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教育文化意义及文化传承价值的再认识

2023-12-26左哲夫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强国老年人学校

□ 左哲夫

老年教育已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社会主义强国意义和文化传承价值,这正是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任务。然而,老年教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和文化传承价值尚未被人们普遍认识,也尚未完全看到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认识,进而促进老年文化建设,推进老年教育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从老年教育发展看老年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性

回顾老年教育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老年教育发展过程就是老年教育在“教育”的同时逐渐形成了特有老年文化,而这种老年文化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和作用。

(一)老年教育创立初期,更多带有“福利性”以及社会局限性。

(二)“十三五”期间,老年教育发展的普及体现了“社会性(全民性)”。

“十三五”期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明确提出老年教育办学原则是“保障权利、机会均等”,强调“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利,努力让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均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期间和在此之前,老年学校开始面向社会全体老年人,招收非干部身份退休人员以及农村老年人入学。特别是《规划》强调老年教育要加大基层的资源供给,有力促进了老年教育向全社会拓展和普及。全面拓宽了老年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老年教育不再局限于“老干部”,且不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着明确的社会性、全民性。

(三)“十四五”期间,党和政府的重视为老年教育的社会性和文化意义确立了坚实的政策依据。

“十四五”开局伊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正式颁布,紧接着,国务院又颁布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老年教育是国家“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强调积极老龄观,要求“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标志着老年教育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彰显。

二、老年教育的属性决定了老年教育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老年教育既属“教育范畴”,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决定了其具有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传承价值。老年教育已被明确无误地纳入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中,其教育属性得以肯定。但它又不同于一般常规教育,它没有约束性、功利性,而是具有休闲性、自发性、传承性、全民性、自主性。这些属性已经突破了一般常规教育的属性,具有明确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因此,老年教育既是一种教育,同时又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一)老年学校学员学习过程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过程。

老年学校的课程一般不涉及“高尖深”专业,而是来自老年学员对文化艺术、体育健身、家政服务等生活和兴趣的需要,这本质上决定了老年学校教育内容的普遍性和社会性。所以说老年学校学员学习过程就是推进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老年人在学校接受的知识会及时迅速反馈社会。学了舞蹈,就会在广场上看到他们的舞姿;学了书法绘画,就会在书画展会上看到他们的作品;学了摄影,不仅会在田间地头、建筑工地看到他们的身影,更会在报刊新闻中看到他们的作品……这些活动本身就是文化现象。

(二)老年学校学员追求自身价值二次实现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

由于老年人有着深厚的知识储备、阅历储存,他们在文化强国建设上有着巨大的潜能。近年来,老年学校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人才辈出”。以笔者为例,2015年进入老年大学诗词班学习。至今,已在《诗刊》《中华辞赋》《中华诗词》以及光明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多家媒体发表作品。如果不上老年大学,我这个连平仄都搞不透的人是走不上诗词创作道路的。我们学校还有两位农民,在学校学习多年后,一位担任县诗词协会副会长,一位担任县老年书画协会副会长。同时,我们学校诗词班、诗词研讨班还刊发了班刊30余期,刊发学员诗词作品4000多首。窥一斑见全豹,老年教育让无数老年人在晚年获得了人生价值的二次实现。这正是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生动案例。

(三)老年学校学员用学得的知识、技能回馈社会就是推动当地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老年学校的教学内容具有显著的地方性(社会性),因此老年学校学员将所学知识回馈社会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近年来,在全国各类学会(协会)中,老年学校师生成为学会(协会)中坚力量是不争的事实,老年教育推进着当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当地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笔者所在的县城有30多个晨练点,其中80%的教练、召集人是老年大学学员。近年来,尤其在镇、街道、村(社区),老年学校还发挥着当地文化活动主力军的作用。

(四)老年学校形成了老年人的文化主阵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当老年人不再为生计劳作时,就更需要精神抚慰和寄托,而老年教育恰好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多年来,大量事实证明,老年教育已显示出强大的文化力量:促进了邻里和谐、家庭和睦;改善了不良的乡风陋习,比如赌博、迷信;改善了家庭知识结构;提高了人的品位(文化素养)。总而言之,老年教育形成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主阵地,使老年人在家庭、社区、邻里、社会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周边社会,净化人文环境,带动文明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老年教育形成了一支文化传承的有生力量。

老年学校开设戏剧、民乐、书法、国画、诗词、武术拳剑、民舞、民间技艺等课程。这些课程发挥着老年教育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而老年教育文化传承的价值往往又是不可替代的。好多传统文化、民间技艺只有老一代人掌握,如果现在不去传承,那么极有可能将会永久失传。而老年学校的传统文化课恰好起到了传承作用,将老年学校喻为“一亩传统文化、民间技艺的苗圃”则再恰当不过了。仅庐江老年大学2018至2023年五年间,书法、绘画、诗词、戏剧、武术等在县级以上媒体平台、报刊发表作品及舞台演出的就有数千件(首、场),一县如此,全国更是传承不断、成果斐然。可见,老年教育已成为一支历史文化传承的有生力量。

(六)老年教育促进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展现着当今老年人的精神风貌,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

老年人最怕孤独,而老年学校恰恰给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群居的场所,在这里没有利益,没有功名,有的就是学习、友谊和快乐。多年来,老年教育增强了老年人多少幸福指数,我们目前没有去统计,但“老年学校让我们健康长寿”却是学员的共识。老年教育促进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节俭了社会医疗资源,缓解了“老有所依”的压力,增强了“老有所为”的本领,推进了“老有所乐”的实现,丰富了“老有所养”的内涵。老年教育的“文化养老”是一役之力,功在八面。

三、如何进一步推进老年教育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综上,老年教育不同于其他老龄事业,具有明确的社会福利性,兴办老年教育一方面是“养老”,同时由于其文化的属性而形成特有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文化功能,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那么,应该如何提高老年教育发展质量,进一步推进老年教育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呢?笔者认为:

(一)有效整合“社会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老年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

目前,老年教育属于“终身教育”范畴已无疑义,不过老年教育具体由谁主管,全国并不统一,但不论谁主管,都有必要整合相关社会学习资源去发展老年教育,从而有利于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用的发挥。目前,基层镇、街道、村(社区)有着不同部门组织的不同形式的社会性学习,诸如思政、法律知识、科普、农技等等。这些都是“教育资源”,应该合并同类项将其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当然,整合到“老年学校”最为合适,理由是其他“学习”大多属临时组织,而“老年学校”是常设机构,并实行常规教学。以庐江县万山镇为例,将所有涉及思想文化建设和科普方面的事务归口一名负责人分管,并让文化站站长兼任老年学校校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股绳”。如此,农村有关思想学习和文化建设及科普事项都在“老年学校”这一平台实现,使该镇的老年学校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得红红火火。该镇是茶乡,镇老年学校聘请退休的农技站原站长为教师,专门讲授茶叶的种植、采摘课程,甚至下到茶园去讲授,展现出“老年教育”的科普力量。其实,目前农村的人员就那么多,而且大多是留守的老年人,这些人既是老年学校的生源,同时也是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活动及科普的载体,将他们整合在“老年教育”一个平台上岂不更好?同样,庐江县“老教委”曾想将县老年大学与县“社区教育”设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遗憾未能形成而终止。但这种尝试的方向是对的。有理由相信:老年教育的发展最终就是“社区化”或者说“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最终会“合二为一”。我们没理由将同类型的社会教育分而立之、分而管之。当然,这项工作必须党委、政府来做。因此,当地党委、政府注重对所在地区“社会学习资源”的整合,是事半功倍提高所在区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水平的关键。

(二)与时俱进调整课程,丰富和拓展老年教育的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和文化传承价值。

老年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目的应该是:让更多学员精神有所寄托和人生价值有所追求。精神寄托和追求是持续的甚至是终生的。而这正是老年教育形成老年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义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老年人“要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值得老年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思考。鉴于此,要与时俱进调整课程,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习品位,启发和引导“老有所为”。近年来,随着老年学校入学年龄的年轻化、入学学员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实际,至少带来两个学习需求的改变:一由过去以养生健康为主向快乐、健美转变。二由过去“精神愉悦、情绪释放”向“精神寄托、价值追求”转变。这就要求老年教育课程要由娱乐性向娱乐与健美相结合性倾斜;由传统性向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倾斜;由初级层面向纵深性(知识性、历史性)倾斜;由学有所乐向老有所为倾斜,从而实现老年人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丰富和提升。

近年来,庐江老年大学摄影、书法、绘画、诗词作品经常刊见于国内各级媒体和报刊,有的作品还在全国性赛事获得奖项。这不能不说是老年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表现和有益做法。

(三)注重学校内部社团组织的建立。

学校内部各类社团的活动,正是提高老年教育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最好载体。如庐江县汤池镇老年学校成立了“百花艺术团”和“柳园诗社”,这两个社团不仅助力镇里打造旅游乡镇、文化乡镇建设,而且将学校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是省级基层老年教育示范校,是全国远程教育优秀收视点。

(四)注重老年教育“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拓展,尽可能地让老年人参与社会、融入社会。

老年教育在重视“第一课堂”的同时,要积极拓展第二、第三课堂,“请进来、走出去”,以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为载体,组织引导老年学员了解社会、融入社会。试问,如果学员不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其文化强国的作用又如何谈起?况且,文化是流动的、交融的,应该鼓励引导老年人通过第二、三课堂积极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当然,要优先保障老年人的出行安全,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规避风险。一要精心组织,尽量选择安全系数高的场所开展教学活动;二要事先进行风险告知,引导学员本着外出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参加活动。同时,巢湖市老年学校为学员参加校外活动集体购买意外保险的做法,也是很好的借鉴,能较好地保障学员的权益。

猜你喜欢

强国老年人学校
认识老年人跌倒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