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唤醒异态之美谈起
——现代舞作品“肖像”之审美现象评述

2023-11-26李恩惠子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4期
关键词:男演员现代舞肖像

李恩惠子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在第十二届荷花奖现代舞评奖中,由深圳市歌剧舞剧院有限公司选送,朱凤伟、吕程亮合作编导和表演的双人舞《肖像》,一举拿下了现代舞评奖的最高分。该作属于“非限定性形态”的现代舞,在“形态”不具备可比性的条件下,依靠出色新颖的“形象塑造”和自我人生本位的“意义表达”所形成的合力,创造新鲜的现代舞语汇,唤醒诸多优秀作品鲜少刺激到的审美激情。在当下现代舞向往“突出人、人性、人情、人生哲理作为表达的中心”的追求之下,另辟蹊径,将表意消解于反常态的审美感受之中,区别于常规审美中通过身体所传达的“实然”“或然”或是“未然”,它所呈现的是一种人生境况“不然”。跳出一般熟悉的审美规范,用诙谐、自嘲的方式来刺激已经十分“舒适”的知觉感受,使之重新敏感起来、活跃起来。黑格尔曾提到过审美的“惊奇感”,指的就是那种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所产生的那种心灵震撼的感觉。当审美主体完全处于蒙昧无知状态之中,也就是舞蹈审美观念未形成之时,不会产生惊奇感,对于审美对象有完全的把握感时,也不会有惊奇感出现,黑格尔这番言论是针对于一般的审美情况,但却特别适合对《肖像》反常审美的感知。正是因为它即如常又反常的动作结构,让我们处在可知与未可知的中间地带,因而产生了这种审美的“惊奇感”,成就了审美感受的独特性。

一、大部真实与细部奇异

王文革在怪诞艺术理论中谈到:“怪诞形象的一个特点是总体怪异,局部真实”也就是将物理距离最近但心里距离最远的两者或多者无序化的组合在一起。物理距离近我们可以理解为生活中我们时常见到、密不可分的客观存在,心理距离远则是远离或超出我们的认知范围,在常规思维中不可能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也就是一定程度的真实与一定程度的虚假结合在一起,使得常物细看之下非常物,产生恐惧感与滑稽感并存的怪诞感。将《肖像》列为怪诞艺术我认为是不合理的,因为《肖像》在艺术整体上并不具有较强的怪异感,且在审美接受中不会产生恐惧效果,但在审美传达的意义上,我认为《肖像》形象与怪诞形象的塑造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其一《肖像》是将人和画像、亦或相片等“非人体”的实物作为创作源点,在人的日常状态中夹杂不符合常理的形象。其中男女舞者同穿一件衣服,随着灯光从头到脚的渐亮,形象渐现,我们先看到一男一女一前一后两个脑袋,但只有一个身体,继续往下看到若隐若现的四条腿,人体是我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了,但这样总体熟悉中透露出的一点反常,便使其与一个脑袋一个躯干两条腿的人体相距甚远,如此形成的第一个画面我们不免在疑惑与猜测中哑然失笑,从一开始先奠定了滑稽的基调。再如,当女舞者从男舞者的衣衫脱离出来,男女舞者便开始张开嘴巴起舞直至结束,舞者真实可感的身体所表现的就是我们一个个的实际人体,但其一直张开的嘴巴与我们的生活经验又相去甚远,我们不禁疑惑为何要如此?并且感受到人物形象与我们的距离感,似是人体又似是定格静像,在心理距离上到达了熟悉又陌生的中间地带,或说处在我们认知中的真实区域的边缘地带。几处如此的设计,既是别出心裁的形式点,也成就了局部与整体之间似真似幻的冲突感,这种在审美接受中的矛盾冲突感就是张力的源头之一。

对于细节的设计源于舞蹈是人的身体艺术,在身体的反常化呈现上并不能够较大程度的改变人体这个客观存在,不能够完全违背人的身体构理与形态,只能够通过局部的异化设计来形成总体异化的效果。在对于不同审美形态的艺术研究中,我们通常认为细节能够给人带来实在确凿的真实感,因为细节部分往往承载着感性的表达,是创作者思维体现的切入点,它直接作用于接受者的感觉,调动起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通过理性认知我们会更加清晰的感受到对象的异常,产生直接的审美体验,因此当异化的细部与整体产生逆向、异构的关系时,审美对象从结构上就成了一个矛盾体,从认知上成为不合理,从感受上形成刺激感与吸引感。《肖像》在这样有意或无意的大部真实与细部奇异的对照之中形成了审美的独特性。

二、形象“降格”引导“冷幽默”形式

《肖像》中出现了三组典型冷幽默的画面,其一是女演员缩在男演员的衣衫里不露头不露脚,蜷缩成一个球形,而这位男士却毫无惊惧,反而有一种“本就是这样”的坦然;其二是女演员在男演员的衣衫里面朝观众双腿向后盘在男演员的腰后,上身前倾,男演员双臂展开有如翅膀,整体看上去像是一种挥动翅膀的禽类,是人但不似人,甚至在生物层级上低于人;其三是女演员上身缩在男演员的衣衫中,只露出蹬直的双腿与男演员的身体构成三角形,随着男演员人偶般的向前移动而碎步移动,像是男演员的一副“拐杖”,但这拐杖竟是一双脚,用人体本固有的表达了人体之外又极为常见的滑稽形象。诸如此类的“冷幽默”式设计数不胜数,使得《肖像》整体呈现冷幽默的形式感与表达性。之所谓之“冷”是因为创作者不做幽默包袱的铺垫,不交待“幽默”的成因;不做过分的情绪展现,幽默的形式点到即止,让接受者有一种“本就是如此”的感受却不会去纠结其形式的成因和缘由。细分之下,这种“冷幽默”的主导力其实是一种“降格”的呈现方式与创作直觉。王文革对于“降格”的解释是“将高位的拉到底层,颠倒是将人、物的身份、地位进行倒换,发生错位,降格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颠倒”这里将高位拉到底层就是严格空间上的意义。因此将人体化为禽鸟;将人腿部置换为拐杖这样的形式其实是有意或无意之中遵循了“降格”的创作方式,这样的“降格”处理方式将肉体与无血肉的实体或低于正常人体的存在重新组合起来,且不具有威胁性和恐惧感,只是以冷静的方式表达滑稽的形式,这样的反差感激发了审美的兴趣点,并在审美过程之中实现了自由的宣泄行为,这种自由是对于不熟知的审美对象的想象,也是对自身状态的想象,最大程度的跳出常情常理的框限。“降格”形式主导下的“冷幽默”是节制,更是乐在其中。

三、当下表意畅行“绿色通道”

于平在第十一届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后谈到:“‘表意优先’是舞蹈创作的绿色通道”,这里强调的就是“非限定性风格”舞蹈要跳出风格的限制,从表意需求入手,特别强调贴近生活,反映时代声音的舞蹈表意,同时提到吴晓邦先生所主张的“创作法”即突出人性、人情中情感与理念表达。关于“舞蹈表意”可归溯到内容与形式这一常在的母题,创作者能否避免流于形式、风格、技能、刺激的表面创作,能否真正的关注人的、生命的、时代的问题,的确应该作为首要问题引起我们的重视,关于“舞蹈表意”观点的提出,其实是对于“流水线”式创作出的舞蹈作品中存在的题材狭窄、流于形式、内容平庸、抒情过当等问题的拨乱反正。《肖像》中的表意,藏在异化的、抽象的舞蹈语言之下,表意是其创作的源动力。《肖像》原名“跌跌撞撞”,指的是生活中那些小的磕磕绊绊,是小的插曲,是能够解决掉的小麻烦。肖像记录下了很多人的生活剪影,可能是不经意的、搞怪的、童真的、温馨的瞬间,也可以是离开的、仅存的、小心保护的纪念。用男女舞者两个人,其实指代着当下生活的每个人,对生活没有无奈,只有热爱的当下生活状况。《肖像》中的几处停顿,也是音乐的突然断章,预示着生活中突如其来的阻滞,令我们不得不暂停计划,但停滞都是短暂的,生活依旧会以更新的面貌继续下去。《肖像》没有宏大叙事,没有直抒胸臆,而是留下足够的空间让观众去品去悟,对于其中的表意效果,作品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是轻松的,也是距离适中的,既不会产生强烈的情绪,也不会有严肃的疏离。同时表达了走过不平凡的2020 年后,我们依然愉快的记录着、生活着,创造着奇妙与快乐。这种舞蹈表意是极为贴合当下时代环境的,同时又因其抽象性创造出了任君品鉴的趣味。

《肖像》的解读具有多义性,苏时进在点评时提到,《肖像》让他想到弗洛伊德哲学观中男人身体中的女人,将《肖像》上升到了两性与人性的哲学命题,这样的解读是很有价值的,同时又将创作意图引申到了关注“人、人性、人生哲理”上面来。《肖像》幽默滑稽的异化舞蹈语言与我们的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距离,使得对于其主旨的解读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样的距离使得肖像能够承载更多的主观理解与推测,我们能够不断把新的人生体验与思索融入作品中去,使之具有了常看常新的性质。无论是从个体本位,还是人民视角出发,我们都能品读其深意,因为《肖像》足够关注现实,不止在畅行“绿色通道”,也是在走向“阳关大道”。

四、异态之美与舞蹈表意的辩证关系

《肖像》中所呈现的异态审美主要特征是带给人滑稽幽默、出其不意的审美感受。它可以看作是一种融汇了创作者当下生活思维与艺术思维的艺术形式,而艺术形式则坚定地服务于舞蹈表意。《肖像》选择的非常态的艺术创作手法,首先源于作品想要表达的是一种“自适感”,即“喧闹任其喧闹,我有我自为之”的态度。“自适感”还包括着自我娱乐、自嘲、揶揄、戏谑的成分,更深层的是自由与坚定,总归是生活态度的外显。因而这种“异”,不是一味求异求新,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恰到好处的正确选择,舞蹈的表意需求在这样的异化形式之中得到了最好的安置与传达。《肖像》不是单一的形式感取胜,不是单一的身体技艺取胜,也不是单一的选材立意取胜,它就像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一样,都是内容形式与表现性的综合体,是站在时代窗口上,一端关注现实,一端推敲形式的综合体。因此就《肖像》来讲,异化的形式与舞蹈表意缺一不可,互为表里又互相成就。

唤醒异化的美,唤醒异态审美,却不是要将舞蹈作品推向滑稽、荒诞的风格,而是要关注到我们日渐麻木的审美感受力。异化的形象也绝不是在舞蹈中推崇表现“丑”“怪”,而是旨在激发我们更多的艺术创造力。斯泰司认为美的反面,不是丑,而是不美,或者美学上的漠不关心。叶朗先生也说:“一个东西,一种活动,如果它遏制或消解审美意象的产生,同时遏制或消解美感(感兴)的产生,这个东西或活动,就是美的对立面。”作为常规审美的补充而存在的异化审美,最大的作用就是是我们不能够做到静观其态,我们的内心与知觉能够被调动起最为强烈的情感体验。通过解构熟悉的结构再进行新的结构,是我们关注到生活的、时空的另一种状态,引导我们用新的、异样的目光重新思考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唤醒被隐匿遮蔽的思绪同时借着新奇感战胜未知的恐惧。唤醒异态的审美,就将关注的目光更多的转移到关注深层自我意识上面来,异永远是外壳,审美的新奇感以及被充实了的审美情感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舞蹈创作的审美丰富性,也是要从唤醒异态之美,谈起。

猜你喜欢

男演员现代舞肖像
尊重他的表演
大自然的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地毯肖像
结巴成就经典
《肖像》
最佳男演员:威尔·史密斯
绕转小舌头
浅析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前景
JUST 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