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案管理整合家庭关怀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2023-12-04徐雯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2期
关键词:个案关怀功能障碍

徐雯娟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我国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比病例呈现上升趋势,对老年群体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2]。轻度功能认知障碍患者属于从正常人员逐步转变为老年痴呆的阶段,处于该阶段的老年群体出现超过其年龄范围的记忆或是认知障碍。在多数威胁老年群体健康的疾病之中,老年痴呆正逐步成为继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之后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3-4]。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已超过900万,占世界范围内老年痴呆患者病例的25%左右,加上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该比例仍会不断增大,对患者家庭造成严重负担。对于此类患者需要遵循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则属于国际公认的老年痴呆前期状态,该阶段是对患者进行干预的最佳时机[5-6]。在干预过程中,需要从心理、日常活动以及社会交往三个方面入手,即:提升患者认知能力,保障患者心理状态的转变以及具有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其中个案管理模式则是以循证原则为基础,针对患者的实际需求,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进而保障对于患者的干预效果,同时来自家庭方面的关怀、生活照护以及精神支持对于患者病情的转归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7-8]。本文将探究分析个案管理整合家庭关怀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详情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时间在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以及观察组(个案管理整合家庭关怀)。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

对照组方法:予以患者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等常规管理措施。

观察组方法:(1)个案管理:引导相关护理人员进行个案指导下多元化管理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确保管理质量的可持续提升。同时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以及基本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其中包括:应用心理评估量表明确患者心理状态、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进行评定,应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整理患者各项检查结果,确保相关护理人员能够有效的掌握患者的实际病情。并整理院内以往类似的典型经典病例,以此为基础,落实个案分析工作,明确在实际落实管理措施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患者的实际需求、消毒措施是否存在不足等,进而对现阶段的相关干预措施进行全面的优化,保障干预的高质量性。同时为患者建立其专属的档案,档案中应该涵盖患者的各项基础信息(性别、年龄、认知障碍程度等)以及病例资料,在实际落实干预措施时,需要将相关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记录,明确在该时间段内对应干预措施所取得的效果,对于效果欠佳的干预措施,则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优化,保障管理质量的可持续提升。

予以患者认知训练,首先通过明确患者的语言能力,予以其针对性的训练,如:对于存在命名性失语类型的患者,则可引导其反复的说出物品的名称,强化其记忆以及语言能力;对于运动性失语类型的患者则可为患者示范发音的口型,引导其跟着医护人员进行口述,灵活的使用各种类型的卡片,引导患者说出卡片中物体的名称等;予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的日常生活行为入手,为患者示范洗脸、刷牙、上厕所等方面的动作,引导患者进行模仿,通过反复的训练强化患者的记忆。最后引导患者进行注意力的训练,通过指导其进行简单的纸牌游戏,引导其阅读内容相对简洁的画报、图书等,强化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过程中通过指出图书中对应的物品,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其进行辨认,提升其识别能力。

予以患者认知刺激疗法,主要通过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如:实施怀旧治疗、验证疗法等进行系统评估,将其中有效的组成部分作为认知刺激疗法的设计之中,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认知刺激疗法。每次治疗开始前,引导患者进行10~15 min的非认知性热身活动,主要包括:传球游戏、唱歌等。之后引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具有趣味性的主体活动,如:躯体游戏、童年回忆、物品分类、钱的使用、数字游戏等。最后以10~15 min的小组游戏结束。认知刺激疗法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尊重不同患者之间的差异,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患者的能力差异,以患者的实际病情状态为基础,设计其感兴趣的活动,引导患者积极参与,进而达到更为优良的治疗效果。同时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认知刺激疗法强调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尽可能的应用多感官刺激,进而最大程度的刺激患者的认知,同时使其能够进行更多的交流以及护理,强调引导患者进行积极思考,思考其与他人、物体、以及环境等所存在的联系。

(2)家庭关怀:建立以医师-护理人员-患者家属为基础的家庭关怀小组,为患者建立健康知识平台,微信沟通交流平台:添加患者家属联系方式,组建微信群,定期在群中发送健康指导小视频,建立公众号,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及总结以往病例资料,进行相关自护技能的收集与整理,通过检索JBI循证实践中心数据库、医脉通指南、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等信息,获得相关证据,定期于所建立的微信群以及公众号之内进行发布关于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老年痴呆相关知识的文章,以每日1次的频率进行更新,保障患者家属能够进行高质量学习。同时由指定的护理人员对相关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以及公布,收集整理患者及其家属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以及难点,由相关护理人员对各项问题进行统一的收集与整理,完成后由小组针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制订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进行编辑,发送至微信群之内,最大程度的为患者解决困难。同时可引导其于群中分享自身在日常照护过程中的经验以及心得,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解决患者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微信平台引导患者家属提升对于患者的关怀以及照护,在饮食方面:饮食结构与老年痴呆认知功能障碍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据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分析健康老年群体与老年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群体的饮食结构,发现:老年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群体的饮食构成主要以肉类、蛋类等类型的食物为主;健康的老年人则以谷物、蔬菜等类型的食物为主。同时有研究显示日常饮食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蔬菜以及鱼肉等食物为主的老年人,其出现老年痴呆的概率更低,而以过度摄入糖分、腌制类食物以及饱和脂肪酸类型的人群,出现老年痴呆的概率则较之会明显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老年群体的饮食结构与其出现老年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存在联系。因而在实际对此类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需要引导患者降低对于腌制类食物、糖类等类型食物的摄入,日常饮食遵循低脂易消化的原则。

落实心理引导,通过家庭走访或以面对面的方式对其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将脑疾病的相关信息对患者进行宣教,使其知晓该疾病的危害,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禁忌事项,确保患者在日常生活的安全性。同时予以患者适当的心理引导,由于疾病患者内心可能存在压抑、焦虑甚至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该些心理因素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影响其恢复效果,应当予以其恰当的心理引导,避免出现因长期压抑而出现负性情绪,产生不良刺激。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

1.3.1 认识功能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量表)进行评定。

1.3.2 日常生活能力 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

1.3.3 生活质量 应用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进行评定。

1.3.4 心理状态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

1.3.5 满意度 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体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对照组患者51例,男28例,女23例,平均年龄(66.82±2.37)岁。观察组患者51例,男31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67.89±3.10)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2.2 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3 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分)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2.6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老年痴呆具有不可逆性,如果当患者处于中晚期再对其进行干预,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因而早发现,早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需予其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的发展程度[9-10]。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了个案管理整合家庭关怀的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其中个案管理相比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明显优势,其能够通过个体评估的模式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而明确患者真实的护理需求,确保相关医护人员在落实干预措施的过程中,能够从根源入手,有针对性的解决患者面临的问题,在保障干预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个案管理整合家庭关怀的模式干预后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使用的常规管理措施(P<0.05),充分证实,个案管理联合家庭关怀在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意义高于常规管理措施。分析其原因,目前,我国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多数时间处于家庭环境之中,其照护主要仍依赖于家属,好的家庭环境、家属之间优良的沟通以及具有关爱与亲情均能够有效的保持老人群体认知功能的良好状态[11-12]。通过将个案管理与家庭关怀进行有效的结合,可满足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护理需求,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数量较少,可能遗漏部分特殊情况,因此后续可延长研究时间、增加研究对象数量,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准确性。

综上所述,个案管理整合家庭关怀的管理模式可改善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心理状态,保障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

猜你喜欢

个案关怀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放下偏执,路还很长——访谈两位个案医生及家长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