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化自信视域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2023-12-19王萍马双双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0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政治

王萍 马双双

[摘           要]  医学生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职责,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军和中坚力量,培育医学生文化自信对于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和改进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意义重大。以新时代文化自信为视角,立足医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和困境,探究医学生在文化自信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和价值内涵,在此基础上积极探寻文化自信培育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互促的路径。

[关    键   词]  文化自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0-0033-04

文化自信指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己的文化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积极地实践着自己的文化价值,同时还对自己文化的活力抱有坚定的信念。[1]文化自信是对文化心态的反映,同时也是文化主体对于国家文化理念、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成果的高度认同,体现着对自身文化未来发展所具有的期许与坚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角度,作出了全面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创造社会主义文化新的辉煌的决策。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新时代加强和培育医学生文化自信,既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提升医学人才队伍素质、建设医疗资源强国的现实需要。

一、文化自信视域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成员施加影响,最终使得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医学生身系人民生命健康,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后备军,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价值的引导,更要注重医学人文精神、医德规范和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文化自信视域下对医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文化自信为着眼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医学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并将其有机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引导广大医学生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赓续红医精神血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医学生投身医疗卫生事业、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合共生、穷变通久等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根基,是青年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根本遵循,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支撑力量。对医学生而言,尤为重要的是蕴含在中华文化中的中华医药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独特的科学观、哲学观、道德观、价值观、自然观以及中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更是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价值源泉和智慧所在,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大有裨益。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承载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积极融入和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于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赓续中国共产党红色医疗文化血脉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进医疗卫生事业中所形成的先进思想、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涵构成了红色醫疗文化资源。最为典型的就是当年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的师生们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夜以继日地学习医学知识、进行临床实验,随后在中央红军长征时,他们把医疗器材全部和枪支弹药一起打包成行囊,随中央红军长征。他们的英雄事迹承载着一代代医疗卫生人员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能够为医学院校开展文化自信教育、增强医学生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提供精神指引和实践范例。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其中包含的富强、和谐、平等、公正、爱国、敬业等核心内容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均具有重要启示,在文化自信的视野中,要强化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培育出医学生谋健康中国的爱国情怀、除人类之病痛的社会责任和助健康之完美的崇高职业道德。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将中医药文化自信贯穿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利于引导青年医学生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认同、对“大医精诚,仁术中和”中医药核心价值的强烈信念以及对我国中医药文化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进而促使医学生自觉肩负起振兴祖国中医药卫生事业、防治各类瘟疫危害、维护人民健康的重任,这亦是新时代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

(二)有利于发挥红色医疗文化资源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塑造作用

红色医疗文化资源以不容置疑的证据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红色卫生事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创业历程,是医学生超越时空感悟革命时期卫生史的独特载体。“它凝聚了红色医生群体的医学情感和医德修养、医德理想和医德追求,是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3]革命战争年代,战地医生发扬救死扶伤的天职和人道主义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在枪林弹雨中奋力抢救伤员;和平建设时期,广大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无私奉献,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这些鲜活的红色医疗文化资源为开展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医德教育提供了精神宝藏,有助于新时代的医学学子继承“红色医学”精神,从“红色医学”精神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把爱国、富强、报国的理想与祖国的理想融合在一起,为健康中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有利于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为将来要保护人民生命健康、肩负着救死扶伤重任的医学专业学生,他们更应该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在校医学生,集中表现为医学生职业认知模糊、价值取向功利化、人文关怀缺失、服务意识淡化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医德医风,在医疗服务中坚持“以人文本”的思想,用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建设和谐的社会,为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做出贡献。

三、医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现状

为了对医学院校的文化自信教育进行全面的研究,探索医学院校大学生在文化自信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课题组采用“问卷星”开展线上调查,本研究以甘肃医学院9个专业的本科生为被试者,采用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对1300名本科生进行了调查,收回128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53%。从专业类别来看,基本涵盖护理学、助产学、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儿科学、中药学、药学、康复治疗学、预防医学各专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通过对问卷整理分析,医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显示,我院对医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类选修课和第二课堂平台等方式进行,也有超过30%的学生选择通过网络視频等途径了解中华文化。此外,学校也通过校园文化展板、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中医文化等,使校园整体文化氛围始终保持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积极状态。但也有不少学生表示,医学院校由于专业课程设置任务较重,往往存在重医学技术轻人文素养的倾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不够重视,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

(二)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学生认同感低

调研中,78.92%的学生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医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主渠道,并且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实现,仅有4.25%的学生认为是通过社会实践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访谈中学生认为学校在每学年内应固定组织学生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60.14%的学生同时认为校园文化活动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内容非常有限,学校文化自信的教育主题比较单一。28.62%的学生认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缺乏针对性,未有效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红色医药文化和医学生人文素养等内容,医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吸引力不强。更多的学生期待能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更多地进行具有高互动性、高参与度的文化实践活动。

四、文化自信培育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互促路径

(一)继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文化自信为总体导向。一是发挥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及文化自信关键引领者作用,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围绕文化自信而展开,让文化自信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确保文化自信理论在课堂中的体现和渗透,提升学生对文化自信的感悟和认知。二是要改革教学方式。“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4]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实现从讲理论到讲道理、从讲知识到讲故事的转变,要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将课堂内容与时事热点相结合,与学生实际诉求相结合,不断增强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三是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和医德培养,要积极配合挖掘医学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医学专业教师的育人职责,最大限度地将传统中医文化、从古至今涌现出的典型医疗事迹和医学人物引入专业课堂,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的人和事中有所顿悟和体验,积极推进建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

(二)丰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医学特色文化资源

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使其教育目标具有双重性,不仅要培育出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要培育出一批思想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心理健康、具有人文精神、医德高尚的卫生事业人员。据此,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安排上也应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要符合医学生特点,贴近医学生实际,凸显医学特色的个性化内容。当前,医学院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兴趣,出现厌烦、抵触等不良情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泛政治化,枯燥无味,与自身职业匹配度低等,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

另外,一些医学院校对文化重视程度不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也使得医学生在面临西方文化和网络文化冲击时缺乏文化自信,容易出现价值观偏差等问题。要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强化,与医学专业的特点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充实。要进一步挖掘中华文化的本质内涵,把“医者仁心”“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融入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使其形成“高尚医德”与“高超医术”共生共存的思想。

(三)创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提升医学特色人文素养

当代医学生作为 “00 后”的大学生群体,普遍思维活跃、个性特征鲜明、文化需求多元。他们获取知识资讯的渠道多种多样,不单纯满足于传统的理论灌输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医学“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职责也决定了医学教育具有学制较长、课业繁多、考试压力大、实习时间长等特点。因此,与其他大学生群体相比,医学生需要更坚定的意志力和强大的抗压能力,也需要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文化活动纾解心理压力,磨砺品格。文化自信视域下,要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坚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同时,积极地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进行创新,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相关课程内容,通过经典案例展示、小组交流汇报、观看影视作品、经典文献研读等教学手段,创设文化情境、增强文化体验,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显著成就。[5]二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充分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学时。要加大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力度,努力建设一批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医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艺术馆及红色教育基地等实践基地,感受浓厚的文化气息、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经典的医学人文知识。三是在医学院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医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开展重大纪念、民俗文化、文明礼仪教育等活动,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生喜爱的文化活动中,采用文艺展示、仪式活动、人文景观、故事传播等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生活化、具象化。

(四)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医学特色文化活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并构建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等相结合的管理体系。要认真地组织大学生参与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医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培养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还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医疗服务中坚定职业信心,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文化自信视域下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小课堂”与社会教育的“大课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比如,可以开展与自己的专业有密切联系的公益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等养老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诸如量血压、测血糖、推拿按摩、常见病预防宣讲等基本医疗护理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使他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让他们对“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神圣使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医学院校公益文化,促进学校公益事业的发展。利用寒暑假“三下乡”活动深入边远贫困山区,以“支医”为主要内容,开展政策宣传、社会调查、健康咨询、送药、义诊等活动,引领医学生主动融入社会、深入农村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在实践体验中解决思想疑惑,培育理性平和的心态,在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中实现自我教育和素质提升。

(五)加强网络建设,开辟网络育人阵地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大力打造空中思政课堂,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医学生的思想引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是在平台搭建上,要充分利用QQ、微信、抖音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抢占宣传阵地,通过号召学生发布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的短视频、微电影、校园情景剧来实现文化自信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国家智慧教育服务平台”“中国大学慕课”“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理论资源平台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党史文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思想及重要讲话精神,拓宽文化自信教育渠道。同时要加强网络监管,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坚守网络道德,提高网络鉴别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二是在师生互动上,要力争改变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高效率使用网络平台。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将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制度、最新会议精神及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案例推送给学生,并且通过统计学生点击量和要求以作业的方式完成对推送资料的阅读欣赏。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声,要密切关注学生在文化传承、社会热点问题等方面的疑惑及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解答分析,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稿,2010(15):4-8.

[2]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3]李明,曾新华.苏区卫生资源的医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5):653-655.

[4]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EB/OL].(2022-04-25)[2023-05-15].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5/content_5687105.htm.

[5]张锅红.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共生的路径研究[J].高教探索,2020(8):101-105.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学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