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2023-12-20邢智勇

南方农业 2023年16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园林景观园林

邢智勇

(上海林邵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 201499)

在当今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在塑造宜居城市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注重生态、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日益引起人们关注。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案例分析,探讨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并提出相应的路径和策略。通过深入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将着重关注绿色建筑在园林中的形态塑造、可持续性技术融合及文化元素的结合等方面的创新点,以期为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 存在的问题

1.1 设计仅满足审查要求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由于各种管理规定和审查标准的存在,绿色建筑有时被看作是一种符号性的事物,仅被用来满足审查要求,而忽视了其实际的生态价值和功能。江苏省苏州市作为著名的园林集中地,新建的园林也不在少数,但新建的园林常常存在设计只停留在表面的情况,建筑师可能只是简单地添加一些绿色元素,如屋顶绿化、绿色墙面等,没有深入考虑它们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有机结合,导致绿色建筑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过分拘泥于规定的绿化面积、建筑高度等要求,而忽略了景观规划设计应该与周围环境和人文特色相融合,导致景观缺乏独特性和个性化。另外,仅为了满足审查要求而设计的绿色建筑可能忽视了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绿色建筑的引入本应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但如果只是为了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而随意设计,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影响周围的生态系统[1]。同时,有些绿色建筑技术和设计手段相对较新或较昂贵,而为了满足审查要求,设计师可能不得不采用这些高成本的绿色建筑方案,导致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增加。

1.2 忽略成本与生态环境安全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忽略成本和生态环境安全可能导致绿色建筑项目面临资金困难和预算超支的问题,不仅对周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景观生态的健康发展,还易使绿色建筑在实际运行中产生环境负担和健康隐患。1)一些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可能相对昂贵,而在规划设计阶段未充分考虑成本因素,易导致后期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遭遇困难。这不仅让项目的推进受阻,甚至还使绿色建筑的应用变得不切实际[2]。2)忽略生态环境安全可能导致生态失衡。一些苏州园林的水域受到污染,植被受到破坏,这些都对园林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不仅对当地的植被、动物栖息地、水资源等产生危害,还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从而影响到整个景观生态的健康发展。

1.3 缺乏地域风格和文化特色

缺乏地域风格和文化特色易导致绿色建筑在城市环境中显得“异类”,与周围环境脱节,功能和意义模糊,影响绿色建筑的推广和普及。1)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建筑风格,而将通用的绿色建筑设计应用到各地,可能会使建筑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缺乏融入感。这样的设计会降低绿色建筑在城市景观中的美感和吸引力。2)绿色建筑应该是与周围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相融合的,如果设计忽视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建筑特色,可能使得建筑在整体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这样的设计导致绿色建筑与周围环境不和谐,从而影响整个景观的整体感受。

2 路径分析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造园技艺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推崇。苏州园林以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致为基础,成功地将绿色建筑融入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通过环境保护、合理配置植物,以及融合地域文化元素,苏州园林实现了绿色建筑与园林景观的有机统一,展现了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和谐共融,为城市营造出美丽、生态、富有文化韵味的绿色景观。

2.1 注重外形塑造设计,提高园林植被层次和背景效果

要实现绿色建筑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有机融合,解决其设计浮于表面,仅满足审查要求的问题,需将设计重点放在外形塑造设计,提高园林植被层次和背景效果上。1)设计师可以运用景观建筑和绿色植被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独特的建筑外观。如通过垂直绿化技术,在建筑立面设置绿色墙面,使植被与建筑融为一体,这样不仅能提供美观的视觉效果,还增加了绿色建筑的生态性能。此外,利用绿色屋顶和屋顶花园设计,使建筑在空中形成自然的景观廊道,提高园林植被的层次和丰富性。2)通过合理的园林景观布局和景观元素的设置,绿色建筑成为整个景观的背景,景观规划设计的特色得以突出。例如,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将绿色建筑作为景观的背景,设置以绿化植被为主的前景,与建筑形成对比,使建筑在景观中更具吸引力和独特魅力。3)多层次的绿化植被布局也是提高园林层次感的重要手段。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可以结合不同类型的植被,如树木、灌木、花卉等,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层次。同时,注重绿化植被的选择和搭配,使不同季节都能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实现景观的四季变化。4)绿色建筑的外形塑造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性。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绿色建筑不仅要有优美的外观,还应根据具体的功能要求,如遮阳、通风、采光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只有满足功能性需求,绿色建筑才能真正成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一部分,发挥其实际的生态价值[3]。

在植物对整体空间的营造上,苏州园林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恰如其分,为整体空间增色不少。在苏州园林的设计中,植物的选取和布局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以达到与建筑、水景、小品等元素相互协调的目的,共同营造出一个富有层次感和情感共鸣的独特空间。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造园传统,其中的智慧体现在对植物的精选和排列组合中。在较大规模的园林中,通常会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布置得错落有致,以创造丰富的层次感。在“大园重在补白,小园重在点景”的设计理念下,园内植物的种植密度会随着园林规模的变化而调整。这样的设计不仅为园林增添了变化的视觉效果,还营造出深远和广阔的空间感,让人们在其中流连忘返。植物的布局不仅要考虑种类和密度,还要与园内的其他元素相协调。在苏州园林中,植物与建筑、水景等元素交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例如,高大的树木常被布置在建筑旁边,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既为游客提供阴凉和遮蔽,同时也为建筑增添了清新的绿意。水池和假山等景观元素也会以绿色植物为背景,突出了其在整体设计中的重要性。此外,植物的选取还要考虑四季变化和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苏州园林中有各类花卉、竹子、树木等植物,它们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景致。春季的花朵盛开,夏季的绿意葱茏,秋季的枫叶飘红,冬季的梅花含苞待放,为苏州园林注入了不同的生命力和情感色彩。

2.2 结合可持续景观,注重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的融合

结合可持续景观,融合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是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实现绿色建筑的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键措施,能发挥更大的环保和生态效益,创造出更加宜居、美丽和可持续的城市景观。1)设计师可以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来提高绿色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外墙材料和保温技术,结合太阳能利用系统和光伏发电技术,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建筑的碳排放量。同时,应注重绿色建筑的朝向和开窗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2)设计师可以在景观规划中加入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设施。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和灌溉设施,将收集的雨水用于绿化景观的灌溉,降低城市用水量,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4]。另外,设计师可以考虑融合智能科技,实现绿色建筑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对绿色建筑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及时调整和优化建筑的运行,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和环保性能。

苏州园林在环境保护方面尤其注重生态保护和水源治理,与绿色建筑的环保理念相契合。例如园内设置了垃圾分类处理、节水节能等设施,保障了园林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绿色建筑在园林规划中的环境友好性。

2.3 融合文化元素,加强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园林规划

要加强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园林规划,促进绿色建筑与文化元素的融合,实现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城市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的绿色生态环境。1)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园林景观规划和绿色建筑设计。设计师可以在建筑外观和景观元素中运用当地传统的建筑风格、图案和色彩,使绿色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及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还可将当地的传统节日、庆典和民俗习惯融入园林规划。在园林景观中设置相应的活动场所和展示空间,吸引人们参与和体验传统文化,使绿色建筑成为文化活动的平台,增强公众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注重在园林规划中体现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设计师可以通过景观的布局和形态,表达当地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意蕴。如将传统的文化符号和寓意融入景观元素,如雕塑、景墙、园门等,使园林景观成为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载体。在园林规划中,设计师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运用地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独特风貌和自然气息的绿色建筑。例如,在景观规划中融入当地传统的园林构造和植被配置,使绿色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营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空间[5]。

在传承园林文化的同时,苏州园林还不忘创新,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融合,举办各类传统园事花事活动,丰富游客体验。苏州园林依托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将园林规划贯穿于当地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中。这不仅体现在景观元素上,还表现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如赏花、品茶、赏月、听曲等,将古老的生活方式带入现代,使游客在赏景的同时感受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另外,园林不仅是一个游览胜地,更是一个文化体验的场所。结合现代人的需求,园林内举办各类工艺品展览、书画展示和文化讲座,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其中,将古老的园林文化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相结合,使传统文化更具现代感和吸引力。在此之外,苏州园林还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特色,如苏州的爱情文化元素,并将其与园林有机结合。通过在园内设立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为情侣提供浪漫的婚姻仪式,苏州园林成为人们情感与文化传承的见证。这种将传统婚俗与现代婚庆需求相结合的创新方式,不仅为新人们提供了一个特别的婚礼场所,也为苏州园林注入了更多的文化情感。

3 结语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将绿色建筑与文化特色、可持续性融合是实现城市绿色发展的关键。注重外形设计,加强园林植被配置,能充分展现绿色建筑特色。解决偏重审查要求问题,关注成本与生态安全,采用节能技术,融入地域文化,绿色建筑会在城市景观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助力打造美丽、宜居、可持续的城市。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园林景观园林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苏州园林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