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有效机制探析

2023-12-16于小航

现代交际 2023年9期
关键词:育人政治思想

□于小航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思想。“实践唯物主义”[1]为党的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指导原则,强调教育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各种活动相结合。在当代,大学是培育未来精英的关键场所,将实践教育融入大学课程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帮助他们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影响学生价值观和行为的外部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尽管高校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仍有部分学生出现价值观偏离、思维混淆、缺乏责任感和思想消极等问题。因此,如何在大学里有效培育高素质的学生,成为当下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实践育人

从生活的纬度观察,我们很容易理解实践的价值。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实践经验经常被视为验证真实知识和技能的标杆。每一次实践都带有探索和学习的元素,进而加深人们对某一领域的理解,使其对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有更为明确的认识。实践在教育中有多种表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实地操作、参与志愿活动、深入社区调查等。每种实践形式都能够在特定环境下为学生带来独特的学习体验。而“育人”,始终是教育中的核心课题和终极追求。无论我们进行何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它们都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的思维,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以此来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2]

2.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

在现代教育观念中,实践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日渐显著。通过实践,学习不再只是简单地接收理论知识,而是形成了一个综合、结构化的学识架构。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将课堂内外的经验相结合,学生不仅仅在书本中探索知识,更在实操中思考与成长,有助于他们独立思考并深化自己的价值观。从这个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育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社会的敏感性。[3]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必要性

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应有之义

在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被视为理解和改变世界的关键。它不仅仅是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物质行为,而且是知识和思维的根基。[4]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为实践育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为实践育人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实践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集中体现

高校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密切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业中遇到的困境。在教育策略上,不应简单地套用统一模式,而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促进他们与同伴的互动和交流,以实现情感和行为的和谐统一,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5]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实践育人不仅契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且能启发他们的心智成长。人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节奏和阶段,包括个体资源的发展、实践经验的积累、环境适应能力的增强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真正参与实践的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并应用所学,从而达到成才的目标。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育人质量有待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深度和广度都十分宽泛的领域,它涵盖人的道德成长、价值观念的塑造等多个层面。[6]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积累,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形成,这意味着单次的实践活动难以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高校需要紧跟社会趋势,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定制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构建实践育人体系。然而,在教育实践中,一些学校更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活动投入不足,深度不够,质量不高。

(二)实践育人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1.评价方式方法过于简单

当前,部分高校仍然采用过于简化的评价方法,主要基于学生提交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成果来打分。由于缺乏与学生的深入沟通和讨论,导致学生不能准确了解自己的分析和结论是否正确,教师也不能确切地掌握学生在活动中的真实思想和行为变化。此外,这种评估方法可能导致学生对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持轻视态度,认为只是走形式。这不仅损害了评价的有效性,也削弱了实践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

2.评价内容不全面

部分学校评价时可能较为注重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缺少对学生在实践中自身成长情况的评估。学生提交的报告和学术论文并不能真实反映实践育人的成果,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性思考、对政治的敏感度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的变化也应当被纳入考察范围。全面的评价能够鼓励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实践活动,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获得学分。通过更为全面的评价方式,学生可以从实践中真正受益[7],在精神和技能上都得到提升。

(三)实践育人地位有待提升

1.高校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

部分高校仍过分重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而对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尽管教学资源和硬件设施配备更为完善,但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仍然有限。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现代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需要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还需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因此,高校应调整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时,学校之间也应增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教育体制的创新。

2.大学生对于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代大学生可能较少与外部社会交流,在实践经验上有所欠缺。导致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部分高校未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有关。高校应更加注重实践育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实践的价值。当前社会环境下,虽然各类证书和资格认证很重要,但是学校和社会更应强调实践经验的价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实践对于个人成长的关键性。

3.社会家庭对子女的实践教育存在误区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部分家庭可能会过分保护孩子,限制他们参与社会实践。这种教育观念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因此,整个社会,包括学校和家庭,都应更为重视实践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有效机制

(一)创新实践育人活动形式

为了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高校需要根据自身教学特色,构建更具综合性的培训体系,并为学生提供多种交流和学习途径。一方面,高校应建立道德实践中心,加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可以通过开设“道德实践与思考”这样的课程,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挑战自我。同时,学校可以在宿舍、班级等日常生活场景中,推进文明行为方案的实施,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社团、创意项目及社区服务,以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8-9]另一方面,高校应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创新和创业机会。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之外,高校还应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此,开展各种课外科研活动至关重要。

(二)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

1.评价方法实现多样化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涉及广泛的领域和多种形式,其评估方法也应多元和细致。[10]常规的考核方式是基于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心得、研究论文等材料进行评分,部分还结合理论知识考核。但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多层次性和深入性,我们可以采取长期观察与跟进的策略。这种评价方法不仅包括监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更关键的是要在活动结束后深入了解其对学生日常行为和思想的长远影响,真实评估学生在常态化环境中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实践技能提升的情况。

2.评价内容做到全面具体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评估应跳出单纯以学生实践成果为标准的窠臼,延展至对活动的整体规划及教师的教育技能。在进行此类评价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道德觉悟和能力增长,还要鼓励参与指导的教师持续优化教育方法。因此,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的得失,都应该由学生、教师和管理层共同评估,确保未来的实践教育更为精准、有针对性,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服务。

(三)提升实践育人的地位

1.高校要把实践育人放到重要位置

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教职员工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分享实践教育经验。同时,课程讲师,特别是那些涉及公共政策的,应当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融入当前的社会和政治议题,并分享他们的见解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质量。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实践研究中心,为那些在实践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提供奖励,如额外学分或荣誉证书等。这样不仅可以鼓励已经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还可以吸引那些尚未深入参与的学生,形成一种正向的互动氛围。

2.大学生需要转变思想

大学生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更为明确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塑造积极的价值观,顺应时代发展,未来走得更加稳健。每位大学生都应持续自我提醒,积极地面对机遇,全力以赴,勇于挑战,以开放的心态理解并投身实践,并从中获益。

3.提升社会重视程度

为了有效提升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视程度,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当前流行的社交媒体和其他在线平台进行宣传,如公众号或微博,扩大教育的影响力。另外,高校也应着力创建一个重视社会实践的学术环境,举办多种线上线下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总之,对于高校而言,重视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至关重要。这并不是要淡化传统课堂教学的意义,而是在继续强调其重要性的同时,积极推动教育方法和思维的创新。

猜你喜欢

育人政治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