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民间故事融入幼儿园语言游戏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2023-12-01金川

教育界·A 2023年31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教学目标

【摘要】民间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为了更好地践行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使命,教师应注重对将民间故事融入幼儿园语言游戏活动的实施策略展开研究。文章从遴选适宜的民间故事资源、创意改编故事中的语言及情节、明确民间故事的语言游戏教育活动目标、坚持创意表达活动与多元素结合的多样化组织形式等角度入手,探讨民间故事与幼儿园语言游戏活动的有效融合策略。

【关键词】民间故事;语言游戏;教学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幼儿园语言游戏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2022YB097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金川(1992—),女,河南省洛阳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民间故事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由生动的人物形象、精练的对话语言和曲折的故事情节组成,并蕴含神话、幻想等元素,既能满足幼儿喜欢听叙事性语言故事的兴趣需要,又符合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

幼儿园语言游戏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活动,主要包含语音游戏、词汇游戏、句式游戏、描述性游戏、识字阅读训练游戏和表演游戏。针对幼儿的语言教学应遵循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原则。而民间故事作为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文学,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大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纳。因此,充分挖掘民间故事资源,并将其融入幼儿园语言游戏活动中,借此发展幼儿的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能力,既符合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向,又顺应了国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政策要求。

一、遴选适宜的民间故事资源

民间故事种类繁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民间故事都适合在幼儿园传播、讲述,这就需要教师具备遴选民间故事的能力。

(一)民间故事应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幼儿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选择的民间故事应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在内容上要浅显、易懂,在对话语言上要简洁、精练、具有重复性,在故事情节上要生动、富有童趣,在人物角色方面要鮮明、有特色。

(二)民间故事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

教师应基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口,选择幼儿所喜爱的民间故事。结合低年龄段幼儿喜欢动植物、爱模仿的特征,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以动物为主角的民间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龟兔赛跑”等。伴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完整性、连贯性、逻辑性等方面发展迅速,教师可为中大班幼儿选择一些情节变化多、人物角色丰富、对话复杂并需要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的民间故事,如“武则天贬牡丹”“鲤鱼跃龙门”等。

(三)民间故事的情感导向要贴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

民间故事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因此会带有一些不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不适合在学前阶段教学的内容。例如,在民间故事“郭巨埋儿”中,郭巨为养活母亲,不让母亲饿死,将刚满3岁的儿子活埋。该则故事虽意在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但存在有违人伦道德的违法情节,属于封建糟粕,不应入选到学前教育内容中。而在同为弘扬孝道的民间故事“沉香救母”中,沉香立志救母、拜师学艺、不畏艰险、劈山救母等故事情节塑造了勇敢孝顺的正面人物形象,彰显出亲子之间的浓浓亲情,适合成为学前教学资源。教师所选的民间故事的情感导向要贴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能够帮助幼儿明辨是非,养成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道德品格,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四)重视本地民间故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民间故事具有较强的地域性,除传播较广、全国知名的民间故事外,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特有的民间故事。地方民间故事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文化、风俗习惯等联系更为紧密,更容易引发幼儿的共鸣,有助于幼儿从中获得深刻的感悟,萌发家乡认同感。比如,对于洛阳的幼儿来说,河洛民间故事“武则天贬牡丹”就更容易被他们所接纳和理解。牡丹作为洛阳市的市花随处可见,洛阳也有关于武则天的情景剧展演,因此,洛阳幼儿拥有对故事中武则天和牡丹两大角色的丰富的前期经验。又如,民间故事“鲤鱼跃龙门”中的“龙门”又称伊阙,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幼儿实地参观过龙门石窟之后,能够直接感知、亲身体会龙门石窟的巍峨、高大,并通过与鲤鱼弱小形象的鲜明对比,体会小鲤鱼们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

二、创意改编故事中的语言及情节

对于民间故事的改编,在语言表述方面要做到通俗易懂不拗口、简洁质朴有童趣[1]。教师要去除民间故事中粗鄙随意的口语成分,还原书面文字的诗意与优雅;对于年份较早、比较拗口的文字表述,也要进行适当的修饰,使其符合语言文字规范,方便幼儿阅读和理解。例如,在民间故事“武则天贬牡丹”中,在“牡丹仙子倔强地说:‘违心的事一次也不能干。只要咱们骨硬志坚,看她能奈我何?’”这句话中,词汇“骨硬志坚”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既陌生又拗口,“看她能奈我何”是古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不便于幼儿复述和表演。因此,教师根据需要进行了如下修改:“违心的事一次也不能干。只要咱们坚持不开,看她能把我怎么样?”

中国的一些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内容精炼短小,但独白语言较多,对话语言较少,过于抽象,不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复述和表演。针对此类民间故事,教师可以通过丰富人物形象、细腻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心理特征、扩展角色对话以及增添细节等方法,自主创编、改编、续编故事情节,使抽象的故事更为具体、生动、有趣,从而调动幼儿的直观感受,更好地发挥民间故事的价值。例如,在中班语言故事表演活动“守株待兔”中,教师增加了人物角色农夫甲、乙、丙、丁,并设计了他们和兔子之间的对话,增添了四位农夫在田间耕种、农夫甲偶遇兔子撞树、三位农夫劝诫农夫甲认真劳作等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在理解“守株待兔”“窜”“美滋滋”等词汇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只有辛勤地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三、明确民间故事的语言游戏教学目标

(一)目标应指向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传统美德的养成

教师在确立民间故事的语言游戏教学目标之时,可结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设计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一体的三维目标。

通过教学观察可以发现,有的教师在设计民间故事语言游戏活动时,易陷入重知识掌握而轻情感培养的误区。

比如,针对“小蝌蚪找妈妈”这则民间故事,有教师将语言游戏教学目标设计为:

目标1:知道小蝌蚪长大之后会变成小青蛙;

目标2: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熟悉故事内容,并能够简单叙述;

目标3: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安静聆听故事。

结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师在确立民间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目标之时,除了要有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情节、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语言、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等知识技能目标,还应有感受鸭子、乌龟等“妈妈”们对小蝌蚪的热情和关心,体验小蝌蚪的情感变化的情感态度目标。

(二)目标要具体、有针对性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在坚持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意每一条目标的表述都应该涵盖学习内容、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三要素,通俗来讲就是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到什么程度。例如,大班语言故事表演游戏“武则天贬牡丹”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

目标1:认真倾听故事,初步感受百花开放而唯有牡丹坚持不开、牡丹被连根拔起贬至邙山、牡丹盛开等故事情节的变化;

目标2:仔细观察视频,愿意大胆表达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并尝试用肢体动作和语言展现故事情景;

目标3:在集体阅读、小组角色扮演活动中体会牡丹坚韧不屈的个性品质,萌发喜爱牡丹、热爱家乡的情感。

对目标1三要素的解读—学习内容(学什么):感受百花开放而唯有牡丹坚持不开、牡丹被连根拔起贬至邙山、牡丹盛开等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行为条件(怎么学):认真倾听故事;行为程度(学到什么程度):初步感受。

对目标2三要素的解读—學习内容(学什么):大胆表达对故事情节的想象;行为条件(怎么学):仔细观察视频;行为程度(学到什么程度):尝试用肢体动作和语言展现故事情景。

对目标3三要素的解读—学习内容(学什么):感受牡丹坚韧不屈的个性品质;行为条件(怎么学):通过集体阅读、小组角色扮演进行内化;行为程度(学到什么程度):萌发喜爱牡丹、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目标的表述要体现不同活动类型的核心经验

语音游戏的核心在于听音辨音,发准难念的字音;词汇游戏重在理解、运用词汇,丰富词汇量;句式游戏要求组词成句,运用固定的句型、句式进行仿编、续编;描述性游戏建立在掌握语音、词汇、句式的基础上,强调生动、具体、完整、连贯地描述;识字阅读训练游戏重在认识汉字,辨别字词;表演游戏则要求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进行角色扮演。语言游戏活动的类型不同,核心经验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只有把握好不同语言游戏活动类型的核心经验,才能有目的、有方向地设计好活动方案,有效开展教学。

例如,中班听说游戏“三借芭蕉扇”的活动目标可设计为:

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能够完整、连贯地学说儿歌,发准字音;

目标2:在借芭蕉扇的游戏情境中,尝试运用“扇出……”的句式仿编儿歌内容,并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连贯地展示;

目标3: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乐于与同伴一起游戏,体会语言游戏的乐趣。

在以上活动目标的表述中,不仅包含了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方面的内容,还体现出了语音游戏、词汇游戏的核心经验,即发准字音、句式仿编以及乐于参与语言游戏。

四、坚持创意表达活动与多元素结合的多样化组织形式

在语言游戏活动中,教师除了要鼓励幼儿根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猜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还要引导幼儿通过故事表演、绘画、听音乐等不同的方式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开展创意表达活动。例如,幼儿在听完“小年的故事”后,纷纷用油画棒、水彩笔等画出灶王爷无礼要枣糕、灶王爷被打上灶台、百姓祭灶等故事情节,并自制小年故事图画书;听完“鲁班造锯”,幼儿用锯下来的小木头制作创意拼摆画,并用完整、连贯、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听完“武松打虎”,幼儿在京剧音乐中表演武松打虎的动作、情节,感受京剧戏曲文化的特色……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语言游戏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户外活动、一日生活等活动环节的融合、渗透。例如,在开展民间故事“走路绕开小石头”的主题活动时,教师在语言区提供了故事图卡,支持幼儿排图讲述;在餐前、餐后等过渡环节,组织幼儿进行尾字为“头”字或尾字相同的词语开花游戏;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摆放轮胎、梅花桩、奶粉桶、沙包等障碍物,进行障碍走、跑、跳等体育游戏……

结语

总之,民间故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传承。幼儿教师要充分挖掘民间故事的教育价值,将民间故事与语音游戏、词汇游戏、句式游戏、描述性游戏等语言游戏活动有效融合,全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前阅读与前书写能力等,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志丽.民间故事的儿童文学化改编策略[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5(4):67-70.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教学目标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