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班主任研究扎根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土壤上

2023-12-15齐学红

江苏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夜话随园沙龙

齐学红

一、持续不断地引领班主任的教育实践

在班老师的倡导下,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班主任研究中心于1994 年10 月成立,1996 年6月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以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原理为主要研究方向,以探索建立班主任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为目标,以推动班主任工作沿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为宗旨。

中心成立以来,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素质发展的研究”课题,与全国近百所中小学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聘请了一批富有实践经验的兼职研究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探讨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原则、途径和方法。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中心分别在南京、襄阳、苏州、镇江、江阴、海门、如东、连云港等地召开了全国班主任学术研讨会。中心还先后出版了《21世纪班主任文库》《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与德育》《班主任工作案例》等论著,以及《中学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指南》《小学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指南》《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等。

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机构,班主任研究中心除了设有主任、副主任之外,还拥有一支来自全国的兼职研究员队伍,分别由高校研究者、中小学校长和优秀班主任构成,如全国著名班主任魏书生、李镇西、任小艾等,杨瑞清等中小学校长均是中心研究员。汇聚国内优秀的学者专家、教育行政人员以及优秀班主任共同开展班主任研究,无疑是班老师的创新之举。这是班主任研究中心的学术传统,也是班老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班老师的大力支持下,2009 年11 月25日,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成立,我为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的理事长,班老师、陆岳新、高谦民为学术顾问。各大市基教处或教育发展中心的负责人担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以推进各地的班主任研究工作。班老师不仅精心指导每年一届的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年会选题,而且经常做专题报告。其中,第一届年会的主题为“谁来给班主任以精神关怀”,他提出:“从学校方面来看,我们总是强调班主任要给学生以精神关怀,那谁是班主任的精神关怀者呢?”他认为,“我们在承认教师—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的精神关怀者的同时,必须意识到班主任同样需要精神关怀。我们必须敬畏教育、尊重老师,要为班主任呼喊,为班主任专业化呼喊,为教育的尊严呼喊!”敬畏教育、尊重教师,为班主任呼喊,是班老师为班主任研究打下的精神底色,也应成为班主任研究者的精神追求。

依托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平台,中心努力为一线班主任搭建多种培训与成长平台,其中“随园夜话”已经成为一批优秀班主任的成长家园。“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创办于2008 年,由我和一批一线班主任发起,向江苏省乃至全国各地的班主任开放,每月一期,至今已坚持了16 年。截至2023 年7 月,“随园夜话”已举办117 期,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深受广大一线班主任欢迎。班老师在“随园夜话”系列成果《班主任工作十日谈》丛书的序言里给出了高度评价:“‘随园夜话’就是一种创新。”自2007 年至今,班主任研究中心连续十年承担了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国培项目”、江苏省教育厅班主任“省培项目”,以及安徽、湖北、深圳、苏州、镇江、青岛等省市级班主任培训项目。先后在南京、镇江、太仓、青岛、襄阳等地建立了三十余个班主任工作室与研究基地。在长期深入班主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中心也出版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班主任工作十日谈”系列、“创新班会课”系列、“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系列等,在领域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带领年轻教师一起开展班主任研究

2005 年,我开始担任教育学系副主任,同时兼任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从此开启了班主任研究的学术生涯。当下,班主任研究受重视程度不够,研究成果较难以在高层次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尽管南师大教科院早已成立了班主任研究中心,至今仍然是一个“三无”机构:无人员、无办公经费、无办公场所,较难吸引青年教师从事此项研究。出于自己早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以及对基础教育的热爱,在班老师的专业引领下,在他的学术魅力的感召下,我一直行走在班主任研究的学术道路上。2007 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的负责人吴法源找到我和班老师,希望出一套班主任研究丛书。在此之前,班老师已在南师大出版社出版了“21世纪班主任文库”等系列丛书。尽管如此,班老师对这套丛书的编写仍然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从书名到作者队伍都经过了仔细推敲和充分考虑,经过多次讨论,这套书的名字确定为《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具体包括小学卷、中学卷、职业学校卷和优秀班主任成长之路四本,其中《优秀班主任成长之路》由我负责。这是我第一次作为班主任丛书的分册主编,编写过程经历了数十次研讨会。尽管当时是班主任研究的一名新兵,班老师还是充分尊重和信任我,允许这本书与其他几本书有着不同的体例,正是这份尊重和信任成就了我的班主任研究。

丛书编写的研讨会大多是在班老师家进行的,我也因此成了班老师家的常客,经常受到班老师和他爱人郭老师的热情招待,编书的过程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这套书历时一年多的反复打磨和推敲,最终成为一套深受广大一线班主任喜欢的高质量培训用书,其中我主编的《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成长之路》入选了中小学图书馆指定用书。《优秀班主任成长之路》一书中引用了一个中学生的案例,有一句话我记忆犹新: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礼物是去老师家做客,这是一种超越了制度化师生关系的交往。在与班老师日常生活的交往中,我时时感受到一位仁爱之师的人格魅力,也获得了个人成长中的学术滋养。

三、享受与班主任一起成长的快乐

除了一起编书、一起参加班主任专委会等学术活动之外,我和班老师更多的相遇是在每月一期的“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上。与班老师一起参加沙龙活动已经成为我和其他成员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月一期的班主任沙龙成为很多一线班主任的共同期待,班老师更是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作为70 多岁的老人,班老师从开始时的独自前往,到由老师接送,再到后来因身体缘故无法参加,他一直心系沙龙,总喜欢把“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的信息和照片发到他的朋友圈中,可见他对沙龙活动的高度认可。

除了每次沙龙最后的专家点评之外,我在班老师身上学到最多的东西是他对一线班主任的尊重、关心与爱护。作为国内资深的德育专家,他从不以专家自居,总是俯下身来与班主任平等对话。在他看来,班主任身上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智慧,作为班主任工作研究者,一定要善于学习,做永远的学习者。“学习做自觉教育者,享受教育人生,享受和班主任朋友们共同成长的快乐!”这是班老师2022 年12 月22 日为班主任研究中心的同仁们题写的一段话,把班主任作为朋友,事事关心、平等相待,是班老师身上可贵的品质。人品即作品,班老师是永远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学习的人生导师。

班老师对于广大一线班主任的关爱体现在他无差别地对待每个人的胸怀和仁爱之心。在参加每月一期的“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时,他总是拿着一个本子,请一线班主任留下自己的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他的一句名言让我感动:成就每一个班主任的写书梦,并且乐意为一线班主任的书作序。班老师真正践行了“好的教育就是一种唤醒和成全”的理想。

班老师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远胜于书本上对学生的影响。身教重于言教,平等尊重、无差别地爱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位班主任,满怀谦卑地对待每一个人,这就是一位仁爱之师的模样!

猜你喜欢

夜话随园沙龙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MS·CHIC美发沙龙
分享、交流、探讨“CIT2019沙龙”成功举办
Blue Mist美发沙龙
聚是一团火 散作满天星
——“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10周年学术论坛活动掠影
吉金夜话(五)·墙盘
潇湘夜话
随园捶虾
《围炉夜话》整本书的“微诵读”
从《千里共良宵》解析广播夜话节目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