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用糖皮质激素会影响孩子身高吗

2023-12-11作者周鹏翔邢燕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3年10期
关键词:卡松丙酸全身

作者:周鹏翔,邢燕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抗休克、免疫抑制等作用,是多种儿科疾病的重要治疗药物。激素按给药途径可分为全身给药(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和局部用药(吸入、鼻喷、局部涂抹等)。然而,糖皮质激素有着良好疗效的同时,长期治疗可能会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pituitary-adrenal axis,HPA)抑制、生长迟缓、骨密度降低、糖代谢异常、白内障或青光眼等不良反应。

通常情况下,局部用药时,药物绝大部分作用于肺部、鼻部或皮肤等部位,因此相对于全身给药的安全性更好。那么,这些局部用激素到底会不会对孩子的身高产生影响呢?本文将总结相关的文献研究证据,为大家解答。

■ 吸入型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

ICS是治疗儿童气道急、慢性炎症(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的常用药物,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既可作为医院内缓解急性发作的合并治疗手段,也可适用于家庭的长期控制治疗[1]。雾化吸入ICS以气溶胶的形式输出,随呼吸气流进入体内后,与气道表面黏膜上皮细胞接触而发挥疗效。国内常用的雾化吸入ICS混悬液主要包括:布地奈德、二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常用的吸入粉雾剂主要包括: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

ICS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良好。潜在的全身不良反应主要取决于消化道和肺组织吸收入血的药物总量,与药物剂量、生物利用度、半衰期、受体亲和力、亲脂质性、肺沉积量、在肠道的吸收程度、肝脏首过代谢率等因素有关[2]。

国内外诸多指南及专家共识指出,ICS长期维持剂量对儿童生长发育等全身不良反应的影响不显著。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指南[3]、《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1]、《儿童常用哮喘药物不良反应识别及预防专家共识》(2021年版)[2]、《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2018年版)[4]等指出,儿童时期使用ICS对骨密度的变化达不到有临床意义的阈值,对儿童生长发育和骨骼代谢无显著影响,与安慰剂相比ICS长期维持治疗所致全身不良反应(生长迟缓、肾上腺抑制、白内障、骨密度下降和骨折等)的风险未见显著升高。

尽管低剂量下的ICS治疗对患儿的身高无显著影响[5],且疾病的治疗益处要远高于对生长发育的风险,但有研究显示中、高剂量的ICS、治疗年龄为青春期前、治疗疗程较长,可能与患儿的生长受限相关[6-7]。因此,高剂量ICS仅限于短时用于急性发作及强化治疗,一般不超过1~2周。ICS长期控制哮喘时应使用低剂量,谨慎评估ICS对儿童生长潜在的不良影响,密切监测身高变化(最好每3~6个月进行监测)。

■ 皮肤外用激素

外用激素是儿童炎症性皮肤病(如特异性皮炎)的一线药物,具有抗炎、抑制免疫、止痒和抗增生的作用。外用激素可根据作用强度分为超强效[如0.05%丙酸氯倍他索(>12岁)、0.05%卤美他松等]、强效(如0.1%糠酸莫米松等)、中效(0.5%醋酸泼尼松龙、0.05%醋酸地塞米松、0.1%丁酸氢化可的松、0.025%~0.1%曲安奈德等)和弱效(0.1%醋酸氢化可的松、0.25%醋酸甲泼尼松龙等)4类。临床应用需选择合适强度的药物制剂,足量足疗程使用[8]。

目前,尚无权威指南指出常规剂量的外用激素是否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儿童的体表面积/体重比值相均大于成人,儿童发生系统性吸收的风险更高[9]。因此,对于婴幼儿和儿童患者,应优先选择弱效激素或中效激素,并注意批准使用的年龄限制,控制局部用药剂量、给药频次和治疗疗程[10],严密监测患儿生长发育变化。

■ 鼻用激素(intranasal corticosteroids,INCs)

INCs可使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鼻黏膜的糖皮质激素受体,从而发挥抗炎作用,是目前儿童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之一。INCs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鼻腔局部,如鼻腔刺激、鼻出血等[11]。临床常见的鼻用激素主要包括: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12]指出,INCs长期治疗(1年)对儿童的HPA轴和生长发育总体上无显著影响。但也有研究提示[13],INCs对儿童的生长速度可能存在风险。

因此,临床应注意明确各类INCs的年龄限制和推荐剂量,优先使用全身生物利用度低的鼻用激素,如糠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或丙酸氟替卡松的全身生物利用度均在0.5%左右[14]。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相关指标。若患儿合并哮喘并同时使用ICS,需特别注意不良反应的叠加效应。

■ 药师小贴士

相较于全身用激素,我们不必过度担心低剂量局部用激素对患儿生长发育和骨骼代谢的影响。无论使用哪种局部用激素,人体可能都会吸收小部分药量,这与药物特性、使用频率、给药剂量、治疗疗程等密切相关。因此,局部用激素应在临床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严格把握短期较大剂量使用的疗程;长期维持治疗需调整为最小有效剂量,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另外,儿童的身高增长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因此临床医生、药师及家属均需要严密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猜你喜欢

卡松丙酸全身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石榴全身都是宝
养肺定喘膏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
老鳖全身都是宝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测定方法的改进
K/γ-Al2O3催化丙酸甲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2-18F-氟丙酸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
H3PW12O40/Y-β催化丙酸异戊酯的绿色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