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2023-11-24吴云波

建筑与装饰 2023年20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材料检测

吴云波

全椒县建筑材料试验室 安徽 滁州 239500

引言

作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行业,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会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性,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造成直接的影响。现阶段,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虽然当前已经通过先进技术的运用,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依靠各种有力的手段,推动建筑材料市场朝规范性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依然存在部分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1 研究背景

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安全,实现基本的保障,就加大了对于材料质量检测技术的重视力度。特别是在施工阶段,虽然引进了先进的检测技术,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材料检测工作中,往往会忽略到细节性的工作,从而造成检测结果的误差。因此为了防止这一失误的出现,对施工质量带来不良的影响,就要在材料检测试验中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材料检测的规范性。

根据不同的施工用途,可以将建筑材料进行两种类型的划分,分别为主体材料以及装修材料。主体材料主要应用于主体结构施工,比如说水泥、砖瓦、混凝土等,同时还涉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和墙体材料。而装修材料的主要用途就是进行建筑室内外的装饰,其中包括粉刷材料、石膏制品、建筑陶瓷、其他饰面材料等。当前,为了有效地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保障将高质量的材料应用于施工建设中,不断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革新,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另外,为了推动管理工作由原来的粗放式朝精细化方向发展,实现高效率的工作,就要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依靠技术手段取代人工操作。在信息化的处理模式之下,更高效率的完成文件处理、统计以及填写的相关工作,有效地强化工程质量的管理效果。并通过对于专门机构质量检测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促进质量管理的开发和推广,提高材料监测质量水平,对于材料质量实现有效的控制

2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内容

第一,明确材料检测项目。在工程建设中,会涉及多种建筑材料的运用。而且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也有着差异性的材料安排和使用,这些材料都来自不同的供应商。所以在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就要做好质量检测工作,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所检测的材料各项指标都能够达到合格的标准。

第二,控制环境温湿度。对于一部分建筑材料而言,会受到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容易产生质量问题。所以在实际的材料检测工作中,要在具体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和调整温湿度,比如说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测试中,如果所处的时间为夏季,那么要将水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下,以运用深井冷水为最佳选择。同时,在检测阶段,要针对水箱进行相应措施的采取,做好遮阳以及隔热。

第三,现场抽样检测。在质量检测中,一个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抽样检测,抽样检测就是从一批材料中,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选择具体数量的材料,以此当作试验的样品。要基于检测测试的规定,对取样的数量方法以及部位进行有效的规范,防止由于不准确的取样,影响所获得的结果的精准性,不利于材料质量检测和控制。

第四,控制试验误差。在具体的质量检测中,检测人员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按照规范的流程开展检测工作,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规定标准,选择对比的标准和规格,防止试验结果由于人为影响,从而导致误差的产生。比如说,对于钢筋拉伸的检测,在实际的测试中,只是检测钢筋试件的颈缩,而没有将其拉到断裂的程度,因此也会导致整个试验不够准确所获得的结果,无法成为钢筋质量标准依据。对于以上的这种试验问题所造成的误差,往往是能够避免的。

第五,控制材料的加荷程度。通常情况之下,在材料的常温试验中,对于力学性能的测试如果存在过快的加荷速度,那么就会使得相较于试件的荷载,变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而导致所测量的强度值,超过了材料自身的强度,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如说,针对水泥、混凝土等材料,选取样品开展抗压性能的检测过程中,检测结果会受到不同的加荷速度的影响。所以在具体的样品检测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操作试验设备,确保在速度加荷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连续、均匀,这样才能够精准的检测出材料的荷载值。

第六,分析处理检测数据结果。在具体的材料检测操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同一组样品的检测数据,具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要抱有认真、谨慎的态度,对试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对,明确差异出现的原因,并且做好样品的再次试验。另外,还要在具体规定标准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试验数据进行相应的取舍,剔除过高或者是过低的数据,取平均值以此作为最终的结果。针对材料的取舍方法,根据其材料不同类型,具有相应的标准。因此,在实际的数据处理中,不能够单纯地进行数据的相加来计算试验结果,而是要能对所存在的相差悬殊的数据情况,做到认真对待,及时明确出现问题的原因。通过重复试验,防止针对同一个样品产生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的问题[1]。

3 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统一检测标准

从政府角度上来看,要对于建筑材料质量有关法律规范,进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并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在建筑施工中,对于材料的实际运用情况做到深入了解和分析,并结合现存的施工材料问题,从法律的层面进行不断的修缮,做到查漏补缺。依靠科学的材料质量管理体系,为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和依据,提高质量管理的规范性水平。同时,还要加大对于材料市场的监督力度,为建筑材料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关部门要强化管理监督工作的落实,严肃处理市场上不合格的材料,从源头避免材料质量问题的出现,确保建筑材料市场的良性发展。同时施工单位也要针对所运用的建筑材料,加强质量检测,通过有力的监督工作的落实,严格地根据检测标准和规范开展材料检测,防止产生弄虚作假的问题。针对不良行为要严肃处理,只有检测合格的材料,才能够应用于施工建设中。

3.2 强化材料质量管理

对于材料的质量管理,从三个阶段开展:首先,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工作人员要结合具体的施工图纸、施工文件以及各种合同材料,在仔细阅读和整理的基础上,明确具体材料的型号、规格、品种以及生产厂家,掌握基本的材料信息。这样在具体的选购阶段,能够选择价格合理、质量合格的材料,并且保障材料的供货商,能够做到及时的供货。通过对于供货厂家的比对,选择最优秀的厂家,不仅能够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还能够对于工程的造价成本,做到有效的控制,这对于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

其次,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首先要提前对材料进行详细的检查,核对和确认材料具体的型号、规格、厂家等基本信息,同时还要与施工材料之间,做到严格的比对,确保其能够符合施工要求。另外,针对进入现场的各种材料配件,都要具有相关的生产信息以及质量证明书,具备详尽的质量保证材料。同时还要有符合规范的合格证,在上方标注公章、批次以及日期。如果材料的相关标识较为模糊,那么也要进行重新抽检,或者联系厂家退货处理。在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必须要提前做好材料的检测工作,在得到合格结果以后,才能够让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中。

最后,在具体的施工阶段,针对所运用的施工材料,无论是成品还是半成品,都要做好存放工作。为了对后续的使用以及质量的追踪,提供较大的便捷性,就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材料的管理和储存。在材料存放中,需要注意不同种类的材料不能够混杂在一起,而是要明确的划分区域,进行分类堆放。而且还要严格对照工程提交的材料,确保这些材料在品种、型号以及规格等方面,都能够和其保持一致。另外,要根据材料不同的性质,对所存放的位置以及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把控,避免材料由于不当的储存,导致其质量和性能发生改变,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3]。

3.3 控制测量设备

要想对于材料质量做到精准的检测,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所应用的测量设备,具有正常的运行状态。因此就要重视对于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通过完善的设备台账的建设,运用表格的形式,对所应用的检测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整理,其中包括设备的型号、名称、使用年限、购入日期、编号、使用情况等。如果以上信息发生变动,也要第一时间做好信息的更新。另外,检测设备要移交给专业部门,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并针对每台设备,进行检定卡的建立,对其状态做到实时的更新,保障检测设备能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如果进行新设备的采购,也要首先通过专业部门的检定,在达到合格标准以后,才能够投入到后续的使用中。如果存在检测标准的更新,那么就要在落实新标准之前,做好设备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购置、安装、调试、检定等主要环节,这样才能够对于新旧标准,实现有效的交替。

3.4 开发质量检测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中,大力推广和应用了信息技术。但当前通过分析材料检测工作的信息化现状,依然有待加强和完善,缺少全面的软件系统功能,整体的操作依然不够简化,很多功能只是对纸质文件操作的简单替换,并未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便捷性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难以实现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对于所开发和建设的材料质量检测软件系统,要能够在工程单位检测以及质量监督机构中,实现统一的应用,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其中包括报告发放管理、收样管理等,借助互联网,进行信息的及时调取,从而实现高效率的工作[4]。

3.5 抽样编号管理制度的建立

为了在材料检测中,提高结果的公平性以及客观性,对于材料的随机抽取送检可以实行抽样编号管理制度,只抽样编号,在上方对于样品的必要信息进行明确的标识,其中包括设计强度、规格、等级等,不标注工作人员以及具体的项目信息。在送到检测机构实际的检测中,试验人员也根据试验编号,进行所提取的试件的检测,这样能够对于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做到基本的保障。另外针对检测人员,还要进行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在明确检测责任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检测数据偏差的存在,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材料质量检测的结果,有助于科学的质量检测管理体系的构建,依靠有序的检测流程,不断地完善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将质量检测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一个基本的保障和前提就是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因此,作为建筑工程总体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要提高对材料质量管理的规范性水平,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做好材料的检测工作,保障材料质量的实现,加大对于材料质量的控制力度,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顺利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材料检测
能自我修复的建筑材料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最美材料人