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伦斯·戴维斯

2023-12-06宋朝

财经 2023年24期
关键词:艾莉卡帕戴维斯

宋朝

导演、编剧,2023年10月7日逝世,享年77岁

2023年10月7日,英国著名导演、编剧特伦斯·戴维斯(Terence Davies)在埃塞克斯的家中逝世,享年77岁。他的电影代表作有:充满诗意又极具个人化风格的《远方的声音》、自传痕迹明显的《漫长的一天结束了》、文学改编作品《欢乐之家》等。正如英国电影学院发布的讣告中写的那样,“再没有另一个导演像戴维斯那样,他创作的电影充满省思和洞察力,同时可以如此精确地描述过往的主观体验”。

媒体宠儿,投资人眼中的“毒药”

1945年11月10日,特伦斯·戴维斯出生于英国利物浦一个工人阶级家庭,他是十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戴维斯七岁时,父亲死于癌症。因为母亲是天主教徒,他是在虔诚的宗教氛围中长大的;尽管如此,他在22岁时还是抛弃了天主教。

和大多数当年的同龄人一样,他很小便开始自谋生路。16岁离开学校,他干过海运公司职员,做过簿记员。直到十年后,他才决定换种活法,于是考进考文垂一所戏剧学校,那里离他的家乡利物浦100英里。1976年,当他开始拍摄短片《少年》时,尚是个在校学生。本片成为后来的“特伦斯·戴维斯三部曲”之一。

《远方的声音》是戴维斯的自传,本片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皮特·波斯尔思韦特在片中饰演一个暴虐的利物浦父亲,基本上就是戴维斯现实中父亲的翻版:他恐吓妻子和孩子,在儿子眼中是个精神病患者,以至于他因癌症死后几年间,是孩子们一生中最欢乐的时光。2018年這部电影重新发行,《卫报》称它是导演“早期的自传体杰作,如恐怖片一般扣人心弦”。

影评人喜欢说,戴维斯的电影和音乐片无异,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在他的作品中,总有人在唱歌,不管是在酒馆里,在庆祝场合,还是在教堂,抑或只是从收音机里传来。《远方的声音》中,小市民和他们的孩子躲在防空洞里,为了分散对战争的注意力,一起唱“啤酒桶波尔卡”。观众在婚礼上听到“你如认识苏西”,当波斯尔思韦特拿着马梳走向一匹马时,唱的是“当爱尔兰眼睛微笑时”,哪怕是最残酷的场面,收音机里也会传出“为爱冒险”的歌声。这部电影在1988年戛纳电影节获得费比西奖。

戴维斯是各大影展常客。他的《漫长的一天结束了》和《霓虹宝典》先后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欢乐之家》曾获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英国影片”提名。戴维斯喜欢在文学作品和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漫长的一天结束了》是自传;《霓虹宝典》改编自美国作家约翰·肯尼迪·图尔的小说,以美国南部为背景;《日暮之歌》是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改编自刘易斯·格拉西克·吉本的小说,时代背景是20世纪初的苏格兰。

他执导的《欢乐之家》改编自美国女作家伊迪丝·沃顿写于1905年的小说,片中吉莲·安德森饰演莉莉·巴特,一个被命运诅咒的女人。《村声》杂志对剧本改编和女主角表演,都给予了很高评价。《旧金山纪事报》则认为它是“充满魅力的镇静剂”。当然也有一些负面评价,比如《纽约时报》当年认为它似乎“太丧了”。该片最终只收获500万美元全球票房。

拍完《欢乐之家》后,由于找不到投资,他有整整十年空白期。其间只拍摄了一部向利物浦致敬的纪录片《时间与城市》。影片用了很多新闻片段,辅以当代流行音乐,以及导演本人的旁白。这是最经济的电影制作方式。2011年,在圈内以“不那么商业”而知名的戴维斯总算时来运转,拍了《蔚蓝深海》——如果以阵容来衡量,《蔚蓝深海》堪称是部大片,它由蕾切尔·薇兹和汤姆·希德勒斯顿担纲主演。

《蔚蓝深海》改编自英国作家泰伦斯·拉提根1952年的戏剧,讲述的是蕾切尔饰演的法官妻子,与汤姆饰演的前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陷入一段不伦恋。本片依然不是卖座片,但在评论界收获不少好评。汤姆·希德勒斯顿后来回忆,本片拍摄间隙,戴维斯背诵T.S.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的情景,“他突然开始大段背诵诗歌《小吉丁》,越来越激动,以至于泪如泉涌”。

演员眼中的戴维斯

从2016年起,戴维斯的创作之路发生一些改变。他拍了两部电影《宁静的热情》和《祝祷》,都是以诗人为主角:前者是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后者是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

在《宁静的热情》女配角詹妮弗·艾莉看来,演员和戴维斯之间不是合作的关系,“而是成为他调色板中的颜料”。戴维斯之所以要拍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导演将自己的生活投射到了艾米莉·狄金森身上,两者变得密不可分。

戴维斯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他的经纪人(同时也是他的理疗师)是导演与现实世界打交道的唯一代表。据詹妮弗·艾莉说,每个周五晚上,戴维斯都是在鸡尾酒和老电影的陪伴下度过的。

新片开拍前,戴维斯的剧本总会三易其稿,定稿后便不再有任何改动。对于接下来要拍什么,他脑中有个画面;一旦达不到预想标准,他会非常不安。“我们在狄金森故居只有三天拍摄时间,其中一天没出太阳。他差点崩溃。那场戏对他如此重要,根本不可能将就。原因很简单,镜头捕捉的画面和他想要的完全不同。”詹妮弗·艾莉说。戴维斯和演员的相处模式很特别。他很少让演员在现场有压力,或是觉得难以胜任导演的要求。“如果他喜欢一个镜头,他会不吝赞美,就好像你刚完成一个咏叹调。”艾莉说。在某些方面,他非常坦率,甚至会跟身边人讲自己为何独身——尽管他也会用幽默做盾牌。

戴维斯由母亲一手养大,可想而知,母亲在他生命中的地位有多重要。《宁静的热情》拍摄中有场关于狄金森母亲的戏,让戴维斯不能自已,因为过度悲伤,他只好给自己半个小时冷静时间。“他是电影行业里的一个异类。在今天这个恨不能把每个人都变成内容输出者的时代,在这个内容输出者的形象经过精心设计和打理的时代,特伦斯依然是个电影作者。他拍的电影如此特别,如此个人化,我们很难将其视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艾莉说。

在《祝祷》中饰演诗人萨松的彼得·卡帕尔迪说,他第一次看《远方的声音》(看了很多次)时,立刻辨认出三样东西:坚毅、惆怅,还有歌唱时无拘无束的快乐。在卡帕尔迪成长过程中,他经常在身边大人身上看到这三样东西。所以当他有机会和戴维斯合作,连对方的剧本都没看,便一口答应了。

戴维斯对表演的要求可用精确来形容。他要求演员严格采用一种“无表演”的表演方式:每一个画面,摄影机每一次运动,演员的每一次走位——小到停顿、表情和节奏,他都会干预。也许很多演员不喜欢这种导演风格,卡帕尔迪却受益匪浅。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戴维斯。某次卡帕尔迪拍了个还行的镜头,戴维斯悄悄走过来,对他说:“再哀伤点。”“我该用什么表情?”卡帕尔迪问。“非常严肃。”戴维斯告诉他。等那场戏拍完,导演对他说,“我可以正式收养你吗?”那是戴维斯赞美演员的独特方式。

《祝祷》拍摄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戴维斯在片场戴着面罩,形状看起来很像20世纪80年代警察用的防暴盾牌。“他红扑扑的脸看着很像一个有同情心的警察,因意外而卷入矿工罢工事件中。”卡帕尔迪后来回忆。休息的时候,戴维斯有顽皮的一面,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神情;一旦开始工作,那个神情马上消失不见。

作为观众的导演

和所有电影导演一样,大多数时间,戴维斯也是观众。他还记得,这辈子第一次看电影,是在七岁那年,大姐带他去了一家名为奥德翁的电影院,看的是《雨中曲》。直到晚年,这部电影依然是他最喜欢的一部。那是个看电影需要仪式感的年代。幸运的是,他家附近有八家电影院。即便过了半个多世纪,他也记得自己看《雨中曲》时坐在哪里。虽然那时他还太小,无法欣赏简·哈根的表演,但他一直记得她的那句台词:“如果我们给单调的生活加点乐子,就不会觉得辛苦工作不值得。”

戴维斯对奥德翁的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连电影院墙壁上的浮雕都记得。看《雨中曲》时,当男主角开始唱“Singin in the Rain”,他會从头哭到尾。“你哭什么啊?”姐姐问。“他那么快乐。”小戴维斯说。很多年后他才知道,那场戏拍了整整三天,为了拍到雨的形状,水里加了牛奶。歌唱结尾也让他感动。“当临时演员接过雨伞,你会想,他是谁。我经常想他身上发生了什么。当他意识到面前就是吉恩·凯利,他会怎么想?”

成为导演后,他反而很少再进电影院。尤其是去看自己拍的电影,对他而言,那种经历太恐怖了。“有人稍微一侧身,你会想他是不是看不下去了;如果那人还动,你会觉得他确实看烦了;如果继续动,你会想把他杀了。”

戴维斯认为,今天看电影没有仪式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舞台上的幕布消失了。

另外,看电影时身边观众喋喋不休也让他心烦。“他们以为是在自家客厅里。当然不是,你是在公众场合,身边还有别人。”他晚年在电影院看电影,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有个女孩不停地讲话。戴维斯使劲戳了一下她的脑袋,并告诉她:“我是来看别人演出,不是你。”

(作者为资深影评人;编辑:臧博)

猜你喜欢

艾莉卡帕戴维斯
艾莉的烦恼
进一步放大细腻通透的优势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 MODEL M/MODEL S/BASSON 88
爱的就是这股Hi-Fi味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Balthus 70
丢失的皮鞋
迈出第一步
海滨城市寻找记
文斯诉上海卡帕商标侵权
再近一些
太空艺术家唐·戴维斯
戴维斯的古怪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