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粒体动力学对肿瘤、神经、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影响及中药干预*

2023-12-21楚魏马洪月朴钟源宋琳何梓桦

中医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心肌细胞线粒体动力学

楚魏,马洪月,朴钟源,宋琳,何梓桦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惠州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惠州 516002; 3.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线粒体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是细胞内极微小的细胞器,以ATP的形式生产机体所需能量。为了维持自身网络结构的稳定与细胞内环境平衡,线粒体在相关蛋白的调控下不断分裂、融合,最终发生质量、形态与丰度的改变,称之为“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融合与分裂过程复杂,线粒体融合主要分为外膜、内膜融合。外膜融合由磷脂酶D族成员MitoPLD和鸟苷三磷酸水解酶(guanosine triphosphate hydrolases,GTPases)线粒体融合蛋白1和2(mitofusin1/2,Mfn1/2)的同源或异源二聚化诱导完成[1]。内膜融合由视神经萎缩蛋白1(optic atrophy protein 1,Opa1)介导,最终形成一种类似于弦状的、细长的细胞器[2]。线粒体分裂由多种因素主导。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从细胞质招募到线粒体外膜,并与线粒体分裂因子(mitochondrial fission factor,Mff)及49和51kDa线粒体动力蛋白(mitochondrial dynamics proteins of 49 kDa,MiD49;mitochondrial dynamics proteins of 51 kDa,MiD51)结合,在线粒体分裂位点周围形成多聚体结构,随后通过多聚体将线粒体一分为二[3]。

研究表明,线粒体动力学紊乱在诸多疾病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一般认为,线粒体过度分裂会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而线粒体融合有助于线粒体自我修复,抑制疾病进展。中医药调控线粒体动力学是防治疾病的新靶向。文章以此为出发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希望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策略。

1 线粒体动力学失衡与疾病

1.1 线粒体动力学失衡与肿瘤众多研究表明,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生长息息相关。在几类肿瘤疾病中,Drp1或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sion mitochondrial 1,Fis1)被激活,融合因子Mfn1/2、Opa1被抑制。体内研究发现HCC细胞中肿瘤生长增强与Drp1的过度表达有关,融合蛋白低表达也促进了肿瘤的进展[4]。在肝细胞癌中,Drp1过表达导致线粒体分裂,通过串扰p53和NF-κB通路促进细胞增殖[5]。另外,研究人员发现HCC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Mfn2蛋白和mRNA的表达有所降低,Mfn1似乎也是如此[6-7]。CHD6是染色体结构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家族的一员,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中高表达。CHD6敲低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等。研究发现CHD6敲低细胞中线粒体长度不一且普遍较短,这可能是Drp1向线粒体转位、聚集,介导线粒体分裂造成的。然而过表达TMEM65(参与线粒体动力学)逆转了上述现象,促使p-Drp1在Ser616位点磷酸化减少,细胞表现出线粒体更好融合、线粒体更长和质量增加[8]。李非凡[9]通过上调结直肠癌细胞中过表达质粒SNHG11,发现Drp1、Fis1的表达相应提高,且Mfn1/2表达减少,这说明SNHG11干扰线粒体动力学稳态,加速直肠癌的发展进程。Chang等[10]将线粒体移植到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发现细胞中Opa1和Mfn2水平提高,Drp1显著降低,大量碎片化、管型和细长型线粒体数量减少。这表明线粒体移植治疗的有效性,暗示其广阔前景。付瑞环[11]通过敲低乳腺癌细胞中部分Mfn2,发现p-ERK通路被激活,相关凋亡基因表达降低,癌细胞的凋亡受到抑制。不同的是,持续的线粒体融合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包括mtDNA突变的积累和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这在多数肿瘤疾病的体内外实验中都得到了验证[12]。因此,线粒体分裂融合在不同肿瘤细胞系中的调控作用有待深入探讨。徐晓武[13]首次检测并证实了Drp1在胃腺癌组织中呈现出过表达现象,且随着淋巴结和肿瘤TNM分期表达上升。Drp1基因沉默后,癌细胞G2/M期阻滞,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减弱,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激活。Drp1将会成为治疗胃腺癌的关键靶点。

然而,也有研究发现Drp1的过表达会抑制癌细胞。宋俊[14]在研究T细胞通过免疫途径对肺癌发挥治疗作用时,证实了Drp1与T细胞活化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过表达T-oeDrp1组相较于其他组,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被抑制,细胞表现出PD-L1的高表达,细胞死亡率上升。体内实验发现过表达T-oeDrp1组裸鼠体内移植瘤体积较敲除Drp1组小,肿瘤组织癌细胞和脾内PD-L1因子明显降低,裸鼠生存时间显著延长。这说明Drp1的表达与T细胞的活化息息相关。过表达Drp1可激活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抑制肺肿瘤细胞增殖生长,或是促进细胞死亡,敲除Drp1则表现出相反的作用。总体而言,无论是下调分裂蛋白或是提高融合蛋白的表达,均可抑制肿瘤的发生,但不同细胞系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为治疗肿瘤提供了新思考。

1.2 线粒体动力学失衡与神经系统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线粒体动力学改变参与了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线粒体动力学调控的中断和蛋白错误折叠会导致神经元死亡,诱导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等小鼠病理模型死后的脑组织中Drp1水平升高,过度增加的Drp1促进线粒体分裂、抑制融合,导致受损线粒体无法被清除而积累,损害线粒体功能,其中过度分裂被认为是主要原因[15]。

AD发病机制之一是Aβ异常积累,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神经元死亡。APP小鼠海马中Drp1和Fis1水平升高,而Mfn1/2、Opa1水平显著降低,这极可能与Aβ直接干扰这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有关[16]。Mdivi-1作为线粒体分裂抑制剂,可阻断Drp1的转位聚集,防止Aβ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元突触抑制,并降低Aβ沉积、减轻线粒体断裂、线粒体膜电位丧失、ROS产生和改善ATP减少,防止APP小鼠神经病理和认知能力下降[17]。Mdivi-1抑制剂也可以防止脑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抑制PD的发展[18]。PD是发病率仅次于AD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并不确定,但线粒体动力学的变化与之有关。PD相关基因Pink1和Parkin在线粒体分裂和融合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Pink1通过抑制Drp1向线粒体转位,恢复线粒体功能,减少线粒体分裂,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19]。Parkin可泛素化Drp1,使其蛋白酶体降解。抑制或敲低Parkin,会使Drp1活性增强和线粒体分裂增加,最终导致PD[20]。此外,研究人员在AD、PD病例中发现,大量蛋白形成了异常结构,这极有可能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21]。HD是一类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证据表明在HD中存在线粒体动力学失衡。Kang等[22]发现相较于健康神经元,HD神经元中线粒体分裂相关基因上调,融合相关基因下调,这导致HD脑标本中Drp1和Fis1水平升高,Opa1水平降低。这些蛋白的失调会导致HD神经元线粒体动力学严重失调,线粒体变得碎片化、融合减少以及肿胀[23]。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能有效调节关键效应蛋白Fis1和Mfn1/2,并特异性调节相应的底物,维持动力学平衡[24]。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散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这种疾病中,身体会攻击自身,尤其是攻击形成神经纤维髓鞘绝缘的少突胶质细胞,导致神经最终降解。在MS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os factor,TNF)引起对少突胶质细胞攻击的炎症,导致少突胶质细胞中Drp1活性增强和线粒体过度断裂[25]。由此可见,通过单因子或多因子相互作用,线粒体动力学紊乱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疾病中。

1.3 线粒体动力学失衡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线粒体动力学在心血管系统内环境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动力学失衡会导致心肌损伤,加速心脏疾病进展。徐心怡[26]通过建立慢性间歇缺氧复合高脂饮食大鼠模型,发现模型大鼠分裂因子MTP18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高,融合因子Mfn1/2及其mRNA表达显著降低,而相应大鼠出现心肌细胞形态异常、凋亡、心肌纤维化等现象。这说明调控因子的异常表达干扰了线粒体动力学的正常运转,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损害心肌细胞。Seidlmayer等[27]证实了当敲低小鼠心肌细胞Mfn2后,由Mfn2介导线粒体与肌质网的连接被破坏,线粒体-肌质网代谢反馈机制受损,肌质网Ca2+释放减少,抑制ATP产生,从而引起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此外,线粒体中Opa1的增加可以减轻氧化应激,改善心功能[28]。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并发的心脏损害,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线粒体分裂增加与融合减少在疾病进展中较为常见。李薇薇[29]发现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心肌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被激活,融合蛋白 Mfn1/2 被抑制。体外实验发现小鼠心肌细胞Drp1向线粒体转位,表达提高,心肌细胞发生内源性凋亡。还有研究发现,Drp1的高表达会导致线粒体结构破坏、平均面积减小,导致动力学状态异常,加速糖尿病心肌病的发展[30]。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心肌细胞损伤甚至死亡,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线粒体作为IRI发生时的主要靶细胞器,其包括动力学在内的功能损伤与IRI密切相关。研究发现,IRI发生期间,线粒体过度分裂从而导致线粒体碎片化。Kim等[31]使用6小时糖氧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模拟缺血,结果显示H9C2细胞在OGD期间出现大量线粒体碎片化。Disatnik等[32]使用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在OGD/再氧化模型中观察到线粒体在再氧化过程中的断裂。抑制线粒体分裂或促进融合,可促进线粒体伸长,改善线粒体过度碎片化,减少心肌细胞死亡。由此可见,通过调控分裂融合因子的表达,最终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进展,这表明分裂融合机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性。

综上,线粒体动力学异常参与了诸多疾病的发生进展。癌细胞中Drp1的表达上调与Mfn1/2的下调促进线粒体分裂与线粒体碎片化,提高了癌细胞活性,促使其增殖转移,躲避细胞凋亡,进入恶性循环。但在不同细胞系中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出现相反的情况,其机制需进一步明确。在某些神经疾病的早期就发现了线粒体分裂融合障碍,如AD、HD患者脑内Mfn1/2和Opa1水平降低,Fis1水平增加;PD患者脑内线粒体出现肿胀、形状不规则、结构异常,Drp1过表达和Mfn1表达不足等,这提示线粒体动力学失衡可作为这些疾病的早期病理特征。线粒体分裂由Drp1主导,Drp1的过度表达会引发线粒体断裂和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病理现象如ROS增加、ATP减少、突触障碍、神经元死亡等。在一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Drp1过表达使线粒体发生断裂,导致细胞死亡。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缺血,心肌细胞线粒体碎片化,线粒体损伤导致ATP合成障碍,心脏无法正常运行。以上研究说明动力学的失衡会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ATP生成减少,引发细胞能量代谢异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线粒体作为治疗众多疾病的重要靶点,靶向线粒体动力学将会为诸多疾病疗法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2 中药调控线粒体动力学治疗相关疾病

2.1 中药调控线粒体动力学治疗肿瘤肿瘤的发展主要包括增殖、转移与侵袭、自噬、凋亡几个过程。线粒体动力学失衡可影响其中任意环节,而中药治疗有巨大的潜力。Cao等[33]利用苦参碱干预肝癌细胞(human hepatoellular carcinomas,HepG2),发现HepG2线粒体分裂增强,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能量代谢受损,最终导致细胞凋亡。这表明苦参碱是通过触发线粒体分裂降低肝癌细胞活性,抑制细胞增殖、转移和促使细胞凋亡。赵刘碧琦[34]发现重楼皂苷Ⅶ处理后的卵巢癌细胞线粒体分裂融合失衡,ROS大量生成,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出现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重楼皂苷Ⅶ激活了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s B,AKT)信号轴,加强Drp1去磷酸化诱导线粒体分裂,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并促进凋亡。Chen等[35]将正常细胞与直肠癌细胞经不同条件处理后,发现重楼皂苷II(Paris Saponin II,PSII)组细胞活力较其他组均有下降,而癌细胞组较正常细胞组活力显著降低,后又发现Drp1可激活NF-κB途径,而PSII通过抑制此途径的激活,阻滞细胞周期并降低细胞活力,抑制直肠癌的发生。陈静等[36]将扶正消岩汤作用于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内,发现扶正消岩汤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癌细胞Drp1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增殖。鹿蓓蓓[37]发现穿心莲内酯处理后的MDA-MB-231细胞内Drp1活性降低,线粒体分裂减少,细胞转移侵袭能力减弱,并说明Drp1低表达改变细胞能量代谢抑制转移侵袭。最后此结论通过敲低细胞内Drp1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刘畅[38]发现肺岩宁可以下调肺癌模型小鼠Drp1及其mRNA的表达,上调Opa1、Mfn2及其mRNA表达,干预线粒体在肿瘤中的作用,达到抑制移植瘤生长的效果。Chen等[39]用参麦注射液(shenmai injection,SMI)处理肺腺癌细胞,证实了SMI的细胞毒性,而SMI联合顺铂表现出更强的细胞毒性,其通过上调癌细胞中Mfn2的表达,降低线粒体质量与线粒体膜电位,从而导致癌细胞凋亡。Chen等[40]发现桑根酮C通过阻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分裂,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阻止人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诱导胃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2.2 中药调控线粒体动力学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刘旭东等[41]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发现经四君子汤处理后的小鼠海马神经元Mfn2表达提高,β-Amyloid蛋白和Drp1、Mfn1减少。实验表明β-Amyloid蛋白可能会引起Drp1上调与Mfn1/2下调,导致AD发生,而四君子汤可以阻止此过程。韩双雪[42]发现淫羊藿苷处理后的小鼠神经元细胞Drp1在S637处的磷酸化加强,抑制了细胞线粒体分裂,同时还提高了Mfn2的表达。此外,丙酮酸脱氢酶E1α(Pyruvate dehydrogenaseE1α,PDHE1α)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Ⅳ(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Ⅳ,COXⅣ)参与了ATP的生成,且二者在AD中的表达异常都有被证实。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淫羊藿苷可修复AD模型小鼠神经元胞体内PDHE1α异常断裂聚集及胞周分布缺乏的现象,同时还提高了COXⅣ的活力。Gai等[43]发现在大补阴丸(Da-Bu-Yin-Wan,DBYW)和牵正散(Qian-Zheng-San,QZS)联合处理后,MPP+诱导SH-SY5Y的PD细胞模型内Mfn1/2、Opa1上调,Drp1和Fis1下调,且相关实验检测到细胞存活率、线粒体活性和ΔΨm均得到提高。这说明DBYW+QZS可通过调节线粒体分裂和融合之间的平衡,改善MPP+诱导的线粒体损伤,保护与PD相关的神经元。最新研究显示,PD与NLRP3炎症小体有关,而Drp1过表达导致的线粒体异常分裂会激活 NLRP3 炎症小体。黄文敏[44]成功构建PD大鼠和细胞模型,发现模型细胞内Drp1向线粒体募集加快,且Mfn1/2、Opa1表达显著降低。后经虫草素处理发现Drp1明显下调,抑制了神经元内NLRP3炎症小体激活,减轻了炎症反应,延缓了PD进展。Huang等[45]以过表达突变型亨廷顿蛋白(mutant huntingtin,mHTT)基因的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作为HD的体外细胞模型,发现mHTT基因的过表达导致PC12细胞中蛋白聚集,线粒体发生断裂,分裂融合机制失调。天麻提取物显著逆转了mHTT诱导的上述现象,且蛋白聚集的减弱主要是融合基因过表达的结果。神经炎症是MS的重要特征之一。李梦凡[46]发现大麻二酚可以激活Mfn2,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以改善线粒体功能,从而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神经炎症反应。Zhu等[47]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大鼠坐骨神经中Mfn1/2和Opa1的表达减少,复方糖络宁可以上调这些蛋白的表达。众多研究都证明了线粒体分裂增强、融合减少是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机制,但驱动分裂融合因子表达异常的分子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2.3 中药调控线粒体动力学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线粒体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其功能受损会导致心脏供能不足。刘文臣[48]成功构建了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发现模型鼠心肌细胞线粒体Mfn2表达降低,Drp1表达升高,ATP生成减少,而经益气活血汤处理后3种现象明显改善。这揭示了益气活血汤抑制心肌细胞线粒体过度分裂,促进融合,增加ATP合成,从而减轻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另有研究发现,黄芪活性成分可改善心肌损伤。黄芪甲苷IV能够增加ATP生成,恢复线粒体电子传递链酶活性,提高线粒体呼吸能力,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异常[49]。黄海军[50]将si-BNIP3LNIX和FUNDC1等载体转染到心肌细胞,并用黄芪总苷进行分组处理,发现黄芪总苷降低了BNIP3L和FUNDC1的表达,提高了Mfn1、Mfn2的表达,这说明黄芪总苷有助于心肌线粒体功能改善和线粒体网络重塑。姚道敏[51]运用大黄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后,发现大黄酸可抑制线粒体分裂、促进融合与线粒体自噬,改善心肌组织超微结构,保护心肌组织免受损伤。Luo等[52]发现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HSWD)组心肌细胞线粒体ROS生成和Fis1表达显著降低,且心肌梗死区细胞凋亡减少,这可能是 THSWD 激活了PI3K/AKT通路,进而促进了细胞增殖,提高了细胞存活率。实验说明THSWD可通过调节心肌梗死后局部缺血微环境和线粒体分裂改善心功能,这为其治疗心肌梗死、保护心脏提供了理论基础。Cheng等[53]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不同组,发现H2O2处理组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失衡,出现线粒体碎片化和细胞死亡,而天麻素(Gastrodin,GAS)通过抑制ROS生成改善了此种现象。此外,实验还发现Mfn2、Opa1、Fis1也参与了GAS对线粒体的保护机制。这说明GAS可以通过减少氧化应激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另外,蛋白磷酸化对线粒体功能也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已知Drp1在Ser616位点的磷酸化会加快线粒体分裂,而Ser637位点的磷酸化则可能作用相反[54]。Liu等[55]发现丹皮酚在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中促进Opa1介导的线粒体融合,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呼吸能力和心脏功能,抑制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研究发现,生脉散提取物、芪苈强心胶囊都可以促进Drp1Ser637磷酸化,且生脉散提取物还能够抑制Drp1Ser616的磷酸化,抑制心肌细胞线粒体分裂,维护心脏功能健康[56-57]。此外,益气复脉注射液能够抑制Drp1Ser616的磷酸化,延缓心力衰竭进程[58]。

综上,由于中药的复杂性导致其干预线粒体动力学存在不同的机制。例如,在肝癌、直肠癌等细胞中,线粒体分裂是导致疾病的主要事件,而中药通过上调Drp1的表达,并作用于相关信号通路,促进癌细胞内线粒体分裂,抑制癌细胞生长扩散,或加速其凋亡。但在某些肿瘤细胞中抑制Drp1的活性也可以抑制细胞增殖。Mfn2在某些研究中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肺腺癌细胞中Mfn2水平下调,中药处理后Mfn2上调,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一些标志物或通路是线粒体诱发疾病的“桥梁”,如炎症因子诱发PD、MS等神经系统疾病。中药不直接作用于疾病本身,而是通过调节“桥梁”改善线粒体动力学异常,阻断疾病进展;在多数病理心肌细胞中,中药修复了线粒体动力学失衡,增加ATP生物合成,维持细胞能量所需,保护相应组织或器官的正常运行;线粒体是ROS的主要生成位点,在心肌梗死、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模型中发现,线粒体分裂融合异常导致了ROS的含量增加,细胞死亡。中药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线粒体ROS的生成,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3 讨论

线粒体是人体重要的细胞器,对于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线粒体动力学在肿瘤、神经、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调节线粒体动力学有望成为中药防治疾病的新策略。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不足和挑战,如线粒体动力学具体作用于疾病的哪些阶段,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Drp1诱导线粒体分裂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不同,如刺激Drp1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发展,但在某些肿瘤细胞中存在相反的现象。不仅是分裂,持续的融合也会导致线粒体异常桥接,线粒体分布不均。这对于研究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他疾病打开了思路。因此,深入研究线粒体分裂融合潜在的双重效应是关键。线粒体的分裂与融合会影响线粒体功能,包括ATP生成、Ca2+变化、ROS含量变化等,但大多数研究的关注点在于线粒体分裂,通过刺激Mfn1/2和Opa1调节融合机制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兼具多靶点、多成分、多功效三大性能,在临床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近年来,中药基于线粒体动力学调控肿瘤、神经、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因此,如何以线粒体为靶点,将药物靶向于病源改善线粒体动力学平衡是问题所在,同时要尽量避免其不良反应。通过抑制分裂因子的表达改善线粒体动力学平衡是研究主流,但线粒体分为外周和中间分裂,全盘抑制分裂可能无效,甚至出现反作用。同时线粒体分裂伴随着线粒体自噬,清除受损线粒体,从而维护自身网络稳态与细胞内环境平衡,因此辨清线粒体的分裂方式尤为重要。中药如何调控线粒体融合来改善疾病,需要进一步研究。总而言之,辩证看待及调控Drp1、Mfn1/2及其他相关因子的表达,对控制疾病进展尤为重要。中药干预疾病的线粒体动力学机制研究,有利于明确中药作用靶点,充分发挥中药的潜能,为中药治疗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心肌细胞线粒体动力学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棘皮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心肌细胞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TNAE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
C36团簇生长动力学及自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