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错过家委会的遗憾

2023-12-13机器犀

时代邮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群里报纸指导老师

文 机器犀

我上小学初中时,家长还不知道什么叫“卷”。我们回家吃完晚饭就进屋写作业,学习全凭自觉,爸妈去另一个房间看电视,从没听说过家长委员会。同学们就像浑浑噩噩生活在一起的羚羊角马斑马,相安无事。现在看来,那真是一段无欲无求的日子。

儿子刚刚入学的时候,我同学的孩子恰巧也在这个班里。同学神秘兮兮地说:“老师招募家委会成员呢!大家都抢着进,你们怎么不参加啊?”我和妻子都有点儿“社恐”,对家委会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也早有耳闻,表示不想参加。

很快,我就体会到了错过家委会的遗憾。学习上,老师对家委孩子青眼有加,经常叫这些孩子回答问题。到了二年级,这些孩子或大或小也都成了班干部,各项活动都靠前推荐。就算不是,也能领个队伍喊个口号啥的。家长做贡献做得多的,孩子的日常加分项上也能体现。

说真的,我们也服气。家委会的付出真的比较多。比如收缴班费买各种学生用品,比如临时放假他们去把所有孩子的书包搬出来……当然,他们不仅仅是在协助老师开展工作,同时也起到了传递消息的作用。我甚至怀疑他们都在微信里设置了“强提醒”,但凡班级群里有点儿风吹草动,他们就会跳出来,答疑解惑。有时某个家长有怨气了,家委会还会在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出面“灭火”。

当孩子并没有什么天赋,老师又未能给予更多的关注,仅凭父母在家的嘶吼是不够的。不过,我也非常理解,老师的精力有限,一个班里那么多学生,特别优秀的和特别调皮的才会让老师多操心,剩下的精力就分给那些家长付出多的孩子。可随着自家孩子升的年级越来越高,学习始终在中等徘徊,我们的焦虑自然而然也就多了。这时,我才想起“巴结巴结”老师,但“家委会”并不缺人,无需增加新成员。仅仅是在学校活动日充当志愿者,或者在群里回复赞美老师的言论,或者一拍胸脯说这次孩子们的卷子我印了,都不足以进入班主任的法眼,因为这样表现的家长太多太多了。

冥思苦想之际,报社的朋友主动找到我,说她手头正好有一个学生征文,不少学校参加,可以让我的孩子也写一篇,他们帮着好好改改,先登报纸,或许还能评个小奖鼓励一下。我追问了一句,是不是还要写上指导老师。朋友说可以写也可以不写,随我。我想了想,还是写上吧,这应该是能让老师高兴一下的事情。

在两顿嘶吼、一次崩溃后,我们终于和孩子共同完成了作文,发给了朋友。朋友又改了两处,说下周发。我又赶紧给老师说,正好认识报社的一个朋友,孩子的作文准备在报纸上登了,写的您是指导老师。班主任许久才回复,大意是班里其他孩子写的作文也不错,能不能也给登一下。我咬着牙说应该可以,我和报社的朋友商量一下。

回到家中,儿子喜滋滋地问我哪天能刊登。我差点就脱口而出“老子不伺候了”。我几次拿起手机又放下,最后还是面红耳赤地去找朋友。朋友可能这种场面经历得多了,很豁达,说可以啊,因为投稿过于踊跃,他们打算改成分期评奖,可以慢慢登。我又赶紧回复班主任:“没问题没问题,您尽管发来就是了。”

放下手机,收起笑容,我陷入一阵烦躁之中。妻子安慰我:“你在外面应酬吃饭,哪次不是宾主尽欢,说那么多言不由衷的话也没看见你这么痛心疾首。你儿子的作文在班里并不出色,确实有水平比他高的,帮忙上上报纸不也正常吗?省得大家都不服气,你儿子也难堪。更重要的是,报纸多上两篇,也算是老师让咱们帮忙了。这不是你梦寐以求的吗?”

一经点拨,如醍醐灌顶,我又释然了。

猜你喜欢

群里报纸指导老师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一滴水
就差半分
Me
Where?
Mrs Lu’s Week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