化自信,开展广泛的文化旅游合作的“文化纽带”[3]。“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就是人才,尤其是培养能创新、敢创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加快建设,喀什、霍尔果斯等经济开发区建设初具规模,“五大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口岸经济带”规划建设全面启动,新疆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已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增长的重要契机。在此背景下,新疆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能创新、敢创业的人才。因此,新疆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三)人才强区战略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加大“双创”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并对“双创”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双创”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优化产业创新布局,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形成多领域、多层级、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难看出,当前新疆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新疆高校所肩负着的“双创”人才培养任务,是新疆“人才强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建设的迫切需要。

三、新疆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完善

其一,新疆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方案是不完善的,还未构建比较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只是在“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教学中存在少量的创新创业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新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目前教师主要以书本上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传达为主开展教学,理论知识灌输过多,导致新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到位,不能满足新时代新疆对于“双创”人才的需求。其二,新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仍是以课堂教学、理论知识讲授为主,以实践活动为辅的传统教育状态,教学内容未脱离书本理论知识。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和一个学期一两次的创新创业竞赛之外,没有其他实践性创新创业活动。

(二)考核与评价体系单一

新疆高校的学科和专业类型较明显,如财经类、农业类、艺术类、师范类、医学类、综合类等。不同类型的高校应突出自身学科特色,结合社会需求来培养“双创”人才及设置考核与评价体系。但目前新疆高校的考核与评价体系缺乏针对性,即未按照不同专业的性质与特征来培养“双创”人才及未以专业的特性为主构建考核与评价体系。以“双创”人才培养为主开设的创新创业指导类课程的考核体系还较简单,仅以学生撰写一份创新创业计划报告为主,并以此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与优化

新疆高校大部分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教师是没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也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甚至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不够透彻,可以说,授课教师同样处于摸索和学习的状态中。教师欠缺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和创新创业经验,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创新创业教学效果欠佳。

四、新疆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一)突出开展优势专业的教育体系创新

1.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不同

新疆在地理、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和民俗文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这些优势的充分利用和发挥,要求新疆高校培养“双创”人才。新疆高校应按照自身特性、学科和专业特色来构建“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即基于最占优势的专业,有针对性地构建优势专业的教育体系。这样才能培养出有针对性、特色性、专业性的“双创”人才。

新疆是农业大区,新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新疆的旅游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都是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疆农业+新疆旅游+新疆文艺+新疆风俗”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这需要大量高素质“双创”人才的参与。因此,新疆高校应把区域特色和优势纳入“双创”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够发现区域特色,挖掘区域优势,成长为开辟新发展道路的“双创”人才。

2.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

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只能向学生传达创新创业最基本的前期准备,如注意事项、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及坚强意志等,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培养出“一带一路”建设和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双创”人才,新疆高校创新创业授课教师需要挖掘新的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避免教学内容乏味、枯燥。

创新创业教育的授课内容应符合新时代人才需求及社会的创业空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以怎样提高“双创”人才的心理和综合素质、怎么利用创业优惠政策、怎么发现并挖掘区域优势、怎么发现和发挥自身优势等问题为主进行改进和调整。比如,利用各种方式(线上线下)带领学生参观发展较好的企业和公司,帮助学生开阔眼界;聘请企业家和成功人士开展讲座或进行访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同时,采用讨论多、接触多、实践多的多方位教育方式,让学生多说、多思考、多参与实践活动、多接触社会和成功企业家、多参观大中小企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巩固创新创业理论知识。

(二)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完善

新疆高校应完善“双创”人才培养考核制度。新疆高校首先应制定可以针对每个学生单独测评的全方位考核与评价体系。新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与评价标准设置应与高校的专业性质和特色相结合,不能以单一死板的方式去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如新疆财经大学适合找出特色专业的优势并将其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中;新疆农业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标准应以新疆的农业特产为切入口,将区域农业优势、社会需求、高科技技术及创新思维相结合,既发挥新疆农业领域的区域优势,又能真正激发并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其次,新疆高校应改进当前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双创”人才培养有关课程授课教师的考核。新疆各高校可以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选出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优秀的指导教师并将其纳入到教师考核制度里,以此增强指导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三)完善创新创业指导导师制度

“创业兴趣的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挖掘+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灌输与传授+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平台的创建+指导导师的正确引导”紧密结合成一体,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满足新疆当前人才需求的“双创”人才。创新和完善创新创业指导导师制度是“双创”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双创”人才培养有效开展的实际保障。该制度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能力,能够有针对性、有效地指导学生。

新疆高校为增强创新创业指导导师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可以组织优秀指导导师开展座谈会或者经验交流会,也可以以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和指导导师的工作成果的方式,鼓励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

(四)加强校企交流合作,给学生创建创新创业的平台

新时代的人才需求、“人才强国”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建设,已经给新疆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校企合作,不仅是解决新疆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更是提高新疆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效果的必由之路。新疆高校应按照自身专业特色,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寻找推动校企合作的各种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新疆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有效性。新疆高校应多参与校企交流等活动,及时了解社会对“双创”人才的需求,并寻找其中蕴含的发展机遇。比如,新疆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于2023 年带队开展了“书记校长访企托岗”活动。这样的校企交流能够促进高校对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情况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出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也有利于不断革新和完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双创”人才培养效率。

(五)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化、授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双创”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是新疆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重要的环节。为此,新疆高校应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为突破口,以强化创业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能力同步培养为重点,积极学习与借鉴先进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加强师资队伍优化建设与能力培养。

其一,应重视授课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新疆高校应为授课教师创建线上和线下的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换的平台,增强授课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完善授课教师的考核制度、奖励和批评处理制度,从而提高授课教师的积极性。

其二,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实现教师“自我剖析、自我提升”。“自我剖析”有利于教师找出不足,针对性改正与提升,有利于师资队伍的高质量、高素质发展。“自我提升”是优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授课教师应随时有“危机感”“能力欠缺感”。新疆高校应重视授课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积极加强高校间的经验交流,使授课教师的视野开阔、思想更新、学到优良教学经验、掌握优良教学方法。学校的支持加教师的努力才能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化,才能保证“双创”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开展。

五、结束语

新疆对“双创”人才的需求具有历史必然性、迫切性和重要性等特征,因此,新疆高校应不断革新与完善“双创”人才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只要看清新时代“双创”人才需求、敢于自我剖析、敢于改革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不断优化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新疆高校就能够培养出满足新时代需求的“双创”人才,进而解决新疆人才短缺的问题。

猜你喜欢

双创新疆人才
人才云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