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江南到塞北

2023-12-24崔矿山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3年4期
关键词:周庄三毛

崔矿山

(河南省实验中学)

江南,“杂花生树,草长莺飞”,风光旖旎,柔婉曼妙,如诗如画;塞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广袤壮阔,雄浑昂扬,似钢似铁。从江南到塞北,领略迥异的山河风光;从江南到塞北,感受不同的人间况味;从江南到塞北,品读丰富的人文底蕴。如果说江南是一掬清甜的米酒,塞北就是一缸火辣的二锅头;如果说江南是一幅工笔淑女图,塞北就是一帧泼墨山水画;如果说江南是一位温婉柔美的采莲少女,塞北就是一位粗犷勇猛的打铁大汉。江南与塞北,一个婉约,一个豪放;一个阴柔,一个阳刚。中国人历来便被赋予了这两种精神和性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触物生怀,见景生情,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文的邂逅,可带来一种美妙的情绪、心境与深刻的感悟、哲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散文经典——王剑冰的《绝版的周庄》与张承志的《汉家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绝版的周庄

【阅读提示】

“绝版”者,一曰周庄的古典美之得天独厚,不可复制也;二曰周庄不像苏州等业已摩登,周庄硕果仅存、名副其实也。不必说作者反复强调“我来晚了”的仰慕惋惜,不必说写入夜在周庄乘小船情景的生动形象,也不必说有感于周庄舞厅和酒楼的五味杂陈,单是周庄淡雅的自然之美与纯秀的人文之美,就足以令我们心驰神往了。

阅读本文,徜徉周庄,我们不妨思考两个问题:周庄美在何处?文本美在何处?

你可以说不算太美,你是以自然朴实动人的。粗布的灰色上衣,白色的裙裾,缀以些许红色白色的小花及绿色的柳枝。清凌的流水柔成你的肌肤,双桥的钥匙恰到好处地挂在腰间,最紧要的还在于眼睛的窗子,仲春时节半开半闭,掩不住招人的妩媚。仍是明代的晨阳吧,斜斜地照在你的肩头,将你半晦半明地写意出来。

我真的不知道,你在那里等我,等我好久好久。我今天才来,我来晚了,以致使你这样沧桑。而你依然很美,周身透着迷人的韵致。真的,你还是那样纯秀、古典。只是不再含羞,大方地看着每一位来人。周庄,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呼唤好久了,却不知你在这里。周庄,我叫着你的名字,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动人。我真想揽你入怀。只是扑向你的人太多太多,你有些猝不及防,你本来已习惯的清静与孤寂被打破了。我看得出来,你已经有些厌倦与无奈。周庄,我来晚了。

有人说,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眼前即刻闪现出古苏州的模样。是的,苏州脱掉了罗衫长褂,苏州现代得多了。尽管手里还拿着丝绣的团扇,已远不是躲在深闺的旧模样。这样,周庄这位江南的古典秀女便名播四海了。然而,霓虹闪烁的舞厅和酒楼正在周庄四周崛起,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

参加“富贵茶庄”奠基仪式。颇负盛名的富贵企业和颇负盛名的周庄联姻。而周庄的代表人物沈万三也名富,真是巧合。代表富贵茶庄讲话的,是一位长发飘逸的女郎,周庄的首席则是位短发女子,又是巧合。富贵、茶、周庄、女子,几个字词在春雨中格外亮丽。回头望去,白蚬湖正闪着粼粼波光。

想起了台湾作家三毛,三毛爱浪游,三毛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三毛的长发沾得什么风都有。三毛一来到周庄就哭了,三毛搂着周庄像搂着久别的祖母。三毛心里其实很孤独。三毛没日没夜地跟周庄唠叨,吃着周庄做的小吃。三毛说,我还会来的,我一定会来的。三毛是哭着离去的,三毛离去时最后亲了亲黄黄的油菜花,那是周庄递给她的黄手帕。周庄的遗憾在于没让三毛久久留下,三毛一离开周庄便陷入了更大的孤独,终于把自己交给了一双袜子。三毛临死时还念叨了一声周庄,周庄知道,周庄总这么说。

入夜,乘一只小船,让桨轻轻划拨。时间刚过九点,周庄就早早睡了,是从没有电的明清时代养成的习惯?没有喧闹的声音,没有电视的声音,没有狗吠的声音。

周庄睡在水上。水便是周庄的床。床很柔软,有时轻微地晃荡两下,那是周庄变换了一下姿势。周庄睡得很沉实。一只只船儿,是周庄摆放的鞋子。鞋子多半旧了,沾满了岁月的征尘。我为周庄守夜,守夜的还有桥头一株灿然的樱花。这花原本不是周庄的,如同我。我知道,打着鼾息的周庄,民族味儿很浓。

忽就闻到了一股股沁心润肺的芳香。幽幽长长的经过斜风细雨的过滤,纯净而湿润。这是油菜花。早上来时,一片一片的黄花浓浓地包裹了古老的周庄。远远望去,色彩的反差那般强烈。现在这种香气正氤氲着周庄的梦境,那梦必也是有颜色的。

坐在桥上,我就这么定定地看着周庄,从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到一幢老屋、一道流水。这么看着的时候,就慢慢沉入进去,感到时间的走动。感到水巷深处,哪家屋门开启,走出一位苍髯老者或纤秀女子,那是沈万三还是迷楼的阿金姑娘?周庄的夜,太容易让人生出幻觉。

(摘编自《绝版的周庄》,2020年河南大学出版社,作者:王剑冰)

【问题探究】

1.本文是如何彰显周庄之美的?请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谋篇布局等多个角度赏析。

2.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请全面梳理文中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及其变化。

参考答案:见P19

汉家寨

【阅读提示】

汉家寨——一个几乎被人类文明遗忘的、有着最古老的人类精神的家园。本文是一幅在粗犷、荒凉、孤独无援的“绝地”中顽强“坚守”的画卷,展示了人类强大的生存毅力,那就是“坚守”。推而广之,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甚至我们人类的发展,又何尝不需要这样的坚守精神?

涵泳文本,逸兴遄飞。读了本文,能使我们对“思想”“精神”这些概念有了哪些更为具体感性的认识?为什么作者说“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之中,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的?我们又怎样理解“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仔细想着每一个细节”的深刻含意?

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汇集的一个点。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音,或许还好受些。300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和北麓的蓝松嫩草判若两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除一种维吾尔语叫uga的毒草是碧绿色以外,岩石是酥碎的红石,土壤是淡红色的焦土。山坳折皱之间,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布满着正对太阳的一面山坡。马在这种血一样的碎石中谨慎地选择着落蹄之地,我在曝晒中晕眩了,怔怔地觉得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然而,亲眼看着大地倾斜,亲眼看着从高山牧场向不毛之地的一步步、一分分的憔悴衰老,心中感受是奇异的。这就是地理,我默想。前方蜃气溟蒙处是海拔负154米的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那湖早在万年之前就被烤干了,我想。背后却是天山;冰峰泉水,松林牧场都远远地离我去了。一切只有大地的倾斜;左右一望,只见大地斜斜地延伸。嶙峋石头,焦渴土壤,连同我的坐骑和我自己,都在向前方向深处斜斜地倾斜。

——那时,我独自一人,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单骑,向导已经返回了。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之中,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

仅仅有一柱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

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我走进汉家寨时,天色昏暮了。太阳仍在肆虐,阳光射入眼帘时,一瞬间觉得疼痛。可是,那种将结束的白炽已经变了,汉家寨日落前的炫目白昼中已经有一种寒气存在。

几间破泥屋里,看来住着几户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又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

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际,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的恐怖的大自然中。

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动一下马蹄了。

独自伫立在汉家寨下午的阳光里,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一直拖向地平线,又黑又长。

三面平坦坦的铁色砾石滩上,都反射着灼烫的亮光,像热带的海面。

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一个是位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

他们痴痴地盯着我。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老少两人都是汉人服饰;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做汉家寨。

我想了想,指着一道戈壁问道:

——它通到哪里?

老人摇摇头。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

我又指着另一道:

——这条路呢?

老人只微微摇了一下头,便不动了。女孩还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

犹豫了一下,我费劲地指向最后一条戈壁滩。太阳正向那里滑下,白炽得令人无法瞭望。地平线上铁色熔成银色,闪烁着数不清的亮点。

我刚刚指着,还没有开口,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

我呆呆地举着手站在原地。

那小姑娘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儿的眼睛。

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张好一点的地图上找到。《宋史·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之语。“砦”就是寨,都是人坚守的地方。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

独自面对着那三面绝境,我心里想:这里一定还是有一口食可觅,人一定还是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

次日下午,我离开了汉家寨,继续向吐鲁番盆地前行。大地倾斜得更急剧了;笔直的斜面上,几百里铺伸的黑砾石齐齐地晃闪着白光。回首天山,整个南麓都浮升出来了,峥嵘嶙峋,难以言状。俯瞰前方的吐鲁番,蜃气中已经隐约现出了绿洲的轮廓。在如此悲凉严峻的风景中上路,心中涌起一股决绝的气概。

我走下第一道坡坎时,回转身来想再看看汉家寨。它已经被起伏的戈壁滩遮住了一半,只露出泥屋的屋顶窗洞。那无言的老人再也没有出现。我等了一会儿,最后遗憾地离开了。

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走过一个转弯处——我知道再也不会有和汉家寨重逢的日子——我激动地勒转马缰。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那时的天山已经完全升起于北方,横挡住大陆,冰峰和干沟裸谷相衬映,向着我倾泻般伸延的,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吨铁石。

我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着我的长旅。从那一日我永别了汉家寨。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只觉得它与汉家寨这地名天衣无缝。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仔细想着每一个细节。直至南麓天山在阳光照耀下的、伤痕累累的山体都清晰地重现,直至大陆的倾斜面、吐鲁番低地的白色蜃气,以及每一块灼烫的砾石都逼真地重现,直至当年走过汉家寨戈壁时有过的那种空山绝谷的难言感受充盈在心底胸间。

(摘编自《中华散文珍藏本·张承志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作者:张承志)

【问题探究】

3.第三段的景物描写精彩至极,请具体赏析。

参考答案:见P20

【知识窗】

周庄古镇

周庄古镇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吴江、上海三地交界处,是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首批国家 5A级旅游景区。周庄古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境内山环水绕,水源丰盛,植被葱郁。

周庄古镇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主要景点有双桥、富安桥、沈厅等。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世德桥长十六米,宽三米,跨度五点九米;永安桥长十三点三米,宽二点四米,跨度三点五米。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8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春秋战国时期,为吴王子摇及越摇王封地。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境域属江南道苏州府。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苏州府因人口兴盛,农商繁茂,赋役倍增,故析苏州府置县,称长洲县。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周迪公郎在此经农设庄,舍宅庵捐田地建“泉福”寺庙,百姓感谢周迪公郎的恩德,改称贞丰里为“周庄”。元至顺元年(1330年),浙江湖州沈家漾人沈祐及子沈万三迁周庄东庄地,躬耕起家,后从事贸易,使银子浜西侧南北市街中段出现草市。明初始成集镇。成化年间,改隶松江府华亭县。清顺治年间,境域复归长洲县。1949年5月8日周庄解放,称周庄镇。

周庄富有特色文化和特色美食。周庄古镇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历来有吃“阿婆茶” “讲茶”,喝“喜茶” “春茶” “满月茶”等习俗,名目繁多,被称为“江南茶道”。周庄妇女的传统服饰窄袖花襟,碎花底子,刺绣精巧。丝弦宣卷是流传有近200年的周庄传统民间曲艺,是周庄乡村里特有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它近似于堂名,亦有说唱、评弹之风。按艺人众寡、表演繁简,宣卷分丝弦宣卷与木鱼宣卷两种。前者一般由六人组成宣卷班子,操二胡、三弦、笛子、木鱼、铜磬等乐器;另一人和击佛磬,口念佛号以和卷,形式简单。万三蹄是江南巨富沈万三家招待贵宾的必备菜,“家有筵席,必有酥蹄”。经数百年的流传,已经成为周庄人过年过节、婚宴中的主菜,意为团圆,亦是招待宾客的上乘菜肴。

周庄的节日风俗也令人心驰神往。截至2013年,中国周庄国际旅游节已经成功举办18届,旅游节立足市场,面向大众,开幕式体现简约之风,呈现具有一定市场效应的周庄特色。旅游节期间推出系列主题活动,渲染周庄新特色,推介周庄休闲项与产品,将周庄不同的内容呈现给不同的人群,传播周庄口碑。水乡婚礼更是独具特色,迎亲船上一阵紧似一阵的锣鼓声催出了头戴霞帔、身着红袍、足蹬绣花鞋的新娘,在伴娘们的搀扶下,坐上了停在张厅的迎亲船。而身穿长衫、马褂、礼帽打扮的新郎则在不远处的沈厅翘首以待。

2021年11月,周庄古镇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12月,入选2022年11月AAAA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2023年5月,苏州市周庄古镇景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天山南麓的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范围以吐鲁番市为主,50 140平方千米。“吐鲁番”是维吾尔语“低地”的意思。

吐鲁番盆地四周为山地环绕,是一个典型的地堑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一段,高度都在3 500~4 000米之间。其中博格达峰海拔5 445米。南部的觉罗塔格山,一般在1 500米以下。而紧邻盆地南部山麓的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却低于海面154米,是中国最低的洼地。

(2) 鞍山道站分析:该站雷达图各项指标除评论数外均较高,所以该站的相对评价值达到0.71。但该站出站客流量明显低于其前后的两座车站,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可能是:①鞍山道站与东侧客流最大的营口道站间距仅为850 m,而本文采用的车站服务半径为600 m,两车站服务范围重合较大,这导致车站的各指标相互影响。②鞍山道站距天津总医院较近,周边的兴趣吸引点主要为医院配套的相关服务业,进出该站周边区域的多为就医患者及陪同人员,本身使用地铁出行的比例就较低;而且鞍山道站为侧式站台,进出站较为不便,导致就医人员多采取其他交通方式。

如果以周围山脊线为界,面积50 140平方千米,其中低于海平面以下的面积有4 050平方千米,盆地边缘群山环抱,最高的博格达峰终年积雪。盆地中部有两列东西向低山,北为火焰山,低于900米;南为觉罗塔格山,约1 000~1 500米;两者之间为绿洲。火焰山为天山南麓冲积扇,多砾石戈壁,地下水丰富,坎儿井(地下引水渠道)从此开始引水。盆地降水稀少,平均年降水吐鲁番城16.4毫米,托克逊城6.9毫米,北部山地300~400毫米,高峰有积雪,为盆地主要灌溉水源,故盆地三个主要绿洲(吐鲁番、鄯善、托克逊)均位于接近水源的中部偏北。为提高水源利用效益,大多采用坎儿井灌溉。盆地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逾3 000小时,大于或等于10℃年积温5 000℃上下;夏季炎热,6~8月份均温38℃以上。

吐鲁番盆地属大陆荒漠性气候,干旱炎热。年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高达3 000毫米。夏季最高气温有过49.6℃的纪录,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温度,最高达82.3℃。因此,这里自古有“火洲”之称。吐鲁番是中国降水最少、最干旱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干旱少雨区之一。平均年降水量16.4毫米,且分布不均,季节差异大,持续性降水少、多属于间歇性。山区多于盆地,山北多于山南,由北向南逐渐减少,且愈南愈少;无降水日数较长。

参考答案

《绝版的周庄》问题探究

1.【参考答案】①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粗布的灰色上衣,白色的裙裾”,拟人的修辞手法,活画出周庄自然朴实动人之美;“双桥的钥匙”“一只只船儿,是周庄摆放的鞋子”,精彩的比喻彰显了周庄之美、历史悠久、水乡特色和民族味儿。

②对比衬托、写景抒情:写三毛“一来到周庄就哭了”,尽管三毛的足迹遍布全世界,见到的都是现代都市和异国风情,而周庄的古典美使她找到了自己的民族情结;写景抒情,俯拾皆是,自然感人。

③时间为序、情感串珠:从白天写到夜晚,全文以对周庄炽热的礼赞之情为线索,红线串珠,行云流水。

【解析指导】该题是综合考查式命题,侧重于表达技巧的赏析。命题指向明确,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文章结构三个角度,要求逐一赏析。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反复、借代、排比、反问、设问、叠词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时空顺序、感官描写等;常见的谋篇布局的答题思路有线索设置、材料组织、主旨彰显方式、行文构思技巧等。我们可以结合文章内容逐一解答,深入探究,对号入座,学会取舍。

2.【参考答案】①怜爱赞美:开篇拟人,诗情画意,秀美芳容,跃然纸上,喜爱之意,字句洋溢。

②遗憾惋惜:两次“我来晚了”,与周庄相遇太迟的遗憾,见不到她的原始面貌的惋惜。

③担忧:霓虹闪烁的舞厅,酒楼崛起,作者对正在被世俗同化的周庄现状的深深的忧虑。

④礼赞:夜阑人静,周庄入睡,作者享受江南之夜景,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流连忘返。

【解析指导】近年来这一题型较为常见,此题重在跟高考试题保持一致。解答该类试题,需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宜先亮出情感词语,再具体解答阐发;二是应根据相关内容分析,务求分条具体作答;三是懂得合并整合,力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具体分析可知,第一段的情感基调为怜爱赞美之意,第二段的两次“我来晚了”,则为遗憾、惋惜之情,接下来则分别为担忧顾虑与礼赞、留恋之情。

《汉家寨》问题探究

3.【参考答案】①比喻生动形象:“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 “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里炽热干燥、恶劣无比的环境。

②色彩映衬对比:“碧绿色”的毒草,酥碎的“红”石,“淡红色”的焦土,色彩互相映衬,犹如图画,真实感人。

③侧面烘托手法:通过马谨慎地落蹄,“我”的内心感受担心,从侧面烘托出了路途之坎坷艰难,碎石之尖利狞恶。

【解析指导】该题设置的意图,是与高考考查散文语言赏析题之写景手法相契合。景物描写的方法,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常见的有时间空间角度、动静结合层面、各种感官描写、修辞技巧渲染、炼字措辞之妙等,丰富多彩,需要我们针对分析,筛选整合,对号入座。例如该段文字,先从正面描写环境之恶劣艰险,巧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再从侧面烘托,通过马与人的角度具体切入。

4.【参考答案】①表层义:汉家寨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坚守生存了一千多年,顽强笃定。

②深层义:汉家寨人的坚守在作者内心深处留下的精神烙印,自己对坚守内涵的理解、践行。

③象征义: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漫长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的坚守精神,百折不回、笃定自信、自强不息。

【解析指导】锁定题干要求,重点是“坚守”与“含义”。“含义”包括表层义与深层义两个层面,二者需兼顾,不可或缺。“坚守”者,坚定、恪守、顽强之意义也,可从文中具体意义拓展延伸到引申义、象征义,唯其如此,方可得到高分。主观题务必做到事项原则:规范性,有序性,丰富性,美观性。术语规范,思路规范;条目有序,主次有序;字数满满,内容丰赡;字体美观,可圈可点。四者具,高分至。

猜你喜欢

周庄三毛
周庄端午到
我与《三毛流浪记》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犟牛“三毛”
我和“三毛”比童年
梦幻周庄
梦里周庄
周庄古镇
三毛:沙漠寻梦情未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你知道周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