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3-12-04曾伟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2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压高血压

曾伟红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最常见的急症。AMI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1]。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基础疾病,在发生AMI后更容易发生并发症,因此老年AMI患者在经过急性期心肌梗死治疗后,还需要给予更适合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专业性、综合性的科学护理,从而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3]。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性、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还会给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4]。本文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人民医院接诊的104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相比常规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10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均筛选自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病例。纳入标准:①年龄超过60周岁;②急性心肌梗死经过急性期治疗后的康复期患者;③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高于140 mmHg和90 mmHg;④数据资料完整;⑤患者和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及意义,并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随凝血功能障碍者;②有药物过敏史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⑤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分组时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各52例的两组。

对照组采用基础性护理干预,包括监测相关生命体征,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叮嘱患者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等。

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对症干预:对患者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若发生心律失常等相关并发症,及时告知主治医师,给予相应处理。对每日输入量和输注速率进行合理调节,每日输入量低于1 500 ml,每分钟最佳输注速度为20~30滴[4]。②健康教育: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预防再次发生心肌梗死。对于有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急性心肌梗死人群,应强化戒烟限酒,同时控制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老年人的诱因多为有冠状动脉的基础病变,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客观评估,并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年龄、理解能力、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③心理护理:该疾病具有发病快、病情重、预后效果不佳等特征,容易使患者出现紧张、担心、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积极主动交流,对疾病治疗相关问题耐心地为患者解惑答疑,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为患者进行成功案例经验分享,给予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和紧张等情绪,避免情绪波动[5]。另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引导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家庭的支持和温暖对改善患者心态、保持乐观健康的情绪至关重要。④指导用药:在住院期间,通过多种形式保证患者按时服药。若患者出现记忆力差或年龄较大的问题,把药物递到患者口边,协助患者服药,防止患者漏服、错服;同时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及擅自停药或增减药物的危害。⑤其他干预措施: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睡眠充足,戒烟戒酒;指导患者健康饮食,为了保证身体运行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身体康复,日常可以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6]。若患者的血压持续升高,护理人员需详细记录其用药情况和血压变化情况,便于医师调整血压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合理控制血压。

1.3 观察指标 血压水平:对两组老年患者护理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进行测量对比。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s和构成比(%)描述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当组间差异明显(P<0.05)时,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对比 共纳入104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每组各52例。其中试验组患者年龄62~80岁,平均(70.05±3.67)岁,男性28例(53.85%),高血压病程3~17年,均值(9.83±2.16)年;对照组患者年龄60~83岁,平均(70.16±3.52)岁,男性患者29例(55.77%),高血压病史3~18年,均值(10.06±2.45)年,比较两组老年患者以上的各项基线资料,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比较意义。

2.2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对比,(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mmHg)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老年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心肌梗死急性期治疗后的护理主要有以下作用:促进心功能恢复,帮助患者逐渐适应体力活动,促进心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正确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复发,降低再次住院的风险[8];通过康复期护理,患者可以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康复期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预防并控制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9]。因此,不仅医务护理人员,包括患者和家属,也应该重视心肌梗死急性期治疗后的康复期护理,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近年来,在现代医学水平持续发展的影响下,临床护理理念不断革新,在临床上已经开始广泛应用综合护理干预[10]。

综合护理干预是遵循现代护理理念产生的全新护理模式,具有全面性、细致化、针对性的特征,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得到广泛认可[11]。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升护理质量[12]。

本研究中,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试验组老年患者护理中,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这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降低血压、预防并发症效果更佳。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服务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过程,在积极治疗心肌梗死的同时,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心肌梗死相关的症状如胸闷、气促、心绞痛等,使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及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经过AMI积极临床治疗后,施以综合护理干预,相比常规护理能更有效地预防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整体护理效果[13]。

总之,AMI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医护人员除了积极有效的紧急救治处理外,还应加强急性期救治后的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有效的综合性个体化护理计划并实施之,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做好患者健康教育,使之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有效地疏导患者的负面心理,从而有效降低死亡率,提升救治成功率。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