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苗木培育及其管理技术分析

2023-11-26张钰鑫

花卉 2023年20期
关键词:苗床苗木培育

张钰鑫

(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7000)

0 引言

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林业行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其发展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降低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同时也无法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价值。针对此情况,林业不断需要对苗木培养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创新完善相关技术,提升苗木成活率,同时也需要强化管理,进而保证苗木培育的有效性以及培育质量。加强苗木培育以及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同时也可以保证林业行业发展的规律性以及有序性,推动行业进步,为生态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林业苗木培育及其管理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林业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其为城市化发展中的绿化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保证了城市的美观性以及独特性,同时林业产业也为创造美好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绿色的生活环境。现阶段,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我国制定了“绿色发展”的战略措施,此时林业部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其也成为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当前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了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重视林业发展,在实际进行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依靠苗木培育以及管理技术,其实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进而为绿色发展提供活力和动力。培育及管理技术不仅包括育苗,同时也包括养护等后续内容,为整体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且科学有效的培育管理技术的应用,也是保证苗木高质量生长的关键,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的,且苗木培育及科学管理可以保证整体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2 林业苗木培育技术

2.1 种植基地的选择

对于苗木培育以及管理来说,其内容比较多,但是前提条件是科学选择种植基地,而且苗木较为脆弱,因此需要保证种植基地的交通便利性。从综合的角度来看,种植基地的选择,是保证苗木以及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决定了后期苗木生长质量,因此一定要选择更为合适的种植基地,提升苗木的成活率。为了为苗木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需要保证土壤的肥力以及养分,并具有深厚的土层,通常情况下来讲,选择砂质土壤,进而保证苗木健康生长,主要是因为砂质土壤具有良好的疏松条件,同时也可以为苗木根系提供充足的空气,而砂质土壤的通气性较强,为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进而保证苗木健康生长。在实际进行苗木种植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还需要重视管理工作,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对种植基地的环境进行调节,比如说土壤的酸碱情况、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其都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基础,因此需要强化管理,不断进行调整,保证整体环境符合苗木生长的需求[1]。

2.2 科学整地

相关工作人员在确定种植基地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整地工作,并保证整地处理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避免由于不良整地影响苗木的生长发育。整地工作是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其主要是土壤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满足苗木生长的需求,因此需要保证整地的精细化,在实际进行整地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深耕细整的方式进行,进而保证种植基地土壤的透水性以及透气性。通常情况下来说,苗木整地的深耕深度为25~30cm,深耕的主要目的是破坏土壤内的杂草根系,同时也是为了清理土壤内的石块,在完成深耕之后还需要平整土壤,并进行适当的施肥,进而保证土壤的养分以及肥力,同时也可以保证有益微生物的菌群情况,促进苗木根系的健康发展。除了深耕整地中的施肥以外,还需要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还需要消除土壤中的病虫害,一般应用低毒灭菌的药剂,保证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不影响苗木的健康生长。

2.3 种子处理技术

对于苗木培育管理来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种子的选择,其是保证苗木质量以及苗木成活的关键,这也是现阶段林业部门现阶段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积极应用种子处理技术,进而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同时也可以保证苗木的质量。林业部门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苗木生长的各个阶段进行精细化管理,如种子处理、育苗以及施肥等,其中种子处理是整体工作开展的基础内容。首先,需要合理选择苗木种子,保证种子质量,其是苗木成活生长的前提,因此,一定要对苗木的种子进行筛选,选择母体质量优良的种子。其次,需要对种子做好预处理工作,消灭种子中存在的病虫害,保证后续发芽生长的有效性和质量,通常情况下来讲,在对种子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应用高锰酸钾溶液,将种子浸泡在溶液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严格控制浸泡时间,一般将时间控制在2~4h,具体时间由管理人员根据种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后,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利用先进的技术,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为种子发芽提供良好的环境,进而提升发芽概率以及质量[2]。

此外,还需要强化种子管理。在种子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种子采摘的时间,一般在完成种子选择之后,还需要规划位置对种子进行合理保存,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科学化管理,一般在实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储存空间的湿度,保证整体的干燥性,且在种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检查,进而避免出现病虫害。

2.4 建设施作苗床

对于施作苗床的建设来说,需要考虑地区的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进而建设更为有效的施作苗床。在实际建设施作苗床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苗床的长度,对于苗床的高度来说,需要结合种植基地的土壤湿度,同时还需要合理选择苗床的朝向,通常情况下来讲,以东西向为主,如果种植基地地形较为复杂,此时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长边与等高线处于平行的状态。此外,在实际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苗床整体的平整性,对于此需要在整地的过程中,对苗床内的土粒进行细碎化处理。而对此苗床的规格来说,除了考虑地域性特点,同时还需要考虑苗木的品种和类型,根据苗木不同的种类建设施作苗床。

2.5 栽培技术

在实际进行播种之前,还需要将种子浸泡在温水内,水温一般保持在40℃左右,进而提升整体发芽率。在完成种子浸泡工作之后,需要将种子放置在簸箕等工具内,并覆盖稻草等,为种子的发芽提供温度,为了保证整体湿度,需要每天浇水,水温控制在30℃左右,一般持续3d 左右。根据研究调查显示,现阶段,在实际进行苗木种植栽培的过程中,主要以条播、点播以及撒播的方式进行种植栽培,具体栽培方式需要根据种子的类型以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是保证种子生长发芽的关键,保证科学栽培的前提标准[3]。

对于大颗粒的种子来说,更适合使用点播技术,在点播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播种间距,一般较为名贵的种子也会应用点播技术,主要是因为点播可以为种子提供充足的光照,而且整体难度较低;对于中粒种子来说,更适合应用条播技术,条播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保证光照以及通风情况,操作更为简单;而对于小颗粒的种子栽培来说,更适合应用撒播的方法,而这主要是因为小颗粒种子的种植要求比较低,而且此类苗木长成后体积比较小,生命力比较顽强,因此撒播的方式更为合适,此种方式应用更为简单,工作人员只需要均匀撒种即可,不仅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同时还可以提升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完成撒种之后要做好覆土工作,并覆盖稻草或者是地膜,为种子发芽提供适宜的温度。在完成播种之后,还需要做好管理工作,如果施作苗床较为干燥,那么此时需要做好补水工作,如果积水过多,那么需要做好排水工作,进而提升种子的发芽率。此外,在实际进行苗木栽培的过程中,还可以应用扦插育苗技术,此项技术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企业成为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栽培方式,此种育苗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操作简单,对技术要求比较低,在实际开展扦插共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通常选用成熟苗木的硬枝干或者是嫩枝干进行扦插,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选择的过程中要选择长势优良的苗木,这样可以保留原有苗木的生长优势,进而保证苗木健康生长。

3 林业苗木管理技术

3.1 温度管理

苗木培育的过程中,苗木的生长速度以及生长质量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生长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同时也可以保证苗木将康生长,保证整体苗木质量。相关技术人员通过文献查询以及数据调查的方式对苗木生长适宜温度进行总结,发现苗木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区间是20~26℃,这也是从实践中获取的经验,在此温度范围内,可以发现苗木生长质量和速度明显提升。因此在实际开展苗木培育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温度管理,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对温度进行控制,将温度控制在20~26℃,为苗木生长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4]。

3.2 病虫害管理

在实际进行苗木培育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病虫害管理,其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以及苗木质量,因此一定要做好病虫害管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提前了解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类型,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保证病虫害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在实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应用物理方法以及生物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控制,这样不仅可以起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对苗木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比如说,在实际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害虫的天敌对其进行捕捉,降低害虫的数量,也可以利用吸引器,吸引害虫,从而降低害虫对苗木的伤害,这也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物理防治方法,其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药物残留的情况,同时也降低了化学药品对于土地资源的伤害。除了上述体积的方法以外,一般还会在树干涂抹“白漆”,其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虫害的方法。对于病害来说,可以应用生物药剂,其优势较为明显,可以对大部分病害进行防控和质量,而且生物药剂对于苗木的伤害比较小,并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抗药性,不需要随时进行更换。

3.3 施肥管理

对于苗木培育管理来说,其内容体系较为繁杂,在完成种植之后,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土壤的施肥管理,其为苗木生长提供养分和肥力,因此需要强化施肥管理,其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关键。在实际开展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专业知识内容作为参考,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施肥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到苗木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而对施肥次数以及施肥用量等进行严格控制,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施工管理质量和有效性[5]。

通常情况下,将苗木生长的全过程分为3 个阶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施肥阶段。首先,第一阶段为底肥,其是保证苗木生根发芽的前提条件,通常情况下来讲,对于底肥来说以农家肥为主,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与土壤进行搅拌,保证底肥的均匀性,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适当进行浇灌,其也是保证二者均匀混合的关键,在完成底肥施肥之后才能进行苗木培育工作,这也是施肥的第一阶段,为根系生长提供充足的肥力。其次,需要在苗木培育的中期进行施肥,一般是在苗木种植的4~5 个月之后开展施肥工作,其是保证苗木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通常情况下来讲,对于肥料的选择来说主要以磷肥和尿素为主,将其进行混合,根据苗木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行施肥,为苗木健康生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最后,在实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检查工作,了解苗木的生长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施肥,最大限度提升苗木的成活率,也保证了后续移植的成活率。

3.4 灌溉管理

对于苗木的生长来说,除了需要保证肥力和养分以外,还需要保证为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情况,其也是保证根系生长质量的关键,因此一定要保证土壤内存有充足的水分。在苗木培育的前期,采用灌溉的方式进行补水,对于苗木培育的后期来说,可以采用喷灌的方式进行,此种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水资源的充足性,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积水的情况。在实际进行灌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灌溉次数以及灌溉水量,根据苗木生长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灌溉方式,并严格控制水量,最大限度上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发展和生态发展对林业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保证社会建设的生态性以及绿色性,林业行业在进行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利用有效的培育技术,并强化管理,进而提升苗木生长率,保证苗木质量,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动,科学有效的培育管理也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猜你喜欢

苗床苗木培育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苗木供求信息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桑树方块育苗及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