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生命教育浅析

2023-11-30冯娜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七中学

教书育人 2023年20期
关键词:初中生生命教育

冯娜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七中学)

近些年,初中学生漠视自己生命,自杀、他杀事件频发,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和思考初中生生命安全教育问题。生命教育作为一种全过程、全人教育,他涵盖了对于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情感感悟以及生命价值的自我提升。从逻辑上讲,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根源。生命教育的目的不仅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还要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成长的关键期。生命教育的开展,可以引导初中生形成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增加对于未来生活的信心与社会责任感。

一、古往今来的我国生命教育理念

(一)中国古代生命教育理念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从未终止对于生命的思考。早在古代,我国众多思想学派就产生了众多对于生命教育的思想理论。儒家思想认为,生命教育是个体通过后天不断学习实现的,以仁养心,修身养性,道德仁厚可以长寿。生命教育涉及“生与死”,生死是不可逆转的,人最终要走向死亡。在《论语》中就讲到“生死有命”“岁不我与”,这表明了儒家对于生命教育的认识,理性看待生死,在有限的生命中调整心态,适应社会,享受生活。道家思想认为,生命是由元气运化而来,是世间阴阳中和后的产物,是精、气、神的统一。既要认识到生命构成的复杂性,尊重生命的自然变化,还要注重个体的精神修为,做到济世以利万物,对施加怀有恩情,做到利万物而不争,显现生命价值的高尚追求。佛家则认为,生命是因缘而生,讲求因果,生死是轮回。这一轮回的“业绩”决定下一轮回的“归属”。要求人们要修戒定会,善待他人,做多善事,把普度众生视为生命最高价值追求。

(二)我国现代生命教育理念

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是全面的成长,提倡在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实现全面发展,实现生命价值。我国教育学者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广义上的生命教育。冯建军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生活,从而达到珍爱生命、注重生命质量与价值。许庆豫认为,生命教育除了安全教育与身体教育之外,还包含死亡教育、环境教育、法治教育和伦理教育等,目的是探讨生命与死亡对于个体的意义、面对死亡的策略、生命与死亡的权利。可见,关于生命教育,我国的学者也有着各自的教育理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生命教育致力于培养个体的发展,贯穿教育的始终。

二、初中生生命教育重要性

初中生主要是指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泛指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青春期属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情绪情感变得更加丰富、深刻,但是缺乏思考。情绪上容易波动,不能够正确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遇到困难与挫折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与自卑中,容易产生一些不良行为,甚至威胁生命。所以这个时期的学生更应该加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对于初中生来说,不仅可以对于促进生命的认知理解、掌握生存技能,还可以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

(一)唤醒初中生生命意识的认知和理解

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中学生自杀、他杀等事件的发生,摧残甚至掠夺生命,这些都显示出初中生对于生命的不重视。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开展生命教育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初中生正确地认识生命,知道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所在的家庭、集体、国家,要对所在群体的其他人负责,要学会珍爱生命。此外,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初中生认识到生命是一个过程,包含生、老、病、死等多个阶段,生命长度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可能。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为预防生命安全问题,还要让初中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引发对生命的热爱,实现人生价值。

(二)帮助初中生掌握生存技能,提高抗挫折能力

生命教育不仅仅包含生命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演练,比如,地震、消防、交通等方面的安全演练。生命教育的最低层次要求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保障身体上的安全。学生除了身体安全以外,在漫漫人生路,还会遇到各种挫折与困难。很多初中生因为陷入挫折中无法自我解脱,造成心理创伤,甚至走向自我毁亡。生命教育可以引导初中生面对困难时候要以乐观积极心态,全力以赴解决问题,提高抗挫折能力,保障心理健康,从而实现身心和谐发展,实现教育的本真追求。

(三)引领初中生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和内在品质

教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成长。生命教育更应该贯穿教育的始终,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让学生的人生得到相应的成长,每个阶段都能享受到每个阶段的不同“风景”。生命的有限性提醒初中生应该珍惜时间、热爱生命,不应该在人生学习的大好时期浪费生命、虚度光阴。最大程度发挥生命的价值,追求完美人生,不给人生留下遗憾,在悔恨中度过。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理解到长度无法延伸,但是可以延伸宽度,从而让生命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激发学生本人的生命力,内在动力,从而提升生命的内在品质。

三、初中生生命教育主要问题及改善对策

(一)加强初中生自我生命教育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他们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极易受到外界影响,产生消极情绪;很多初中生并不明白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以后,缺乏正确交流与引导,不能正确疏导情绪。心智的不成熟加上对于生命认知的不完整,在面对外部问题时候不能及时做出正确反应,认为死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初中生面对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指导,与自己遇到的困难与挫折相比,生命是渺小的,在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候就容易走向极端行为如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中学生自杀、他杀等事件频发。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与归宿。首先,要树立初中生尊重生命的意识,正确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用正确看待优缺点,清楚认识自己的不足,意识到生命即使不完美也应悦纳生命、珍惜生命;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合理发泄情绪。其次,要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措施。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救的合法权益。在遇到意外威胁时候,能够运用自救知识和技能,去保护自己的生命。在生活中,要学会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初中生只有认识到世界因为生命而精彩,生命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才能真正地去热爱和珍惜生命。

(二)提高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教师是“传道”过程中的“解惑人”,“解惑”是指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解答学生存在的困惑。首先,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素养的缺失,会影响学生对于生命深层次的理解与感受,使整个生命教育浮于表面,教师照本宣科,不去主动丰富自己对于生命教育的认识,甚至误导学生对于审美的理解。其次,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的情感不足。一些教师把教育当做谋生手段,缺乏奉献精神和职业认同感。还有一些教师,由于家庭琐碎的事情、加上学校对于成绩的要求、家长对于学生的期待等多方面原因,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压力难以排解,而产生消极情绪。消极的教学情感带来的影响是教育更加虚化,难以对学生形成正面积极的生命教育影响。

教师是学问之师,也是品行之范。学生对于教师有效仿性,教师的学问和品性会影响到学生,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首先,老师要重视自身教育情感的培养。加强对于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道德情操的认识,明确教师应该拥有的道德操守,将理论化于内心,转变教学态度。其次,要养成正确的生命教育观。要提高生命教育意识,将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中,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会“借题发挥”。夯实自身生命教育专业知识,在生活中注意多积累,促进专业知识的不断发展。再者,多与学生沟通,形成生命教育能力。教育的归根结底还是要面对学生,将知识与理念传授给学生,实现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情感变化,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三)拓展生命课程内容体系

生命教育资源越丰富,学生感知生命的意愿越强烈,反之,生命教育资源的匮乏,学生感知生命的意愿就会受到限制,流于形式,难以形成教育影响。首先,死亡、性教育的缺失。谈到死亡时,大家对于死亡的避讳,导致往往一带而过。谈及性教育时,由于内容的羞涩性,教师难以启齿,也影响了生命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其次,对于课外隐性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不足,教师不重视学生生命教育体验,往往以圈画教材知识点为主,忽视了生命教育的形成过程。

教育资源可以分为课内课外两种资源,也可以分成隐性与显性资源。首先,加强对于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的挖。对于学科教学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要进行梳理,对于讲解不完善的地方或者隐性的知识点要重点研究,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内容。例如,对死亡、性教育方面的内容。打破“死亡”离我们遥远的概念,增强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正视“性”教育的隐晦,打破“谈性色变”局面。通过积极疏导让青春萌动的初中生正确面对“爱情”,学会自尊自爱。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社会生命教育氛围

据《2020 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年认为,主要的压力来自学业压力和父母管教。2020 年,武汉某初三学生因在校被母亲当众扇耳光后跳楼自杀,抢救无效身亡。由此可见,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无声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庭就是养孩子给孩子提供衣食住所。还有些家庭父母角色缺失,家庭氛围冷漠,从而影响孩子身心健康。部分家庭受传统伦理文化和生死观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回避有关生命死亡的话题。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日常性、生活性、经验性的教育优势被忽视。

营造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为生命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语、行为、不良习惯,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家长掌握家庭生命教育相关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生命教育属于家庭教育的能力。在面对死亡问题时候,家长要用正确的生命观去解释和分析,帮助孩子正确看待生老病死,坦然面对,缓解焦虑。让孩子知道生命可贵,感知存在价值,对生命充满敬畏,拥有健康的生命观。其次,家庭、社会要创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让孩子们适当接受挫折教育,科学有效地掌握应对挫折的方式方法。最后,形成家校社三方教育合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及建立青少年活动基地,拓展初中生的生命体验与生存技能培训;利用敬老院、毒品教育地基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

(五)学校加强生命教育重视程度

素质教育实施很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依旧没有完全消除,社会和家长把分数作为评价学校质量的唯一标准,学校把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部分学校过分看重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不足,过分追求短期效应,看重学生成绩的提升。过分注重知识的终结性评价,忽视课程当中生命教育的过程性形成过程。在初中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依托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在课程中有专门关于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但是由于这门课程以开卷考试为主,教师不够重视,往往给学生圈圈考试内容,与考试无关的知识点被忽略。这样学生虽然在考试过程当中拿到了高分,提高了考试分数,但是对于学生的长期成长是不利的,缺失了对于生命情感的感受与体验。

首先,学校要加强对于教师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的认识,进行专门的生命教育知识培训、聘请校外专家讲座、生命教育案例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业务能力提升。其次,增强教师“幸福感”。关注教师情感变化,加强对于教师心理健康、情感排查,教会教师自我减压,提高教师对于生命的精神价值的认识。再次,加大学校基础设施投入,增强校园环境建设。增加生命教育专栏、提供丰富的课后活动空间。为生命教育活动开展提供物质保障。最后,积极拓展学生的生命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地震、火灾、不法分子应对等演练活动,参观英雄纪念馆、观看教育影片等方式潜移默化进行生命教育渗透。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与外界交流互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利益”的驱使,外界的不良风气影响着初中生错误价值观念的产生,造成思想上的滑坡,不利于初中生成长。社会对于生命价值观影响着初中生生命观念的形成。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家庭的责任与义务,而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随着教育的改革,生命教育将成为教育的重点,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对于初中生的生命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生命安全上,还要注重生命意识的培养,提升生命的理性看待,充分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接受新时代的挑战,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初中生生命教育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