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价值论视域下共同富裕观内涵的思考

2023-12-29续晟晟

科学导报 2023年88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财富价值

续晟晟

关键词:共同富裕;价值;财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四个字就是对“美好生活”的最直接、最贴切地诠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在于其不仅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而且还具有实践意义。共同富裕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价值追求和前进目标,是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体现。所以,探析共同富裕观的内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方向性和实践性的积极作用。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偏离了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就失去了它的最后的价值归依,最终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意义。”[1]共同富裕观是人民心中普遍的价值追求,它的实现取决于主体人,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从价值论的角度出发,共同富裕具有主体性与实践性两个方面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无论是以使用价值为载体的财富方面(物质上的共同富裕),还是以自由时间价值为载体的财富方面(精神上的共同富裕),作为人的一种共同需求,它的实现取决于人类自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止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上是由于财富的创造离不开主体。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也在于此,人具有创造能力,在将思维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实现了财富的增长,离开了人意味着财富的停止和消失。

共同富裕的主体性还在于人不仅是实现这一共同理想的原动力,同时也必然应该享受其中的过程与结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正是因为其既可以享受到劳动过程中的乐趣又能够享用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使其可以不懈努力的创造财富。需求转为成果,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一个良性循环。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共同富裕主体性的一体两面,偏废任何一个方面,都只会使这个良性的循环链断裂,造成创造财富的不可持续、停滞、甚至逆向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其核心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是以人类社会发展为研究对象一门科学。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出其自身的逻辑性,需求是牵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引擎,价值是牵引需求不断更新的动力,然而最终决定价值更新的力量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恰恰是实践,这种人类的创造性的活动推动了人类历史。

实践、价值、需求这三种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因素共同创造了人类社会,三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实践,这一起根本作用的关键环节决定了价值和需求。共同富裕观是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现出的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既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又有精神方面的需求。为了使这种共同的、美好的价值观念成为现实成果,满足人的需求,供我们所享受,那么只有通过实践活动。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实践活动发展的结果,随着人的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共同理想将会逐步实现。因此,共同富裕实现过程被深深地打上了實践的标签。

共同富裕之于“人”才有价值,脱离不开人实践活动的历史进程,在渐进的发展过程中其内涵被不断充实,运用逆向思维解读共同富裕的内涵更具有科学性。首先,贫穷不是共同富裕。新中国是建立在物质极端匮乏的基础之上的,不是由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变革而来的,摆脱贫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强烈的要求。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的目的是共同富裕。”[2]因此,首先必须落脚于发展生产力,解决贫穷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极左思想,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涵。资本主义具有富裕的属性,社会主义更应该体现富裕的属性。贫穷与社会主义不相适宜,不能展现社会主义的特征和优越性。其次,平均主义不是共同富裕。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自古就是中国百姓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不可否认这种思想在当代社会从公平正义的角度理解仍然有其积极的一面,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平均主义并不是通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通过政治上的动员引导,人民的积极性早期虽然可以被极大地调动,但是在生产力水平低、物质比较匮乏的生活环境中,长期没有物质上的激励,仅凭精神动力,是不能持久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3]邓小平同志深刻体会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单靠精神动力,要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必须形成竞争机制、打破原有的平均主义。第三,两极分化不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4]富人和穷人之间决不能出现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出现两级分化,不仅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相违背,挫伤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甚至会导致社会秩序动荡。我们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占人口绝大数的劳动人民。马克思讲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5],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群众最重要的事业,内在的历史逻辑表明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主导性,没有人民群众参与,历史将停止书写,一切则失去价值。所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推动共同富裕方面的相关政策就是要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和现代化。两极分化是共同富裕的对立面,而且必然会破坏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人对财富的共同、公平的支配,包含“共同”和“富裕”两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要富裕又要共同,不能偏重其一。

富裕表现为人可支配的某种客观存在的量充裕丰富(比如:商品、货币、时间)。根据马克思的价值论,财富的分类有以物质为基础的使用价值财富,以货币为载体的交换价值财富,以可支配时间为度量的自由时间财富。所以,富裕则应该包括对使用价值的富裕、交换价值的富裕和自由时间的富裕。交换价值的富裕是使用价值的富裕与自由时间的富裕两者的中介,起桥梁和催化作用。交换价值的出现,通过资本运作,以货币的形式促进使用价值不断更新发展,不仅增加了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也提高了人的劳动效率,从而间接的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加快了人类迈向自由时间富裕的步伐。

此外,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力水平极高的共产主义社会),交换价值将会退出历史舞台。《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曾这样描述:“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正是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所能余留的全部东西”[5]。因此,使用价值财富是基础,自由时间财富是本质,实现共同富裕实质上是对使用价值财富和自由时间财富的共享,最终要达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时间财富是最高形式的存在。

共同表示大家的、公有的,主要指人的组织形式。包括人类空间和时间上的共同,空间上的共同与时间上的共同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空间上的共同意味着某一区域内的人的共同,在这一区域内,所有财富归大家所有,每个人都可以公平的享有、支配自己所需要的。这里的共同是人类发展历程中某一阶段的人的共同,是这一阶段中有生命的人的共同,是相对于后代人的当代人的共同。

地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所蕴藏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也就意味着,共同不仅是空间上(当代人)的共同,也必须包括时间上(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人的价值的最高形式是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为了自身而活着,人本身成为发展的目的。发展本就是一个延续的过程,因此“人”的概念必然跨越空间与时间,既包括当代人也包括后代人,任何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谋取当代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共同更深远、广泛的意义在于全人类的共同,可持续的共同,以人自身的发展成为目的本身,既是人的最高价值,也是共同的本质内容。

空间上的共同是基础,时间上的共同是目标。共同的历史逻辑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取得空间上的共同,当代人的共同;第二阶段是实现时间上的共同,可持续的发展。满足空间上的共同会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时间上的共同;时间上的共同反作用于空间上的共同,使空间上的共同更合理,更美好!两者纵向渐进,横向交融。

过分强调共同偏废富裕,会造成共同贫穷;偏重富裕,忽略共同,会造成过大的贫富差距,甚至两级分化。共同贫穷、两极分化都不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更实现不了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这一最高价值。管仲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共同富裕内在的逻辑建立于一个基点,那就是财富。没有财富,再美好的愿景也是一场虚无,只有财富的总量充裕、丰富,共同才有意义,离开富裕谈共同,共同则不可持续。所以,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富裕。不懈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首要路径。

共同与富裕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发展生产力、不断创造财富、提高物质水平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注重共同,把“蛋糕”切好、分好,在积累财富的同时要让人民感受到财富总量增长与自己生活水平提升的正相关关系。否则轻则会影响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导致财富积累的缓慢增长或停滞;重则甚至破坏原有的财富积累,导致社会倒退,可以说共同就是人民群众永葆奋斗精神的稳定剂和不断创造财富的助推器。同时要始终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注重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和对财富的共享。因此,共同与富裕应相辅相成,才会相得益彰,两者相结合既是通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杨忠宝.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5):1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5.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48.

(作者单位:中共晋城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财富价值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