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与路径

2023-12-21徐苗苗

乡村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河南省数字

徐苗苗 高 园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强调,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物联网、地理信息、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金融服务进村等信息服务,建立空间化、智能化的新型农村统计信息系统[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2]。数字乡村建设可通过与产业振兴、公共服务、内生动力、治理现代化等多个层面的结合来巩固脱贫成果,是我国广大农村摆脱主客观因素制约、实现现代化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随着国家对数字乡村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大了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的研究力度,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大多数学者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的困境与推进路径,如李萍[3]、池雪丰[4],但较少有学者对河南省数字乡村建设进行研究。因此,笔者对河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1 河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

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破解“三农”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拥护党中央的决策,坚持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在2019 年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对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持续加大对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商业、政务等方面深度融合。

1.1 智慧农业建设步伐加快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河南省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革新。例如,智慧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数字化手段更加丰富,使河南省农业朝着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河南省加快把数字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大数据平台、智能终端和传感器、无人机等设备收集土壤湿度、温度等信息,并运用云计算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构建精准种植算法模型,以满足农业发展数字化应用场景的需求。另外,河南省积极推进小麦、玉米等作物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建设,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起了一批农业设施应用示范基地,完成了572万hm2粮食生产区和农产品保护区的建档登记,并进行了上图入库[5];持续推进农业机械管理数字化建设,成立了农业机械跨区域作业信息和调度中心,为全省5 000多台农用机械装备了智能终端,并开发了网约农业机械系统,推出了“滴滴农机”线上农机服务预约程序,为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提供便捷服务。

1.2 电子商务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商的发展,持续出台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支持。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17 年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鼓励电商企业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在该政策的指导下,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2017 年,河南省建成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34 个,省级示范县42 个,农村电商交易总额达2 030 亿元[6]。截至2023 年上半年,河南省已累计认定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99 个,打造209 个淘宝村和144 个淘宝镇,淘宝村、淘宝镇数量位居中西部省份第一[7]。

此外,河南省还建设了一批本土化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如新乡金银花网上交易中心、万庄农资网上交易平台),形成了90 余个县级电商公共品牌(如“光山十宝”“陟选好物”等),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就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3 政务服务逐步现代化

河南省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大数据中心”工程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积极开展与农业农村有关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强化数据共享与应用支持,促进数字乡村建设。

河南省是全国较早发布电子政务地图的省份之一,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实现了农村政务事项在家办理。在政府服务地图上,河南省将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场所的位置、办公时间等基本信息汇集起来,为群众提供一个集搜索、路线规划、在线办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办事大厅,助力打通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1 年,河南省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一个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政务服务网络,共有乡镇(街道)服务中心2 487个、村(社区)服务网点4.6万个,服务网络覆盖率超过90%。据统计,目前“豫事办”智能终端已开通3 900余项业务,注册用户突破4 200万人,农村地区的覆盖率已经达到37.5%,访问人次突破10.1 亿人次,让多数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居民在家就能网上办理相关事务,极大地提高了乡镇居民办事速度。

2 河南省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困境

虽然河南省的数字乡村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

数字乡村建设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作为驱动力量,对农业农村进行赋能,从而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使乡村社会的整体结构得到更新和发展。因此,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赋能乡村的基础性工程,应该被重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河南省农村地区发展较之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一是河南省各县(市、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差异,河南省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因此,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具有较充足的资源和较好的配套设施基础,相对而言其数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特别是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已实现了5G 全覆盖,但仍有部分城市5G 网络建设尚在试点阶段,部分区域依然未能大范围应用移动数据信号。二是城乡之间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均衡。目前,河南省许多农村地区的数字化设施普及率较城市而言相对较低,仍以4G 通信网络设施为主,5G 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待加强,距实现城乡“同网同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2 数据信息共享存在顽疾

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能为数字乡村的建设奠定基础。在数字乡村战略的深入推进下,乡村数据信息借助数字平台实现了更大范围、更快速度的流动,数据集聚程度和其本身的价值也随之不断提高。

然而,河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在数据交换、数据链接、数据接口开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部门分立特征,导致海量的数据很难在信息互联、数据交换等层面上实现充分共享。在这种“条块”体系下,不同主体、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会产生信息割裂,加之各行动主体之间缺少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易引发资源错配、执行偏差等问题,给数字乡村建设造成一定阻碍[8]。另外,由于科技基础条件薄弱、顶尖人才缺乏等因素,河南省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主体之间缺乏统一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和健全的数字化标准体系。部分县(市、区)缺乏成熟的基层数据采集渠道和科学系统的采集规范,对农业农村相关数据的采集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易产生信息不兼容、信息重合等问题,导致信息难以有效整合和利用,从而影响信息共享机制的系统化建设。

2.3 乡村数字人才匮乏

数字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河南省的数字乡村建设存在干群数字素养较低和数字人才缺乏的困境。

一方面,部分干群数字素养较低。人才是推进数字乡村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基层干部和农民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河南省一些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数字观念比较薄弱,并且数字思维比较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乡村的建设水平。究其原因,对干部和农民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培养力度不足,导致他们对数字化工具和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不足,无法充分应用数字化工具进行乡村建设。

另一方面,数字人才缺乏。第一,随着河南省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镇,导致一些农村呈现出“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当前,留守农村的大多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大部分留守农村的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对数字化建设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对智能技术的接受能力明显滞后于“离乡”的年轻人,无法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本支持。第二,当前,河南省农村发展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难以吸引数字人才。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薪资待遇不高等,都导致农村无法吸引到足够的数字人才。目前,河南省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保障力度等都远远落后于城市,也导致乡村数字人才缺乏。

3 河南省数字乡村建设路径

3.1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技术在农村农业领域的渗透,使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呈现前所未有的数字化特征。这要求河南省政府部门必须从数字化视角出发,加快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河南省应进一步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改造。数字基础设施是建设数字乡村的重要物质基础,会对河南省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此,河南省要继续推进5G、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传统农业等的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河南省可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等方式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强化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从而营造良好的数字乡村建设环境。

河南省在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促进这些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以缓解区域间的不均衡。河南省可设立专项基金,合理确定省、市、县、乡的筹资比例,对欠发达地区进行适当的补助和扶持。河南省还可引导通信及网络设备提供商加强与落后地区的合作和交流,不断健全利用社会资本支持数字乡村建设的制度机制,以缩小不同区域间的数字设施差距。

3.2 强化数字信息共享机制

河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应坚持以协同共享为导向,完善共享机制,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各主体合力。

第一,河南省要强化顶层设计,建设一个覆盖省、市、县、乡的综合信息平台,统一农业农村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技术标准,将农业数据、电商数据、政务数据等纳入统一的数据信息处理平台,同时完善专题数据库建设,通过数字乡村“一张图”,使数据资源时空化表达、乡情村貌可视化呈现、村务信息化管理成为可能[9]。

第二,政府部门应对信息共享的边界和职责分工做出明确规定,在明确自身权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创新信息传播手段,拓展信息传播渠道,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信息提供方和使用方的需求,及时发布和维护信息,依法加强数据监管,注意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及时性和透明性,将法治理念融入数据采集、加工和共享的全过程中,促进信息资源安全地进行互联共享[10-11]。同时,与其他主体共同挖掘数据价值,解决技术壁垒和“信息孤岛”问题,不断提高数字乡村建设的精细化水平[12]。

3.3 完善数字人才队伍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撑。因此,河南省应积极培育本土的数字人才,并坚持人才引进,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主体作用,持续激活数字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13]。

第一,持续提升广大干群的数字化素养。河南省可以通过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干部和农民的培训,着力打造一支能满足数字乡村建设需求的干部队伍。在短期培训方面,可以通过开展数字技术培训班、宣传讲座等方式加强对乡村党政干部和农民的技术培训,并指导其将所掌握的技术运用到工作和生产中。在长期培养方面,应引导相关高校开展数字乡村建设领域学科建设,深化党政机关、学校、企业在人才培育方面的合作。

第二,多渠道吸纳人才。河南省可通过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完善政策,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强大支撑。首先,加强人才服务站、专家服务基地等服务平台建设,为返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服务,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其次,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生活便利化水平,解决好返乡人才住房、上学、看病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乡村吸引人、留住人。最后,完善支持人才流动、鼓励返乡创业等政策体系,鼓励更多人才返乡。

4 结束语

数字乡村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向。当前,河南省数字乡村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共享、人才资源等方面存在不足,可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共享机制、培育和引进人才等措施来解决。总之,数字乡村建设要求河南省各地政府加强整体统筹规划,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数字发展模式[14],并结合当地特色和具体实际优化策略,调动各方主体的参与热情,从而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农村农业发展的赋能作用,进而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河南省数字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答数字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