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逻辑梳理

2023-12-19戴晓妹

中学语文 2023年32期
关键词:纳谏邹忌齐王

戴晓妹

《邹忌讽齐王纳谏》作为一篇经典课文,教材在“阅读提示”中给出这样的阐述: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讲真话有时是很困难的;对听者而言,要想不受蒙蔽,则需要开明的气度和明辨的睿智。课文讲述的这个故事中,面对家人的赞美和客人的奉承,邹忌没有沾沾自喜,没有自我陶醉,而是作了理性的思考,从“治家”中悟出“治国”的道理。为什么邹忌能保持如此的清醒?他又是如何成功说服齐威王纳谏的呢?

在笔者看来,这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提示,基于这一提示去梳理文章的逻辑,可以在更为宏观的现实视野下获得新的认识。

一、 “讽王纳谏”故事中的现实困境简析

读本文的第一个问题,往往就是“讽王纳谏”是怎么获得成功的?要知道在古代等级森严的官场上,“王”永远是高高在上的,是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大臣进言要讲究高度的技巧,那邹忌之“讽”的现实困境到底是在怎样的逻辑中获得突破的呢?

一般认为,本文所体现的是古人的政治生活,在教学中要能够感受连类譬喻的讽谏语言艺术。[1]然而,无论是从“讽”的过程来看,还是从其结果来看,任何艺术的表现都依赖于内在的逻辑,不合逻辑的“讽”显然不可能成为艺术。尽管有人对邹忌之“讽”提出过疑问,认为分不清美感判断与事实,随意使用类比推理,把可能性与必然性混淆。[2]但笔者以为,教材所设计的阅读提示中的“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讲真话有时是很困难的;对听者而言,要想不受蒙蔽,则需要开明的气度和明辨的睿智”这一阐述,更宜作为判断逻辑是否合理的宏观背景。

实际上,阅读提示中的这一段分析所指的就是长期以来的现实困境,说话者与听话者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不在一个频道上,邹忌与齐王也不例外,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邹忌才没有采用直接进言的方法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运用了所谓的讽谏。但讽谏依然是有风险的,其风险就在于如果被谏者无法听出弦外之音,那谏者要么是对牛弹琴、徒劳无功,要么是触怒龙颜,轻则罢官,重则殒命。认识到这一现实困境之后,再来看邹忌的“讽”,就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高明之处。

邹忌在“朝服衣冠,窥镜”之后,就“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这一问题分别问其妻、妾和客,三者均说“徐公何能及君也”,但随后邹忌看到了徐公,“自以为不如”,且“窥镜而自视”,结论仍然是“弗如远甚”。在课文当中,这一段内容是以第三者的口吻描写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邹忌自己编故事的可能。尤其是文中还写到邹忌“暮寝而思之”,这更加说明上述事实可能就是客观事实。但问题在于,充当记录者的第三者是如何精确描述现场的呢?

这一问题的提出是有意义的,因为只有回答了这一问题,才能“看”到更为真实的场景。笔者以为更大的可能在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过程在其于朝堂上作了表达之后,《战国策》的作者又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对现场进行了还原与加工,使得这样一个故事让读者读来更感觉到说服力之强。

二、 “讽王纳谏”所表现出来的内在逻辑

现实困境是客观存在的,那邹忌之“讽”在突破现实困境过程中的逻辑,又是如何被更加清晰地梳理出来的呢?这里涉及文本解读的重点。有人说文章的主要情节写的是邹忌的儒者形象,且这一形象脱胎于《吕氏春秋》所载列精子高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历史上邹忌的真人真事。因此教学此文,应该着重挖掘文本在叙述、语言和结构安排上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所以解读本文的重点应当紧扣两点:一是故事自身的逻辑何以成立,二是故事所表现出来的道理何以照亮现实。

先说第一点,邹忌实际上是将自己个人的经历与齐王的治国对应了起来,认为自己在生活中可能会因为“私我、畏我、有求于我”而受到与真相不一致的蒙蔽,而齐王在治国的过程当中,因为“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因此也一定会出现“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的情形,因此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这样的逻辑是讲得通的,原因就在于尽管邹忌与齐王不在一个生活层次,两个人所遇到的事情也截然不同,但只要在生活当中遇到“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情形,那就很容易受到蒙蔽。事实上,齐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接纳了邹忌的逻辑,且称之为“善”。

课文当中,并没有写出齐王的内心思考,只是另起一段直接写“王曰:‘善’”。实际上很多读者正是因为这里的另起一段,才觉得齐王应“善”显得有一些不合逻辑。其实只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就可以发现齐王只要不是一个昏君,就能够认同邹忌所说的逻辑,而逻辑的核心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情形。

再说第二点,这个故事的逻辑基础在于生活中的诸多场景,必然有“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私我、畏我、有求于我”者本身就提供了不合逻辑的信息,如邹忌明明不如徐公美,但都说邹忌更美。当“我”不能准确根据事实判断这些信息的真伪时,“我”被蒙蔽就是必然的结果。邹忌自己发现了这一逻辑,齐王认同了这一逻辑,所以两人一为谏臣,一为明君。

三、 “讽王纳谏”逻辑对当下的实际启发

文言文是传承民族精神、民族品格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中若能从释义、解码、评鉴教学解读的三个层级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那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自愿、情理通透地学好传统语言的表达艺术,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和辨识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提升。[4]对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而言,要培养学生的辨识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关键之处就在于让学生理解“讽王纳谏”的逻辑,并且将这一逻辑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当中去。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鉴古知今,所鉴者,正是“古”中的逻辑,只有在逻辑的作用之下,“知今”才能真正实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初中生学习文言文就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事物寻逻辑的过程。只有这样的过程性体验,才能够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当中,提升自身的鉴别能力。

总而言之,《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文的逻辑需要梳理,梳理逻辑是解决了字词等工具性问题之后的文本解读重点。尽管这是一篇学生自读课文,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为学生指明逻辑梳理的方向,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当中获得影响自身言行的智慧,应当是教师解读课文的重要抓手。

猜你喜欢

纳谏邹忌齐王
邹忌劝齐王纳谏
呆若木鸡
邹忌比美
太宗纳谏
齐灵公纳谏的启示
栾书纳谏
画鬼容易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