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题探究型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发展路径探究

2023-12-19黄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0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校本课题

黄廷

[摘           要]  构建课题探究型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的有效发展路径,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意义重大。该类培训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使教师能深入了解实际问题,并研究这些问题,促进教学技巧和管理策略的改进。鉴于这一培训模式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专门管理部门、财政制度支持、发现研究项目与组建师生团队这四个环节对于完善该模式至关重要。其中,成立专门管理部门、财政制度支持帮助教师完善研究想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此外,通过灵活应用多种策略发现课题研究方向,并组建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可激发师生协同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构建课题探究型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的有效发展路径可为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关    键   词]  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课题研究;师生研究团队

[中圖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0-0169-04

一、引言

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是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教师从新入职到走向专业成熟的整个职业生涯[1]。其不仅为新任教师提供了适应工作环境的培训机会,还为有经验的教师提供了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是指以教师所属院校为培训场所,将高校教学和管理岗位教师作为培训对象,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依据高校及教师的发展需求来制定培训目标,并按照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活动[2]。课题探究型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是一种常见的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模式,其主要通过课题研究形式提升教师在科研及教学实践方面的能力。为此,高校应设立专门的职后校本培训管理机构,组织本校教师基于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并将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以课题方式呈现。学校应对此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研究团队,推动教学和管理问题解决以及深化理论研究,实现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进而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师资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二、课题探究型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首先,课题探究型高校职后校本培训在实际组织过程中,存在培训组织、课题选择、培训方式以及院校支持等方面的一些不足,难以满足高校教师职后发展需要以及学科教育质量提升需求。具体而言,当前随着高校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大量院校成立了如教师发展中心等校级教师培训管理机构。通过设立这些专门机构,推动高校教师针对教学和管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最终,在促进教师职后发展的基础上,使学校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形成独特的优势和特色。然而,这类教师发展中心多数并未下设专门的职后校本培训管理部门,其活动组织模式基本上为“下发一个文件、请来一个专家、找来一批教师、举办一个讲座”[3]。另有一部分院校,遵循行政部门职责进行传统的分工管理。如人事部门负责组织新教师培训、选拔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教务部门负责安排课堂教学培训、企业实践培训及教学竞赛,宣传部门负责组织校外专家讲座等。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校本培训在引导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作用被明显削弱,同时也导致院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缺乏整体规划,不利于实施按教师职业发展阶段设计的培训和指导[4]。

其次,课题研究型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主要通过课题研究形式来提升教师在科研及教学实践方面的能力,因此课题的选择在培训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是以课题的主题要义为基础,选择参加何种内容的职后培训。然而,部分院校却反其道而行之,先确定职后培训的内容,再要求教师在此基础上选择课题,从而使教师发展中心的活动组织缺乏目的性与针对性,忽视了教师深度参与研究和解决直接影响其工作的实际问题[5]。

再次,课题研究型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要求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研究团队,然而部分院校以学生学业负担重、学生科研能力弱,或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为由,让教师自行组成研究团队,而且常是教师“单兵作战”进行课题研究[6]。

最后,众多大学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存在重硬件建设的现象,将大量经费用于设立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发展中心,一些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硬件建设甚至成为学校对外宣传与展示的窗口[3]。此外,部分地区性本科院校由于受所在区图1 课题探究型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发展路径域位置和地方经济环境的影响,培训经费常捉襟见肘,导致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缺乏完整的教师培训体系[7]。更有一些院校对教师培训抱有疑虑,担心在教师培训上投入大量资金后,成果可能不甚显著,甚至有可能导致人力和财力的双重损失,无意中为其他院校 “输送人才”[8]。因此,作为教师职后校本培训中的主体——教师,经常面临一无财政支持、二无制度支持的局面。

为解决上述高校职后校本培训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本研究构建了课题探究型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的发展路径(见图1)。

三、课题探究型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的发展路径构建

(一)设立专门的职后校本培训管理部门

成功实施基于课题探究的在职校本培训,有赖于高校设立专门的职后校本培训管理部门,原因有以下几点:(1)中心化的单位可以有效管理和协调专业发展计划,确保提供给大学教师的培训项目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2)专门的部门或中心可集中分配资源,优化了财务、人力和基础设施资源的使用,从而为培训活动提供有效且有针对性的支持。(3)该类单位的存在表明学校致力于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积极建设持续学习和成长的校园文化。(4)通过专注于教师发展,这些部门或中心可发展和完善他们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而能独立量身定制计划以满足所在院校教师的独特需求。

为有效支持该类培训的实施,专门的职后校本培训管理部门或中心应履行以下几个关键职能:(1)应定期评估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综合考虑个人优势、需改进方面和院校目标,这一过程有助于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培训机会。(2)应规划、设计和组织基于课题探究的职后校本培训活动,并确保此类活动与教师已知需求、院校优先发展方向一致,才能使培训项目对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的影响最大化。(3)应监控和评估培训计划的有效性,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完善和改进今后的培训措施。这种持续性评估能确保专业发展计划随教师需求和学校愿景的改变而做出及时调整。(4)应成为教师之间合作和交流的中心,致力于推广教学科研方式共享,培养教师的情感联结、公共空间归属感和社群意识[9]。这种协作环境能促进有效教研策略的传播,并鼓励教师持续关注并实践专业成长的沟通交流。(5)应提供相关资源,如研究材料、应用技术和后勤服务,并健全资源质量标准,完善资源开发遴选、更新提高、开放共享机制,确保资源源于科研成果与课堂实践,且适应各级各类学科、不同科研水平教师的需求。

(二)为研究项目提供全面的财政和制度支持

在课题探究型校本培训中,院校教师需开展研究项目,首先,院校的财政和制度支持起着关键作用。财政支持包括设立课题研究项目专项启动资金,使教师有充足的资金获得必要的资源,如研究资料、设备等,为参与项目研究的团队成员支取劳务费,还可聘用外部研究人员、专家作为团队成员。其次,可设立专门奖项对杰出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资金奖励,如设置“校本培训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每一年或半年评选一次,奖项可依成果分著作、论文和研究咨询报告类,分学科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根据需要设立特等奖或荣誉奖,对获奖者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且在校级大会上公开表彰。最后,可将课题研究项目的工作量及成果纳入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中,作为年度绩效奖金分配方案的一个考虑要素。

就制度支持而言,首先,院校行政部门可对参与校本培训研究项目的教师给予“时间补助”,即为其减少教学负担或其他行政职责,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课题研究中。其次,可让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师免申请获得校内全部基础、科研设施的使用权限,方便他们因时因地制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研发工作。专门的职后校本培训管理部门可帮助教职员工与外部合作政校、产业合作伙伴和其他相关各方建立联系,包括初次接洽、长期维持及问题协调等,从而形成更广泛的跨区域、跨企、跨校、跨学科、跨层次,甚至跨境的课题研究网络;还可为教师的资助申请和项目管理提供行政协助,如开设资助申请、项目管理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课题经费、人员调度申请优先审查裁定,为申请人快速获得资金支持、人员配备提供强有力的持续支持,并在3个工作日内审批办结;或可参与教师课题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工作,如协助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使之更具普适性与可推广性,并负责组织、协调到各类各级院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会、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示范观摩课等活动,以推广宣传课题研究最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最终为院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提供指导和借鉴。最后,可将参与校本培训研究项目并取得成果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业绩条件之一,或规定校本培训研究项目工作量可折抵年均额定教学科研工作量。

(三)从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发现研究项目

从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确定研究项目是院校探究式校本培训的关键环节。这种方法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和解决直接影响其工作的实际问题,能显著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提高培训经验与日常工作的相关性。

1.日常活动中研究项目的重要性

首先,将研究项目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可使高校教师深入了解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因为理论研究成果具有两个吸引人的属性:(1)解释事实的效力。(2)经得起检验的能力[10]。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教师能通过理论的事实解释效力,深化对问题根本原因和潜在解决方案的理解。其次,该方法推动了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使教师能在现实工作环境中检验创新型概念和模型,形成“经得起检验”的理论,以进一步促进教学技巧和管理策略的改进。最后,将研究项目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可以培养持续反思的文化,因为“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于自身研究的反思”[11],这促进了教学和管理创新的持续发展。

2.确定研究项目的方法

为找到基于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的研究项目,高校教师应采用一系列研究性、混合式策略。首先,教师应始终反思自身实践,就内容而言,包括对自我教育观、价值观、教育态度、职业素养以及人格魅力的审视;就结构而言,包括:(1)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指做某事的同时进行思考,思考的是当下。(2)对行动反思(Reflection-on-action),在行动之后的思考。(3)为行动反思(Reflection-for-action),思考已发生事件的意涵,替下个行动做好准备[12]。教师在反思之后要把自己的反思写出来,形成文字,因为写出来的过程也是系統梳理、二次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经常翻看,提醒自己,才能真正指导自己不断改进,也便于从中找到教科研的课题,从而进一步研究、深化,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其次,高校教师应与同事、学生保持开放沟通,尤其是学生群体,大学生作为教师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另一主要参与方,具备与教师共同讨论新出现问题和潜在研究课题的经验和能力。此外,这种对话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观点,并确定共同关注的问题,从而使教师更容易找到相关的研究主题。这种协作方法可促进共同关注问题的发现,为同事间、师生间的合作研究和利用集体力量解决问题提供了发展机会。再次,高校教师应了解所在学科的最新进展情况,将其实践与更广泛的学科、行业发展趋势和重要议题相联系。这种意识可促进研究项目致力于解决紧迫问题或不断拓展知识领域,既体现了研究项目的学科特点,又促进校本培训研究项目向本专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大学教师可在确定并开展相关研究项目时,充分利用职后校本培训管理部门或中心的专业知识和资源。这些部门或中心具有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帮助教师完善研究想法,更重要的是使其与学校目标、愿景保持一致。

(四)組建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研究团队

1.师生共建研究团队的优势

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研究团队有诸多优势。首先,这类研究团队汇集起拥有不同的想法和技能的组员,并培育了协同学习的环境。在这种包容性的环境中,参与者可进行充分的相互反馈和支持,从而对研究主题有更全面且深入的理解。其次,这种合作方式有助于培养必要的软技能,如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这对教师、学生的学术和职业成果都至关重要。最后,这些团队创造了更具动力和吸引力的体验式教学和科研模式,因其通常以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线索,通过师生间的沟通和协作最终寻得问题的解决方案。具体而言,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对象及教师职后培训的最终受益者,故而改进教学实践是师生共同利益之所在,这使团队天然拥有不断探索创新的动力。而在协同学习的环境中,大学生以团队成员的平等身份与教师相互反馈和支持,同时还能学习学科知识和技能,并看到他们所受教育的实际理论和实践价值,这无疑会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更深入地参与学习,最终提高整体学术表现。

2.组建有效研究团队的策略

为了建立成功的研究团队,可采用以下几种开放性、创新性、混合式策略。首先,团队应根据共同的兴趣和互补的技能进行组织,确保形成既多样化又平衡的组内互动。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切忌以学科分数高低、乖巧听话等性格特点为选拔学生的主要依据,应以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交流,以及学生的综合学业表现为依据,可设置笔试和面试题作为学生加入团队的评判依据。其次,应为每个团队成员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培养其对项目的责任感和投入感。当明确界定个人角色时,团队成员更能了解他们的具体贡献和工作的重要性,这种理解能促进全体成员参与度、积极性和对项目成功主人翁意识的提升[13]。同时应安排定期会议汇报最新进度,以保持工作节奏并促进持续的沟通交流。最后,职后校本培训管理部门或中心可帮助协调团队间的人员构成,参与团队成员的分工安排,并为定期会议提供场地和其他支持。

四、结束语

本研究阐释了课题探究型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特别揭示了这类培训模式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的典型做法。该模式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学技巧和管理策略的改进,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课题探究型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的潜力,有必要采用多种策略制定研究项目,并充分利用职后校本培训管理部门或中心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同时,学校行政部门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财政和制度支持,以保障课题研究团队顺利开展研究活动。

此外,教师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发现课题研究方向后,建立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协同研究团队,可充分利用各方优势,提高研究项目的质量和实际应用。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从而为大学教育提供更广泛的多重价值。

总之,课题探究型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可在高校教师职后校本培训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肖鸿雁.高校教师校本培训改革刍议[J].教育评论,2014(11):36-38.

[2]王和强,康启鹏,关秀峰.高校教师校本培训“本”在哪里[J].高教探索,2013(3):139-142.

[3]郝德贤.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主体功能[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3(2):63-70,121-122.

[4]孙浩,范舒.校本培训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2 (2):49-52.

[5]董佳佳,李战军.高校专业外语教师职后校本培训模式的建构:以课题探究型职后校本培训模式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39-43,65.

[6]邹尚智.校本教研指导[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李粉红,王潇雅,弋朝乐.地方本科院校新入职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4):123-125.

[8]唐泽静,陈留定,庄芳.教师校本培训的供需失衡与调适之道[J].现代教育管理,2020(5):72-78.

[9]蔡迎旗,唐克军.学校的本质与公民教育[J].教育学报,2013(9):10-15.

[10] Zimbardo, P. G., Johnson, R. L., Weber, A. L. Psychology: Core Concepts[M]. New York: Allyn & Bacon,2017.

[11]王爱丽.中国道路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2]Moghaddam R. G., Davoudi M., Adel S. M. R., et al. Reflective teaching through journal writing: A study on EFL teachers’ reflection-for-action, reflection-in-action, and reflection-on-action[J]. 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 2020, 44(3): 277-296.

[13]Johnston,T.C.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team projects[J]. Journal of College Teaching & Learning (TLC),2005,2(12): 59-70.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校本课题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