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守护生命的最后时光

2023-12-19文海霞

莫愁 2023年34期
关键词:疗护安宁婆婆

文文海霞

彭英(右)

过去十年,江西省鹰潭市爱在始终志愿者协会会长彭瑛一直守护在临终者的最后时刻,让其安详告别,并助力丧亲者不留遗憾。面对世俗对死亡的忌讳和临终者家属的不理解,一路走来,彭瑛经历不少人间冷暖,她却说:“生命至上,临终者渴望我们留在身边的眼神,足以战胜一切。”凭着这份坚守,她身后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满怀爱心做安宁疗护

2023 年4 月,彭瑛接到养老院的求助电话:一位80 多岁的孤寡老人溺亡,需要她来送老人最后一程。彭瑛马上召集志愿者赶赴现场,老人身子已凉,平躺着,手扣得紧紧的。彭瑛上前,低声说:“奶奶,我们来送您了。您完成了人生使命,现在开心地回家咯。”说完,她替老人合上双目。团队成员打来热水,她一面为老人擦洗,一面告慰她:“奶奶,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家’,我们都当成好事,大家来送您,祝福您呢。”

老人原本僵硬的手渐渐舒展开来,面色安详柔和。彭瑛帮她换好衣服,再盖上一块白布,在床头摆上菊花,房间内顿时不再凄凉。养老院院长直叹:“老人无儿无女,疾病缠身,最后能得到你们照护,也算福气。”

彭瑛是个70 后,丈夫黄文经营一家食品厂。女儿出生后,她便全职陪伴女儿。2013 年6 月,女儿结束高考,彭瑛开玩笑说自己马上要“空巢”了。不久,婆婆突患重病,弥留之际十分痛苦,咽气后身体僵硬,连衣服都无法更换。大家一筹莫展,疼惜婆婆的彭瑛用手轻抚婆婆的颈部和肩,低声呢喃:“您一生辛苦了,放心回家吧……”

神奇的是,婆婆的身体慢慢变得柔软,脸色祥和、平静。彭瑛和婆婆拉着家常,快速帮她换好了衣服,一旁的家人都惊呆了。这段经历让彭瑛惊叹生命的神奇。后来,她上网查询才得知,原来人停止呼吸后,听力还会留存一段时间,脑细胞是最后消亡的,婆婆肯定是听进去了自己宽慰她的话,才安然离去。

想到婆婆的最后一刻,彭瑛决定做安宁疗护,帮助临终者有尊严地告别。向来支持他的丈夫表示怀疑:“想法很好,但你可以吗?”彭瑛把想法和四个闺密一说,大家一拍即合。她们摸着石头过河,学习养老护理、心理学等课程。彭瑛给团队命名为“爱在始终”,寓意生命的圆满。

助力生命最后的安然

安宁疗护需要做到让临终者的身体、心理和精神困扰得到缓解,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同时抚慰家属,协助家属一起陪伴临终者安详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以求生死相安。这绝非易事。

2014 年深秋,彭瑛接到求助电话,一位70 多岁的老人生命垂危,家属遵医嘱把她接了回家。因病痛和对死亡的恐惧,老人不停责骂、撕咬家人。还未进门,彭瑛接便听到呼哧呼哧的喘气声,那是临终者因呼吸不畅发出的声音。彭瑛稍稍定神,仿佛串门的邻居那样走上前说:“阿姨,我们来看您了。知道您这会说话不方便,没关系,咱们比画比画也行!”她伸手轻抚老人前额的碎发,微笑着:“您好福气啊,家人们都陪着您呢!”

老人目光渐渐柔和下来,彭瑛一边按摩她的双臂,一边拉家常说:“家里比医院安静,还是回家好……”彭瑛缓缓转述家属的想法,让老人明白接她回家,是因为家里更轻松自在,并不是不想给她治病。

老人逐渐平静,带着几分“不早说”的嗔怪。那一刻,老人的表情十足像个孩子,彭瑛情不自禁地在她额上轻轻一吻。老人浑浊的眼中流下清亮的泪水,一旁的围观者都感动了。得到慰藉的老人终获释然,当天安然离世。家属们红着眼眶,紧握着彭瑛的手,再三感谢。

在彭瑛看来,不少家属对重病病患都有误解。小余是一位癌症患者,四处医治无望,回到家里修养。彭瑛第一次接触小余时,就拉开房间厚重的窗帘,让阳光照在小余的脸上。彭瑛搓热手,紧紧地握住小余的手。小余瞬间号啕:“真不甘心就这么走了,两个孩子小学还没毕业呢。”小余主动要求下地活动,这时,小余的老公走进来激动地搀扶爱人在房间缓缓绕圈、散步。彭瑛欣慰地对小余的家人说:“人有时是‘吓’死的,怕临终者受寒受冷,捂得严严实实,怕他们累,就让他们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但这会让他们在抑郁中丧失生命力。小余尚有求生意志,应该尽可能让她享受天伦之乐。”

小余在家人的陪伴下去旅行,体验想过的生活,竟奇迹般地活了半年。在彼此关爱中,一家人惺惺相惜,小余将身后事交代得一清二楚,放心离去,家人也慢慢接受小余离开的事实。彭瑛欣慰地看到一个家庭没有因母亲的“早退”而颓败。

点滴微光可燎原

2020 年,彭瑛接到求助——浙江有位70 岁的老校长无力回天,医生建议其回家,可老校长不愿出院。老校长的独子小梦不知所措,给彭瑛打电话:“妈妈早逝,亲戚都在国外,我还没结婚,也没支招的人,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彭瑛一听,柔声宽慰:“他不肯出院,是想活着,因为放心不下你!”通过视频,看到老人形容枯槁、气若游丝,坚决不肯出院。彭瑛温和道:“您老当了一辈子校长,教出的儿子如此优秀,您就放宽心,他能独当一面的!”

在彭瑛的提示下,小梦拉着父亲的手含泪道:“爸,你养我大,我送你老,你放心,我一定行,咱们回家吧……”老人含泪点头。

刚到家,老校长的心仿佛定了下来,溘然长逝。彭瑛又远程叮嘱小梦如何料理后事,宽慰了他许久。

多年来,彭瑛愈陆陆续续接到年轻人的求助,不少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兄弟姐妹,无人商量父母的生死大事,处理父母的后事也愈发困难。2021 年5 月,彭瑛在民政局注册成立爱在始终志愿者协会,当时,正式注册的志愿者有五十余人。她还开设了公众号和视频号,志愿者分享的疗护手记平实而动人,直戳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其中一则照顾孤寡老人的视频24 小时内播放量超过200 万。

“边看边泪目,想我奶奶了……”“要是我妈临终前有你们的帮助该多好啊!”“太感人了,我也要加入。”……每条视频下都有网友吐露心声的留言。彭瑛先后在湖南、福建协助组建了爱在始终志愿者协会,队伍越来越大,服务内容也不断丰富。协会和养老院、医院、特殊学校建立长期联系,每月组织志愿者上门服务。

彭瑛还应邀走进院校,给学生们讲孝道文化、生命教育,讲述自己从事安宁疗护的经历。不少学生对彭瑛说:“我们有时忽略了和长辈的联系,甚至不理解他们的需求,听了你们的故事后,我们多了和父辈、祖辈的联系,更加珍惜当下。这样即便遇到生死大事,心里也比较有数,好像突然成熟了不少……”还有不少00 后高校学生主动要求加入彭瑛的队伍。

2023 年6 月,彭瑛获评江西好人。颁奖词句句动人:“感谢你用爱照亮了生命的最后时光,用爱温暖照护了人们,搭建了爱的平台。”如今,协会志愿者已达上千人,彭瑛的女儿女婿、子侄辈都先后成为爱在始终的志愿者。彭瑛想趁年富力强,让爱在始终协会分会遍布全国,宣传安宁疗护,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有尊严地走向终点。

猜你喜欢

疗护安宁婆婆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开展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多地加速推进安宁疗护工作
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研究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别把婆婆当成妈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
献给婆婆
《安宁史》和《伊米德史》比勘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