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米诺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12-04张美泉王集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2期
关键词:西沙头孢性肺炎

刘 歆 张美泉 王集红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福建省老年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福建 福州 350000)

社区获得性肺炎属于肺实质感染性炎症,主要发生于医院外,包含在院外感染处于潜伏期内因其他原因住院治疗后发生的肺部感染。经有关调查研究资料表明,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死亡率均逐年提升,不仅影响基础性疾病的治疗,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也有严重影响[1]。目前,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应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因种类较多存在严重的药物滥用现象,造成了医疗资源严重浪费,可见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属于临床广泛关注的问题[2]。头孢米诺钠是一种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的新型抗菌类药物,有利于抑制病原菌细胞壁形成,对于革兰阳性、阴性菌均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特别是肺炎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流变杆菌属等[3]。为深入探析头孢米诺钠应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期间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本文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接受诊治的63例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头孢米诺钠相比莫西沙星的临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抽检样本病例为我院收住呼吸内科的患者,收集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入组对象均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研究遵循知情原则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以及批准。纳入标准:入组对象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诊断标准[4];均为首次发病;结合胸部CT检查、病原菌培养等措施确诊;对于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史;病历资料完整;治疗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合并发生严重肝、肾、心功能不全;入组前7 d应用抗生素治疗者;表现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头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过敏;研究中途退出以及擅自中止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入组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1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应用雾化吸入、机械排痰和止咳、化痰口服治疗,对照组用莫西沙星0.4 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为H20203057)。观察组应用头孢米诺钠 2.0 静脉滴注,每日2次(四川合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为H20067394)。用药时间7~10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评估:常规初始治疗后48~72 h进行评估;如病情恶化、进展,则随时评估。疗效评估包括: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则表示为患者采取治疗措施以后发热、咳嗽、气促等相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采取病原菌培养、胸部CT、常规血检等检查措施后所得结果显示患者恢复正常;显效则表示为患者体征、胸部CT、常规血检、病原菌培养结果显示至少有一项异常,症状明显改善;有效判定标准在于患者相关症状有所好转,上述检查结果至少两项未恢复正常;无效则表示为患者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具有加重、恶化趋势,需要更改抗生素方案[5]。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有效例数在各组例数中所占比例。

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汇总两组患者喘鸣音、肺部啰音、发热、咳痰等症状消退时间。

血清炎症因子:采取治疗措施前后采集血液样本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头晕、皮疹、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情况。

肺功能水平: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评估指标包含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参数均采取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血清炎症因子)与正态分布相符合时采取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用百分率(n,%)表示,所用检验方式为χ2或Fisher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共纳入患者63例,观察组男19例(61.29%),平均年龄(67.63±2.14)岁,对照组男20例(62.50%),平均年龄(67.79±2.32)岁,疾病类型见表1,两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措施以后喘鸣音、肺部啰音、发热、咳痰等症状消退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对比(d)

2.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IL-6、TNF-α等指标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评估对比

2.4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观察组痊愈14例(45.16%),显效12例(38.71%),有效3例(9.68%),无效2例(6.45%),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痊愈11例(34.37%),显效9例(28.13%),有效8例(25.00%),无效4例(12.50%),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采取相应治疗方案后,对照组患者出现头晕4例(12.50%),皮疹1例(3.13%),转氨酶升高2例(6.25%)以及恶心呕吐1例(3.12%),总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发生头晕2例(6.45%),未发生皮疹、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45%(χ2=4.06、P=0.040)。

2.6 两组肺功能水平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水平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肺功能水平对比

3 讨论

目前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的关键内容在于合理的抗感染以及呼吸支持,包括雾化、体位引流、胸部物理治疗[6]。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率逐年提升,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初期无明显表现,但具有病情发展快、发病急剧、病程长的特点,必须及时治疗,否则会影响生命安全[7]。人体免疫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有不同程度下降,导致机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功能有所降低,在防御病原微生物侵袭方面能力下降,从而使老年群体罹患感染性疾病风险和严重程度大大增加[8]。如何选择有效、安全的药物,规律、系统的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属于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

近年来,随着临床上抗生素广泛使用,耐药菌的治疗成为肺部感染治疗的难题之一。莫西沙星属于全身用抗菌药物,能够在短时间内渗入至肺组织中,对于肺部巨噬细胞、支气管黏膜组织均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对于厌氧菌、革兰阴性杆菌均具有明显的杀灭效果,耐药性更小,半衰期比较长。此外,莫西沙星作为新型8-甲氧基氟喹诺酮对于肺炎非典型病原体、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厌氧菌均具有较高的杀灭作用,而且在进入机体组织以后迅速的渗透至肺组织,能够在组织体液中广泛分布,经肾脏以及消化道双通道排除,安全性较高,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期间具较高的适用性。头孢米诺钠属于新型头霉素类抗菌药物,对于β-内酰胺酶稳定性比较高,抑制细菌性病原菌细胞壁合成,和肽多糖相结合能够抑制与脂蛋白的结合,进而发挥抑菌、加速溶菌等抗菌功效,可提升抑菌效果,清除病原菌。头孢米诺钠在机体中维持较长时间的血药浓度,可以发挥较强的药物效用,体现高效的抑菌、杀菌作用,直接通过肾脏组织排泄,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9]。

本研究表明,头孢米诺组较莫西沙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更短,更显著地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而头孢米诺治疗有效率与莫西沙星组无统计学差异,显示二者疗效相当。在不良反应方面,头孢米诺钠较莫西沙星发生率更低,这是因为莫西沙星在用药期间存在潜在的不可逆转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肌腱断裂、中枢神经系统等,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和发热,发生率会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输液速度增加而提高。本研究结果和李晓智[10]进行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在其研究资料中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复常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表示头孢米诺钠应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疗效突出。

综上所述,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应用头孢米诺钠具有与莫西沙星相当的有效性,并且有更少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猜你喜欢

西沙头孢性肺炎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鹰击”护西沙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吃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
西沙必利在新型键合手性柱上的拆分及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