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2023-11-26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4期
关键词:交响乐队语汇单簧管

郑 弘 杨 义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引言

交响乐队发展至今,无论是作曲家、演奏者还是观众,对于单簧管的认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单簧管在音色方面的优势是我们众所周知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部分演奏者依然不能从全局的角度理清单簧管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从作曲家、欣赏者和演奏者三个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剖析单簧管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

一、单簧管是交响乐作曲家的色彩之笔

作曲家创作出作品是交响乐队正式演奏前的必要条件,因此,好的交响乐队是要以好的交响作品为前提的。从交响乐作曲家的角度出发,单簧管具有色彩功能、语汇功能、平衡功能和架构功能,这四种功能决定了作曲家会选择不同的单簧管在乐队中承担不同的角色。

(一)色彩功能

色彩的概念来自于美术,但如今已经广泛的运用于音乐艺术中,正如节奏这一概念已经广泛运用于美术中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在常年的交响乐熏陶之后,特别是熟悉交响乐队排练或演出的观众和演奏者,对于色彩的敏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以往的认识。

众所周知,单簧管的音色极具歌唱性,而其歌唱性的由来则是来自于他音色上的差异和拟人化特质。李洪达在《渐近自然——试论单簧管演奏的歌唱性》中指出:“单簧管无论是在音色还是音量上,都对交响乐队的演奏效果起支持作用。不同调性的单簧管因其音色差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降E 调、C 调、A 调、降B 调单簧管以明亮、明朗的音色经常被用做表现英雄气概或史诗般的宏大场面;降E 调、F 调中音单簧管以纯净、优美的音色,经常被用以表现哀婉和忧郁的情绪;而降B 调低音单簧管以醇厚丰满的音色,来表现带有神秘、阴暗或是戏剧化的音乐元素。”由此可知,单簧管的音色是具有一定的典型特征的,且这种特征能够与人类听觉中的一些固有印象向链接。这就是单簧管这种乐器具备了“人声”的色彩,或明亮,或忧郁,或纯净,或神秘,无论是哪一种色彩,都能够给作曲家在音色上提供充分的空间,如同为谱面添上色彩一般的选择不同色彩的单簧管来加以装饰。

(二)语汇功能

乐器是音乐的语汇,正如文字是文学的基础。不同的文字搭配能够构成一种具有美感的语汇形态,乐器也是如此。任何音乐作品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和乐思发展而来,而一位作曲家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之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语汇,并成为一种标识性的特征被大家所接受。乐器也是如此,在长期的演奏运用之后,不同乐器开始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语汇特点,在不同的场景表现出相似或相异的内容,但都能引起听众心中的共鸣。以胡壁精先生创作的《帕米尔之音》、张梧先生创作的《苏北调变奏曲》等作品为例,不需要太多的谱面分析,只需要通过听觉便能辨别这些作品所具备的“中国化”的语汇,这种语汇的特性一方面是是来自于音乐本体上中的民族音乐,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单簧管乐器音色为这些乐思呈现所具备的音色特质,以及在演奏上为“中国化”语汇而采用的特定方法。这是音乐和乐器之间形成的特定沟通,通过呈现拟声、句句双、合尾等中国特色,从而达到构建自身语汇的目的。在交响乐中,单簧管的语汇功能正是以拟人的音色、特定的语汇奏法来实现的。

(三)平衡功能

平衡是作品之所以具有美感的核心原则,这也是作曲家有心为之或熟能生巧后的必然素质。作曲家既要从横向追求乐段、乐句或节奏的平衡,也要从纵向追求乐器间的平衡。

“弦乐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四个大系统组成了交响乐队。之所以这样组合,是为了将音色差异极大的乐器形成一种复合类的音响配置效果,力求满足作曲家对音乐色彩的多样化追求,最大可能地使音乐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单簧管是木管组的重要成员,与其他乐器同时演奏时能产生鲜明的音色对比,极富表现力。交响乐队的乐器配置为单簧管创造了在音乐中的自然场景,而演奏者在乐队中需要做到在这个音响场景中渐近自身演奏的自然状态。”所述的渐进自然的状态,其实也是音乐获得和谐和平衡之后的状态,因此,这一段话也就道出了交响乐队在乐器选择上的一种平衡原则,即通过不同的音色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又相互成就的过程,因此,单簧管具有的个性化色彩也能够使作曲家在采用这一乐器时,产生平衡乐队音色和音乐情绪的功能。

(四)架构功能

交响乐的架构一方面来自于音色,另一方面也来自于音域和音乐的变化能力,“单簧管除了音色丰富多变外,高低起伏的音响力度以及宽广的音域更为交响乐团增添了丰富的表情色彩。单簧管能够进行近四个八度的跨越演奏,既满足了音色的需求,也能满足旋律起伏的变化。另外,单簧管除了最高音单簧管之外,基本都能够胜任 ppp 至 ff 力度的作品,而且不同音区的单簧管也会有一定的区别,这让旋律的组合与排列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许展在《浅谈单簧管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与地位》中充分地讨论了这一点。同时,从音乐的戏剧表达力为出发点来考虑这一个问题,在交响乐队中,不同的作品由不同的乐器扮演不同的角色,单簧管作为主角、配角或者是背景式的陪衬,都与它的结构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总体来说,作曲家作为交响乐队的“上游”,他对单簧管的理解和运用直接决定了单簧管在乐队中可以承担的功能的可能性。这些功能不仅仅是构成作曲家的个人语汇或者民族性的音乐语汇,也不仅仅是作曲家用来平衡或架构乐队作品的一种方式,还是创作个体以单簧管或其他乐队中的乐器为媒介,记录、传承、弘扬优秀的人类文化的途径,也是达成人类在不同语言、文化、地理背景下的共情和共鸣。

二、单簧管是交响乐队的演奏者的传情之管

上文中我们从作曲家的角度讨论了单簧管对于交响乐队的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从乐队演奏者的角度出发来了解单簧管对于演奏者个体的重要价值。这是单簧管直接参与交响乐队活动的过程,也是单簧管体现其在交响乐队中作用的“当下时刻”。

可以说,单簧管强大的音乐表现能力,成为了演奏者传情达意的必需品,演奏者借单簧管的发声塑造和刻画不同的音乐角色,并通过不同的音响形态传递到听众耳中,从而达成演奏者与听众之间的共鸣,以及演奏者和作曲家之间跨越时空的交流。从演奏者的角度出发,单簧管的作品是传情达意的必需品。

以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为例(后文简称为《命运》),作品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以强有力的动机开端,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感受,其中单簧管所在的木管组作为音乐的线条之一,与弦乐相互交织、呼应,形成了两种强有力性格或情绪的纠葛状态,进一步强化了“命运”这样一种强悍的主题,这时的演奏者所感受到的是整个乐队发展的“裹挟”,犹如个人被“命运之力”所裹挟的写照。第二乐章中单簧管呈现出主要角色的特点,开始担当一部分旋律声部的责任,演奏出具有进行曲风格或更具歌唱性特征的音乐,这时的单簧管更像是主人公内心的写照,也是演奏家和作曲家相互对话的一种奇妙过程。快板的第三乐章,单簧管所演奏的内容是略带哀伤的乐思,这依然是主人公心绪的一部分,是构成立体的、鲜活的“戏剧角色”的重要部分,给角色增添的色彩也由浓烈、强劲变得稍微暗淡起来。最后的第四乐章,单簧管重新回到“命运的洪流”之中,成为音乐中不那么容易辨别但始终存在的一个部分,或许也正显示出作曲家那份坚韧不屈的性格色彩。

从这样一部耳熟能详的作品之中,我们能够了解从演奏者角度出发,单簧管在交响乐队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塑造角色”“刻画角色”的作用。

三、单簧管是交响乐欣赏者眼中的刻画之刀

对于熟悉交响乐队的观众来说,现场聆听和通过媒介聆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交响乐队在舞台中央所不可替代的现场感,是许多爱乐者不断追求设备极致的内在原因之一。可见乐队对于懂交响乐的观众来说,已经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存在。

单簧管作为交响乐队中的一员,往往有“演说家”和“戏剧女高音”的别称。“演说家”充分说明了单簧管的叙述和刻画能力,能够通过独奏或者乐队中的合奏展现出强大的角色刻画力和情节推动力。以吕其明先生的《红旗颂》为例,这是一首燃烧在我们血液中的经典作品了。作曲家在为交响乐队编制创作后,又为管乐队写了改编版,通过两个版本的对比,我们更加能够明确单簧管在乐队中可以兼容的角色,既可以作为重要的色彩和旋律性乐器融合在整体之中,又可以作为与小提琴旗鼓相当的乐器,作为主奏乐器,从而为整首作品画出最为关键的形象,也为主要的乐思染上绚丽的色彩。从听众的角度来说,两种不同版本都能调动心中的爱国热情,但是单簧管主奏的这一版更加激昂热烈,更加彰显了单簧管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戏剧女高音”来自于美声中的声音分类,是女高音的一种,相较于抒情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往往具备更加强悍的戏剧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来自于从极弱到极强的渐进和对比,来自于演唱者对极弱音和极强音之间的运用自如,来自于角色金属色彩的高音区,优美的中音区和温暖的低音区,将戏剧的内容以一种排山倒海的方式呈递到听众耳中。单簧管在交响乐队中是胜任“戏剧女高音”的不二人选,无论是音色、音域,它都具备了这样的潜质,而当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演奏技能时,便能营造出强悍的戏剧效果。

因此,从听众的角度来说,单簧管在乐队中的出现,丰富了色彩,清晰地刻画了音乐角色,使作品更为贴近人心所取,有效达成了听众和音乐之间的沟通与共鸣。

四、单簧管未来在交响乐队中的发展潜能

交响乐队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且全局的过程,无论是乐队管理、编制改善,还是作品精选、演奏者提升,都对乐队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单簧管作为交响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的发展能够激活整体的活力,而整体的发展也能带动局部的前行。

目前,单簧管在我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一方面音乐及艺术院校的系统教学大大推进了单簧管人才的培养,为乐队提供了足够的后备力量和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优质的单簧管作品的不断推出,特别是与中国传统音乐、民族艺术相结合的作品层出不穷,这让单簧管的性格中更多几分包容和民族色彩,同时,也是中国演奏者、中国作曲家、中国听众对单簧管的接纳与融合。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已经能够预见单簧管在国内演奏水平的不断提升,在音乐创作方面的不懈探索,这一些努力不仅能够加速单簧管本身的发展,对于从长远角度推动交响乐队的发展,提升交响乐队的演奏品质,拓宽交响乐队的发展空间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结语

在考虑交响乐队中单簧管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上,我们应该具备全局的思维,也应该具备长远的眼光。一方面从已有的情态中分析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包括历史层面的选择和听觉审美方面的取向;另一方面也要从未来的角度考量,以期待之势关注单簧管的未来作用,并以积极的心态推动乐队整体和单簧管局部的同步发展,以求得二者双向的相辅相成的良性关系。最后,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单簧管演奏技巧和独奏作品方面的教学,也要从师者的角度帮助学生分析单簧管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便于学生能够在专业思维中建立全局思维,从而能够以更清晰的眼光规划自身的发展和未来。

猜你喜欢

交响乐队语汇单簧管
感恩
福安土白语汇的语言年代学考察
20世纪末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融合的光彩——谈大提琴在民族交响乐队中的功能与价值
行走的流沙
——为单簧管、小提琴、钢琴而作
单簧管的演奏与教学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管弦声声诉乡思——叶国辉为女高音与交响乐队而作《望大陆》的当代性表述
论长笛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