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循证理论的CNP结合目标导向式重复性功能训练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康复积极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11-29余丽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1期
关键词:研讨循证康复训练

余丽娟

(大冶市人民医院,湖北 大冶 435100)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且严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1],易引发偏瘫、失语等严重问题。临床治疗脑出血以手术为主,术后应给予相应的康复护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2]。现阶段,临床针对脑出血患者开展的常规护理缺乏标准路径流程,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面效果有限。基于循证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模式之一。目标导向式重复性功能训练是以预先设定的目标作为导向来开展功能训练的一种康复训练方法[3-4]。本研究将上述两种护理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分析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康复积极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0 年4 月至2023 年4 月期间于本院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120 例,分为常规组、研讨组,每组各60 例。常规组中,男性39 例,女性21 例;年龄52 ~68 岁,平均年龄(58.10±2.04)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脑室出血患者分别有34 例、26 例;出血量19 ~48 mL,平均出血量(34.19±4.20)mL。研讨组中,男性37 例,女性23 例;年龄53 ~68岁,平均年龄(58.53±2.10)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脑室出血患者分别有33 例、27 例;出血量为20 ~48 mL,平均出血量(34.26±3.69)m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且经核磁共振或CT 检查确诊;(2)首次发病,且满足手术指征;(3)术后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1)既往有脑出血病史;(2)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3)肝、肾功能不全;(4)术后出现意识障碍。

1.3 方法

术后,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关注病情变化,预防切口感染,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同时循序渐进地开展康复训练。给予研讨组基于循证理论的CNP 结合目标导向式重复性功能训练,具体实施方法:(1)根据脑出血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提出循证问题,在网络上查找相关文献,制定解决方案,明确术后饮食原则、用药方案、康复训练方法等,给予强化干预。根据查找的相关文献资料,制定CNP 表,根据表中内容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2)根据护理路径表开展护理工作。术后第1 d,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神经受损情况,常规给予口腔护理、预防感染护理及卧床体位护理等。同时,开展肢体功能的被动训练,被动活动各个关节,按摩四肢肌肉。术后第2 d,评估并记录患者的初步康复效果,制定目标导向式重复性功能训练方案。术后3 ~7 d,在完成各项基础护理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近期康复训练,取舒适体位(健侧卧位或仰卧位),协助患者进行四肢关节屈曲、内旋外旋等训练,同时按摩全身肌肉,重点按摩受压部位(如骨隆突处)。术后8 d ~2 周,了解患者上一阶段的康复训练情况,评估康复训练效果,开展中期康复训练,主要为站立平衡训练,从辅助站立训练逐步过渡至独自站立训练,并逐渐延长站立时间。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方法主要为反复记忆训练。自术后第3 周开始,实施远期康复训练,内容包括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训练(饮食、穿衣、洗漱)、智力和语言恢复训练(阅读、讲故事、拼图)等。术后三个阶段的康复训练共持续4 周。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包括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评估工具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NIHSS 总分42 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FMA 包括上肢运动、下肢运动两部分内容,评估项目共50 个,其中上肢运动项目共33个,下肢运动项目共17 个,每项内容计分均为0 ~2分,分别代表不能完成、部分完成、全部完成,上肢运动总分66 分,下肢运动总分34 分,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运动功能障碍越轻。(2)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康复积极性,采用自制的康复积极性调查表评估,其中包括积极举动、放弃举动、康复护理配合度三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均包括10 个条目,计分均为0 ~3 分,积极举动、康复护理配合度与康复积极性成正比,放弃举动与康复积极性成反比。(3)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其中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性三部分内容,每项满分均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功能恢复情况的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NIHSS 评分、FMA 评分对比,P>0.05。相较于护理前,护理后两组的NIHSS 评分均降低,FMA 评分均升高,P<0.05。护理后,两组的NIHSS 评分相比,研讨组低于常规组,P<0.05;FMA评分相比,研讨组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功能恢复情况的对比(分,± 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功能恢复情况的对比(分,± s)

组别 NIHSS 评分 t 值 P 值 FMA 评分 t 值 P 值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n=60) 29.10±1.06 16.20±2.05 43.297 <0.001 42.16±2.09 61.52±2.41 47.010 <0.001研讨组(n=60) 29.15±1.05 12.16±1.12 85.723 <0.001 42.18±2.10 70.30±1.96 75.827 <0.001 t 值 0.260 13.396 0.052 21.893 P 值 0.796 <0.001 0.958 <0.001

2.2 两组护理前后康复积极性的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积极举动、放弃举动、康复护理配合度评分对比,P>0.05。相较于护理前,护理后两组的积极举动、康复护理配合度评分均升高,放弃举动评分均降低,P<0.05。护理后,两组的积极举动、康复护理配合度评分相比,研讨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 ;放弃举动评分相比,研讨组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康复积极性的对比(分,± 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康复积极性的对比(分,± s)

组别 积极举动 t 值 P 值 放弃举动 t 值 P 值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n=60) 14.30±0.96 18.30±0.62 27.112 <0.001 21.05±0.26 12.30±0.36 152.627 <0.001研讨组(n=60) 14.35±0.95 23.46±0.55 64.284 <0.001 21.06±0.28 7.30±0.41 214.677 <0.001 t 值 0.278 48.226 0.203 70.983 P 值 0.775 <0.001 0.840 <0.001

续表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康复积极性的对比(分,± s)

组别 康复护理配合度 t 值 P 值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n=60)12.65±1.26 19.30±1.23 29.254 <0.001研讨组(n=60)12.66±1.28 23.65±1.05 51.419 <0.001 t 值 0.043 20.835 P 值 0.966 <0.001

2.3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GQOLI-74 各维度评分相比,P>0.05。相较于护理前,护理后两组的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护理后,两组的GQOLI-74 各维度评分相比,研讨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对比(分,± s)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对比(分,± s)

组别 心理 t 值 P 值 生理 t 值 P 值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n=60) 51.26±2.68 68.12±1.54 42.251 <0.001 52.19±3.05 67.48±1.49 34.891 <0.001研讨组(n=60) 51.29±2.70 79.05±1.60 68.514 <0.001 52.20±3.06 78.62±1.56 59.583 <0.001 t 值 0.016 38.124 0.018 40.000 P 值 0.951 <0.001 0.986 <0.001

续表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对比(分,± s)

组别 社会适应性 t 值 P 值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n=60)56.37±2.69 65.46±3.25 16.690 <0.001研讨组(n=60)56.40±2.70 75.48±2.89 37.369 <0.001 t 值 0.016 17.846 P 值 0.951 <0.001

3 讨论

临床治疗脑出血首选外科手术(包括去骨瓣减压术、微创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等),但部分患者术后仍会出现偏瘫、语言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5]。在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应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以促进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一些脑出血患者术后存在负面情绪,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术后康复[6]。在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中,基于循证理论的CNP 较为常用,此护理模式以循证医学作为理论支持,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路径化的护理方案[7-8]。在实际应用中,护理目标较为明确,针对性较强,其护理内容以康复训练为主[9-10]。在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康复训练中,目标导向式重复性功能训练较为常用。该训练方法充分体现了术后康复训练的目标性特征,通过设定三个训练目标(近期、中期、远期),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康复训练计划,且能够保证康复训练的针对性、科学性。将目标导向式重复性功能训练与基于循证理论的CNP 有机结合,可保障护理服务的整体性、合理性,减少相关因素对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影响。文献报道,康复训练作为脑出血术后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征,有针对性、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积极性,提升训练效果,改善患者预后[11-14]。

本研究结果证实,在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引入基于循证理论的CNP 结合目标导向式重复性功能训练,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康复积极性,促进术后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研讨循证康复训练
《循证护理》稿约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