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秘密花园

2023-11-30

全国新书目 2023年9期
关键词:珊瑚虫东山岛海星

周芳

管理学博士,中国太平洋学会影视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专业水下纪录片《潜行天下》总编导,拍摄系列纪录片《水下中国》。她的水下摄影作品多次在全国举行巡展,创作的水下纪录片《寻找鲸鲨》荣获湖南卫视微电影大赛二等奖。

《水下中国》周芳 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1/158.00元

世界上有一种呼吸,吐纳之间具有震天动地的神奇力量,那就是大海的呼吸。大海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也孕育着神秘的生命,即使经过几千年的探索,人类对它的了解也不足1%。珊瑚礁是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和众多海洋生物一起构成了一座座特殊的“秘密花园”。接下来,就跟着我们去海底探索这些神秘而伟大的“花园”吧!

珊瑚虫

“秘密花园”主要“建筑师”珊瑚的外骨骼是由无数珊瑚虫的分泌物构成的,珊瑚虫世世代代都在这些骨骼上繁衍,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珊瑚。集群生活的珊瑚虫十分微小,呈水螅型,顶端有口,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正是这些微小生物,成就了海底最完美的艺术品。

珊瑚虫伸出触手

珊瑚虫发出荧光

产卵

皎洁的月光照映在海面上,看似平静的海面之下,生命的奇迹正悄然诞生。

珊瑚虫接到了大海的指令,于静谧之中诞下新生命。奔涌的珊瑚卵犹如繁星,凝聚成绚丽夺目的“银河”。在这片无边的海底星空下,是等候多时的“星光”猎手,它们耐心地等待着一场海洋生物大派对,以尽情享用高蛋白食物。

这一夜,注定会上演一场生命的奇遇。

鹿角珊瑚正在产卵

繁殖方式

珊瑚的繁殖方式非常奇特。目前,全世界的热带、温带海域中大约有800 种珊瑚。作为动物,珊瑚有性别之分,有些雌雄同体,有些雌雄异体。珊瑚的繁殖方式可以分成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所谓有性繁殖,就是卵子与精子相遇受精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拥有一定游泳能力的浮浪幼虫。经过数小时或者数日,浮浪幼虫在海底寻觅到适宜生长的地方就会“住”下来,慢慢发育成珊瑚虫(水螅体),接下来就要开始进行无性繁殖了。无性繁殖有出芽和分裂两种方式。通过无性繁殖,拥有相同遗传物质的珊瑚虫数量不断增加,如最常见的鹿角珊瑚在受精卵发育成一只珊瑚虫后就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不断复制自身,形成群体珊瑚。而有些珊瑚虫则会形成单体珊瑚。

珊瑚的浮浪幼虫

水螅体收缩的群体海葵

附着在固体表面的珊瑚幼虫

造礁珊瑚

人们根据珊瑚的生态价值将珊瑚分成两类: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造礁珊瑚,顾名思义即珊瑚礁制造者。它们和虫黄藻共生,一般生活在浅海的透光带,最喜欢晒日光浴。但是如果你认为造礁珊瑚美丽而无害,那就被它们欺骗了。举个例子,在白天,泡囊珊瑚会吹起泡泡,煞是可爱;夜晚来临后,看似柔软的“气囊”(囊胞)慢慢收卷,坚实的骨骼逐渐袒露出来,布满刺细胞的肉质触手伸向无尽的黑暗,捕食在身边游走的各种浮游生物。

白天的泡囊珊瑚

夜晚的泡囊珊瑚

大部分造礁珊瑚具有一个共性:同时具有自养性营养和异养性营养这两种营养来源。白天,当阳光透过海水洒向海底时,泡囊珊瑚通过共生的虫黄藻的光合作用来获得养分和能量,从而维持自身石灰质骨骼的生长。鼓起的囊胞像被吹大的泡泡,使得虫黄藻能够充分吸收阳光,让光合作用的效率最大化。在夜幕降临后,泡囊珊瑚则收起“气囊”,露出骨骼,以便布满刺细胞的肉质触手尽情“施展拳脚”,不像白天那样挤在鼓鼓囊囊的囊胞之间艰难觅食。触手可以肆意摇摆,泡囊珊瑚孜孜不倦地将触手伸出、展开、收缩、卷曲,如此往复,以捕获水流中的浮游生物,源源不断地为自身提供食物与能量。

中国珊瑚礁的分布情况

中国沿岸珊瑚礁自北向南的分布情况如下:自北纬24°的东山岛经北纬20°的雷州半岛(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至三亚、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其中,东山岛的造礁石珊瑚群落是已知的中国沿岸最北缘的珊瑚礁,它们分布在500 多平方千米的范围,可以说是一个自然奇迹。

东山岛

东山岛位于中国福建南部沿海,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是福建省第二大、中国第七大岛屿,东临台湾海峡,与诏安一水之隔。

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造礁石珊瑚群落是已知的中国沿岸最北缘的珊瑚礁。2011~2012 年间,研究人员对保护区核心区内外的造礁珊瑚种类和覆盖率进行了调查,共发现了6 种造礁珊瑚,核心区内的造礁珊瑚覆盖率为30%~45%,核心区外则为13%~30%,从覆盖率来看,东山岛并不逊于大亚湾和香港。

福建东山岛的水下石珊瑚群落

挑剔的石珊瑚会给自己寻找合适的家园,温度适宜是首要条件,东山岛全年最低水温为14℃,而这一温度已经是造礁珊瑚生存的极限了。

东山岛的石珊瑚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珊瑚不同,没有枝状的鹿角珊瑚,都是扁平的大块头。其中,标准蜂巢珊瑚和盾形陀螺珊瑚是东山岛石珊瑚中的优势品种。标准蜂巢珊瑚上布满了蜂巢般的孔洞,色彩各不相同;盾形陀螺珊瑚倒是很像盾牌,但看不出哪里像陀螺。

标准蜂巢珊瑚

东山岛的珊瑚礁和热带珊瑚礁不同,没有蔓生、长短不一的枝状珊瑚做掩护,所以石珊瑚内的“居民”只能在叶片间或孔洞中寻找合适的藏身之所。体形细小、体长不超过6 厘米、有3 个背鳍的三鳍鳚就是其中的一类“居民”,它们极喜欢在礁区活动。三鳍鳚的体色与环境相近,不易被察觉;可一旦进入繁殖期,为了吸引异性,雄性三鳍鳚头部的颜色就会变成暗黑的求偶色,自身也会变得活跃起来,以吸引雌性来交配。

东山岛珊瑚礁生物一一三鳍鳚

柳珊瑚的生态故事

在阳光微弱的海域,石珊瑚渐渐减少。东山岛水流湍急的海域中生长着一类如杨柳般婀娜多姿的非造礁珊瑚——柳珊瑚。它们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还为多毛类、双壳类、腹足类、棘皮类和鱼类等各类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每年春夏交接之时,东山小管——东山岛特有的一种鱿鱼——会游到近海繁衍。它们把卵包在棒状、透明的胶质鞘内,各个卵鞘的基部联结在一起,而柳珊瑚就是它们中意的产床。刚产下的卵晶莹剔透,一段时间后,泥沙将在卵鞘上沉积,一个个新生命即将在这里悄然诞生。

东山岛柳珊瑚上附着的鱿鱼卵

海柳雕

在东山岛,珊瑚不仅仅存在于海洋中,还参与到人类的生活中。在东山岛更深的海底生长着一种能存活千百万年的长寿生物,这种生物水浸不腐、火焚不损,被人们称为“海底活化石”,它就是黑珊瑚。因形似陆地上的柳树,又名海柳。海柳藏身于海底,采集起来十分困难,多半只有渔民捕鱼时才能捞到一截半株。

陈佛顺是福建著名海柳雕刻家、收藏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山海柳雕继承人。他自幼喜欢艺术,爱好雕刻,收藏了很多海柳。如今,他手中依然保存着十几年前收自渔民的海柳,其中大的高约3 米。陈佛顺说现在已经找不到这么大的海柳了。在东山岛,很多海柳雕刻师会用海柳雕刻烟嘴等各式各样的工艺品。经过加工的海柳表面有一些奇特的纹理,有的如流云,有的如彩虹,光怪陆离。但海柳生长缓慢,海柳雕这门技艺的发展也因此受限。作为一位手艺人,陈佛顺虽然希望自己的手艺能够传承下去,但更希望海柳能够得到保护,在海洋中自由生长。

海底活化石——海柳

造礁珊瑚生态系统遭破坏

随着纬度的升高,大部分珊瑚逐渐稀疏,东山岛的标准蜂巢珊瑚和盾形陀螺珊瑚却反其道而行,随着纬度的升高而越发茂盛,形成了当地独特的生态系统。

不过,这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正在受到来自大自然和人类的威胁:海藻肆意争夺地盘,泥沙让它们因无法呼吸而窒息,人类的渔网给它们留下了一道道伤痕,从北纬24°的东山岛往南一直到广东大亚湾之间长约330 千米的海岸没能长出任何造礁珊瑚。愿东山岛珍贵的造礁珊瑚能够得到守护、永远留存。

生长茂盛的珊瑚

珊瑚面临的威胁

肉眼可见的捕食者

造礁珊瑚的天敌并不多,以它们为口粮的就更少了,但棘冠海星就是其中之一。它们是可怕的“恶魔”,一只棘冠海星每天可以吃掉2平方米的珊瑚,食量惊人。它们的体表长着细长且有毒的棘刺,管足吸附在珊瑚上,带动身体游走,所经之处都会留下珊瑚死后的森森白骨。此外,棘冠海星繁殖速度极快,再加上克星法螺不断减少,在海底更加横行肆虐,毫无顾忌。

一片看上去很健康的鹿角珊瑚底部也可能暗藏“杀手”——核果螺。核果螺是一种小型螺,虽然没有棘冠海星那样的威力,但同样以珊瑚为食,会对珊瑚造成威胁。

石珊瑚捕食者核果螺

同样啃食珊瑚的还有善变的海兔螺,不过它们偏爱软珊瑚。为躲避天敌的袭击,海兔螺会把自己包裹在黑黄色的外套膜中,在黑暗的海水背景下“星光闪耀”。一旦遇到威胁,它们就会露出庐山真面目——洁白光滑的外壳。

软珊瑚捕食者海兔螺

为保护珊瑚礁及珊瑚礁生物,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其他太平洋诸国都在努力剿灭棘冠海星。然而,棘冠海星生命力顽强,就算被断腕或者切碎依然可以恢复如初。其实,把捕获的棘冠海星放在海滩上就能让其脱水而死,但这种方法遭到了动物保护者的指责。台湾渔业界发现了剿灭棘冠海星的最佳方法:将棘冠海星丢在饲育法螺的水族箱中,任其被天敌消灭。这种做法一方面在除害的同时确保食物链不被破坏,另一方面可以加速法螺的复育、野放。

在肉眼难辨的世界里,珊瑚同样面临威胁。有些微小的生物看似无害,其实是珊瑚杀手,比如蓑海牛就在微观世界里狼吞虎咽,忙着吞食珊瑚虫。在享用完穴孔珊瑚底部的珊瑚虫后,它们会继续向上爬,将魔爪伸向顶部的珊瑚虫。

人类对珊瑚的威胁

珊瑚在众多“猎手”的围猎中顽强地生长着,可全球变暖对它们来说才是灭顶之灾。而且,中国北纬24°的石珊瑚即使躲过高温的威胁,在泥沙下苟延残喘,也难逃一张张渔网的威胁。此外,海岛的开发对珊瑚来说也是一场掠夺。因此,海底“水下花园”最大的威胁者其实是人类。

根据大自然保护协会的数据,目前全球珊瑚礁消失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中国近海水域的珊瑚礁近30年来已经减少了80%,也许在接下来的50 年内,全球70%的珊瑚礁都会消失。

防止珊瑚白化、拯救珊瑚礁是全球海洋学家、珊瑚专家和环保人士共同的目标。为拯救正在快速退化的珊瑚礁,科学家正在努力地寻找、筛选和培育耐酸耐热的优质珊瑚品种,让它们大量、快速繁殖。同时,科学家还在研制一种“超级珊瑚”,这种珊瑚的生长速度超群,几年内长度和密度增加的情况与普通珊瑚在自然环境中几个世纪的发育情况相当。

珊瑚创造了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之所,像卫士一样静静地守护着海岸线。尽管它们在自然界没有太多天敌,但在过去的30 年里全球珊瑚的数量却减少了一半。这些在地球上存活了上亿年的生命已经受到严重威胁,人类是时候开始守护这一片片海底家园了!

猜你喜欢

珊瑚虫东山岛海星
拜访珊瑚虫
神奇的海星
拜访珊瑚虫
珊瑚“摩天楼”
追梦小海星
福建东山岛有思
海星
东山岛揽胜
游东山岛记
海星有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