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2023-12-15石林林

中国市场 2023年34期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实践探索南通

摘 要:基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内涵,分析南通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现状,构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评估框架,包含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收入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开放体系、创新体系等7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评价指标。结合文献研究成果和专家调研设定指标权重,并以南通市8个地区的2021年数据作为基础进行测算。实践结果表明,南通市区域发展上呈现不平衡特征。文章最后探索了南通现代化经济发展路径与实施策略,以期为南通今后的经济发展决策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评估;实践探索;南通

中图分类号:F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34-0021-06

DOI:10.13939/j.cnki.zgsc.2023.34.021

1 引言

2022年面对多重困难以及疫情时局下的多重挑战,江苏省全省上下攻克多重难关,解决困难、突破困境,实现经济总量的稳步增长,较2021年提高2.8%。经济活力逐步增强,新兴动能支撑有劲,创业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居民消费水平也逐步上涨,工业产品的价格逐步回落,“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经济发展已经回暖。虽然经济总量能维持增长率,但仍然存在诸多挑战,經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定,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依然存在[1],部分重点领域技术问题仍未突破,一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仍然举步维艰,困难重重,涉及的民生企业还存在不少短板,需要行业与政府的支持。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突破120万亿元,在全球经济萧条的背景下中国保持着经济的平稳增长实属不易。江苏省的经济复苏也为全国的经济注入强心剂。在此背景下,南通作为“万亿俱乐部”的成员之一,经济总量较2021年增加2.1%,南通发挥了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地位的支撑作用,勇担江苏省经济发展排头兵,积极出台各项政策应对疫情影响,惠及百姓生活,统筹发展各个产业链,打造了一批重点项目,在经济发展上有很多成功的先例和建树。但纵观南通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仍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如何构建适合南通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以期为南通今后的经济发展决策提供一些思考。

2 南通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对如何建设指明了方向。江苏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南通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是落实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是落实具体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良性互动、相互耦合的有序整体,需要持续探索不断完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南通发展的首要战略目标。

3 南通现代化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022年,南通市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冲击和挑战。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质效优化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特征进—步显现,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3]。2022年南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万亿元,在“万亿俱乐部”的位置上稳扎稳打,较2021年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较上年增加510.0亿元,增长率为3.8%;第二产业较上年增加5611.1亿元,增长率为2.9%;第三产业较上年增加5258.5亿元,增长率为1.0%。细分四区(崇川区、开发区、海门区、通州区)、三市(启东市、如皋市、海安市)、一县(如东县)整体数据来分析整个南通市的经济体系[4],从三大产业的增长率来看,整体现代化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反映出在疫情背景下内外部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

调研2023年第一季度的相关经济数据,南通着力抓好省、市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一季度全市经济企稳回升,工业生产加快恢复,消费市场迅速回暖,核算基础指标总体呈现向好走强的积极态势,但房地产市场回暖不够明显,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较大,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地区间增速差异较大,对GDP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幅回升,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基数效应影响减弱,工业效益降幅收窄,展现出政策惠及覆盖面广、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服务模式日趋多元等特点。但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竞争激烈等多重挑战,技术专利发展情况欠佳、招工难等问题亟须关注。

总体来看,全市经济发展恢复态势明显,经济运行总体处于合理增长区间,但行业不平衡、板块不均衡的特征较为突出,距离全年经济增幅目标仍有差距。下阶段,相信南通市级各部门、县(市、区)各板块会积极应对个别行业和区域的经济发展瓶颈,制定促发展的有利政策,强推项目建设,深挖发展潜力,盯紧各项基础指标,找准短板地区及行业企业,加强业务指导,强化动态监测。特别是要尽力缩小弱势指标与全省的差距。

4 南通现代化经济体系评估框架构建

4.1 文献综述

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要素间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变量多且抽象。文章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标体系研究进行相关文献梳理。朱俏俏(2023)等从产业、创新、生态、制度、市场、开放和城乡七个维度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测度2010—2019年间中国省域层面上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5]。张燕生(2019)等依据党的十九大绘制的发展蓝图,构建了2020、2035、2050阶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体系,从供需平衡体系、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区域发展体系、收入体系、城乡发展体系、开放体系、经济体制机制和绿色发展体系9个方面设定一级指标[6]。吕承超(2021)等在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从产业体系、资源配置、增长质量与动力体系四个维度选取64个二级定量指标,构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体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演进趋势[7]。杨薇(2022)等基于“六个体系+一个体制”的基本内涵,构建了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收入分配体系、经济体制和开放体系等7个一级指标,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呈现区域不平衡特征[8]。

4.2 评估指标框架

从上述文献归纳整理可以看出,国内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体系紧紧围绕党中央概括的经济体系内涵展开,基于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的理解,在借鉴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南通市各地区发展特征,文章选取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收入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开放体系、创新体系等7个一级指标,采取专家调研与查阅相关文献,设计科学合理的指标权重。最终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5 南通现代化经济评估

5.1 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文章细分四区(崇川区、开发区、通州区、海门区)、三市(启东市、如皋市、海安市)、一县(如东县)整体数据来分析整个南通市的经济体系,以南通市的8个地区为研究对象,测度南通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水平。数据来源于《南通统计年鉴2022》以及南通各地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最终加权汇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综合得分。得分越高,说明该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越高,反之越低[5]。

根据南通市政府公布的数据,受现有数据可比性和可得性限制,选择最新最全的2021年全地区的各项经济数据测算指标,以反映2021年南通8个地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情况。南通各地区2021年经济数据如表2所示。

5.2 指标结果分析

经过笔者对各项数据的处理,最终南通各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测算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数据计算的结果,可得出南通2021年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数排名。总体而言,现代化经济体系得分较高的前三位分别是海安市、海门区、开发区,而如皋市、通州区、启东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得分较低。由于历史和区位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南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差距。指标体系的得分排序客观上反映了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基本情况。

5.3 指标评估结论

(1)海门区、海安市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开发区的市场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挖掘数据背后反映的经济规律,2021年属于疫情比较严重的一年,查到的相关数据不能完全客观公正地反映南通各地区未来的经济走向,但可以给我们提供相关的思考。海门区经济指标综合排名第一,究其原因与海门区不深度依赖某一类产业息息相关。海门区与海安市近年来经济属于全面开花型,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尤其是外商投资环境宽松,机制完善,吸引了很多外商投资,仅2021年海安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便达到55个。海门区财政支出在南通市遥遥领先,海门区与海安市港澳台和外商固定投资高于其他地区,这两地区能在2021年现代化经济指标测算中拔得头筹,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市场环境。

横向比较,开发区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只有24个,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与港澳台和外商固定资产投资均为负值,财政支出占 GDP 比重也低于平均水平,由此可知,开发区需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制定一揽子招商引资的政策,提高私营固定投资比例等。

(2)各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有侧重,发展不均衡。南通各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差异化不明显,但生产总值差异较大。崇川区和开发区作为市区不依靠农林牧渔业,产值较低;除市区以外其他地区农林牧渔业都是支柱产业,尤其是如东县、启东市,产值位居前列。崇川区和开发区的工业和建筑业也低于平均产值,通州区的工业和建筑业产值最高,达到815.29亿元,仅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29.0%。崇川区第三产业总值最高为1099.7亿元,作为市区,崇川区最主要的GDP来源于第三产业,开发区的第三产业体量最低。

(3)市区城镇人口聚集效应进一步凸显,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且增幅最大。市区从2020年79%的人口城镇化率到2021年实现100%人口城镇化,其他地区除如东县外均超过60%,城镇人口聚集效应进一步凸显。崇川区2021年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61137元,而如皋只有53735元,收入的高低也是城镇人口聚集的一大因素。未来南通将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优化,强化县城和重点镇的支撑作用。围绕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坚定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强化双向开放、提升品质能级、注重数字赋能和美丽南通建设[9]。

(4)开发区收入体系比较完整且具有潜力,如皋落后于其他地区,各地区收入体系相差悬殊。开发区2021年人均GDP为253317元,远超过南通市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2642元,海门区、海安市超过平均水平,如皋市仅为116201元,落后于其他地区。市区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与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均超过其他地区20%以上,这也是城镇人口聚集效应的原因之一。其他地区人均GDP增长速度要略微超过市区,说明其他地区的未来收入潜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城乡居民收入是衡量民生幸福的核心指标,从这4个二级指标的维度分析,南通市8个区域之间的收入体系相差比较悬殊,未来各地区需要进一步提高薪资待遇,出台各种惠民政策,有利于城乡收入的进一步缩小。

(5)通州区、海门区绿色发展体系评分最高,崇川區打分最低。海门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了绿色环保,在万元 GDP 煤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等指标都属于低位,而崇川区这两项指标均处于最高位,过度依靠于煤能耗,直接排入环境的废水、工业氨氮、总氮、总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都超过其他地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推动示范区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要进一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推动落实重污染天气预警管控、“两长制”等各项举措和环境工程建设,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监管力度,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近年来美丽通州湾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PM2.5浓度、重点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优良天气比例全市第一等,自2021年以来环境质量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6)南通市开放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区贡献进出口贸易总额最高,如东县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最高。南通市202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率30.5%,比重超过加工贸易51.2%。从出口主体看,国有企业出口额远超过外资企业与私营企业出口额。从出口产品看,机电出口额超过高新技术产品。从出口市场看,对印度的出口增长率最高,其他主要贸易国家的出口率也呈现明显的增长。一方面反映南通市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政策稳稳落地,另一方面也看出南通市无论市区还是县级市都在进一步与世界接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需要突破技术瓶颈,将优势产品与技术推广到全世界,实现产品共享、技术共赢。

(7)开发区创新有突破,成果领先,地区之间差距比较明显。开发区2021年专利授权量13933件,科技成果获奖数6个,遥遥领先其他地区。结合收入体系,开发区有更多从事高科技技术的高端人才。相比较而言,如东县的专利授权量只有2715件,不到开发区20%。开发区科技成果获奖数6项,位居第一;通州区科技成果获奖数为0,差距比较明显。未来需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动能,助力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

6 南通现代化经济发展路径与实施策略

6.1 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三年第三产业增速放缓,要进一步抓住历史机遇,南通作为首批沿江城市,尝试主动出击,更加突出产业项目,提高对外贸易的比重,拉动内部消费,形成内外循环布局。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消费新业态。坚持项目为主、产业为基,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南通正处在黄金机遇期、跨越发展的绝佳“风口”,外资招商是实现地方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时期下,转型升级成为南通制造业、建筑业探索向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产业深度和产业结构需不断升级,建筑业应向智能化、信息化、工业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着力打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第三代半导体等新引擎;重拳出击化工产业,清退低端低效产能企业,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化工产业虽是为经济添砖加瓦的重要组成,但由此带来的生态破坏是不可估量的,探索产业升级,转型到养老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等绿色环保类主导产业。

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三年行动。主导新兴企业,突破内动力不足的弊端,优先考虑市内产业协同。根据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发布的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未来五年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

6.2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南通的四区三市一县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区域发展不均衡,加快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迫在眉睫,需要发挥市中心地区的带头辐射作用,打造科研、教育、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各地优势产业之间互补共进。围绕“以人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打造“四带”共融的区域发展区。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区域总体布局进一步协同优化,落实生态健康的各项指标并做好实时监测,创建风景如画的风光带、绿色健康的农业带、创新引领的科技带、具有特色的城镇带“四带”共融,协调发展。建立沿江经济带个性化绿色贸易体系,促进绿色产品消费升级。

6.3 加快建设高素质人才基地

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具备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全面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使经济有长足的发展,最为主体的人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渠道多方向地引进高尖端人才,涵盖多个产业和领域,包括院士、专业带头人、行业领军人物。充分利用南通教育大市的优势,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同步进行。

南通教育闻名全国,有全国一流的教育水平、一流的教育资源,在抓好教育的同时,也要有切实可行的政策方针能让培养近二十年的莘莘學子回归家园,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南通市发展越来越好,在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同时,需要稳扎稳打逐步迈入一线城市,用更好的资源和地理优势吸引到“自小培养”的栋梁之材。在内部培养的同时,也要以更加包容、更加欢迎的政策吸引外部各行各领域的高尖精的优秀人才,为他们及其家庭落户南通提供政策支持。

6.4 加快提高产业创新做实成势

南通部分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这要求积极转型,向知识密集型大市发展,参考苏州、上海的发展模式。创新是企业的内驱动力,聚焦创新型企业,加大创新政策指引,为企业创新提供税收减免等优良环境。南通市要有效发挥科技政策资金引导作用,实施高企培育三年行动,建立健全科技企业五级梯次培育库,持续推动科创项目招引,大力开展科创企业培育。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政府有政策、有扶持、有引导,企业才有动力。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专利数目、科技成果上,还包含产品的创新、公司制度机制的创新。只有企业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创新,政府不断创新,才能增强南通的整体竞争力和生命力。

6.5 久久为功优化生态环境

南通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体制改革、模式探索等方面成效显著,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完成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等方面成效明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挥发性有机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未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要进一步提高比例到85%。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生态建设持续推进。深入抓好长江大保护,加快调优能源结构,创建全国绿色出行城市。建立绿色生态保护的联动协调机制,为确保绿色生态建设打破条块分割,生态保护政策贯彻执行,有必要建立类似生态保护指挥部这样的机构,以便联动协调地方的行动,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7 结语

南通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是落实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是落实具体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良性互动、相互耦合的有序整体,需要持续探索不断完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南通发展的首要战略目标。文章构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评估框架,包含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收入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开放体系、创新体系7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评价指标。之后根据评估数据,探索了南通现代化经济发展路径与实施策略,包括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高素质人才基地、加快提高产业创新做实成势、久久为功优化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202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统计科学与实践,2023(3):51-57.

[2]许昆林.政府工作报告[N].新华日报,2023-01-28.

[3]吴新明.政府工作报告[N].南通日报,2023-01-21.

[4]南通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通调查队.2022年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信息报,2023-03-01.

[5]朱俏俏,伍乔文.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3(8):183-187.

[6]张燕生,梁婧姝.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9(4):17-24.

[7]吕承超,崔悦,杨珊珊.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评价体系、地区差距及时空演进[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1,23(5):3-20.

[8]杨薇.“六个体系+一个体制”下现代化经济体系评估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14):4-6.

[9]刘璐.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74%[N].南通日报,2021-12-31.

[基金项目]2023年度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一般课题“南通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2023BNT011)。

[作者简介]石林林(1989—),女,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化经济。

猜你喜欢

现代化经济体系实践探索南通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浅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新发展理念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