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时代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工作思路

2023-11-26蔡建华

花卉 2023年20期
关键词:林木营造林业

蔡建华

(甘肃省北山生态管护中心,甘肃 兰州 730046)

0 引言

营造森林,是根据当前的生态特征,如水土流失严重、条件恶劣等,制定的一项综合治理政策与方法。为控制污染,降低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的产生,必须开展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应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考虑,把科技合理运用到植树造林过程中,对土壤沙化实施合理的管理与防治,在一些土壤品质差的地方建立保护墙。

1 新时代开展营造林质量管理的意义

优越的自然环境是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主要保证,是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长治久安的先决条件。所以,在新时期,在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要从环境入手,发展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防止人类对环境资源产生污染。为环保,就必须进行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等活动。在开展植树造林时,把科学合理的营造林技术运用于其中,以抑制土壤荒漠化,实现防风固沙的目的,对环境资源加以优化,保护生态平衡。借助于现代营造林科学技术的运用,森林管理工作人员能够从不同区域的具体自然环境入手,把现代科技手段结合到植树造林中,把绿化的屏障设置到了土地上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从而防止了土地流失,对水源加以净化,从而改变了环境恶劣区域的容貌,为人民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从中可以发现,现代营造林技术有着很明显的现实意义和环保意义。

2 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

2.1 管理因素

大多数森林工作者在营建林业工程时,只关注树木的选择与培育方面,但在后期管理工作中却不能予以相应的重视,这在一定意义上严重降低了营建林业自身的效率。因为对营造林管不严格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如下3 个方面。

(1)为更好地开展营造林建设,国家一直以来都在推行退耕还林这一政策,可是不少农民为增加自身经济效益,往往在开展林木培育中采用经济作物来代替林木,另外有部分农民把大豆等经济作物栽种于林地中,导致林木出现枯死,降低了营造林效率。

(2)针对森林覆盖率发生大面积减少的区域,林业人们不能对地区放牧情况加以管控,这样便导致土壤发生强烈的沙化现象,再加上牛羊对林木的啃食,也会对营造森林品质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3)在营建林业任务完成之后,林业工作者没有做好后期的管理工作,造成不少林木发生枯死情况而不能加以及时补种,再加上管护技术的不健全大大降低了林木本身的成活率,使得林木的长势也是参差不齐的大大降低了建设效率[1]。

2.2 设计因素

在开展营造林工作前,必须优先做好方案设计与策划,此方面工作的是否可以进行并有效开展将会对营造林质量形成直接影响,同时也对营造林有关工作的实施可以产生事零点五功倍的效果。从中可以看到,规划设计工作对于营造林工作的实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要求设计人员全面进行方案设计工作,但在实施方案设计之前需要着重关注如下3 个方面。

(1)在进行整体规划前,必须充分考虑营造林本身所具备的优势,然后按照本地的状况来确定总体规划的客观需要。

(2)在开展林木种类筛选时不但要充分考虑本地的自然原因,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林木自身生长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必须尽可能选用经济价值高、成本低、有利于环保发展的树木。

(3)施工方案的提出时应充分考虑天气本身的性质,并采取措施以适应本地恶劣的天气。从这些信息可以认识到,对于营造林的规划设计也会对营造林效率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2.3 栽培因素

林木的培育在营造中是十分关键的工作,如何才能进行培育工作将会给林木的成活带来直接作用。因为林木培育的涉及领域十分广泛,诸如栽培技术的使用、林木种类的选用等等,这也和营造林业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开展营建林施工前必需的根据前期设计,即根据现场的状况充分考察各个领域情况来选取较为适宜的树苗,适当确定苗木栽植的密度,完善栽培种植工艺。在进行这些操作之后,才可以防止幼苗在发育过程中遭受干扰,进而保证营建林的较高品质。

3 开展营造林工作的思路

3.1 科学设计,合理规划

总体规划是营造林规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所以,应当编制好规划方法,并根据规划方法有序进行营造林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首先,全面分析并考虑区域的地貌状况,选定了地形条件较高的地区建设营造林。然后,在选用林木时,就要尽可能选用具备较高商品附加值、经济性和市场价值的树木[2]。再者,在树木种植建成后,就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监督管理,并综合分析了消防手段、排涝灌溉、防虫害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达到营建林木质量的合理提高。

除此之外,做好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也是营造林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措施,唯有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方可保证营造林建设的顺利开展。首先,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应该针对具体的实际状况加以分析和检查,并选定较好栽植的范围和地形,而通常,营造林的建设宜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建设[3]。其次,技术管理者在进行计划施工时,也应当注意对树木类型的选择,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结合。最后,在计划施工结束后,技术管理者也应当注意后期的维修和保养,并定期排除病虫害和做好排涝灌溉,以辅助营造森林品质的提高。

规划时要注重“四大保障、三大强化”。

(1)“四大保障”分别如下。①技术保障。成立技术指导组,负责各乡镇(街道)营造林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林业管理中心按照"领导包片、技术人员蹲点"的方法,对乡镇(街道)、国有林场营造林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国有林场要进一步明确人员包保到林班、到小班,确保每个小班都有人负责。②质量保障。建立健全营造林建设监理体系,严格规范对营造林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从抓起苗、运苗、移栽、施肥、检验等环节,实现环环相扣,不留死角。严格根据施工设计(实施方案)实施,做到前整地后栽苗,并做到前整地失败不调苗、苗木失败不移栽、栽植不检验、检验失败不落实等造林补偿措施。③资金保障。由财政局牵头,筹集资金。对验收合格的及时按相关工程项目规定兑现工程建设资金。④宣传保障。森林管护所的宣传部门和媒体机构应把营种植造林事业列入公益性的工作范畴,并充分运用播音、电视剧、报刊、网络等新闻传媒,广为弘扬种植造林绿化生态的重要性,推广种植造林绿化生态先进人物和经典事迹,并推广各乡镇的好做法和好做法,传播林业好声音,讲林业发展故事,依靠群众力量,完成营造林建设任务。

(2)“三大强化”分别如下。①强化示范引领。林业管护中心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抓一个不少于200 亩的示范点,必须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示范点,实行挂牌管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②强化调度管理。建立调度通报制度,实行每周一调度,每季度一考核。森林管护中心要确定并调度人员,及时、准确、主动地将工作进展情况上报给森林管理中心,严禁迟报、漏报、虚报、隐瞒、乱报。③强化督查考核。督导工作常态化,将营造森林任务列为管护区年终考评目标,通过集中督导、专门督导、常规督导和暗访督导等形式,及时发现重大问题,督导整治。强化了监督考核成果应用,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和政府工作询问的依据。对任务不完成,履行不严,或未能按时完成工作责任的有关机构和政府工作人员,实施了责任追究[4]。

3.2 科学监督,加强营造林全面检查

要加强对营造林的完成情况的全面科学调查。如检查补植情况,成活率、保存率等质量情况。在进行加强营造林全面检查的工作的时候,要采取内业、外业检查的方式,外业检查由州局管理科室确定抽样比例及抽检量,该项检查力求做到“三个确保”。

首先,确保检查的可靠性。抽样比不低于国家、省级检查量。其次,确保检查的严谨性。林草局在各县上报各项目的检查小班中采取封闭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检查小班,现场开封抽取的小班号,检查组人员无论远近必须到所抽小班野外现地进行检查,严格执行造林这样地、样方调查法,内业检查通过查施工档案、监理档案、程序档案、主要物资出入库档案、资金拨付档案等,全面掌握工程实施情况,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检查制度。最后,确保检查人员专业性。检查组采用老代新的方式,由技术交底培训后赴的全面开展外业和内业检查。每组确保1 名老技术人员,老代新,保证技术力量,确保检查的权威性。检查组在考察完毕后将提出检查报告,考察结论将完整包括被检查企业近五年来营造林的造林结构、造林标准、效益现状以及经济发展情况,被检双方签字确认检查结果。最终检查结果将呈交保护中心党委,保护中心党委根据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3.3 加强营造林抚育工作,注重保护

后期管理对营造林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求建设部门统一配合营造林的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营造林抚育管理。首先,建立并完善了有关的制度和规章,在其严格规范的管理下,把营造林工作职责贯彻到职工个人,实施了责任承包机制。然后,对林地开展全方位的巡视,全面了解树木生长发育中的情况,及时补种已枯死的林木,并清除不能满足相应技术标准和条件的林木,确保所营建林木的成活率达到国家标准。再者,做好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工作,以增强建设职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最后,在后期的管理工作中,实现了营造林方法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过渡,通过提升了育林护林技术,并在特定的时间根据特定的规则实施科学管理,来保证营造林的品质。

营造林管理要做好“五关”工作。①严抓施工质量关,进一步提高营林质量。施工管理人员的现场监督要到位,严格按技术要求操作。②重视林木害虫防治工作,分场要加大监测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③及时采取灵活有效的营林技术措施,加强对新收购林的管理。④加强党建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带好分工队伍,严把营林质量关,提高木材出材量。⑤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要确保林区道路畅通,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营造林业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重视对营造林业的管理工作,首先,必须由上级部门进行分配任务和统一协调工作,认真进行好对营造林业工程人员的抚育管理工作。然后,必须在营造林业管理中严格地贯彻责任到人的制度,严格地依照国家有关的法律规定做好对相关的维护和管理工作[5]。其次,对相关技术管理工作部门还应该进行定期的巡视与监测等工作,以及时发现在营造林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做好及时维修与补种,以便提升整个营造林的成活率。最后,在营造林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参考其他部门的相关技术管理工作经验,以改变传统的营造林业经营管理模式,与此同时,技术管理人员还应该根据情况和结合实际的状况,做出更具体的技术分析和处理。

3.4 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

对于提高有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把资源更多地投入营造林业工作中,以有效改变工作条件,扩大从业人员,增强有关技术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同时,加大林业学校培养,提高有关林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再者,把最先进的管理科技和方法导入培育森林的管理工作中,以有效地提升管理水平;此外,把森林创建任务落实到各个部门,进一步细化管理职责,并借鉴优秀林区的创建成功经验,引导森林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森林创建管理[6]。众所周知,在所有的建设活动中,工程技术人员都是很重要的要素,所以,在具体营造林人才培养中,要着重培养有关工程科技人员的综合能力,具体方法如下:①由有关建设单位投资相应的经费进行营造林的专业队伍建立工作,以这样来培养工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黏度,从而吸纳更多的工程人才参加这些项目。②通过专业知识的培养与实际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专业素养。③及时将当前的前端技术融合到营造林的培训项目中,指导有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④把职责明确化,落实任务到人制,进一步完善并增强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4 结语

林业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两者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所以,必须增强全国人民对努力营造森林的积极性,提升营林技术,完善森林管理制度,提升造林品质,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促进森林效益的提高,并以此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林木营造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land produces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