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肺功能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提高肺功能检查的标准率

2023-12-04赖书香洪明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2期
关键词:达标率满意度标准

赖书香 洪明花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福建 厦门 361000)

近年来,肺功能检查在临床诊断和评估肺部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肺功能检查通过测量呼吸机械的功能和气体交换情况,可以帮助临床医师评估肺功能、诊断肺部疾病并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然而,尽管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其中之一是检查标准率不高[1]。肺功能检查的标准率是指患者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和要求进行检查的比例。标准率的低下可能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性和丢失重要的临床信息,影响临床医师对患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决策。因此,提高肺功能检查的标准率对于优化临床实践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在肺功能检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患者可能面临着焦虑、恐惧、压力等情绪,导致其在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和抵触情绪。此外,肺功能检查可能涉及某些不舒适的操作,如深呼气、配合吸气流量测定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患者的合作度降低,进而影响肺功能检查的标准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心理护理对提升肺功能检查标准率的效果,以改善患者的参与度和合作度。尽管一些研究已经探讨了心理护理在肺功能检查中的作用,但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分析[2-3]。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接受肺功能检查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心理护理在肺功能检查患者中检查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2023年2~6月期间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接受肺功能检查的80例患者。纳入标准:①无其他心、肝、肾等严重脏器障碍者;②均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③无精神障碍、意识障碍、交流障碍。排除标准:①为癌症患者;②存在高血压、抑郁症、焦虑症等其他慢性疾病;③精神分裂症者或思维不清、呼吸衰竭、意识障碍、严重感染者;④临床资料不全;⑤在本次研究期间参与了其他干预性研究者[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按一般护理方式开展管理,包括对患者讲解肺功能检查期间的目的、优势、注意事项等,加强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等。

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增加采用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包括:①与患者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沟通,尊重和关心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和顾虑,尊重患者意见,尊重其个人隐私,提供舒适私密的检查环境,让患者感到安全和受到尊重;②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进行解释和指导,避免使用过多的医学术语,以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并依从检查要求进行肺功能检查;护士对患者表达关心和关怀;③提供信息和教育:护士可以通过口头说明、书面材料或多媒体资源向患者提供有关肺功能检查的详细信息,让患者理解检查的重要性,解答其疑问,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提高其参与肺功能检查的积极性;④确保肺功能检查环境的舒适性,包括提供适当的温度、照明和噪音控制,以及提供舒适的座椅,为患者提供一些舒适的支持措施,如提供毯子或音乐等,以帮助患者放松和安抚情绪;此外,护士可以教患者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紧张,提升患者的舒适感和参与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检查的配合度、检查时间、图像达标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4]。观察下列指标:①肺功能检查配合度:检查配合度调查通过自制调查表进行,总分100分,分值在90分以上表示配合度良好,分值在70~89分表示配合度一般,分值低于70分表示配合度差,总配合率=(配合度良好+配合度一般)例数/总例数×100%。②肺功能检查所使用的时间。③图像达标率:影像学图像清晰,符合诊断要求。④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咳嗽、胸闷、四肢麻木等。⑤护理满意度调查: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总分制100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前两者比例之和为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时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4例(60%),平均年龄(58.17±3.29)岁,对照组中男22例(55%),平均年龄(57.87±6.98)岁,两组基线资料近似,具有可比性(均P>0.05)。

2.2 两组患者检查配合度比较 观察组总配合率为100.00%,对照组总配合率为82.50%,观察组患者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查配合度比较[例(%)]

2.3 两组平均检查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检查时间为(13.88±2.41)min,对照组平均检查时间为(18.31±2.86)min,观察组平均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图像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图像达标例数为38例,达标率为95.00%;对照组图像达标例数为31例,达标率为77.50%。观察组图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

2.5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 不良反应如头晕、咳嗽、胸闷、四肢麻木等,观察组发生率为0;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10.00%)(P<0.05)。

2.6 两组患者对检查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7.50%,而对照组为85.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检查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干预手段,强调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情绪需求,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情绪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等方式,帮助患者应对和管理自我心理。

既往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在提升肺功能检查标准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其不适感,促进患者的合作度和参与度,提高肺功能检查的标准率[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P<0.05);观察组平均检查时间为(13.88±2.41)min,短于对照组的(18.31±2.86)min(P<0.05),且观察组检查配合度、图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肺功能检出中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升,可见心理护理在肺功能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显著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率、满意度,提高肺功能检查的标准率。分析其原因,肺功能检查通常需要患者积极合作,如按照指示进行深呼吸、咳嗽、配合设备操作等,而一些患者可能因为紧张、恐惧或不适感而缺乏合作意愿,心理护理通过交流沟通、尊重患者要求、健康教育及提供舒适检查环境等多方面措施,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患者的参与度和合作度,提高了肺功能检查的标准率;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与肺功能检查的标准率密切相关,满意度高的患者更愿意接受后续的检查和治疗[6-7]。

刘倩群等[8]表明,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建立起互相理解、尊重和支持的基础,信任关系是有效心理护理的前提,能够帮助患者放松情绪、增加对肺功能检查的接受度和合作度。

王菲等[9]在其研究中指出,心理护理通过提供情绪支持,情绪支持可以通过倾听、安慰、鼓励和肯定等方式实施,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提高其合作度和参与度;同时,肺功能检查可能会引起患者如呼吸困难、咳嗽、头晕等不适,导致注意力集中在不适感上。心理护理通过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提供音乐、讲故事、进行轻松谈话等,减轻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不适,使患者更专注于检查过程本身,提高检查的标准率。减轻不适感可以通过合理的呼吸指导、姿势调整、缓慢而有序的操作等方式实现;另外,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喜好,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个性化护理可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提高检查的依从率和标准率。心理护理还可提供后续关怀,如解释结果、提供情绪支持、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定期随访和监测等,有助于患者在肺功能检查后得到继续的支持和关注。后续关怀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和参与度,也进而提高肺功能检查的标准操作率,从而为临床医师提供客观正确的数据指标,有利于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10]。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肺功能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显著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患者的检查依从率和配合度,提高肺功能检查的标准率,从而为后续的临床诊疗提供更为客观准确的肺功能检查指标。

猜你喜欢

达标率满意度标准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