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优化策略探讨

2023-12-13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年18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财务

王 欣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牡丹江供电公司,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全球数字化背景下,企业生产经营和销售模式都发生了转变,线下实体组织与线上虚拟场景的融合加速了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而作为企业经营管理重要组成环节的财务管理也将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推动下发生变化,由“核算监督反应”模式向“智能管理决策”模式转变,加速了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的转型。

一、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弥补传统财务会计的不足

在互联网经济、大数据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这也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考验。此外,在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目标与战略规划之间的不匹配、业财数据存在偏差、数据资源的挖掘与分析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契合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而企业财务管理向数字化转型,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传统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对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优化作用,促使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并满足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

(二)有助于改变财务管理的主体及对象

在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既能确保预期经营指标,又能为数字化转型落地奠定坚实的基础。全球数字化转型趋势下,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紧跟经济形势,优化企业财会管理,其涉及的主体是多方面的,由线下扩展到线上、是实现二者结合的组织。企业需要通过AI和Cloud Computing(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让企业重视线上发展工作,将线下和线上发展的空间结合起来,实现线上虚拟与线下经营相融合的新模式。数字化经济迅猛的发展会促使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由单向关注资金流向,逐渐衍变成线上信息流和企业资金流融合并重。

(三)有助于企业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网络技术、智能化设备快速普及的影响下,信息传递方式、传递速度都产生很大的变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已经在诸多领域或者行业中广泛应用。对于企业而言,传统的财务管理中存在信息延迟、准确性偏低、核算任务过重等情况,给企业在人力、财力、物力等诸多方面带来较大的压力,并且与当前时代发展趋势契合度较低。而企业财务管理向数字化转型不仅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还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向智能化、科学化发展,顺应了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从而强化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有助于提升企业财务预测能力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致力于降低企业资金风险,以及提高财务经营运转的效率与质量,为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基础。企业财务管理能预测、防范、监察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能够起到经营预期指导作用。财务预测能力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良好的财务预测机制能发挥预测和防范风险的功能,需要很多财务人员在大量、复杂的企业经营数据中寻找、计算、分析并建立有效的数据模型,这样才能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财务经营结果。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较高的人力成本,效率较低,且统计分析过程中数据错误率较高,相对而言,统计分析结果的参考价值大打折扣。由此可见,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凸显,财务管理要发挥其基本功能,显然需要大数据云计算和AI技术的支持,企业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二、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意识

在网络经济、大数据技术等影响下,大部分企业已认识到现行财务管理模式的弊端,应当逐渐向数字化转型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仍有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认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资金核算与监督,并且缺乏与其他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对一线业务部门的实操情况未能全面了解,各价值链的运转情况掌握不够细致,其财务工作相关分析报告难以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高价值参考。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存在不足,甚至存在误区,企业管理者依然重视财务会计监督的效果呈现和财会核算的准确性,其仅仅了解了大数据的作用和价值,但没有真正考虑将其如何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尚未认清财务管理数字化对于企业长期竞争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重要性,忽视了企业战略层面上对数字化技术的实际运用。正是企业管理层和财务管理者存在这样的认知,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未能有效落地和执行。

(二)财务管理数据的安全性较低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十分繁荣,使各专业岗位职能获得更新和优化,财务管理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高效、便捷地获取处理大量数据,得到部门及企业所需要的分析结果报告。大型企业或者高科技互联网型企业通过财务系统基本可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这些具备大量资金、人员和技术的企业能够较好地开发数据储备系统,但是,部分中小型企业仍不具备自我储备数据的能力。这些企业在财务管理数字化工作中处理分析数据时,基本上都需要第三方数据资源平台介入,从而引发企业经营数据的安全隐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系数增加。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储存时,常常会留下很多数据搜索痕迹,这给企业的财务数据带来一定的数据安全风险。一旦系统受损,或者三方云平台出现问题,都可能给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造成伤害,给企业经营造成重大损失。就企业内部而言,内部员工自身的防范意识或者忠诚度都会对财务管理数字化的安全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增加了内部数据泄露、监守自盗等人力风险。

(三)财务管理共享体系发展缓慢

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企业提供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数据处理中心,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价值管理,而数据是企业管理者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始阶段,缺乏健全的财务共享体系,未能使财务管理数字化真正地为企业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网络信息和科技的交叉碰撞越发严峻。在企业业务发展扩张中,企业财务管理共享体系的建设完善程度决定着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多元化需求。虽然部分企业已实现业务和财务互通融合的搭建,业务板块数据化转型效果较好,为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但是,部分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体系仍处于初级建设状态,企业财务数据集中处理及共享价值相对较低,企业内部各模块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配合度不够默契,缺乏统一、明确的规章制度,不同的财务人员在处理同一笔业务时,容易受个人主观意识影响。共享信息系统平台未能容纳企业各部门及环节,各分公司或部门之间在处理数据或者生成数据时缺乏统一逻辑及规范,导致数据的提取、加工、分析的维度也不同,数据结果价值较低。

(四)财务管理数字化人才匮乏

在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专业性、技术性、理论基础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需要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来处理复杂的财务工作。当前,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才较为稀缺,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在全球互联网信息化深入各国家、企业、个人等组织以及大数据日新月异的发展情况下,我国网络信息化虽然发展迅速,但发展尚不够成熟,仍未达到平稳过渡阶段。这导致企业转型无法在短时间内招聘或培养出信息化、数字化人才,难以解决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问题。第二,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性和实践经验参差不齐,经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多数采取“师带徒”模式,以经验教训,未能将财会理论融合到实际工作中,甚至有的小企业选择外部机构来解决企业财务核算问题。这会导致大多数企业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员凤毛麟角。第三,企业缺乏系统化的财务培训系统,人员在专业上的成长需要依靠财务人员的主动性,需要个人投入业余时间甚至是金钱成本,这种困境就会导致财务人员无法系统化、全面地了解数字化、大数据等技术,难以将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工作相结合。

三、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优化策略

(一)增强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意识

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变革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思维已被众多企业所接受,或者很多企业已开始探究如何实践和发展。企业应当强化管理者和员工对财务管理数字化的认识,提高财务管理数字化建设重视。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数字化转型计划和方案,科学、合理地落实财务数字化转型工作。企业管理者应该转变企业管理理念,强化自身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思维。互联网时代,“重核算、轻管理”的传统财务管理思想已无法为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更好、更有价值的服务。因此,企业管理经营者应强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为企业引进AI技术、自动化技术、财务管理数字化体系,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为中长期发展经营、竞争生存提供有效财务数据保障。企业管理者要更加重视财务数字化体系的建设,将该体系从企业宏观发展、微观经营等层面计划出发,推动整个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例如,企业建立数字化发展团队及相关企业管理及工作规范,使行动有标准、执行有规范。企业内部需要对中层管理者及员工大力宣传加强数字化转型工作,提高员工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保障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落实。

(二)不断增强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性

信息化、自动化等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数字化科技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至关重要,而数字化信息技术面临的一个巨大隐患就是安全风险。企业保障核心数据的安全就是为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基础。面对企业众多部门和人员、处理数据工作量较大、用户基数过多等情况,企业需要花费资金和人力在内部建立一套独立的硬件设备处理系统,为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数字化提供保障,有效保障企业核心数据网络安全。针对许多自身无法投入设备及人力的企业,在选择三方平台时,需要对第三方公司进行全面实地考察和评估,完善三方云平台公司竞标体系,确保三方运营公司的资质和网络手续是合法、有效的。在签订数据存储合约时,企业需要全面优化合约条款来约束第三方云平台行为,避免在合作过程中,由于第三方导致自身的数据丢失或者泄露,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企业无论规模大小、是否为集团性质,都应对员工尤其是财务人员进行数据安全意识的培训和要求,制定企业数字化平台的使用操作规范和标准。明确关键人员对企业的信息安全责任,签订相关保密责任协议重要条款,以确保内部员工使用数据的安全性。

(三)建立扁平化的财务管理共享体系

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该加大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力度,将云计算、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融入财务共享体系中。扁平化的财务管理共享体系能够促进财务职能的专业化分工与重构,战略财务在企业管理层发挥控制和管理职能,负责企业发展政策及计划的制定,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支持。该体系将业务财务人员打造成一支具有较高价值的财务团队,对业务部门提供业务合理的管理支持。企业多部门在采集数据后,要加强各部门各岗位之间对初步数据进行共享使用,这样才可以提高基础数据的使用率。财务共享体系能够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数据时效价值。同时,企业应该考虑各部门和需求,对内部应用的局域网络进行改造和升级,建立适合更多岗位部门需求的局域网络,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升级,为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财务共享做好技术保障。

(四)构建专业化的数字人才队伍

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高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很大,企业需要投入资金和时间成本进行构建数字化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第一,注重核心人才的引进,企业可以利用工作待遇、节假日福利、薪酬福利等等招揽吸引复合型财务管理数字化人才,在企业数字化团队中发挥引领作用。第二,建立科学、合理化的培训机制,提高团队业务水平。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发生改变,信息化、数字化、互联网思维、高科技设备都将融合到财务实际运行工作中。初级团队的磨合在工作实操中得到提升,整个团队业务水平的加强则需要理论培训,实操演练。企业要制定契合实际经营和个体素质的有效培训方案。人员业务能力和理论的提升,为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第三,优化团队薪酬激励机制,激发团队工作积极性。在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应该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和个人进行物质及精神上的奖励,在企业中树立岗位模范代表,维护团队的完整性,不断激发团队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财务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