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主要细菌性传染病的流行及防治

2023-12-13

新农民 2023年30期
关键词:羊舍病羊细菌性

苏 婷

(夏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夏邑 476400)

1 羊主要细菌性传染病流行特点

1.1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羊主要细菌传染病中较为常见且危害性较强的一种疾病,即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此病多因丝状支原体感染发病,疾病传播过程中常在呼吸道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渠道内,并造成羊群大规模染病,尤其在阴冷潮湿地带会受蚊虫携带病菌影响而加剧传染风险,特别是春冬季多为高发期,因此,养殖户需在日常养殖期间做好早期防护工作,及时切断传播途径。

1.2 羊大肠杆菌病

羊大肠杆菌病实则是在大肠杆菌感染情况下造成羊群染病,此类病羊通常在染病后出现明显腹泻以及黑便、稀便现象,且部分病羊还会伴发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状况。关于疾病的传播易在不洁喂食等因素下增加羊群患病数量。作为急性传染病,病羊在发病3d后出现较大致死可能性,故而养殖户需把控好治疗时机。日常养殖中注意此病的预防。

1.3 羊巴氏杆菌病

羊主要细菌性传染病较为显著的特点在于羊舍内羊群同时出现相似病症。一般羊群感染巴氏杆菌后,容易会患上羊巴氏杆菌病,病羊常出现呼吸异常、咳嗽以及发热(≥41℃)、头斜体偏、肢体僵硬症状。此病在传播期间基本无季节性特点,然而其高发期多为闷热潮湿天气或气候骤变环境,特别是在羊群遭受蚊虫叮咬后更易发病。

1.4 沙门氏菌病

除上述几种病菌外,羊群也会因感染沙门菌而发病,病羊常出现体弱、毛乱、发热等病症。其中易感染时期多在羊群交配受精环节,虽然未见典型季节性发病特征,但育成羊在早秋夏季之际容易患病,且母羊则在早春季易出现流产迹象。针对上述羊主要细菌传染病流行特点,应积极做好早期预防工作,进而杜绝区域性传播风险。

2 羊主要细菌性传染病防范措施

2.1 按时接种疫苗

养殖户在防范羊主要细菌性传染病时,理应及时为羊群接种疫苗,确保在免疫接种后产生较强的抗病能力。其中较为关键的是养殖户在为羊群接种疫苗时,须严格遵循免疫接种标准,既要选择适合的疫苗种类,又要确定好接种时机。比如在接种大肠杆菌疫苗时,养殖户需按照皮下注射法给药,其疫苗药量为0.5 mL/只或1.0 mL/只(90d以下幼羊),2 mL(90d以上羊群),接种后能达到长达6个月的免疫期。而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可以使用氢氧化铝疫苗,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分别对不同月龄羊群进行注射,即3 mL/只(6月龄以下)、5 mL/只(6月龄以上),可在1年内预防传染病。另外,还可在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各补种1次(0.2 mL/只,口腔黏膜注射),接种疫苗2周后就能产生疾病免疫功效。此外,目前还可应用支原体灭活疫苗,以皮下注射对6月龄以上羊群注射3 mL,其余注射2 mL/只。相比其他疫苗,它的免疫期至少为1.5年。

为获得理想的免疫接种效果,养殖户在按时接种疫苗时,应当准确判断羊群接种适宜条件,针对临产母羊或体质偏弱的羊群、7d内有抗菌素用药史的羊群不宜接种疫苗,而且接种疫苗时不能同一针孔处多次接种疫苗,多种细菌性传染病均可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得到有效预防,故此养殖户务必注重免疫接种管理。

2.2 加强羊舍消毒

为确保羊舍内隐藏的病菌得到全方位处理,具体可以利用混合消毒方法优化消毒效果。较为常见的包含手工机械消毒,即直接对羊舍地面、饲料槽、饮水槽等工具人工喷洒消毒液,同时需联合紫外线消毒等方法,增加羊舍洁净度,并且还可采取高温蒸煮消毒法,在驱赶羊群后,以高温蒸汽对羊舍各部位进行消毒杀菌。另外,为减轻消毒工作负担,养殖户可以利用消毒液消毒法。又或是在生物发酵消毒法辅助下提高羊群粪便等循环利用率,以高温发酵原理去除病原体,以免羊舍内因排泄物污染而造成羊群染病。

养殖户在确定好羊舍消毒种类后,还要结合消毒位置优选消毒用品。比如在重点消毒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菌时,宜采取生石灰消毒法,即将生石灰加水稀释后配制成石灰乳(10%~20%),或者使用过氧乙酸溶液(0.5%)。以地面喷洒、粪便集聚地作为重点消毒区域。对羊舍内放置的饮水槽等羊群直接接触的用具处,可以使用来苏水消毒液(3%~5%)或氯铵溶液(0.5%~2%),若消毒羊舍内养殖户洗手池等地方需使用浓度2%或3%的消毒液。

养殖户在对羊舍进行日常消毒时,须先打扫羊舍卫生,而后选择消毒液予以消毒,而在地面消毒中可以应用氢氧化钠溶液(1%)、福尔马林溶液(4%)、含氯漂白粉溶液(2.5%),按照春秋季各消毒1次的频率严格消毒。同时在处理羊舍内积攒的羊粪时,可将其转运到相隔羊舍100m的位置进行埋地处理,并在上方覆盖一层厚度为10 cm的沙土。经过科学消毒后羊舍内卫生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且多种病菌也不易传播,借此维护羊群安全。

2.3 科学配制饲料

羊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通常与羊群免疫力有关,免疫力越差更易成为易感羊群,故而养殖户需从羊群进食方面为羊群提供充足的营养,以便在增强羊群免疫力的同时能达到疾病预防效果。一般在配制饲料时,多包含普通饲料和营养饲料。除了可以直接采购成品饲料外,还可按照标准配方自行搭配。

如养殖户在放养羊群时,可以根据2:3:20:20:25:30质量比分别添加食盐、矿物质、大麦、菜籽饼、麸皮、玉米。而圈养在羊舍内的羊群可依次加入添加剂、尿素、食盐、麦麸、花生饼、玉米粒、豆饼、草粉、玉米粉(0.3:0.3:0.7:6.9:10.3:17:21.5:21.5:21.5)。在羊群汲取所需营养成分后即可在抵御疾病侵袭方面表现出优势。

对于营养物质的使用,可在饲料中加入酵母粉、溶菌酶、蒲公英或者枸杞、山楂、微晶纤维素等,以便羊群进食后保持良好的免疫状态。此外,根据相关研究:若在羊饲料中适量添加黄芪、决明子、陈皮等中药材,同样能够达到增强羊群疾病抵抗力的目的,甚至可以配制中药剂,以中草药预防疾病。如常见的加味麻杏石甘汤(15g桔梗、连翘、栀子、桑白皮、麻黄、杏仁,贝母,20g炙甘草、黄芩,25g石膏,煎煮后用药5d,每日1剂药)。为避免羊群患上细菌性传染病,在日常喂食期间务必注重营养补充。尤其是针对羊大肠杆菌病,可通过投放獐牙菜,改善羊群胃肠道功能,抑制大肠杆菌感染。选配羊饲料时,养殖户还应秉承着“适量性”原则严控喂食量,如成年羊每日饲料进食量宜在3 kg以内,且粗料需按照羊群体重的3%进行投放,青绿饲料则需要保持在体重的7%以内,经过科学喂食,有利于控制羊群患病风险,促使羊主要细菌性传染病得到显著预防。

3 羊主要细菌性传染病的治疗方法

3.1 西医药疗法

在羊群患上细菌性传染病以后,须立即将病羊转移到隔离区,并采用药物疗法控制病情。一般在疾病治疗中常用西医药疗法消退病症。此处按照上文4种常见病有序阐述西医药疗法应用步骤:

①养殖户可以使用土霉素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其用量宜在20~50 mg/(kg.bw),每日早晚各喂服1次,且坚持用药五日,即可缓解病症。又或是以皮下注射法使用磺胺嘧啶钠〔0.15 mg/(kg.bw)〕,或者利用糖配制法(5%葡萄糖溶液)或盐配制法(0.9生理盐水)稀释兽用附红混感914药物(5%新肿凡纳明),每周或每4 d用药1次。在西药治疗中还可利用混合用药方法,如同时注射链霉素(1g)、青霉素(320万单位),进而在西药治疗下减轻病症反应,并且还可选用酒石酸泰乐菌素〔1次/2d,10 mg/(kg.bw)〕,促进病羊康复。

②养殖户针对病羊可以选择抗菌药,如兽用土霉素,每日喂服3次,且每次2 g或3 g(幼羊则以20~50 mg/ kg标准用药),也可在肌内注射法下使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每日用药2次或3次,其药量在5~10 mL/只以内,也可灌服磺胺素(2次/d)。此外,可以使用呋喃唑酮(5~10 mg/ kg,2次/d)药物,若属于新生羊羔还可在用药同时增加胃蛋白酶(0.2~0.3g/只)。如若病羊伴发脱水反应还需进行5%葡萄糖补液治疗(20~100 mL/只),当病羊心脏功能较差时还可皮下注射安钠咖药品(25%,0.5~1.0 mL/只)。经过合理用药即可改善病羊健康状况。

③养殖户同样可以使用多西环素等抗生素,并且可以按照5 mg/(kg.bw)的剂量注射盐酸克林霉素,或者乳糖酸阿奇霉素〔10 mg/(kg.bw)〕,每日注射1次或2次时即可促使病羊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④在以抗生素治疗方法控制病情时,养殖户可以按照30~50 mg/(kg.bw)的标准喂服土霉素或者新霉素,且每日喂服3次(幼羊),或是以肌内注射使用(成年羊,10~30 mL/ kg)。关于呋喃唑酮药物的用量用法则与羊大肠杆菌病相同。另外,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药品同样在羊沙门氏菌病中具有适用性。在确诊并隔离后及时进行对症治疗,由此提高整体治愈率。

此外,养殖户在以西医药疗法治疗羊细菌性传染病期间,还要注意病羊饮用水管理,即检查饮用水是否足够干净,且隔离区是否满足羊群养殖卫生条件,以此杜绝病羊二次感染。特别是羊巴氏杆菌病,其巴氏杆菌支原体容易在水源污染情况下滋生。要想获得满意疗效,养殖户需在清扫好隔离区后优选药物予以治疗。同时,养殖户还应当充分汲取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如向其他养殖户或兽医咨询疾病治疗方法,避免因错误用药耽误病情。

3.2 中医药疗法

在治疗羊主要细菌性传染病时,养殖户还可通过中医药疗法治愈疾病。随着中医药疗法在畜牧养殖业中逐渐体现出重要价值,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不再局限于西药治疗思路,而是以购买成品中药剂或按方配药方式治疗疾病。比如在治疗羊巴氏杆菌病时,养殖户直接使用鱼腥草注射液〔0.1 mL/(kg.bw)〕、黄芪多糖注射液〔0.2 mL/(kg.bw)〕,又或者与头孢噻呋西药进行联用,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致使病羊能快速好转。因羔羊出生后免疫力较差更易感染疾病,所以养殖户还可使用益生菌制剂(50×108CFU/g,每只15 g)增强羔羊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其中所用药剂中多含有中草药,有利于改善羔羊体内有益菌群分布数量。

中医药疗法实际应用时要求养殖户密切关注病羊病症反应,而后配伍中药材。如面对存在呼吸异常、咳嗽等病症的传染病(羊巴氏杆菌病),可以按照下列中药处方使用中草药:处方①:称取20 g瓜子金、蒲公英、桔梗、丝瓜络,15 g冬瓜仁、薏苡仁,25g栝蒌、芦根等药材,以砂锅煎煮法熬成中药剂,放凉后灌服病羊,每日1副,坚持用药4 d后,其病症将得到显著改善,同时还能产生“开胃”疗效,另外,还可增加20g金银花与贝母,15 g生甘草中药材,以便在巩固治疗中优化疗效;处方②:称取15g麦冬、海金沙、桔梗、山豆根、连翘,外加10 g甘草,以相同的煎煮方法煎煮药剂,每日1次按时用药;处方③:称取8 g甘草、柴胡、陈皮以及桔梗和玄参,10g 山豆根、连翘、青黛、板蓝根以及牛芬子、黄芩、黄连,将其碾成粉末后予以冲服;处方④:10 g山楂、当归,15 g白芍、黄连,20 g龙胆草、白头翁,煎煮成100 mL中药剂,早晚各喂服1次。

中医药疗法实际应用中不仅仅具有灌服中药剂的方法,此外还可将100g大蒜捣成泥混合到乙醇(100 mL,95%)溶液中进行长达15d的浸泡,之后将其过滤成2 mL左右剂量的药剂,以水稀释后予以灌服,此疗法同样是遵循中医学原理治疗疾病。

4 结论

综上所述,羊主要细菌传染病具体包括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大肠杆菌病、羊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且均呈现鲜明的流行特点,为有效防治此类疾病,应从接种疫苗、羊舍消毒、配制饲料等方面着手,打造有利于消除疾病传播风险的养殖环境,同时针对病羊需积极利用中医药或西医药疗法最大程度挽回经济损失,进而促使我国养殖业实现长远发展,充分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水平。

猜你喜欢

羊舍病羊细菌性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羊咳嗽怎么治
阿尔梅勒羊舍
羊舍建设关键技术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清水县不同羊舍环境质量监测报告
十招巧识病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