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23-12-10韩星

宜宾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贺麟微言归化

廖平是近代川籍经学大家,一生坎坷,为学多变。对其思想来源和思想倾向的研究很多,争议不断。但又两个观点:一是尊今,二是抑古,为其不变的基本观点。贝承熙博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礼制与今古—陈立、邵懿辰背景下的廖平思想》一文中一反廖平受张之洞、王闿运影响的观点,以清代“今古文学”观为基础,提出廖平一变与陈立思想息息相关,从一变向二变的转向与邵懿辰关系不小,三变也以陈立、邵懿辰对礼制的认识为底色。至于最后的说法“陈立与邵懿辰的礼学正是廖平一生学问的根本所在,它们铸就了廖平早年学问的核心骨架,也在之后成为始终回荡在廖平思想之中的余影”说法是否过于,学界研读本文后自可判断。

张林杰的《论廖平〈论语微言述〉残本的引书与引文》是其研究廖平《论语微言述》残本系列论文之一。《廖平〈论语微言述〉存佚考》《结论不可武断:廖平〈论语微言述〉版本问题再探》两文对残本之寻觅、版本等问题作了讨论,并未对残本的具体内容展开深入之研究。由这篇论文开始,作者进入内容讨论。《论语微言述》残本在注解《论语》时引用了大量书籍,作者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其引书特点是以经部为主,尤其以十三经为主,兼及史、子、集各部,还概括引文上的特点,诸如所选引文的妥当性、对部分引文的补充性说明、不同出处引文的并列使用问题等。这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解读该残本,并理清廖平的解经思路。为什么研究引书与引文?作者没有明示,我想是为了研究廖平注释《论语》的方法。当然,论文还未能就引文对《论语》相关章句的印证与诠释作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期待作者的后续成果。

范先明的《华化西学与异化归化的翻译策略——贺麟的文化翻译观》站在哲学的高度和中西比较的角度研究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贺麟的文化翻译观。贺麟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交流、冲突、融合过程中写了《论翻译》,提出“华化西学”的观点,从谈学、作文和翻译三个层面提出如何以中国化西洋学问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而贺麟从翻译角度提出,是因为二十世纪主流的文化取向是向西方学习,而贺麟注意到学习过程中或出现“全盘西化”,丧失文化主体性的隐忧而提出这一观点。作者从华化西学思想的提出、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贺麟归化翻译思想的渊源、贺麟英诗汉译中的归化翻译策略几个方面对这一文化观做了梳理和阐释,是一篇有思想深度和学术底蕴的论文,对于今天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确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贺麟微言归化
“新心学”人生哲学体系何以可能?
——贺麟人生哲学的困境及其出路
微言
微言
微言博议
贺麟:在历史的洪流中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贺麟人生哲学的精神向度
微言天下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