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策略探析

2023-12-21符小紫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管理学家 2023年18期
关键词:劳动保护合法权益女职工

符小紫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维护工作现状

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指女职工享受《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公民、职员享有的权益,还享有国家对妇女规定的权益,包括女职工的政治权利、人身和人格权益、文化教育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财产权益、婚姻家庭权益[1]。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此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女职工的劳动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有些企业因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或工作环境恶劣,导致女职工因长期处于不良的环境而逐渐出现职业安全、劳动卫生及健康保健等问题。二是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三是有些企业不愿意招聘女职工,逃避女职工特殊保护的责任。

产生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经济状况。由于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机构,在效益较差的情况下,企业不愿维护女职工的劳动权益,以免给企业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

二是企业管理者不重视。有些企业管理者对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认识不足,因而并不重视。

三是人们对女职工的特殊利益及维权工作了解不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劳动者越来越多地把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而忽视了对特殊利益的关注。一些企业在招聘女性职工时,要么是避开女性的生育年龄,要么是在女性生育之前就解除了劳动合同。

四是执法和监督体系滞后。因社会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女职工的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女职工的权益维护效果不明显。

五是女职工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就业范围也越来越广,且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这也给女职工的维权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企业劳动保护滑坡、从事非法劳动、就业存在性别歧视及劳工保护法落后于经济发展等。

六是女职工的法律意识较弱。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她们学法、知法、懂法的自觉性及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有些企业的女职工对女职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认识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关系到女职工个人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了解不够。

七是女职工的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相对落后。从2012年4 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已经过去了11 个年头,但在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健全、企业用工、分配、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新就业形态给女职工权益维护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从内容和范围的层面来看,相较于客观需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给执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例如,企业招聘时存在性别歧视,合同签订中对女性使用“霸王条款”,劳动过程缺乏对女职工的“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保护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法律调节和规范。

八是女职工的文化教育权益容易被忽视。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中,一些企业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女职工的培养,使得女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和职业技能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一些女职工缺乏适应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或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易在新形势就业结构变革中被淘汰等。

九是女职工的民主权益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现阶段,虽然法律明确规定企业中的男女职工拥有同样的权利,但是在实践中很难真正做到公平。例如,在职工代表大会、监事会及企业董事会中,女职工的占比都较低。此外,在企业的民主管理、安全生产及重大决策中,女职工的参与度也相对较低。在此情况下,女职工的评议监督权、参与权及知情权都难以实现。

二、维护企业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必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提出的一项重要命题,我国还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进行了更加清晰的界定,指出“持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推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在于:“让所有人都能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和老有所养。”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具有复杂多元的特点,它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内在构成要素包括学校、家庭、企业和社区等。

和谐社会是有效调节多种利益关系的社会,而企业是社会良好运转的重要载体,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就是企业和谐。要使企业达到和谐,就必须处理好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企业和职工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劳动关系。通常情况下,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是相同的,但是因为双方所处的位置和考虑问题的角度都有差异,企业处于强势而职工处于劣势,尤其是女职工处于劣势的状态暂时无法改变。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当双方利益不一致或对立时,职工的合法权益就会遭到侵犯,企业中也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如何保护好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直接影响到企业与女职工之间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也影响到和谐企业的建设,最终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女职工权益维护工作的策略

(一)开展法律监督,依法维护女职工的权益

首先,要修订和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方式不断发生改变,其自主权也在逐步扩大,尤其是在非国有制企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现有的关于女职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都在适用范围和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其次,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创新,健全和规范社会维权机制,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要深入研究社会化维权工作模式的创新,与地方相关法制机构协商,在依法维权方面提供维权热线,为女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和代写法律文件的免费服务[2]。

最后,要扩大对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法律法规宣传,加大执行和监督力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作为工会组织的法律宣传重点,将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相联系,将实际操作与宣传工作相结合,在强化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的同时,持续对女职工开展普法宣传工作。

(二)提高工会的素质和权益维护水平

多年的实践表明,为更好地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提高女职工权益维护工作的开展质量,必须提升女职工的素质。同时,要加大工会权益保障工作的执行力度,注重对企业工会领导干部、女职工委员会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加强工会女职工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工会女职工的工作水平,让其在思想上重视女职工的权益维护工作,真正有效地落实上级的各项方针和政策[3]。

在专业技术方面,企业工会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有能力从事女职工的权益维护工作,并在维护女职工权益的同时,为女职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在工作作风方面,要深入女职工的工作现场,了解她们的生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要创新女职工的文化载体,组织女职工积极参加读书征文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活动,提高女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她们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丰富,这样才能减轻她们的工作负担,让她们身心愉快、健康发展,促进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三)建立工会民主管理机制,主动参与监督管理

要做好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工作,就应该把“女职工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一个衡量尺度,真正为女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首先,企业工会要制定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女职工组织在女职工权益维护中的职能,紧紧围绕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推动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同时,要监管和检查集体合同的执行过程,确保女职工特别劳动保障的相关条款能够在集体合同中得到充分贯彻。企业应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纳入厂务公开,在广大职工的监督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女职工工作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其次,企业工会要建立健全工会女职工的民主管理制度,打通女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渠道。

最后,企业工会还应始终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体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积极促进企事业单位深化、巩固和规范其事务公开制度,保证女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与评议监督权[4]。

(四)加强维护女职工的特殊利益,加大社会支持力度

女职工的特殊利益是指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公民、职工、妇女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外,还享受国家针对女职工的生理特点、体力状况、“四期”的特殊情况等,对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给予的特殊保护[5]。

在特定的生理阶段,如果不重视相应的劳动保护,会导致正常的生理过程向病态转变,对女职工的身体造成危害,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例如,女职工在经期禁止工作的领域中,冷水工作等级标准中的二级、三级和四级冷水工作;低温工作等级划分的二级、三级和四级低温工作;体力工作强度等级划分中的三级、四级体力工作;高处作业分类标准中规定的三级、四级作业等。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无论是工会组织,还是职工本人,都很难及时准确地计算出具体工作的级别。因此,需要相关部门综合各类资源,明确级别的划分标准,严厉打击企业对女职工非人性化管理的做法。

但是仅凭有关职能、执法机构是无法彻底解决该问题的,需要社会体系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新的维权方式。作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需要不断增强法制观念[6],认识到女职工劳动保护的重要性,从人文视角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女职工的特殊利益,不能因为女职工拥有的特殊权益而对女性产生不满情绪。

对于一些存在巨大困难和重大疾病的女职工家庭,要加大帮扶力度,深入开展“送温暖工程”,努力为女职工排忧解难[7]。可在企业中设立心理咨询部,对女职工提供心理辅导,减轻女性在工作中承受的压力,提高女职工的工作效率,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业绩。

四、结语

提高我国女职工的权益维护工作水平,需要政府、企业和女职工的共同努力,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维护工作,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特点,需要企业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优化和改进,唯有如此,才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猜你喜欢

劳动保护合法权益女职工
中铁六局女职工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自流井区:即时调处欠薪案件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2019年第4—5期《劳动保护》“说长道短”栏目主题征文
做好转型发展中的基层女职工工作
科技护航 为爱而来——记第96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
青少年合法权益 我们共维护
为游客的合法权益支起保护网
雾霾频发 劳动保护空白如何填补
论女职工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