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观察

2023-12-04郭凌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2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心脑血管氨氯地平

郭凌燕

(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福建 厦门 361000)

高脂血症及高血压是我国老年人群的常见慢性疾病,两者虽然为独立疾病,但可互相影响,如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疾病进展将使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1]。氨氯地平是治疗高血压最常用的药物,能够有效稳定血压水平,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均是调脂的常用药物,氨氯地平经常与其中一种调脂药物联合治疗用于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两种联合方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是否有差异,本研究为此探讨了在社区治疗中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比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的疗效,为该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本社区服务中心2022年1月~12月内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7 mmol/L,血清总胆固醇(TC)≥5.7 mmol/L;②用药前,患者均已知情研究内容,自愿加入研究;③能够提供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疾病;②因药物所致的高血压或高血脂症;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④用药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⑤近期内采取肝素、血脂代谢药物等其他相关治疗。

1.2 方法 共纳入120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

对照组采取氨氯地平片(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2642,5 mg)联合辛伐他汀片(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213,10 mg)治疗。氨氯地平初始治疗剂量为每次5 mg,1次/日,如连续治疗4周后仍未达到降压水平,则需调整治疗剂量为每次10 mg,1次/日;辛伐他汀20 mg/次,1次/日。

观察组采取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44,20 mg],阿托伐他汀每日20 mg,1次/日,氨氯地平与对照组治疗方式相同。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半年后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血脂水平 [TC、甘油三酯(TG)、LDL-C]。

分析两组治疗半年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脑血管事件。不良反应包括肝酶异常(ALT和/或AST升高≥3倍正常上限)、消化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胀等)。心脑血管事件(包括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冠心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数据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纳入120例患者,每组60例。观察组:男性33例(55.00%),年龄范围为62~85岁,平均年龄(70.23±2.66)岁;对照组男性31例(51.67%),年龄范围为60~89岁,平均年龄(70.26±2.7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半年后两组血压水平均明显降低,较之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降低更为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mmHg)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脂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肿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较之于对照组,观察组血脂水平降低更为明显(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2.4 分析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无肝酶升高(ALT、AST水平≥3倍正常上限),1例消化道不良反应(恶心、腹胀),不良反应率为1.7%,对照组肝酶升高1例,消化道不良反应2例(恶心1例,腹痛1例),不良反应率为5.0%,阿托伐他汀组高于辛伐他汀组(P=0.006)。

心脑血管事件:观察组共发生2例(3.3%),1例短暂性脑缺血,1例心绞痛;对照组共发生5例(8.3%),1例短暂性脑缺血,1例脑出血,3例冠心病(包括1例心肌梗死)。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

3 讨论

近年来,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病率逐年增长,对我国社会与个人家庭造成了严重影响。老年患者是该病常见群体,受多种因素影响,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如控制不佳可能引发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多种心脑血管事件,严重可威胁生命安全[2]。因此,还需加强对这类人群的用药治疗,延缓疾病进一步发展。

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子水平降低,导致血管扩张,降低外周阻力,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2-3]。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属于羟甲基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起到调脂作用,主要降低LDL-C、TC水平,对TG水平也有降低作用,常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3]。此外,研究还显示阿托伐他汀能减少动脉壁炎症反应,抑制斑块进展,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4-5]。LDL-C、TC等血脂成分是导致人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成分,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阿托伐他汀钙属于强效降脂药物,辛伐他汀属于中等强度降血脂药物。二者均能通过降低LDL-C、TC、TG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6]。

对于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社区老年人群,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相比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这两组治疗在临床效果上是否有差异?本研究进行了探讨,其结果表明,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后,患者血压、血脂降低水平相比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组更明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阿托伐他汀能够强效降低血脂水平,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更好地保持血管弹性以利于血压水平调节,更好地协同氨氯地平的降压作用,因此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优于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7-8]。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相比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也更低。提示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不仅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血压、血脂水平,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而且药物不良反应少,药物应用更安全,对于血压、血脂水平较高,伴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其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较高,更适合选择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来降低血压、血脂以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事件,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9-10]。

本研究结果提示,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相比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血脂水平及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且不良反应更低。这为社区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老年人群在选择药物治疗方案时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本研究是单中心的社区水平研究,样本数较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结论的可靠性还需要在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多中心的大规模人群研究进行验证。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老年患者的社区治疗中选择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降低血压、血脂水平效果更佳,能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心脑血管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