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标背景下“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学

2023-12-27

中学生物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跨学科生物学传染病

刘 丹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北京 100081)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核心素养、跨学科实践等具有改革标志意义的关键词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以人教版教材中“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为例,探讨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学。

1 新课标的要求

与上一版课标相比,新课标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表述有了明显变化,指出生物学课程以核心素养为宗旨,并围绕核心素养设置了课程目标。这意味着初中生物学教学已经进入了素养时代,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等都应该顺应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本节特别突出的是发展学生的态度责任素养,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设计时应该着重考虑培育学生的健康意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

新课标课程内容部分一共提出了7 个学习主题,针对每个学习主题,提炼了9 个大概念,每个大概念下是几个支撑大概念建构的重要概念,每个重要概念下又有2~8 个不等的次位概念来帮助重要概念的形成,即新课标以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的三级概念体系搭建了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的框架。本节内容对应了概念6 下的4 个次位概念,涉及传染病的类型、传播途径、流行环节、预防措施、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这些内容都需要在教学中落实。

新课标强调实践育人,希望通过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育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实践创新意识等。其中新增的“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是教学的新要求。新课标明确要求该学习主题的课时数要占总课时数的10%。虽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取跨学科的方式,但是对于这个需要集多学科知识和方法于一体的特定学习活动主题,教学时需要统筹考虑、精心设计。新课标在教学提示部分还提供了很多情境素材建议,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同样是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的重要要求。

2 对教学的思考

2.1 重视概念教学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主要部分,也是生物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生物学概念的教学。

首先,要关注概念的建构。概念既是思维的产物,又是思维的工具;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并根据不同概念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才能使概念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成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心智操作的工具。可见,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引领、思维驱动来促进概念的建构。以传染病概念的建构为例如,教材“想一想,议一议”中列举了一些传染病,之后展示了部分引起相关传染病病原体的照片。教学时就可以提出关于这些传染病病因的问题,借助相关资料和补充一些病原体的照片,让学生对病原体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得出病原体的概念。进一步,再提出问题:病原体和传染病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传染病会传染? 这样学生在经历了对事实的抽象、对传染病传染本质的认识之后,就能较好地建构起传染病的概念。

其次,要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概念体系。本节传染病相关的概念较多,有病原体、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教学中需要厘清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出重要概念的次位概念、生物学事实,充分发挥它们脚手架的作用来帮助学生逐步建构概念体系。例如,先让学生清楚什么是病原体,再建构“传染病”的概念;先掌握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概念,再建构“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的概念。

再次,要引导学生运用概念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这也是知识向素养转化的一条重要路径。例如,运用传染病流行环节的相关概念,辨别某种传染病流行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选择科学防控某种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影响,等等。

2.2 创设真实情境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应该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质疑,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课标的课程目标部分在表述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素养发展的目标要求时,也都提到要能够运用它们来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在情境中学习,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再是孤立的,而是鲜活、生动的,他们可以在情境中梳理知识产生的脉络,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又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因此教学时应该将真实情境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在学生的头脑里主要还是一些已知的事实,要让他们从这些事实中分析、总结出传染病流行的规律,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可以用一种学生熟悉的传染病来创设问题情境,如教材“资料分析”栏目中选用的流感的素材。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不少学生可能患过流感,或者对它的防控有过亲身体验,选择这个情境素材开展教学,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时,可以先提供流感相关的资料,然后针对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流感流行的季节,要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流感病毒的传播经过了什么途径;接种流感疫苗是从哪个角度来控制流感的流行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要归纳传染病流行的一般规律,一个事实显然不够,还需要一系列具体事实的支撑。可以再列举其他传染病传播的实例,包括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等,帮助学生认识传染病不同的传播途径,进而引导他们归纳出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教学,也可以继续使用流感相关的情境素材。例如,结合国家发布的流感的诊疗方案中的预防措施,让学生分析讨论这些预防措施分别针对该病流行的哪个环节;哪些措施是政府行为,哪些是个人行为;等等,使学生认识到,传染病防控的一些措施可能不仅针对疾病流行的一个环节,而是同时对两个环节起作用;防控传染病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而是需要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进一步再补充介绍麻疹、脊髓灰质炎、蛔虫病、淋病等其他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就能使学生对传染病的防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同时还应该引导他们认识到预防传染病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2.3 培育健康意识

健康意识是指在掌握人体生理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基础上,关注身体内外各种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形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具体到本节内容,培育学生的健康意识应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关注传染病对健康的危害。例如,传染病会造成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有的传染病大流行可能引发焦虑、恐慌等情绪,危害心理健康,严重的传染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2)帮助学生树立自觉预防传染病的健康理念,包括自觉遵守各项防疫规定,自觉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等。(3)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不良卫生习惯的照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并改正不良的习惯。另外,不仅要引导学生关爱自身的健康,还应该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的健康。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关注、讨论,如疫苗犹豫问题等议题,帮助他们树立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相关知识、关爱他人健康和参与社会事务讨论的责任意识。

2.4 厚植中国底色

在传染病防治领域,我国有很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如成功提取特效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屠呦呦、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与治疗的钟南山、“糖丸爷爷”顾方舟、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汤飞凡等,教学时可以介绍他们的事迹,用他们取得的成就来帮助学生树立科技自信,用科学家精神来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我国古代在传染病防治方面也取得了不少实践成就,如教材“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中对我国早期防治天花的介绍;唐代孙思邈在所著的《千金方》中提出了预防传染病的思想“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以及记载了丰富的关于传染病的认识,介绍这些能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的智慧,树立文化自信。

教材介绍完传染病防控的相关知识后,在最后一段进行了态度责任的升华,指出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当接受、配合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结合时代背景,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实践中所展现的生命至上、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伟大抗疫精神可以融入这部分的教学之中。

2.5 开展跨学科实践

增加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它针对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或获得特定的产品,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某一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的综合学习活动都属于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范畴。在学生学完本节的知识内容后,可以尝试开展如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服务,相关社会热点议题的探讨等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这类活动时,需要注意实践性、开放性和可评价性,以开展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服务活动为例。

实践性就是要聚焦生物学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宣传活动不是空洞地喊口号,而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结合教材中“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的活动,利用调查获取的信息、分析得到的结果来制作宣传材料;也可以让学生展示一些身边存在的不良卫生习惯的照片,结合所学传染病的知识宣传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

跨学科实践活动将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联动应用的属性决定了它的开放性,如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的开放性、结果探讨的开放性等。开展活动时,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可以是阅读图书、报刊、杂志等,也可以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到网络上进行搜集;可以手绘制作宣传材料,同样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网页、短视频。创作时不仅要考虑作品的功能性,还要进行美术设计,使作品兼具艺术性与观赏性。

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设计活动时,还要从评价的角度进行考虑,既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如设计活动方案的交流、修改环节;也要重视总结性评价,如形成实践项目报告、展板等物化成果,评价作品的合理性与创新性、它们是否达成预期的宣传效果等。

课标之于教学,就像灯塔之于航船,而教师就是那掌舵者,需要心中始终有灯塔,在航行路上乘风破浪、探索前行。

猜你喜欢

跨学科生物学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