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建构策略

2023-12-04陈梅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桥中心小学

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陈梅开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桥中心小学

评价作为数学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已成为撬动新课程改革工作持续进行的杠杆。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单元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创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应用多元化的方法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有效评价,切实完善单元教学,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和成果。同时,教师要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建构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主动,从而不断完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建构的出发点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小学数学单元教学需要师生双方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课程内容,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现象的价值评价,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课堂教学行为,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由评价主体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各要素以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传统教育观以“知识客观性”为核心,强调“知识的被动接受”和“完整复制”。新课程标准重点关注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再现度,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而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为提问而提问、为互动而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在考虑给学生提供何种知识,而未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新课标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现代化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思想贯穿其中,在教学活动中更加关注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结合,关注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在对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要从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是否充分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否体现出新课程设计的理念和要求等方面进行考查。具体来讲,教师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建构时,需将以下几点作为出发点:(1)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使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生活体验等真正地融会贯通起来。同时,不仅要兼顾学生的当前学习需求,还要兼顾学生未来的需求。(2)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现实需求相结合,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进行知识构建,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念为主要教育内容,特别是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传授以及对数学基础活动体验的强化。(3)在学习方法方面,要从“教学方式”向“学习方式”转换,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育方法的理念,以达到“自主、体验和个性发展”的目的。(4)现代数学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现代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的了解与尊重,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创造与成功的机会。为此,在单元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创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应用多元化方法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有效评价,切实完善单元教学,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和成果。同时,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建构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主动,从而不断完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质量。

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建构策略

(一)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诊断性评价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诊断性评价以学生学习行为与结果为研究对象,两者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更注重实现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相对独立的建构性学习,所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表现进行评价时,要根据学生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评价,不能根据静态的教学设计环节或要素来评价,这样才能凸显出数学学习的理解建构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获得的评估信息才能起到诊断和改善教学行为的作用。与此类似,学习结果评价指向了数学能力与素养,要对其进行评定,就必须借助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测评工具。

小学数学教学诊断性动态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标准,属于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的依据,以具体学科内容为基础,是对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可以考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状况;二是课程标准,即指在完成对应的课程内容之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所达到的整体水平。教师以课程目标和学业标准为基础,可以使用标准参照评价的模式,对学业水平展开调查和评价,利用水平划界和试卷等值处理,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展开不同级别的行为描述,利用评价工具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上,对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水平进行评价。例如,在讲解“小数的意义”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出示测评题(见表1),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诊断性评价。通过教师的诊断性评价,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业表现,还能为后期整改学习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提供必要依据。

在进行教学预设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预设与生成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针对学生学习表现,对学生做出客观评价。生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一种多级、综合性和深度评价,生成性评价与一次性评价有很大区别,其强调的是评价的系统性和动态性,要求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学习的意见,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动机,从而提升单元整体学习质量。例如,在“长方体”大单元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学习目标及是否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如评价学生是否主动参加学习活动、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具有良好的求知欲及是否能与同伴共同学习、相互分享学习资源,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对待数学大单元学习,更好地适应新的数学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意识,全面提升数学学习有效性。

表1 小数的意义诊断性评价

(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生成性评价

科学活动本是一个追求真理的活动,科学家应当报以一颗追求真理的决心,但是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科学家也不是一个生活在真空,科学家不得不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对于科学家贡献的评定越来越单一化,越来越体制化,用论文的发表数量或者实验的研究的成果来衡量科学家的贡献,高校中教师职称的评定常常与两者挂钩,从而导致科学工作者为了职业生涯的考虑而不得不抄袭论文,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甚至是制造虚假研究数据,已达到晋升的目的,高校学生也为了尽快得到学位证书,尽快进入社会工作,也对他人论文研究成果进行盗用,以致今早顺利完成学业,这些科学越轨行为都与当今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浮躁的社会氛围难以分割。

旌义坊为三间四柱五楼庑殿顶青石牌坊,高5.8m,宽6 .7m,牌坊两侧有八字墙。明间面阔2.97m,高3.64m,次间面阔1.09m,高2.79m(图1)。牌坊为仿木结构,石雕砖雕保存较好,墨绘褪色无法辨认。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是实施以生为本教学的必要环节。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有利于学生在互助、互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同步发展,从而提升班级的整体数学教学水平。例如,学生在完成了“年、月、日”这一大单元的有关知识后,可以通过“同学,请你对我进行评价”这一形式,让学生对彼此的学习进行评价。有关评价活动,就是要求学生和同桌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如(1)他在课堂上听课认真与否?在你遇到不懂的年、月、日知识时,他能及时地为你解答吗?(2)他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闰年有多少天?”相关问题时,声音是否洪亮?(3)他在制作数学手工作品时,是否详细地展示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4)你还想对他说什么?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指出对方的优点、缺点,并且可以适当地向对方说出激励性的语言,以推动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共同学习和进步。

(三)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多主体评价

新课标实施后,重视发展学生主体性。教师在动员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进展,分析自己在学习时的不足,使其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逐渐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记录者,并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评价自己在学习时的具体表现。例如,在学习“年、月、日”时,学生可以结合以下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即:(1)了解年、月、日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掌握与平年、闰年有关的内容;了解闰年、平年每年、每月各有多少天。(2)学习应用24 时计时法的技巧;初步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3)结合所学的知识制作相关的数学小作品;制作作品过程中数学思维清晰,能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如此一来,根据单元测验的结果,学生可以制定后续学习目标。同时,结合作业完成情况,对一周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谈一谈自己最近的学习体会。除此之外,学生可以与自己在课堂上所制作的数学小作品相结合,如制作与年、月、日有关的知识校历等,来测试自己是否可以在实践中将数学知识合理运用,从而更客观地评价自身的学习能力。

1.学生自评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将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作为重点,还要将学生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作为重点。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也要认识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特殊的改变。有效的评价可以维护学生学习自信与自尊,并激发其数学学习创新能力与潜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评价的效率和效果非常有必要。教师要转换学生主体,邀请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应该从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两个方面进行。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中,表现性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在概念理解、问题解决以及综合运用等方面的学习成就。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一致性是衡量教学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标准。若要达到教与评的一致,就必须把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核心概念、主要观念和主要能力的认知是其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有的知识经验都是后期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预设核心问题需要教师对新旧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清晰的认知,所预设的问题不但要激活学生大脑中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处于易于进行思维活动提取和运用的状态,还要帮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经验中寻找到思考的来源和起点,从而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Protection Schemes of Submarine Power Cables in Offshore Wind Farm SU Rong,YUAN Guokai(121)

(四)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表现性评价

2.学生互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评分规则的框架来设计并实施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学习目标。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上,以大部分学生对理解目标的评价为依据来调整并完善教学过程。只有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否则就会导致后面的教学效果不佳。如教学“小数的性质”这一大单元内容时,教师为实现教与评的一致性,就可进行表现性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核心概念的了解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步骤来设计分层的学习活动,把表现性的任务具体化,并且把其组织到一个逻辑顺序中,这些顺序有助于学生建立一种逻辑上的、逐步的、由现象到问题解决的学习经验。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对核心概念、基本概念、关键能力的理解以及对知识的整合和创新能力的评价,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出以核心概念、大观念或关键能力为中心的表现性目标、评价、任务及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培养将多元知识应用于真实情境中的能力。

第二,大学生创客教育拒绝填鸭式教学,追求体验式学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程度也有了较大提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大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受到影响。传统的书籍、课本等知识渠道的使用率逐渐降低,基于网络信息的知识渠道使用率随之提升,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复杂化,其学习需求发生了改变,如果教师依旧采用填鸭式教学,那么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就会受到影响,教师要充分考虑当前大学生对体验式学习的追求,加强教学实践性,展开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创客活动。

对于这些正史记录下来的历史事件,民间叙事中几乎都有涉及或是镜像式呈现。而且,对于辽宁满族民众来说,这些真实发生的历史并非正史寥寥几笔的简单存在,也更非无关紧要的闲杂记录。相反,这是他们实实在在的生活与日常,是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存在过的人生印迹。与上层官方记史相同,他们也有发出声音和记录历史的权利。于是,底层民众按照自己记录历史的原则和策略去呈现另一类口述历史。若是正史没有记录或是不便记录的,民间口承叙事要通过底层视角去记录;若是正史中有记录但不详实不全面的,民间口承叙事要对它进行弥补和较正。

三、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建构反思

(一)预测引学,引领评价走向

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前,针对学生数学学业能力水平现状,展开有效调查,对学生基本学情、数学学习态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课前导学单。例如,教学“认识百分数”这一大单元时,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课前测试。即:(1)请选择两个不同的百分数,并将其读出来、写出来。(2)智能手机上显示还有70%的电量,请用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70%。通过对前测结果的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大部分学生都会“读写百分数”,对“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认知,还可以运用在网上查找资料或者与同学合作交流等方式,对百分数有关内容进行探索。教师要以课题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前测评价,这对分析班级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之间的差异有帮助,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二)优化课堂评价内容细则

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中,若要让学生的多维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教师则需以课堂观察量表为基础,展开课堂诊断,将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并制定出过程性评价、即时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细则,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是否能积极地参与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能主动地将对自己有帮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同时,评价学生上课是否用心聆听,是否有与同窗积极沟通的习惯。针对课堂观察诊断,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将结果收集起来,并将其记录下来,检验学生的分析和整合知识技能的能力,进而为其有效学习提供指导建议。

猜你喜欢

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